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查尔斯·达旦(C harles D adant,1817 ̄1902)是美国养蜂企业家,1817年生于法国。年青时开始饲养蜜蜂,并不断地从书刊中学习养蜂知识,接受了郎氏的活框蜂箱,提倡以活框蜂箱养蜂。1863年移居美国伊利诺斯州的哈密尔顿。之后与儿子C.P.达旦1851 ̄1938创建了世界闻名的达旦父子公司成为北美著名的养蜂世家。1921年达旦父子公司购买了美国最早出版的《美国蜜蜂杂志》版权,继续出版。1889年以后,达旦父子公司将《郎斯特罗什论蜂箱与蜜蜂——一本养蜂者手册》一书多次修订出版,于1946年改名为《蜂箱与蜜蜂》陆续再版至今。达旦蜜蜂图书馆是世界上…  相似文献   

2.
《越南养蜂》杂志《蜜蜂世界》1991.3期报道:越南蜜蜂中心机构从1986年开始出版季刊《越南养蜂》杂志。1990年,该杂志开始增加英文目录和一些文章的英文摘要。另外,每年还有一本英文增刊出版。越南是亚洲最早用蜂箱饲养东方蜜蜂的国家之一。1960年后引入了西方蜜蜂,随之发展起来的养蜂业能向世界出口优质蜂蜜。计算机诊断蜜蜂疾病《蜜蜂世界》1991.3期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名叫“Bee Aware”的养蜂计算机程  相似文献   

3.
养蜂使我走上致富之道我是一名林业工人,工资很低,自愁没有出路。在养蜂户肖师傅家,谈起他养蜂60箱,1989年获利一万元之多,他让我看到了《蜜蜂杂志》。我想学养蜂,于1988年订了《蜜蜂杂志》。我1989年春开始养蜂,在当地养蜂户肖师傅和文师傅的帮助下...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桃江县泗里河乡石门村长村养蜂专业户易克新,自己养蜂发了财,热情帮助村民发展养蜂,被当地群众亲昵地称为“蜂王”。今年37岁的易克新,原来是一个民办教师。他从1980年起,边从事教学,边学习养蜂,利用假期先后走遍安化县和桃江县的马迹塘、筑金坝等4个乡,寻师学技。并买了《蜂箱与蜜蜂》等书籍,订了《中国养蜂》、《蜜蜂杂志》等刊物,埋头自学,通过学习与实践,学得了一整套养蜂技术。他为了发挥一技之长,谋求致富之道,从1984年起,干脆投笔从农,弃教养蜂,蜂群年年增多,收入年年上升,从开始养蜂6箱到去年发展到30箱,今年打算养到40箱。4年来,他除了  相似文献   

5.
杨灯云是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农力村农民,从事农业30多年,收益甚微。1987年秋,他开始走养蜂致富之路。杨灯云养蜂5年后,4口之家终于摆脱了困境,养蜂成了他家收入的主要来源。 杨师傅一再向笔者表明:他养蜂脱贫致富奔小康,特别要感谢《蜜蜂杂志》的帮助,是《蜜蜂杂志》使养蜂一窍不通的他,成为养蜂能人。17年来,他不仅把每年订阅的《蜜蜂杂志》十分珍惜地保存起来,以便随时查阅,还经常把《蜜蜂杂志》……  相似文献   

6.
<正>我从2008年开始养中蜂,当年胡蜂危害相当严重,我养的5群中蜂在整个下半年使我大伤脑筋。我大部分时间都守在蜂箱前扑打,一天都要扑打几十只胡蜂,并且胡蜂越打越"狡猾":人一到箱前它马上飞走,人一离开它马上又回来,吓得小蜜蜂们都不敢出巢。从养蜂开始我就订了《蜜蜂杂志》,买了一些养蜂书。有一次看到一份资料上介绍胡蜂的分  相似文献   

7.
曾仙舟先生,是福建省闽侯县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京银行工作,1925年开始饲养蜜蜂。1929年,他在北京地区联合十多名养蜂人士,组织成立"华北养蜂协会"。同年6月,由曾先生自任主编,出版发行《华北养蜂月刊》。在此之前,虽有张梦深、张德田父子也办过养蜂杂志,但不久就停刊了。  相似文献   

