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作为一种气象灾害,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文以陇东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地区干旱气象灾害的成因,分析了干旱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干旱气象灾害的预防、减缓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宾宾 《北京农业》2014,(33):188-189
结合漯河市各个地区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漯河市2014年干旱灾害的特点及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干旱对漯河市农业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合理的防御对策,不仅能够减少干旱为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失,还能够促进漯河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一江两河地区和藏东三江流域是西藏的主要农牧区,干旱是影响西藏农业最大的灾害。通过对西藏各地市的降雨量、蒸发量、农牧区土壤特点及干旱情况进行分析,揭示了干旱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三门峡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防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潜玉 《北京农业》2014,(30):206-207
农业作为气候变化过程中最为敏感与脆弱的产业之一,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因此,研究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1961-2010年的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及大风等主要气象灾害对三门峡市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几点科学的防御对策,以促进该地区农业的高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关中西部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旱灾是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之一,加强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对于减轻干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熵值法,以关中西部地区的宝鸡市为例,选取易损性和适应性12项指标,对该区域2001-2012年的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宝鸡地区农业旱灾易损性呈现出不稳定的波动状态;区域的农业旱灾适应性能力逐年提升;宝鸡地区农业旱灾脆弱性呈现出不稳定的下降趋势,农业的抗旱能力逐年上升。通过对农业旱灾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可以有效地为关中西部地区开展农业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定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6.
依据1961—2011年的气象资料,阐述了郧西县主要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并分析了干旱、暴雨、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出科学应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对策,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城市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但频繁发生的干旱灾害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农业生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白城市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白城市农业干旱指标和预报方法,以便有效地预测预报该市农业干旱灾害,为白城市开展农业干旱预测预报提供理论基础,为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确切的农业干旱预警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8.
抚顺地区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影响,气象灾害频繁,霜冻、低温冷害、干旱洪涝、冰雹等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造成农业大范围及大幅度歉收和减产,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就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9.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因为我国陇东地区的干旱发生频率较高,持续的时间较长,影响的范围也比较广,后延影响也非常大,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生产方面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中,笔者就对陇东地区长期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江淮分水岭地区降水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蒋跃林  盛绍学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5):418-420,437
对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水分条件和干旱灾害的气候规律、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防御干旱和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了湖北省干旱灾害的特点、时空分布规律、演变趋势和致灾机制。结果表明,湖北省干旱灾害四季皆有发生;鄂西北、鄂北岗地、鄂中丘陵区等鄂西北部地区是湖北省干旱灾害最多的地区,长江三峡以南的鄂西南地区是干旱灾害最少的地区;7-10月是湖北省干旱日最多的月份,1-5月则是最少的月份;湖北省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明显增加趋势,与自然和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有关。干旱灾害对湖北省农业生产、粮食安全、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发展的威胁越来越突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科右前旗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科右前旗地区干旱、暴风雪、大风、暴雨、冰雹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以期为当地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临夏州农业干旱研究及其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60-1997年5-6月的气象和农业灾害资料,研究了临夏州农业干旱的气候特征,前期的天气流场规律、干旱与非干亓年大气环流形势,分析了临夏地区干旱的成因,提出了该地区干旱的预测模式和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利用辽宁1996—2005年14个地区的成灾面积资料,分析辽宁各地主要农业灾害(干旱灾害、洪涝灾害、风雹灾害、霜冻灾害和病虫害)的时空间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干旱灾害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大,2000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1.4×105 hm2;风雹灾害1997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4.4×104 hm2;洪涝灾害1998年发生最重,成灾面积为2.3×104 hm2;病虫害1996年和1997年发生较重,成灾面积为1.3×104 hm2;霜冻灾害1999年发生较重,成灾面积为1.7×103 hm2。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辽宁农业灾害影响最大的地区是辽西地区。按辽宁农业灾害成灾面积大小划分,依次为:辽西地区,辽中地区,辽北地区,辽南地区和辽东地区。农业灾害中以干旱灾害和风雹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地处黄河故道的鲁西小麦产区,风沙干旱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在对该地区自然条件及资源特点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风沙干旱的危害机理,提出了灾害的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十分不均衡,相当一部分地区经常会出现干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干旱的形成原因、类型、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对于干旱的防御对策,希望对农业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渝东北地区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渝东北地区9区县历年来的干旱灾害情况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干旱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防御干旱灾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气象灾害的种类和特点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暴雪、干旱、雷电、冰雹、大雾、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寒潮和霾等造成的灾害。河南境内气候复杂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等原因,各种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具有发生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二、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对农业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和洪涝,不仅发生频率高,甚至相伴出现,危害也最重。其次是低温、霜冻、干热风、连阴雨等,对农业生  相似文献   

20.
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特有的地势地貌影响,朝阳地区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等气象灾害逐年增多,对其地区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研究,对本区域的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