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一种以资源导向型的草食畜产品开发和以先进饲养技术为依托的猪禽高效生产同时并举,以实现尽可能少用粮食而能稳定增加畜产品产量,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畜牧业经济. 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一、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 1.人均占有粮食少,饲料粮不足:目前我国人均365~370公斤粮食,预计到2000年人均可达400公斤.按畜牧业发展目标测算,到2000年人均占有肉20-30公斤,蛋10-15公斤,奶15-20公斤,鱼14-15公斤.全国则需要饲料粮1537亿公斤,预测可以拿出粮食1250亿公斤,尚缺287亿公斤.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般在60%左右,而我国却只有32.1%(国家统计局公布数),2003年世界人均畜产品数量是:肉类40.1kg,奶类96.6kg,我国2003年的人均畜产品数是为:肉类53.7kg,奶类14.3kg。  相似文献   

3.
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大产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突破口和重要渠道,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1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特点1.1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已成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要支柱2004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217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3.6%,肉类、禽蛋和奶类的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56·0,21·1,18·3kg,肉类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已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逐步下降的同时,畜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  相似文献   

4.
在畜牧业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以上,粮食饲料占常规畜禽饲料的90%以上,在提供畜产品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粮食饲料作为常规饲料的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过度地依赖粮食来用作饲料已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我国丰富的非常规饲料资源来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5.
绿色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畜牧业就是进行绿色畜产品生产的畜牧业。发展绿色畜牧业是满足国内人民对高品质绿色畜产品需求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必要途径;是实现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畜牧业,要针对绿色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绿色宣传品的宣传力度,从源头抓起,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检验检疫体系和严格控制疫情及药品的使用,推进HACCP管理体系,实现绿色产品产业化和绿色名牌战略,使我国畜牧业能尽快走上绿色畜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郑鸿钧 《福建畜牧兽医》1998,20(4):18-19,22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畜牧业连续多年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畜牧业以年均增加10万多吨畜产品的速度超常规发展。1997年底全省存栏生猪977万头,家禽1.of亿羽,牛118万头,肉蛋奶畜产品总量达165.45万吨,人均占有肉类38.6公斤,禽蛋10.6公斤,达到世界人平均占有水平。畜牧业总产值达88.35亿元(199年不变价)比1990年增加82.76%,基本上实现畜牧业增长方式从速度增长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畜牧业已成为我省农村当前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必须指出在超常规的发展水平下,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已成为不可避免,某些产品阶段性出…  相似文献   

7.
世界粮食的国际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畜牧业面临 :一是提升畜产品的产品品质 ,迎接改善食品安全卫生新阶段 ;二是与国际贸易接轨 ,开拓畜产品国际市场的新时期。粮食关系到饲料原材料 ,因此 ,首先研究粮食的世界贸易。1 关于世界粮食生产情况从表 1可见 ,粮食生产有如下规律与特点 (最新数据 2 0 0 2年 )。1.  相似文献   

8.
畜牧业高产,就是提高畜产品利用资源产出率,表现为提高个体和群体产量,畜牧业高质,就是追求畜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产品结构优化,品种改良,产品优质;畜牧业高效,就是提高畜产品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三高”草食畜牧业,要遵循价值规律,依靠科技进步,以生态农牧业观点配置资源,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组合的立体生态系统中,利用不同时间、空间,通过多层次的食物链网,错综复杂的生物结构,以多层次全方位促进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多次重复循环利用,加大能流和物流环节,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获得最佳…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我国畜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 WTO规则和我国畜牧业现状分析,认为加入WTO总体上对我国畜牧业利大于弊,而且,随着WTO农产品协议的逐步实施,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有可能上升,饲料价格将下降,但畜禽疾病和畜产品药物残留是加入WTO后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产业化进程,提高畜产品安全性并建立相应的政策体系,才能保证我国畜牧业持续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牧草生产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业的发展对粮食有很大的依赖性 ,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大多以大量粮食为后盾。而我国粮食产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 ,但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占有粮食并不多 ,若将大量粮食留作饲料粮 ,就会造成畜与人争粮的紧张局面。因此 ,如何解决饲料问题 ,就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国家提出的今后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是要在稳定生猪和禽蛋生产的基础上 ,加快发展牛羊肉和禽肉生产 ,并突出发展奶业和羊毛生产 ,也就是要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生产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发展牧草生产在畜牧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 发展牧草生产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1 …  相似文献   

11.
1我省畜牧业的成就1.1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彻底摆脱了长期短缺的局面20多年来,我省畜产品产值年均以9.3%的速度递增,平均每八年翻一番,人均肉蛋奶占有量达58.8kg,比改革开放前的11.2kg增加47.3kg,增长4.1倍,其中肉类和禽蛋人均占有量分别达43.7kg和12.2kg,均超过世界人均水平。1.2畜牧业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彻底摆脱农村副业的从属地位我省畜牧业产值已经突破200亿元大关,2000年达到208亿以上,畜牧业与种植业的比重由原来的1:7下降到不足1∶2。1.3畜牧业为农村…  相似文献   

