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以金叶杨的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进行了研究。比较在不同消毒时间、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的条件下,不定芽诱导及其增殖情况。结果表明:使用2%NaClO最佳消毒时间为9 min;金叶杨叶片诱导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IBA 0.3 mg/L,不定芽诱导率达到95.5%;金叶杨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6-BA 1.0 mg/L+IBA 0.4 mg/L+GA30.2 mg/L,不定芽增殖系数达到4.53。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金叶杨不定芽诱导及增殖培养体系,为其快速繁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黄花牛耳朵的(Primulina lutea Yan LiuY.G.Wei)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的诱导、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等步骤建立其离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诱导黄花牛耳朵不定芽产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4.5 mg/L+NAA 0.03 mg/L,诱导率为93.67%,在此诱导培养基上获得的不定芽多;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KT 3.0 mg/L+IBA 1.0 mg/L,增殖系数为9.82,在此增殖培养基上获得的不定芽长势好、健壮;不定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生根率为94.67%,生根时间最短。本研究以黄化牛耳朵的叶片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诱导途径成功获得了其再生植株,建立了离体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青岛百合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青岛百合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消毒时间、培养基、生长调节物质对青岛百合叶片不定芽发生、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氯化汞对青岛百合叶片消毒5 min时效果最好,污染率为31%,萌动率为79%,诱导率为65.2%。青岛百合最佳叶片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 0.2mg/L;最佳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mg/L;最佳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 R.Br.)茎段高频率再生体系,以优良无性系(SR17)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研究培养基中添加TDZ及TDZ与IAA组合使用、不同浓度Ag NO3以及茎段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DZ质量浓度为0.05 mg/L时,愈伤诱导率、不定芽分化率和不定芽数最高,IAA 0.05 mg/L配合TDZ使用可使不定芽分化率高达89.4%。同时发现不同质量浓度Ag NO3对不定芽分化率影响不显著,当Ag NO32.5 mg/L时,诱导的愈伤和不定芽容易产生玻璃化。另外发现组培苗中部茎段最有利于不定芽分化。因此选择组培苗中部茎段为外植体,在WPM+TDZ 0.05 mg/L+IAA 0.05 mg/L的诱导培养基上培养30 d,转入MS+6BA 0.5 mg/L+IBA 0.5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30 d获得最高的不定芽诱导率,且平均每个外植体形成14.3个不定芽。将经过伸长生长的不定芽转入生根培养基1/2 MS+IAA 2.0 mg/L+IBA 0.5 mg/L时,生根率高达95.8%。生根培养10 d,炼苗培养20 d后获得可供移植的组培苗。本研究为黑木相思遗传转化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彩色马蹄莲球茎为外植体,通过不定芽途径建立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消毒法”能够明显降低初代培养过程中的污染率;由外植体直接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彩色马蹄莲快繁体系切实可行,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1mg/L+NAA0.1mg/L,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为MS+6-BA2mg/L+NAA1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6-BA0.1mg/L+NAA0.5mg/L+AC0.5 mg/L;炼苗3d后移栽到土壤:河沙:草炭土=1:1:1的土壤中,并进行遮阳处理,成活率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获得药用植物山乌龟完整植株,优化组织快繁技术,本研究以山乌龟嫩茎段为实验材料,研究激动素(kinetin, KT)和噻苯隆(N’-phenyl-N’-1,2,3-thidiazol-5-yl-urea, TDZ)对山乌龟不定芽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0.2%次氯酸钠(NaClO)浸泡15 min为最适合山乌龟嫩茎段消毒的方法,污染率仅为8.31%;最有利于山乌龟不定芽萌发的培养基为MS+6-BA1.0 mg/L+NAA0.2 mg/L+KT 0.5 mg/L+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1 g/L+琼脂7 g/L+蔗糖30 g/L,诱导不定芽数为8.42;不定芽增殖最佳培养配方为MS+KT 0.8 mg/L+NAA 0.5 mg/L+活性炭1 g/L+琼脂7 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10.87;最适生根配方为1/2MS+KT 0.2 mg/L+IBA 1.0 mg/L+NAA 0.2 mg/L+琼脂7 g/L+蔗糖15 g/L。本研究优化了山乌龟组培快繁技术,提高了繁殖系数,对其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以欧报春(Primula vularis)种子上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消毒、丛生芽诱导和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等技术的研究,筛选出各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从而建立欧报春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欧报春种子上胚轴能诱导出不定芽,但下胚轴不能。欧报春上胚轴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4 mg/L+6-BA 0.6 mg/L,诱导率达21.67%;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6 mg/L+6-BA 0.5 mg/L,诱导率达62.96%;生根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诱导率达95.59%;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珍珠岩=3:1(体积比)的混合基质,移栽成活率可达96.67%。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及优化桃叶卫矛组培繁殖再生体系,解决以腋芽萌发为再生途径进行组培增殖时增殖系数小的问题,以桃叶卫矛幼嫩茎段为材料,分别用20%的次氯酸钠和0.10%的升汞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8、10、12 min获取其消毒最佳方案;以桃叶卫矛茎段为材料,通过调节6-BA和NAA浓度,诱导桃叶卫矛茎段产生愈伤组织;以桃叶卫矛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6-BA和NAA正交试验诱导产生不定芽;以桃叶卫矛不定芽为材料,调节6-BA和NAA浓度,提高继代增殖系数;以桃叶卫矛继代增殖苗为材料,调节IBA和NAA浓度,获取桃叶卫矛生根苗。