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使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控制水平和兽医卫生标准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畜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出口,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WTO)后畜产品参与国际大循环的需要,农业部拟通过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较知时间内将已控制的某些传染病分批分期地予以消灭,以实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峨山县有幸被列为全国首批100个建设县(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动物产品进口同对重点动物疫病控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手段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有重点、有计划、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国家计划控制的重点疫病,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动物产品质量,满足动物产船国内和旧际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管理,建立无疫区,并逐步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是消灭动物疫病的一项国际通用和公认的有效措施和重要经验。1998年11月,农业部批复同意我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可研报告,我省正式列入国家首批建设的10个省份之一,1999年6月,扩建项目的可研报告又得到农业部批准,使我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扩大到9个设区市和36个县(区)。两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各项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各项目区按农业部及我省制定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现…  相似文献   

4.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就是在某一区域内通过行政、技术手段,有计划地预防、控制和消灭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主要建成动物疫病控制、防疫监督、疫病监测三大体系,形成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稳定控制能力,使疫病控制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畜产品的国际  相似文献   

5.
商情新闻     
●《山东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办法》出台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控制、扑灭重点动物疫病,保护畜牧业发展和人体健康的治本措施,从1998年开始,山东省先后有9个市、35个县市区成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该办法对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规划建设、动物防疫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1999~2002年,我省在5个地州市、20个县建设无规定疫病区(这是农业部下达我省在兽医方面投资最大的项目)。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省、地、县、乡兽医防检站面貌焕然一新,控制疫病手段,能力大大增强,动物防疫工作的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缩短了与国际接轨的距离,促进了养殖业发展,保障了畜产品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1提高防疫意识,认真建设无规定疫病区动物防疫关系到畜牧业快速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省动物防疫工作,虽然消灭了牛瘟、马传贫,一些重大疫病得到了控制,但防疫工作的形势仍然严峻。老病未除,新病在增加…  相似文献   

7.
国家有关部门已定在我省沿海地区率先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它对促进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动物产品出口创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现本人就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具体实施谈一些粗浅看法。1要根据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出具体实施细则根据建设要求结合我省具体情况,围绕防疫目标、强制性推行计划免疫和防疫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出防疫灭病以及强制推行动物防疫的行政措施,并将强制免疫的疫病目录实施手段及细则予以颁布,以便有关地区和基层单位具体操作执行。同时要做好普法宣传,将有关兽医…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14,(5):7-11,20
为全面推进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无疫区)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2~2020年)》、农业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管理办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及《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管理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9.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11月20日宣布,我国将在鲁、辽、川、渝、吉、琼六省市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并表示此举是我国加入WTO后畜牧业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的重要措施。什么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国际兽疫局(OLE)制定的《动物卫生法典》中有明确说法: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某种特定动物疫病达到了消灭标准。根据达到这种标准是否采用了免疫接种措施,可以分为有某种疫病“非免疫无疫病区”和“免疫无疫病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除没有特定的疫病发生这一必要条件外,还须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区界限应由有效的天然屏障或法律边界清楚划…  相似文献   

10.
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是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措施,OIE认为建立无特定动物疫病贸易区域的基本原理是以流行病学和风险分析的原则来评价和管理来自动物疫病的风险,制定了动物疫病区划的国际标准和贸易认可原则,WTO关注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WTO/SPS第6条规定了成员国应认可病虫害非疫区及低度流行区的概念。1998年,我国开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2001年选择畜牧业基础好,具有一定自然和地理屏障的区域建设无疫区示范区。按照国际规则和有关标准,规范我国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高区域内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水平,是提高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竞争力和畜产品安全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滨州召开黄河三角洲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会议,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于康震、省政府副秘书长侯英民、省畜牧办公室主任慕永太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黄河三角洲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全面启动。这是我省畜牧业在继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后又一个大的举措。省畜牧办公室慕永太主任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优越条件:一是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滨州、东营、淄博的部分县(区)是黄河三角洲的腹地,整个黄河三角洲具有相对封闭性,为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提供了独…  相似文献   

