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EcoRI、HindII酶解四种禽源支原体基因组DNA所获得的片段用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结果表明,四种禽源支原体基因组DNA经上述酶切后所获得的片段图谱有很大的差异性,表明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很小;8个鸡毒支原体菌株DNA经酶切、电泳后所获得的片段亦具有相对的差异性,说明酶切图谱分析不适用于禽类支原体种的鉴定。由于该技术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区分同种不同株之间的基因差异,因此,这种技术对禽类支原体病流行病学研究很有意义,并为今后禽源支原体分子生物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有几个绵羊品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羊的促卵泡激素(FSH)cDNA,胸腺基因组DNA及卵泡抑止素cDNA等3种探针与泰国长尾羊,咯麦隆羊及它们F1代杂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在EcoRI,HindⅢ和TaqⅠ酶切的DNA片段与FSH cDNA杂交的图谱上,可观察到RFLP的存在,并可根据某些特殊区带的存在与否区别两个不同种的羊。用EcoRⅠ酶切的DNA片段与胸腺基因组DNA探针杂交,也发现了RFLP,而其它3种酶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在几个绵羊品种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羊的促卵泡激素(FSH)cDNA,胸腺(Thymus)基因组DNA及卵泡抑止素(Follistatin)cDNA等3种探针与泰国长尾羊,喀麦隆羊(Cameroon)及它们F1代杂种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在EcoRI,HindⅢ和TaqⅠ酶切的DNA片段与FSHcDNA杂交的图谱上,可观察到RFLP的存在,并可根据某些特殊区带的存在与否区别两个不同种的羊。用EcoRI酶切的DNA片段与胸腺基因组DNA探针杂交,也发现了RFLP,而其它3种酶的酶切片段与此探针杂交,个体间的图谱是一致的。利用本实验所采用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在所测定品种及杂交种的卵泡抑止素位点没有发现变异。  相似文献   

4.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中国鸡痘病毒鹌鹑化弱毒株,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电镜观察示所得病毒为典型鸡痘毒颗粒,以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基因组,电泳结果为典型的大分子量DNA特征,经EcoRI或EcoRI/HindⅡ酶切,插入PUC19载体相应位点,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得相应酶切片段的基因组文库,对其中23个克隆片段用双酶法进行酶谱分析,绘制出相应克隆片段的酶切图谱,每个克隆片段中均有1-5个可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5.
以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中国鸡痘病毒鹌鹑化弱毒株,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电镜观察示所得病毒为典型鸡瘟病毒颗粒。以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基因组,电泳结果为典型的大分子量DNA特征,经EcoRI或EcoRI/HindⅢ酶切,插入pUC19载体相应位点,经转化、筛选、鉴定后得相应酶切片段的基因组文库。对其中23个克隆片段用双酶法进行酶谱分析,绘制出了相应克隆片段的酶切图谱,每个克隆片段中均有1~6个可以利用的插入位点。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克隆片段的酶谱分析为进一步筛选病毒复制非必需片段以构建重组疫苗表达载体乃至鸡痘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个水貂近交群体的DNA指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个长期闭锁繁育的水貂群体采集鲜肝样本,分离基因组DNA,用人源小卫星探针33.15和内切酶HaeⅢ制备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7.
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DNA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EcoRI、PstⅠ、PvuⅡ、HindⅢ、BglⅠ和BglⅡ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国内4株EDS-76病毒鸡源分离株和国外标准株AV-127及1株鹅源腺病毒的DNA进行酶切图谱的比较,结果发现4种鸡源分离株与AV-127株用上述6种酶切的片段数分别为4、8、10、10、6和7条。各酶切图形、片段大小亦十分相似,表明均为EDS-76病毒。EcoRI-HindⅢ和PstI-EcoRI的双酶切也得到同样结果。鹅源分离株的酶切片段数分别为6、7、9、7、4和10条,酶切图形和片段大小均与AV-127有很大不同,表明该分离株可能为1株血清型相同而基因组不同的EDS-76鹅腺病毒。  相似文献   

8.
几种鸟类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5种限制内切酶(HindⅢ,BgLI,PstI和BamHI)初步建立了头鹅、白鹅、火鸡和鹌鹑的肝脏线粒体DNA的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白鹅和狮头鹅的mtDNA的酶切图谱极为相似。山鸡、火鸡和鹌鹑的mtDNA限制性性内切酶图谱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以上事实说明驯化中的鹅类的不同品种间mtDNA差异不在。而鸡形目中的不同物种间的mtDNA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相似文献   

