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究树种的防火能力,科学选择防火林带树种,提高生物防火林带的树种多样性,对28种防火林带树种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其抗火性能进行综合排序与分类。结果表明,树叶热值与灰分、挥发分与固定碳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热值与挥发分之间、灰分与挥发分之间呈显著相关关系;综合排序表明鸭脚木、夹竹桃、米老排、大叶相思、深山含笑、黧蒴、木荷、红花油茶、铁冬青、台湾相思、醉香含笑、凤凰木为抗火性较好的12个树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树种有4种,夹竹桃、鸭脚木、大叶相思、铁冬青;抗火性较强的树种有7种,黧蒴、米老排、醉香含笑、台湾相思、深山含笑、木荷、山杜英;抗火性中等的树种有6种,西南木荷、乌桕、凤凰木、红花油茶、土沉香、樟树;抗火性较弱的树种有8种,枫香、柠檬桉、黄葛榕、马占相思、观光木、红苞木、红锥、山乌桕;抗火性弱的树种有3种,多花山竹子、蝴蝶果、假苹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5种不同改造类型马尾松林初期林木生长情况及林下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1在造林初期,不同改造树种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红锥和木荷长势最好,生长最快;阴香、枫香、黧蒴和火力楠长势中等,生长较快;樟树生长速度最慢。2不同改造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不同。红锥×枫香自然式混交改造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最高,其次是火力楠×黧蒴自然式混交改造类型和枫香×樟树自然式混交改造类型,而木荷×阴香自然式混交改造类型和木荷×阴香行间混交改造类型较低。本研究是一个林分早期表现的探讨,林分改造进一步的效应有待今后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3种幼林叶片的叶绿素和养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密度的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火力楠 Michelia macclurei、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用半微量凯氏法、钼兰比色法和原子吸收光度法对3种幼苗叶片的N、P、K、Ca、Mg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对应的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的读数存在显著的指数相关关系,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大叶相思林分中高密度林分的各种养分含量最高,红苞木林分的中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最高,高密度林分的养分含量低. 大叶相思叶片的N和Mg含量高而P含量低,火力楠叶片的K和Ca含量高而Mg含量低,红苞木叶片的P含量高而N和K含量低.  相似文献   

4.
城市污水对4种树木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城市污水浇灌条件下,尾叶桉、马占相思、阴香、小叶榕4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尾叶桉、马占相思、小叶榕3个树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叶绿素含量均随着处理污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阴香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经半污水处理升高,而全污水处理则降低,蒸腾速率随着处理污水浓度升高而降低。表明尾叶桉、马占相思、小叶榕抗污染能力较强,而阴香抗污染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退化大叶相思林套种树种的适宜性。[方法]对珠海市大镜山水库区退化大叶相思林套种的木荷、山杜英、樟树、枫香、长芒杜英、火力楠等树种的存活率、树高、地径、冠幅等生长指标进行4年的观测,并对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经过4年的生长,6种套种树种树高、地径和冠幅的年均生长量分别为88.10、1.38和41.84 cm,树种之间的树高和地径年均生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冠幅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山杜英、枫香和火力楠的生长较快,木荷、樟树和长芒杜英的生长相对较慢。[结论]套种树种对退化大叶相思林的改造具有一定成效,山杜英、枫香和火力楠可作为退化大叶相思林套种改造的先锋树种,木荷和樟树可作为套种改造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6.
东江水源涵养林土壤养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常规方法对东江流域红苞木Rhololeia championii×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混交林、稠木Lithocarpusthalassic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荷木Schima superba×稠木混交林、格木Erythroploeum fordii×红苞木混交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混交林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枫香混交林造林后2年的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中,红苞木×枫香混交林的有机质和养分最丰富.6种林分的土壤酸性均有所减弱,降幅2.22%~9.85%.除个别林分外,其余林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均有减少,最大降幅达74.12%.  相似文献   