12.
上期已经发表了农牧生态系统中的人口、耕地、粮食政策问题,这期专家继续就人均粮食和高效转化展开讨论,专家认为人均粮食占有需要基本稳定;高效转化是畜牧业长期目标,坚持尽量降低肉粮比。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我国的畜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成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如何保持畜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成就1.1 畜产品总产量和人均占有量迅速增长  1997年全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6 2 70万吨、2 16 7万吨和 778万吨。与 1978年相比 ,年均递增率分别为 11.3%、13.5 %和11.9%。畜产品人均占有量迅速增加 ,1997年人均占有肉类产品 5 0 .7kg、禽蛋 17.5 kg、奶类产品 6 .3kg。除奶类外 ,都已大大超…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的畜牧业和饲料工业都很发达,为保障畜产品安全,通过将关口前移、不断加强饲料的安全监管来保障畜产品安全。他们工作中的一些做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一、发达的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加拿大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国土面积有997.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00多万人。加拿大是世界粮食和畜产品出口大国,2003年出口农畜产品货值243亿加元。全国有耕地0.68亿公顷,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141.4公顷常年谷物产量5000多万吨,农业劳动力人均谷物产量达80吨,被誉为“北美粮仓”。丰富的农业资源、充裕的谷物生产,为畜牧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畜牧业大国,虽然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达到了一定水平.但由于我国畜牧业底子薄,生产方式落后,经营粗放,保障体系不健全,造成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笔者认为,我国畜牧业推行健康养殖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这将对我国畜牧业和食品安全领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五”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头一个五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 据了解作为最高畜牧行业主管部门的农业部理清了发展的路子,他们认为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依法治牧,依靠科技进步,注重质量,调整结构,努力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到2005年,要建成比较完善的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控制、畜产品加工和技术推广体系,形成比较规范的畜产品市场体系。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加工品比重大幅度上升。那时人均肉类占有量预计达到52公斤、蛋类18公斤、奶类9公斤。畜牧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明显增加,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预计达到35%。  相似文献   

17.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人口最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对畜产品尤其是肉类的需求增加,使得亚洲地区的畜牧业成为世界畜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亚洲人过去的食物结构是以粮食和蔬菜为主,而现在逐渐变为以动物蛋白为主。这就导致了该地区畜牧业生产格局的转变,也带动了饲料资源开发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同时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和市场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饲料》2004,(10):54-55
今年以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畜牧业生产克服禽流感疫情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不利影响,除家禽生产外,家畜存栏和出栏增加,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价格合理回升,生产效益较好,农民现金收入中来自出售畜产品的比重增加。从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态势看,预计全年畜牧业可实现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畜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大。伴随着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我国畜产品的市场将会更加发育成熟,趋势更加平稳。然而,畜牧业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面临的机遇,一是畜牧业具有国际竟争力。随着农产品关税降低和非关税措施的逐步取消,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和农村经济将受到影响和冲击,粮食价格已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而畜产品中猪、牛、羊价格分别比国际市场低57%、84%和54%。畜牧业在粮食转化增值和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二是国内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入世后,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将日益增加。面临的挑战:一是市场竟争日趋激烈。国内已是买方市场“供大于求”,畜产品一方面“卖难”问题突出,同时又存在大量优质产品“短缺”现象。入世后,国外大量质优价廉的畜产品将涌入中国,加大了国内市场的竟争。二是政府缺乏宏观调控。入世后,畜产品市场竟争将使畜牧业生产价格波动幅度增大,波动周期缩短,而政府目前对于构成畜产品生产的饲料粮缺乏调控手段,即在饲料大幅降低时政府不能大量购入,而在饲料粮大幅度上升时政府又不能大量抛出,以平抑市场价格。这种周期性较大幅度的波动,对生产力造成较大的破坏,影响畜牧业生产。此外,政府在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贸易方面,也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三是畜产品卫生安全不达标。目前,我国肉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8%,但出口量仅占2%,产量高,质量低,畜禽疫病多,药残量大等问题表现突出。畜产品在出口过程中因药残超标而退货、销毁,甚至中断贸易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畜牧业产品的出口和内销。 面对以上机遇和挑战,我们一定要严格遵照党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指示精神,“要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来抓,审时度势,调整战略,增强紧迫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进取,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入世。全心做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探讨我国畜牧业经济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仍落在发达国家的后面。特别是由于我国畜牧业经济学科建立较晚,很多问题尚在研究探索之中。畜牧业经济涵盖范围较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畜牧业经济形式和经营形式;畜产品需求与供给;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畜牧业经营预测与决策;畜牧业中的生产要素;畜牧业中的生产资料;畜牧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畜产品加工与销售;畜牧业的经济核算;畜牧业生产经济效果评价;畜牧业中的分配和消费;畜产品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畜牧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