9.
AFLP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其成功的关键依赖于DNA的酶解效果,本文使用PstI、Taq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选用不同的酶切方式与不同的反应离子的组合对家蚕BC1代基因组DNA进行酶切、通过人工接头连接、二次扩增及PAGE电泳、银染检测,结果显示是两酶在25mMTris-Acetate(PH7.8)、100mMKAc、10mMMGAc2、1mMDTT反应系统中能得到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DNA指纹图谱。同时,表明寻求适宜的限制酶缓冲组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tk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柳  于力 《中国兽医学报》1995,15(2):116-120
根据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LA株的物理图谱及Coper株和LA标tk基因在基因组中的定位,将LA株DNA HindⅢA片段中的SalI-SalI亚片段、BglⅢ-SalI双酶切亚片段分别克隆到载体质粒pBluescriptSK中,筛选出3个重组质粒p^tk-1,Ptk-2和Ptk-3,其外源片段大小分别为2.7kb,1.1kb和1.6kb。经酶切分析及同源核酸探针杂交试验表明,2.7kb SalI-  相似文献   

11.
牦牛mtDNA限制性类型及与其它牛种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0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21头牦牛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通过双酶切制定出春内切酶物理图谱,发现牦牛mtDNA存在4种限制性类型计算出牦牛与普通牛,瘤牛分化时间大约分别在1.1-2.2,1。01-2.01百万年前。  相似文献   

12.
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病毒DNA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选Eco,Ri,Pst,I,Pvu III,HindIII,Bg1It和Bg1III6种限制性内切酶,对国内4株EDS-76病毒鸡源分离株和国外标准株AV-127及1株鹅源腺病毒的DNA进行酶切图谱的比较,结果发现4种鸡源分离株子AV-127株用上述6种酶切的片段数分别为4,8,10,10,6和7条。各酶切图形,片段大小亦十分相似,表明均为EDS-76病毒。EcoRI-HindⅢ和Pst-I-Ec  相似文献   

13.
从2型犬腺病毒的MDCK细胞培养物中提取线状双链病毒基因组DNA,利用限制性内切酶PstI、BglⅠ和HindⅢ分别进行酶切,在1%琼脂糖凝胶上电泳,随后Southern印迹到尼龙膜上,利用Digoxin标记的2型犬腺病毒E3区PCR产物与膜上DNA杂交,结果发现,E3区探针分别与病毒DNA的PstIB片段、BglIAl片段和HindⅢA2、B2片段呈现阳性杂交反应,该结果为E3区的克隆及犬腺病毒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基因的克隆及酶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水气单胞菌HEC毒素是该菌重要的致病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为了解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用SDS-蛋白酶K法提取了嗜水气单胞菌J-1株的染色体,经EcoRI酶切、琼脂糖凝胶电泳后作Southernblotting,用DIG标记的HEC毒素探针检测,其5.0kb的酶切片段呈阳性。回收该片段,与pUC19相连,转化大肠杆菌JM109。提取X-gal平板上白色菌落的质粒,经大小比较、EcoRI酶切分析及DIG标记HEC毒素核酸探针斑点杂交鉴定,获得pHEC11等含5.0kb目的DNA片段的重组质粒。pHEC11质粒经酶切、电泳,证实目的DNA片段中含有BamHI、SmaⅠ、PstⅠ及PvuⅡ等酶切位点,并绘制了其物理图谱。同时还构建了若干亚克隆,为研制嗜水气单胞菌基因工程苗提供了目的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5.
鸡毒霉形体HS株pMGA多基因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kpticum,GM)基因组中存在着编码细胞表面血凝粘附素蛋白(protein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adhesin,pMGA)相关基因组的多基因族。为筛选出含有完整的pMGA基因片段,并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基因组中pMGA多基因族的基因数,本试验以pUC18为载体,用EcoR I限制性内切酶构建了鸡毒霉形体HS株的基因组文库。根据pMGA基因引导序列的保守区和pMG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人工合成了2个寡核苷酸探针(探针I、探针Ⅱ),经标记后,双筛选所建的基因文库,从600个转化子中共得到的38个含有pMGA基因的阳性克隆子,选其中1个7.5kb的片段(17号阳性克隆子,W17),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 I,Hind Ⅲ,Pst I,Bgl Ⅱ)酶切消化,绘制了该片段的物理图谱。该片段酶切产物经电泳、转膜后与探针I和探针Ⅱ杂交,发现2个探针杂交图谱基本相同,根据杂交带及放射信号的强度值,估测出该片段含有4个pMGA基因,以这个片段所含的pMGA基因数为标准,估算出鸡毒霉形体HS株含有39个pMGA基因。  相似文献   