研究结果表明:(1)桃叶卫矛幼嫩茎段消毒最佳方案为20%的次氯酸钠处理12 min,污染率2%;(2)茎段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1.0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80.00%;(3)不定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0.5 mg/L 6-BA+ 0.10 mg/L NAA,诱导率91.11%;(4)继代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0 mg/L NAA,增殖系数6;(5)生根培养最佳培养基为1/2MS+ IBA 0.3 mg/L,生根条数平均为5条。本研究利用桃叶卫矛无芽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并将继代增殖系数提高至6,且完成了桃叶卫矛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黑珍珠’番茄植株再生,以‘黑珍珠’番茄幼嫩叶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不定芽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建立高效快速的‘黑珍珠’番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宜的诱导叶片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1.0 mg/L 6-BA+ 0.1 mg/L NAA,叶片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98.2%;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在MS+ 1.5 mg/L 6-BA+ 0.2 mg/L IBA培养基上能很好的分化出不定芽;MS+4.0 mg/L KT+ 0.01 mg/L IBA 培养基可实现不定芽芽增殖;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0.05~0.08) mg/L NAA,试管苗移栽成活率达92%。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2):4088-4099
为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质的粉葛丛生芽,从而筛选粉葛丛生芽诱导的适宜条件。本研究以粉葛(Pueraria montana var. thomsonii)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探索外植体消毒条件,腋芽萌发培养基、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增殖培养基。结果表明:(1)外植体最佳消毒条件为75%酒精浸泡30 s后,0.1%氯化汞溶液(加2滴吐温80℃)处理10 min,污染率为10.00%,腋芽萌发率为93.33%。(2)最佳腋芽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2 mg/L+NAA 0.1 mg/L+活性炭0.2 g/L,腋芽萌发率达93.33%。(3) MS+TDZ1.5 mg/L+NAA 0.1 mg/L+酸水解酪蛋白200 mg/L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丛生芽诱导率达90.00%。(4) MS+IBA 0.2 mg/L+6-BA 1.0 mg/L+KT 1.0 mg/L为最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为1.77。本研究结果可为基于丛生芽诱导的粉葛离体快繁体系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树腋芽离体培养中的褐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降低茶树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化程度,以‘凫早2号’当年生未木质化的春季健壮新梢为材料,带茎段和叶柄的单个腋芽为外植体,接种前用2.0 g/L PVP溶液浸泡1 h,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起始培养温度和时间对外植体的褐化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腋芽在1/4MS+BA 2.0 mg/L+IBA 0.1 mg/L+蔗糖20g/L+琼脂7.5 g/L培养基中,10℃下避光培养48 h褐变率最低,仅为5.6%;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类型2个因素对降低腋芽褐化没有显著影响,温度对降低腋芽褐化有显著影响;温度因素外植体对褐化影响最大,培养基次之,培养时间最小,说明低起始培养温度是降低外植体褐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项目主要研究仁用杏离体培养技术,为仁用杏遗传转化提供良好的再生体系。本试验以仁用杏品种‘围选1号’和‘优一’为试验材料,在仁用杏休眠期对其1年生枝进行短截和长放两种修剪处理。分别于5月、6月、7月、8月、9月上旬采集外植体,研究修剪、外植体采集时期、以及外源激素等因素对仁用杏离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5、6月份采集外植体,仁用杏品种‘围选1号’和‘优一’的茎段腋芽的诱导率较高,同时短截处理茎段腋芽的诱导率高于长放处理;8、9月份采集外植体,茎段腋芽的诱导率较低,同时短截处理与长放处理相比较,茎段腋芽的诱导率无明显差异。外源激素6-BA、NAA有利于仁用杏品种‘围选1号’和‘优一’茎段腋芽的诱导、生长与分化。培养基中添加1.0 mg/L 6-BA、0.1 mg/LNAA时,茎段腋芽诱导率最高,组培苗生长最健壮。本研究结果为仁用杏离体培养提供科学数据,进而为仁用杏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玲  董旋  谭艾娟  赵德刚  赵懿琛 《种子》2019,(5):18-22,27
为了提高杜仲不定芽的获得率及生根率,选用B5、MS和WPM 3种培养基,以杜仲下胚轴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pGM 626-Act1-EuDIR3和pSH 737-35S-EuDIR1遗传转化杜仲,并将浸染后的各外植体分别接种于3种不同培养基上,观察记录各培养基上外植体的生长情况,通过GUS染色检测和PCR验证统计得到阳性芽数。结果表明:转化质粒在B5、MS和WPM培养基上的平均出芽率分别为(14.79±6.20)%、(7.68±2.37)%和(4.05±0.64)%,相较于MS和WPM培养基,B5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生长旺盛,色泽鲜艳呈绿色,质地紧密脆嫩,平均出芽率显著高于另外2种培养基,但是WPM培养基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另外2种培养基,WPM和B5培养基的生根率分别为53.85%和3.57%,在MS培养基上的阳性芽并未生根。因此,在杜仲遗传转化过程中,B5培养基更适合诱导不定芽,WPM培养基利于不定芽生根。本研究优化了转基因杜仲再生体系,为杜仲基因功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重庆野生百合花蕾诱导再生植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重庆野生百合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以重庆地区野生百合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组织诱导培养的方法对其再生植株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即将开放的百合花蕾为外植体材料,消毒容易,无污染;通过对花蕾各器官(花冠、花托、花丝、花药、花柱、柱头、花梗)的诱导培养,表明试验所选的1号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5 mg/L能诱导花冠、花托、花丝出芽,2号培养基MS+ 6- BA 0.5 mg/L+ NAA 0.5 mg/L仅能诱导花冠出芽;幼芽增殖以MS+ 6-BA 1.0 mg/L+ NAA 0.5 mg/L的增殖系数最高,为3.2,增殖幼苗生长健壮;生根培养以14号培养基(MS+ NAA 0.4 mg/L)诱导百合生根最佳,生根率为100%;移栽结果以18号培养基(MS+ IBA 0.5 mg/L)的生根培养苗成活率较高,达到了85%。  相似文献   

15.
