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苟小清  付振艳  王晓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14-17015,1701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筛选转基因水稻的DNA提取方法。[方法]对试剂盒法和快速法2种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分别用转Ta NADP-ME1和Ta NADP-ME2基因的转基因水稻进行验证。[结果]用快速法提取得到的DNA进行PCR扩增,可分别得到约1 700 bp的Ta NADP-ME2基因和约1 900 bp的Ta NADP-ME1基因,且条带清晰明亮,与试剂盒法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该研究中快速提取DNA的方法经济、简便、快捷,适合用于对大量转基因样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2.
作物种子DNA的提取及分子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适用于分子标记快速检测作物种子DNA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改良CTAB法、SDS法和碱提法分别提取4种农作物(玉米、水稻、大豆和高粱)种子DNA,用于RAPD、SSR标记检测.结果表明CTAB法较SDS法更适合于提取玉米胚和高粱种子DNA用于RAPD检测;碱提法提取大豆和水稻种子DNA纯化后,用于RAPD检测得到清晰扩增条带.三种DNA提取方法对作物种子提取的DNA均适用于SSR标记检测.根据分子标记方法选择不同DNA的提取方法提取作物种子DNA,才能快速获得准确有效的分子标记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PCR检测转基因大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性检测转基因大豆。[方法]以非转基因大豆和CP4-EPSPS转基因大豆为材料,以大豆内源基因Lectin和外源基因5-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基因(CP4-EPSPS)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PCR反应体系。采用改进CTAB法提取大豆基因组DNA,并对所提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确定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限。[结果]改进CTAB法提取的大豆基因组DNA电泳条带清晰完整,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基因组DNA均可扩增出约409 bp的条带即Lectin基因,而只在转基因大豆中检测出CP4-EPSPS特异性片段;当转基因大豆的含量为100%~0.2%时,均可扩增出特异性条带。[结论]该研究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PCR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微量法提取高质量小麦DNA供大规模PCR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在提取小麦DNA实验中常用的CTAB提取方法基础上改良的微量DNA提取方法.通过提取多个材料的DNA并经分光光度计检测,琼脂糖电泳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取的DNAOD260/280在2.00~1.8间波动,较常规大量法提取DNA的质量高,能满足100~200余次的PCR反应的需要.采用该法对提取的普通小麦DNA以及转抗除草剂基因Bar的转基因植株DNA分别进行SSR标记检测和PCR扩增,结果表明SSR标记扩增效果与大量法无明显的差异,抗性植株DNA能扩增出Bar基因的特征带.  相似文献   

5.
以转基因水稻科丰6号不同含量的水稻种子为样品,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前处理措施,包括样品研磨颗粒细度与DNA提取过程中样品CTAB裂解缓冲液温育时间等,进行分析筛选.结果表明,样品颗粒细度与CTAB缓冲液温育时间的不同处理组合对提取的DNA含量影响极显著,其中,样品颗粒细度100目与CTAB缓冲液温育时间8 h(过夜)处理的样品DNA提取效果与荧光PCR检测结果均最佳.采用最佳前处理组合,样品的主要转基因成分(Ca MV 35S、NOS、Cry1Ab)检出限从通常的转基因含量质量分数0.01%降到0.001%,使得水稻种子转基因成分荧光PCR检测灵敏度提高10倍,大幅度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酱油生产过程中大豆DNA降解情况,为酱油生产不同阶段大豆转基因成分检测提供引物序列和检测方法,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大豆和蒸煮后大豆DNA,针对内源大豆凝集素基因和外源抗草甘膦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用试剂盒提取成熟酱醅、生酱油和酱油中的DNA,进行PCR扩增或巢式PCR扩增。结果表明,高温高压蒸料后大豆DNA片段长度降解到1 500 bp以下,发酵后的酱醅中检测不到500 bp左右大豆DNA片段。生酱油和成品酱油经大豆DNA提取和PCR扩增未见条带,用巢式PCR扩增可以检测到200 bp以下的内源基因、外源基因DNA片段。