16.
PCRSSCP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分析方法,由于其广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不少学者作了大胆探索,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本文介绍PCRSSC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展望在动物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1 PCRSSCP技术的产生和建立1984年,日本金泽在对大肠杆菌正常和突变F1ATPase基因克隆酶切片段进行电泳分析时发现,含点突变的DNA小片段在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单链电泳迁移率与相应正常的DNA小片段的单链电泳迁移率明显不同。相同长度的DNA片段既使相差一个…  相似文献   

17.
应用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畜禽衣原体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纯化山羊流产衣原体颗粒提取DNA,用DNA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进行酶切图谱分析,与文献报道的图谱对比,证实确系纯的衣原体DNA制品。将衣原体DNA用光敏生物素标记,制成核酸探针,用斑点杂交法检测衣原体核酸,灵敏度可达10pg。又用重组克隆技术将衣原体DNA片段克隆于大肠杆菌质粒载体上,筛选出衣原体特异的DNA片段制成光生物素探针,可以同样有交效地检测衣原体核酸。用光生物素衣原体探针检测了山羊、绵羊、豚鼠、小白鼠、鸡胚等的衣原体感染病料,结果准确。与间接血凝法检测衣原体感染做了对比试验,证明核酸杂交法检测衣原体病更为灵敏和特异  相似文献   

18.
以非免疫鸭胚增殖的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经差速离心法纯化,电镜下观察到病毒无囊膜,大小为70~85nm。以蛋白酶K法抽提病毒基因组,琼脂糖凝胶电泳只出现1条分子量约34kb、背景清晰的核酸带。HindⅢ酶切EDSVDNA可见10条片段,以pUC19质粒为载体,采用鸟枪法对病毒基因组的HindⅢ酶切片段进行分子克隆,获得17个重组质粒,通过酶切、斑点杂交鉴定,证实已经成功地克隆到EDSV的5.24kb、2.02kb、1.65kb、1.47kb、1.41kb等5个DNA片段。  相似文献   

19.
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6片段的cDNA克隆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发表的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扩增ATCC VR-2332株的ORF6的基因的引物,以ATCC VR-2332基因组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出586bp的cDNA产物。将该cDNA片段经T-A连接插入pGEM-Teasy载体中,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获得重组质粒转化菌。对重南粒DNA进行PCR及酶切鉴定,证明插入的DNA片段与PCR扩增的DNA片段大小相  相似文献   

20.
鹑源减蛋综合征病毒QAVc—94株的酶切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HindⅢ、EcoRⅠ、PstⅠ、SphⅠ、BamHⅠ、BamHⅠ和BglⅠ6种限制酶,对QAVc-94株和AV-127国际标准株的DNA进行酶切图谱比较结果发现,QAVc-94株用上述6种酶酶切得到的片段数分别为10、3、12、4、6、9条,将各片段碱基数相加得出其基因组长34.7kb,略高于国内的报道,而与Zask等的结果相接近,从分子水平上将QAVc-94鉴定为一株EDSV。对照AV-127株的酶切结果与文献报道相符。QAVc-94株酶切图谱分析显示:HindⅢ和EcoRⅠ的酶谱与报道的其他EDSV分离株基本相似,HindⅢ的酶谱与国内研究最多的AA-2长春分离株一致,EcoRⅠ的酶谱结果与Zask等报道的B8/78株相同。而其他4种限制酶的酶切图谱与已报道的各地分离株相比,差异较大,如PstⅠ和BglⅠ多出2-5个识别位点。说明鹌鹑源EDSV已与鸡源、鸭源、鹅源EDSV有较大的变异,是一株血清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鹌鹑减蛋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