8.
正养蜂人常年累月在外追花夺蜜,难得有空闲时间坐下来学习一些新知识,笔者近日雨后到邢左路上的3个蜂场看望养蜂同仁时,意外看到扎营在路罗镇上的冯纪小正在趁闲阅读刚收到的《蜜蜂杂志》。他说:"咱60多岁的人了,不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就要落后"。1980年开始从事养蜂的他,在没有养蜂技术的情况下除四处拜师学习外,最主要是通过订阅专业科技刊物,其中最主要的刊物就是《蜜蜂杂志》。《杂志》可随身携带走到哪就学到哪,就凭这个只见字不见面  相似文献   

9.
问:养蜂过程中如何使用桐油?(见《蜜蜂杂志》2003年第11期15页“问题征答”)答①:我养蜂十几年,地处江苏里下河地区,这里每年夏季雨水多。蜂箱防潮是我地养蜂人的一件大事,通常是这样用桐油涂刷蜂箱的:a.蜂箱处理:先把新蜂箱放在通风干燥的阳光下晒干热了,再把上面灰尘用毛刷刷干净;如果是旧蜂箱,一定要先洗干净,再晒干,修补好,再用炉火熏或其他方法消毒后再刷桐油。b.桐油的选择:一般蜂箱应选上等桐油,市场有售,价格多在15~18元/kg;其他化学桐油不好,气味太大,容易引起春季蜂群偏集。c.桐油使用:先把桐油装在铁皮大口罐头筒内,用文火把桐…  相似文献   

10.
<正>尊敬的龚凫羌、宁守容二位老师:你们好!本人自小酷爱蜜蜂,若从正式养蜂算起,至今已有45年了,而且从没有间断过。早在参加"全国养蜂提高班"第二期、第四期的系统学习之前,我就已经是你们未曾谋面的学生了。特别是参加由龚凫羌老师主讲的"全国养蜂提高班"后,对中蜂的蜂箱问题深有感触!过去,因为没有订阅《蜜蜂杂志》,我对于养蜂界发生的不少大事全然不知,而认识GN式蜂  相似文献   

11.
说壁虎     
费起充 《蜜蜂杂志》2014,34(12):21-21
<正>《蜜蜂杂志》2014年第10期于9月底提前收到。李家勤先生的《蜂群养不大,壁虎在作怪》引起我对壁虎的再次注意和兴趣。下面说说我的认识和试验。尽管古人把壁虎归入"五毒"之一,但在养蜂前,我就知道它无毒,它吃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定地养蜂都会发现,我从不伤害它。初养蜂时,我发现壁虎经常出现在蜂箱周围,尤其是夏季傍晚。养蜂人不免会问:"壁虎为啥来?是不是来吃蜜蜂?"我也有这样的疑问。因为我知道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养蜂学。它包括世界养蜂事业的简史,蜜蜂的品种、解剖学、营养、行为、遗传和育种,养蜂技术和设备,蜂产品的采收、保藏和应用,疾病、农药中毒和敌害等等,共22章,60多万宇。本书初版于1853年,原书名是《郎斯特罗什论蜂箱与蜜蜂》。作者郎氏在书中所介绍的他发明的蜂箱,即现在的标准蜂箱,又称郎氏蜂箱,推广到了全世界,因而建立了现代养蜂业。这本书至今已修订、再版20余次,是以后历经一百多年逐步增补内容而成的一本养蜂名著。眼下这个中文本是根据美国达旦父子公司1975年组织各国作者修订再版,1979牟印行的版本翻译的,是建国以来从西方国家翻译的第一部养蜂著作。  相似文献   

13.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5,56(3):48-48
《蜂箱与蜜蜂》TheHiveandtheHoneyBee美国达旦父子公司出版的一部养蜂学术论著。1853年初版,原书名《郎斯特罗什论蜂箱与蜜蜂———一本养蜂者手册》,1889年后达旦父子公司多次修订出版此书,1946年更名为《蜂箱与蜜蜂》出版。此后分别有1949年版、1963年版、1975年版和1992年版,每次再版都经修订、改写,补充新内容。有法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波兰文和中文等多种翻译本。1992年版《蜂箱与蜜蜂》是达旦父子公司组织当今世界养蜂界知名专家学者编写,全书共27个章节,依次是世界养蜂发展史、蜜蜂的品种、群体生活史、解剖学、生理学…  相似文献   

