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灌溉水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污水灌溉农田既缓解水资源不足,也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同灌溉水质会使土壤重金属发生不同程度的积累,给土壤环境质量和作物生长造成危害。本文在分析土壤中重金属来源以及重金属在土壤中形态、迁移、转化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灌溉水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的影响,并提出根据土壤不同重金属起始含量来制定灌溉水质有关相应标准有利于指导污水灌溉的合理进行。  相似文献   

2.
针对污水灌溉对作物产生重金属污染的问题,在对现有研究成果整理的基础上,分析结果认为:土壤中黏土成分比的增大、土壤粒径的减小、土壤有机质成分的增加和土壤pH值的降低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升高有促进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作物重金属含量与灌溉污水中重金属离子、阴阳离子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污水pH呈负相关关系;粮食作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顺序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作物为叶菜类花菜类根茎类果菜类;作物不同营养部位对重金属的累积大多服从根茎叶籽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污水中污染物对土壤、作物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在日光温室进行的污水灌溉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水质对番茄生长、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探讨了Hg、As在作物表层土壤中的积聚和在番茄果实中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与清水灌溉相比:①污水灌溉对番茄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长速度明显减慢;②番茄的单株产量减少7.68%;③番茄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有大幅度增加,总酸度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基本持平,蛋白合成上污水处理较差;④污水灌溉后土壤重金属Hg、As含量在不同土层集聚差异较大,同时土壤中Hg、As集聚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土壤受外源污染影响较大,而且还发生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4.
不同水质灌溉对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邯郸市5种水质灌区的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不同水质灌溉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影响不同,基本表现为工业污水灌溉>混合污水灌溉>生活污水灌溉>中水灌溉>井水灌溉,无论何种水质灌溉,4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积累趋势为Pb>Zn>Cu>Cd,分布趋势为表聚或低聚现象,土壤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分析表明,用中水灌溉是可行的,可以为邯郸市污水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清、污水灌溉铅、铬在夏玉米体内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总体水资源不足,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剧了农业用水与工业用水及城市生活用水的矛盾,污水灌溉得以迅速地发展.随着污水灌溉的发展,污水灌溉对作物的影响也备受研究人员关注.通过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灌溉试验站进行的清、污水灌溉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水灌溉条件下重金属铅、铬在夏玉米体内残留的特征.结果表明,在清、污水灌溉条件下,重金属铅、铬在玉米根、茎、籽粒中都出现累积现象,污水中铅含量低时,铅在玉米根、茎、籽粒中的累积主要受土壤铅本底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污水灌溉对小麦和玉米的重金属积累和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邯郸市5种水质灌区的作物中重金属含量测定,结果发现:中水灌溉和井水灌溉对重金属在作物中积累影响最小,无论何种水质灌溉,4种重金属在作物中积累趋势为Zn>Pb>Cu>Cd,分布趋势基本为根大于茎和籽粒,作物体内铅和镉含量超标.分析表明,只要对污水进行铅和镉适当处理,用中水灌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污水灌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岐武 《灌溉排水学报》2006,25(4):74-76,80
以二级水(常规生化处理)和自来水分别灌溉3种乔木和3种灌木,对比研究污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灌溉与自来水相比土壤全氮、全磷、全盐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重金属(铬、镉、汞、铅、砷)含量无明显变化。二级处理水灌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细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对土壤环境无明显的影响,但要加强长期灌溉的土壤盐分的监控,防避土壤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8.
以南方稻田为研究对象,以再生水安全灌溉调控为目标,基于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水源(农村生活污水一级处理水R1、二级处理水R2、生态塘净化水R3和河道清水R4)、不同灌溉调控(低水位W1、中水位W2和高水位W3)对土壤-作物典型重金属(镉Cd、铅Pb、铬Cr、铜Cu、锌Zn)质量比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农村生活再生水灌溉调控对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研究表明,农村生活污水再生灌溉稻田Cd,Pb质量比略有升高,Cr,Cu,Zn含量下降;水稻植株各部分器官重金属质量比按植株器官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茎,稻米≈叶,重金属组成从大到小依次为Zn,Cr,Pb,Cd,相对灌溉水源,水位调控对水稻植株各部分器官重金属质量比累积影响较小,再生水灌溉条件下水稻籽粒重金属质量比并未明显增加,符合稻谷污染物的限量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再生灌溉稻田Cd生态风险系数最高,Cu和Pb次之,Cr和Zn风险系数锌较低,R3水源灌溉下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最低,总体上,再生水灌溉并未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但长期进行再生水灌溉是否会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持续增加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9.