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生产过程中造成DNA片段长度降解的2个主要工艺是蒸煮和发酵,淋油过程去除了大量大豆DNA,成品酱油可用巢式PCR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转基因玉米中目的基因的检出效率,以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纤突糖蛋白(TGEV-S)转基因玉米为材料,利用PCR方法检测样品中的目的基因.通过对PCR反应体系中4种不同DNA聚合酶和8种退火温度进行比较,建立和优化了转基因玉米中TGEV-S基因的PCR检测方法.对450株转基因玉米叶片DNA和种子DNA中的TGEV-S基因片段进行检测,并设计33对引物检测插入转基因玉米基因组DNA中的质粒pBAC9020DNA片段.结果显示,LA Taq酶对叶片DNA和种子DNA中TGEV-S片段的PCR扩增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Taq聚合酶,且退火温度为53~55℃时扩增效果较好.分别对450份转基因玉米叶片DNA和种子DN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82.5%和76.3%.利用33对引物进行的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质粒pBAC9020基因片段已全部插入该玉米基因组DNA中.本试验建立的转TGEV-S基因玉米PCR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为转基因玉米阳性植株的检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SRAP技术在水稻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杂交种为试材,用25对SRAP引物组合对水稻种子的DNA指纹进行了分析,筛选出12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利用这些引物组合可以有效地进行水稻品种鉴定和纯度检测。改进了提取DNA的SDS方法,采用干种子提取,获得了高质量的DNA和SRAP扩增结果,提高了水稻纯度检测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大豆及腐竹中转基因成分的多重PCR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采用CTAB法提取大豆干样、新鲜毛豆及腐竹中的总DNA,内源LECTIN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阳性,表明提取到的DNA中不存在抑制PCR的物质.应用花椰菜花叶病毒(Cauliflowermosaicvirus,CaMV)35S启动子和根癌农杆菌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终止子的二重PCR分析,筛选到7个含转基因成分的样品.半嵌套式PCR检测结果表明阳性样品中的外源目的基因为来自根癌农杆菌CP4菌株的EPSPS基因.最后成功进行了扩增内源LECTIN基因、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的三重PCR分析,以及内源LECTIN基因和EPSPS基因的二重PCR分析,得到预期结果.多重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等特点,在植物产品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CR技术为基础,建立了从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中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大豆及其深加工产品采用改良的CTAB法进行DNA提取纯化,大豆色拉油DNA则用试剂盒方法进行了提取纯化。对提取的DNA用PCR方法对大豆特异性内源基因lectin进行扩增,设计CaMV35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特异性引物对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份进行初步的定性PCR筛选,并用抗除草剂基因CP4EPSPS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对大豆深加工产品的DNA有很好的提取效果,而试剂盒方法对色拉油的DNA有良好的提取效果;PCR检测转基因的方法快速高效,检测结果与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11.
水稻单粒种子DNA的快速制备及PC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单粒种子为材料,用NaOH溶液抽提DNA,用于PCR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DNA可以扩增出水稻中的目的基因,并适用于SSR分析。该方法提取DNA速度快,成本低,适合大批量种子DNA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快速有效的DNA提取方法,以水稻新鲜叶片、衰老叶片、水稻种子为材料,以CTAB法和SDS法为提取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纯度检测,对水稻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和实验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摸索。结果表明:新鲜叶片提取效果最好,其次是种子,再次是衰老叶片;CTAB法和SDS法差别不大;为避免酚类物质氧化污染,可在提取液中添加β-巯基乙醇。  相似文献   

13.