甘蓝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供试的甘蓝CMS材料对影响甘蓝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诱导的主要因素(包括外植体的基因型、外植体发育时期、外源激素类型及浓度、高温预处理温度及时间、灭菌所用次氯酸钠浓度及时间等)进行研究,旨在对各种处理条件下诱导率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等试验方法筛选出能够诱导成苗的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体系,明确甘蓝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发育途径。结果表明:基因型RM的诱导效果最好;当外植体处于花初期时最易诱导成功;诱导未受精子房产生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MS+0.5 mg/L 6-BA+ 2.0 mg/L 2,4-D+ 0.1 mg/L NAA,愈伤组织及雌核发育胚总诱导率可达28.57%;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 0.1 mg/L NAA+ 0.2 mg/L 6-BA+ 0.05mg/L TDZ,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57.12%;将不定芽转移至1/2MS+ 0.1 mg/L NAA培养基中可诱导生根,发育成完整植株;33℃高温诱导1 天的平均芽点数及芽点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2.85 和100%;次氯酸钠浓度为2%、处理时间为15 min时,平均芽点数和芽点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2.93和97%。  相似文献   

16.
以子房为外植体的‘金娃娃’萱草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萱草的繁殖效率,以‘金娃娃’萱草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以子房为外植体的初代培养方法,对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强度灭菌花蕾,无菌剥离子房的技术方法,初代培养实现了零污染、零死亡;以子房为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分化以6-BA 2 mg/L+2,4-D 1 mg/L+NAA 0.4 mg/L效果最佳。通过对芽增殖培养基中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和高有机物的研究发现,基本培养基B5好于MS,激素以6-BA 2 mg/L+NAA 0.3 mg/L效果最好,繁殖系数达到7.2;添加L-脯氨酸和水解络蛋白对繁殖系数影响不大,但是,可以有效改善试管苗的生长状态;试管苗的生根以1/2 MS+0.4 mg/L NAA+20 g/L蔗糖效果最好;试管苗在粗河沙、蛭石+泥炭土(3︰1)和泥炭土3种介质中的成活率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铁线莲波兰精神(Clematis viticella‘Polish Spirit’)为实验材料,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试验,完成‘Polish Spirit’初代培养消毒方式筛选并对其叶片、叶柄和无芽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外植体、不同消毒方式、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对腋芽诱导、增殖培养及不定根诱导的影响,建立了铁线莲波兰精神的组培快繁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为带芽茎段,最好的消毒方法是2%洗衣粉溶液浸泡10 min流水冲洗1 h,75%的酒精消毒20 s,0.1%HgCl2消毒6 min。诱导腋芽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2 mg/L 6-BA+0.5 mg/L KT+0.05 mg/L NAA+1.5%蔗糖,pH值为5.8,增殖培养基添加椰汁150 m L/L可有效提高丛生芽诱导率,添加20 mL/L香蕉泥可有效壮苗,生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0.02 mg/L NAA,生根率为85%,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本研究结果为铁线莲优良品种‘Polish Spirit’快速扩繁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马缨杜鹃下胚轴为外植体,用L9(34)正交实验法研究基本培养基、NAA、2-ip对芽器官诱导的影响。以马缨杜鹃下胚轴切断为材料,研究全息现象。结果表明马缨杜鹃下胚轴诱导芽的最佳培养配方为1/4 MS+NAA0.75 mg/L+2-ip2.0 mg/L。马缨杜鹃切段在离体培养时存在全息现象,其不定芽发生的部位及数量、频率的梯度变化都遵循生物全息律,全息律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受外源激素和切断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