土壤重金属铅污染条件下作物生态吸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农田灌溉是污水处理回用的主要目标,研究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种植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效应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污水灌溉重金属(Pb)污染条件下,玉米种植对铅吸收的效应问题,其中包括不同生育期玉米根、茎、叶含铅量的分布,成熟期玉米主要部位对铅的吸收作用,成熟期玉米籽实对铅的吸收,玉米对土壤中铅吸收的分异特性,以及土壤中铅的迁移分析等。研究成果对于合理开发利用污灌水资源,减轻土壤污染,改善土壤生态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滴灌对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地下水滴灌为对照,分析研究了不同比例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滴灌对作物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滴灌情况下,在土壤理化性状方面,土壤EC值高于地下水滴灌,而土壤pH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在土壤养分方面,与对照相比,再生水灌溉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土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但对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灌溉水中再生水比例越大,对土壤呼吸作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因此,在滴灌条件下,只要农艺措施、灌溉制度适当,可以采取一定比例的农村生活污水再生水进行作物灌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吸附剂对于沼液中重金属的去除能力,实验首先比较D401树脂对模拟沼液和实际沼液中Cu 2+,Zn 2+,Pb 2+,Cd 2+4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D401树脂对模拟沼液中4种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实际沼液。其次,选取D401树脂、LSC-500树脂及沸石3种吸附剂,比较3种吸附剂对实际沼液中Cu 2+,Zn 2+,Pb 2+,Cd 2+4种重金属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沸石对实际沼液重金属的去除效果最差,LSC-500树脂的吸附能力略优于D401树脂。以期该实验结果为今后更高效地处理沼液中的重金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吸附水体中重金属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炭因其良好的表面特性和孔隙结构,广泛的原料来源和广阔的产业化发展前景,已成为当今环境、农业和能源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生物炭对水体重金属的吸附研究,本文基于生物炭原料和制备工艺的多样性,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生物炭重金属吸附机理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分析了5种吸附作用机制(物理吸附、静电作用、离子交换、络合反应和化学沉淀)及其相关表征手段;同时评述了吸附工艺条件和重金属种类对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影响;指出生物炭重金属吸附领域未来的研究中,应开展针对重金属吸附的生物炭原料特性及吸附产物的多维、微纳尺度表征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试验室条件下,分别对山西省大同市和太原市选取的两种土样进行土样砂粒和粉粘粒的粒径区分试验,并进行原状土样和不同粒径部分土样的重金属镉的吸附试验。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Langmuir模式分别对重金属吸附试验数据进行模拟,构建基于Langmuir模式的区间参数粒径级配重金属吸附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粒径组成对重金属镉的吸附容量影响明显,构建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基于土壤粒径的重金属镉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污水处理厂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通过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了2种灌溉方式下土壤盐分及重金属的积累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土壤淋滤液中重金属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除0~20cm土层全盐量增加外,20~60cm土层盐分积累与自来水灌溉无明显差异;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不明显,与自来水灌溉相比,重金属质量分数无显著差异;土壤淋滤液...  相似文献   

15.
再生水灌溉土壤Cd累积的模拟和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假定灌溉用再生水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并且土壤中重金属主要通过作物收获离开土壤,对北京东南郊再生水灌溉小麦土壤中Cd的累积进行模拟和预测。以土壤中Cd的质量分量为预测变量,作物茎叶和籽粒中Cd的质量分量为响应变量,分别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随着作物收获而离开土壤的重金属Cd量相对于灌溉水带入土壤的量非常小,但土壤中Cd含量较低时,随作物收获离开土壤的Cd量相对较大。预测结果显示,如果按当前实测数据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Cd含量10mg/m3、土壤Cd的质量分量背景值0.1333mg/kg计,土壤中Cd含量将在40年后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如果假定灌溉水Cd含量降到5mg/m3,土壤中Cd含量将在100年后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6.
黑麦草作为常用于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该文以黑麦草修复土壤铅污染为讨论对象,从螯合剂对黑麦草吸附铅的诱导作用,微生物、肥料强化修复、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及其他材料与黑麦草联合修复4个方向进行了综述,并指出各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植物产生抗逆性的原因基础上,简要概述SA对植物抗旱性、抗寒性、抗热性、抗盐性、抗重金属和铝毒性等抗逆反应的影响,为其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大量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再生水灌溉作为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水源中含有的重金属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回顾了国内外再生水灌溉下重金属在植物-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运移、分布、积累规律的研究现状与问题,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短期再生水灌溉一般不会增加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再生水灌溉显著增加植物生物量对重金属所形成的"稀释效应"可能是其原因之一;不同的植物品种对不同重金属在植物、土壤中运移、分布和积累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再生水短期灌溉往往不会降低土壤的环境质量,但长期灌溉再生水有可能会使土壤质量恶化,造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9.
大型集中式污水处理工程不适合小城镇污水分散式排放的特点,同时与污水资源循环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针对小城镇污水排放分散、排放量少的特点,建立一套新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滴灌一体化系统,直接与农田滴灌设备相连,实现污水处理与农田灌溉利用的直接对接。在系统设计上,建立"去除有害物质、保留营养元素"的污水灌溉新理念。在介绍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基础上,对3年试运行期间系统对重金属与病原微生物的去除效果和对作物营养物质的保留效果进行分析,大肠菌群数的去除效率最高达99.7%,对Pb的去除效率最高达99.9%。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基本实现了设计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