14.
<正>因为喜欢蜜蜂,我退休后选择了养蜂。开始养蜂时对蜜蜂王国一无所知。为了养好蜂,我就从书店买回《养蜂手册》、《科学养蜂问答》等8本养蜂书籍。2000-2003年每年订阅《蜜蜂杂志》、《中国养蜂》、《养蜂科技》等3种刊物。2003年后每年订阅《蜜蜂杂志》、《中国蜂业》至今。十几年来从书店买来和邮购的《神奇蜂胶疗法》、《蜂产品与健康》、《蜂产品与蜂疗专号》(第3集、第4集、第5集)等书籍和杂志。养蜂前几年,对养蜂书籍的喜爱简直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提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一朋友退休之后闲着,看我养蜂不错,也喜欢上了蜜蜂,想跟我学养蜂。我对他说:"养蜂是个苦差事,要吃苦受累,风餐露宿,还要挨蜇受疼。"他说:"我闲着也没事干,只当是一种休闲娱乐罢了,你能干,我也干得了。"于是买了2套蜂箱,我送了2群蜂给他,就此开始了养蜂。1年后,他的蜂由2群变成了6群,4年后,仍然是6群。在这期间,每到关键时刻我就去指导他,  相似文献   

16.
我看到《蜜蜂杂志》刊登了有关蜂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的分析文章,受到了很大启发。我今年的养蜂,是立足于蜂蜜和蜂王浆的生产,从春季开始就加强了对蜂群的管理,首先做到认真治螨,对蜂箱进行彻底消毒,做好病害预防工作,利用继箱和多箱体养强群蜂。从刺槐花期开始,我就着手于蜂王浆的生产,既多取了成熟蜜,又多采了蜂王浆,  相似文献   

17.
黄文诚传     
《蜜蜂杂志》2003,(10):26-27
黄文诚自从 1 950年开始参与并主持编辑《中国养蜂杂志》 (后更名为《中国养蜂》)长达 40年之久 ,经常撰文介绍国内外先进养蜂经验和科研成果 ,为推动科学饲养蜜蜂 ,普及现代养蜂知识 ,促进中国养蜂生产的发展 ,作出了积极贡献。 1 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成立以后 ,他又投身蜜蜂研究工作 ,获得多项研究成果 ,并大力培养科研人员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经常与同组研究人员下蜂场实际操作 ,并培养硕士研究生 2名 ,1 983年和 1 987年曾分别到意大利及波兰考查养蜂科研情况。他是我国蜜蜂科学研究的一名开路人。1 979年中国养蜂学会成立后…  相似文献   

18.
《蜜蜂杂志》83年第2期发表刘漫同志的《多箱体蜂箱养蜂的体会》一文,认为卧式蜂箱是落后的,多箱体蜂箱是先进的。我对此有不同看法。首先,我认为提高蜂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起决定作因的因素不在于采用什么形式的蜂箱,而应当着重从蜜蜂生物学特性方面去考虑。例如采蜜时群势要强,蜂要适龄,蜂要兴奋等等。一场蜂总有一些特别高产就是这个道理。我曾对各种蜂箱作过比较,结果都出入不大。在卧式箱采用分半轮取的方法取蜜,既可达到所需的浓度,又有足够空脾,不会影响工蜂出勤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扶贫公告     
<正>2017年《中国蜂业》杂志社与吉林蜜蜂育种场共同开展"扶贫赠王赠杂志"活动。本活动对扶持贫困地区养蜂困难户走上致富之路,带动偏远地区养蜂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蜂农们反映很好。2017年吉林省蜜蜂育种场和《中国蜂业》杂志社继续联合开展"向贫困地区50户养蜂困难户赠送种王和《中国蜂业》杂志的活动"(赠2017年杂志)。请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名女干警的我与《蜜蜂杂志》结缘已近8年,《蜜蜂杂志》伴我成长。我有一个亲戚大学毕业后回家搞起养蜂试验,仅5年由1~2箱发展到了50多箱,我与他共同探讨养蜂奥秘、品尝蜂蜜、蜂胶,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工作之余帮助养蜂合作社写材料、录音,是我的一大乐趣。我近几年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烟台日报》《烟台公安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稿件2 010篇,唯独《蜜蜂杂志》是我的新朋友。自我认识了《蜜蜂杂志》以后,我更是深深地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