In contrast to the situation of random integration of foreign genes in nuclear transformation, the introduction of genes via chloroplast genetic engineering is characterized by site-specific pattern via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To establish an expression system for alien genes in rice chloroplast, the intergenic region of ndhF and trnL was selected as target for sitespecific integration of PPT-resistant bar gene in this study. Two DNA fragments suitable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were cloned from rice chloroplast genome DNA using PCR technique, and the chloroplast-specific expression vector pRB was constructed by fusing a modified 16S rRNA gene promoter to bar gene together with terminator ofpsbA gene 3 sequence.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was carried out by biolistic bombardment of sterile rice calli with the pRB construct. Subsequently,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and seeds of progeny arising from reciprocal cross to the wild-type lines were obtained. Molecular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bar gene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rice chloroplast genome.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bar gene could be transmitted and expressed normally in chloroplast genome. Thus, the bar gene conferred not only selection pressur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ice chloroplast genome, but PPT-resistant trait for rice plants as well. It is suggested that an efficient gene expression system in the rice chloroplast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chloroplas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4.
分别采用试剂盒和CTAB法提取小麦干种子基因组DNA,DNA样品经紫外光谱吸收、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提取DNA操作过程快速简便、成本较低,DNA产率和纯度优于CTAB法。通过多重PCR技术分别以小麦LMW-GS亚基Glu-B3位点和黑麦碱secalin-p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扩增,均能够扩增出清晰的目标条带,提取的基因组DNA能够满足分子检测的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5种主要农作物DNA快速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小麦、大豆、高梁,水稻的种子和幼苗的4种处理组织为材料,利用碱煮法对DNA提取程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提取程序。该程序提取的DNA可用SSR引物进行扩增,扩增产物质量良好,并且能满足这5种常见作物的分子标记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稻叶绿体表达体系的建立及抗PPT叶绿体转化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外源基因在水稻叶绿体中的表达体系。【方法】通过分析已公布的水稻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及其基因分布特点,选择ndhF与trnL的基因间序列作为除草剂PPT抗性基因bar定点整合的位点。以水稻叶绿体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克隆了两个适于水稻叶绿体基因组遗传转化的同源片段,构建了含水稻叶绿体16S高效表达启动子、外源基因bar、psbA基因的3′序列(终止子)以及两个同源片段的水稻叶绿体特异表达载体pRB。【结果】采用基因枪法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0号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获得转化体后代种子。对转化植株进行的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bar 可能被整合到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后代种子的遗传学分析显示,外源基因bar可正常表达并遗传。【结论】利用所建立的水稻叶绿体外源基因表达体系,外源基因bar既可在水稻叶绿体基因组中正常表达,还可作为转化体筛选时的除草剂抗性选择标记。  相似文献   

17.
bar基因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水稻基因转化技术 ,将bar基因导入杂交水稻 ,结合除草剂“Basta”的喷施 ,能快速检测并排除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假杂种。对转bar基因杂交稻制种原理、分子证据及其生物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以含Bar 基因的pAHC20 为供体DNA,上农香糯植株的稻穗为受体材料,采用花粉管导入法进行基因转化,经除草剂筛选,获得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上农香糯后代;除草剂试验表明,转基因水稻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对除草剂的抗性比未转化的上农香糯强,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19.
转CBF1基因提高水稻抗寒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转录调控因子CBF1导入北方粳稻沈6014和松粳3号中,经过多轮抗性筛选,获得了抗除草剂草丁膦的材料。PCR分子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经插入到水稻基因组中。转基因植株后代种子在含除草剂的培养基上比对照具有更高的发芽率;4℃低温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比对照的抗寒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豆种子DNA快速提取方法的改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质量的DNA是进行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条件。因大豆种子中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丰富,利用传统方法提取DNA质量很难达到试验要求。研究在SDS提取液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NP-40和Tween-20,优化出一种适合于大豆种子DNA快速提取的方法。优化后的SDS方法提取的DNA质量较高,OD260/OD280在1.809~1.916之间,无蛋白质和RNA污染。对该方法提取的DNA进行了基因克隆和分子标记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它们能够用于大豆基因克隆、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