7.
元谋干热河谷引种造林试验及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较典型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龙川江河谷引进赤桉、柠檬桉、窿缘桉、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厚英相思、肯氏相思、台湾相思、绢毛相思、银合欢、苏门答腊金合欢等树种,以本地的山合欢、山黄麻作对照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赤桉、厚英相思、柠檬桉、窿缘桉、肯氏相思、大叶相思等都比山合欢长势好。用定量的标准(生长量的数量指标)选择造林树种,选出的树种较符合元谋的实际,在元谋生长良好,选择方法简单,且精度高,可供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广州南沙11种园林植物为对象,分析其叶片元素、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C、N、P、K含量分别为363.92~491.49、9.65~33.53、1.36~2.90和11.25~24.74 g/kg;不同植物土壤p H为5.87~8.38,有机质含量为8.34~24.78 g/kg。不同植物的土壤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土壤总体质量居中,有机质含量中等,氮磷含量偏低,钾含量较高。植物叶片的C/N为12.28~44.42,C/P为152.17~314.95,N/P为3.56~13.02。将植物叶片的养分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第1类有龙血树,第2类有翠芦莉、鹅掌藤和绿朱蕉,第3类有银纹沿阶草、朱蕉、金叶假连翘、射干、水鬼蕉和花叶鸭脚木,第4类有大红花。叶片养分含量排序为第3类第4类第2类第1类;通过聚类分析将不同植物的土壤养分分为4类,第1类有龙血树、银纹沿阶草和水鬼蕉,第2类有花叶鸭脚木、朱蕉和绿朱蕉,第3类有射干和翠芦莉,第4类有大红花、金叶假连翘和鹅掌藤。土壤肥力排序为第4类植物第2类植物第1类植物第3类植物。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林是生态公益林的一部分,对抗逆性差、适应性弱的低效林林分进行改造,是建设高效环境保护林、改善城市森林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对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顺城陶瓷厂后山环境保护林林分改造样地18个树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该18个树种的地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生长状况进行了比较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火力楠和木荷的综合生长量最大,长势最好;而高山榕、红车、幌伞枫、夹竹桃、降真香、米老排、石笔木、铁冬青、鸭脚木、越南山龙眼、樟树和竹节树12个树种的综合生长量较大,长势良好。上述14个树种具有初期速生的良好效果,可在环境保护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华南地区3种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华南地区木荷、湿地松和尾叶桉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地的土壤容重分别为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总孔隙度为木荷林>湿地松林>尾叶桉林,土壤毛管持水量分别为木荷林>尾叶桉林>湿地松林。木荷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相对较好,湿地松林的土壤通气性一般而保水性差,尾叶桉林地的土壤保水性一般而通气性较差。3种林地呈强酸性。木荷林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 N、碱解 N 和速效K含量最高。全P和速效P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木荷林地 >湿地松林地,而全K含量为尾叶桉林地 >湿地松林地 >木荷林地。木荷林地的土壤固氮菌和解磷菌数量最多,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在3种林分中的综合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海口市沿海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釆用典型样地法,分析研究3种人工林(木麻黄林、加勒比松林、大叶相思林)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土壤属于弱酸性,低氮肥力土壤,全磷、全钾含量都很低;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大叶相思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木麻黄林和大叶相思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低,加勒比松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低,相思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临高县滨海台地5种典型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利用标准地调查法对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总孔隙度木麻黄林最大(46.168%),桉树林最小(39.46%)。土壤毛管孔隙度马占相思林最大(22.57%),次生林最小(18.95%)。土壤含水率木麻黄林最高,平均达到27.85%,而次生林含水率最小,平均为4.34%。土壤pH在4.81~6.59之间,相思林、木麻黄林和桉树林均呈极强酸性(pH4.5~5.5)土壤,次生林和椰子林呈弱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则在0.34~28.68 g/kg之间,有机质含量的排序为马占相思林木麻黄林桉树林次生林椰子林,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呈递减趋势。全氮含量在0.10~1.63 g/kg之间,马占相思林土壤全氮含量最高,椰子林最小;全磷含量在0.21~1.74 g/kg之间,桉树林全磷含量最高;全钾含量在0.16~2.15 g/kg之间,马占相思林含量最高。有效磷含量在0.98~132.46 mg/kg之间,次生林有效磷含量最高;速效钾含量在3.03~27.35 mg/kg之间,椰子林速效钾含量最高。铵态氮含量在1.38~5.15 mg/kg之间,硝态氮含量0.56~3.51 mg/kg之间,其中马占相思林硝态氮(平均2.29 mg/kg)和铵态氮含量(平均3.93 mg/kg)最高。同一森林类型,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总体也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主要植烟区土壤肥力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湖南省12个主要植烟县(市)1612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湖南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植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养分含量较高,磷素(全磷和有效磷)和钾素(全钾和有效钾)的养分含量较低,土壤pH值、有效硫和水溶性氯含量适宜;(2)湖南植烟区的土壤肥力存在广泛变异,全省IFI的变异为0.127~0.968,平均0.547,变异系数19.17%;(3)根据IFI大小将全省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属于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植烟区所占的比例为92.3%,其中龙山和浏阳的IFI平均值较高,东安和衡南的IFI平均值较低,其余地区IFI平均值居中。  相似文献   

14.
四川凉山烟区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四川省凉山州8个主要植烟县(市)231个土壤样品的养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运用偏相关分析确定了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权重,通过估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对凉山植烟区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凉山烟区土壤中有机质、全钾和有效钾含量丰富,全氮、碱解氮以及土壤有效硫含量过高,全磷、速效磷和水溶性氯含量偏低,土壤pH值较为适宜;(2)根据IFI大小将全区土壤肥力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5个等级,土壤养分处于中等、较高和高水平占全区所有土壤样品比例的75.36%;其中冕宁和普格的IFI平均值较高,会理的IFI平均值较低,其余地区IFI平均值居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测定,研究了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pH,有机质,全N、P、K,有效N、P、K以及缓效钾等指标的土壤肥力状况,并以此为评价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这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沙县“百里茶廊”6个茶叶基地的土壤肥力质量均属于中等水平,土壤pH值偏低,全N、全P含量偏低,有机质含量和有效N、P、K含量中等,全K和缓效K含量较高,并据此提出了该地区高产优质茶园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永平县宝台山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4种不同群落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0~20、20~4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自然植被下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丰富,并为中等变异,只有有效P为强变异;0~20、20~40 cm土层不同群落类型间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差异,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0~20、20~40cm土层差异均不显著;全P含量变化趋势与土壤有机质一致,0~20 cm土层有效P含量高于20~40 cm;全K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变化不大,而土壤速效K含量与全K含量变化方向相反;7个指标中只有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菜园土壤氮磷钾硫养分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对哈尔滨市7 个重点蔬菜产区共 59 个耕层土样进行分析有机质, 全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和有效硫的含量。结果表明: 菜园土壤有机质, 全氮、磷, 速效氮、磷和硫的含量高于相邻粮田。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与相邻粮田相比, 增加的幅度很小, 并有一半反而下降。粮田土壤的有效硫指数 ( S A I) 大部分属于低级。菜田土壤的 S A I大部分属于中级。  相似文献   

18.
加勒比松林分改造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引入阔叶树种对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林进行林分改造,为科学经营加勒比松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一部分加勒比松林的株间和行间插种黎蒴Castanopsis fissa、大叶相思Acacia mangium、红桂木Artocarpus nitidus ssp.Lingnanensis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简称P1样地),在一部分加勒比松林的株间和行间插种荷木Schima superba、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竹节树Carallia brachiata和油茶(简称P2样地),同时,保留一块加勒比松林作为对照样地(CK)。在3个样地分别以五点取样法采集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土壤的p 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用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酶、磷酸酶及脲酶活性。【结果】3个样地0~20和2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为P2样地P1样地CK样地,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大于20~40 cm土层土壤;3个样地0~20 cm土层的土壤全磷含量均较低,全钾含量为CK样地P1样地P2样地;样地土壤的过氧化氢酶活性与p 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显著相关;磷酸酶活性与p 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全钾含量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相关。【结论】林分改造明显提高了森林的土壤肥力,且P2样地的树种组合模式优于P1样地,具有较好的土壤改造效果,可用于林分改造。  相似文献   

19.
根据2435个稻田耕层土样的常规5项,以及其中的400个代表性土样的土壤全量氮磷钾、有效钙镁硫和硼锌等养分肥力指标的测定结果,探讨永春县水稻土肥力状况,评价近30年来水稻土 p H、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等肥力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参照福建省稻田耕地养分肥力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普遍出现偏酸现象,有机质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供氮和供钾强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但土壤Olsen-P含量总体处于丰富状态;土壤供镁和供硫强度处于中低水平,有效硼含量处于严重缺乏状态,但土壤交换性钙和有效锌则为丰富。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近30年来,全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提高了27.9%和32.1%,有效磷含量则平均提高了4.1倍,但全县水稻土呈现不同程度酸化现象,土壤p H平均从5.4下降到5.0。研究结果为永春县稻田因土施肥和具有针对性的土壤培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