12.
《福建畜牧兽医》2002,24(6):43-43
农业部印发《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规范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为加强无规定疫病区项目建设和管理,根据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及有关国际标准,农业部制定《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农牧发犤2002犦16号),规范了我国的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国家无规定疫病区条件》规范了有关术语,并规定了无疫区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控制标准以及无疫区基本条件。其中包括:(一)区域要求1.区域规模:无规定疫病区的区域应集中连片,有足够的缓冲区或监测区,具备一定自然或人工屏障的区域。2.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3.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下文简称无疫区)建设是发达国家为了在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据科学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所采取的必然手段,通过无疫区建设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和行政手段来控制所规定的动物疫病,有效减少其发生,最终通过净化措施消灭所规定的动物疫病,从而大幅度提高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质量,在国际动物及动物产品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欧美许多国家都有成功建设无疫区的经验,成效显著,也获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我国从上世纪末开始提出建设无疫区,在山东、辽宁、吉林、四川、重庆和海南6个省的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松辽平原、海南岛和四川盆地5大区域建设无疫区,通过10多年的努力,海南、辽宁和吉林永吉等免疫口蹄无疫区都先后通过了国家评估,虽然未申请OIE评估,但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当然,无疫区建设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完成的事,在无疫区的建设和评估的背后同样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山东省无疫区将启动验收之际,对无疫区建设和评估作了思考,希望能有助于无疫区建设和评估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今天 ,通过建立无规定疫病区尽快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实现畜产品安全生产 ,是与国际畜牧业生产尽快接轨的捷径。那么 ,在当前情况下 ,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 ?笔者根据山西省大同市试验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的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的动物防疫检疫措施 ,并浅谈几点体会。1无规定疫病区及其试验建设效果所谓无规定疫病区就是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规定 ,各级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 ,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 ,在划定的区域内 ,把规定的动物疫病消灭或控制在规定的标准之内。根据达到这…  相似文献   

15.
参照国际兽医防疫局提出的标准,在一定区域内,规定重点控制多种危害畜牧业生产较大和影响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如果规定控制的动物疫病控制了,即实现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换言之,也就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加强动物防疫的基础建设,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扑灭国家规定的19种动物疫病,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院萍 《中国畜牧业》2009,(14):27-30
我国于1998年开始实施动物保护工程,提出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的理念,在23个省区市实施动物疫病区域化控制。2001年,重点在四川、海南等地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以下简称无疫区)。目前,为了了解无疫区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思路,记者约请了四川、海南、湖南等地的负责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17.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在某特定地域,在规定期限内无特定的动物疫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则是指在获得国家认可的特定地域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对动物和动物产品、动物源性饲料、动物遗传材料、动物病料、兽用生物制品的流通实施有效控制,达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2000年四川泸县被农业部批准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示范区建设县,通过三年的“泸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建设”后,该项目获得了泸州市人民政府2003~200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我们通过三年来组织实施“泸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建设”项目,就“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选择合适的区域化管理模式是成功建成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充分研究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原则及国际、国内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模式,结合广州市及毗邻地区动物卫生状况、屏障体系、马属动物疫病流行特点等因素,在国内首次建立了获得国际认可的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化管理模式,即以从化为无疫区、周边区县为缓冲区的区域区划,并提出了具体的区域化管理措施.本文对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区域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国内其他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为了实现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一项动物保护工程,可有效地降低动物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疫病防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畜产品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它对促进我省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增加动物产品出口创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使各级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就应该着重抓好以下“三大环节”的工作。1 良种及环境的净化环节 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对所选择的动物良种和环境进行净化是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前提和基础。对留作种用的动物,即使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2011年5月下旬,湖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活动正式启动,本县是全省首批20个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示范县(市)之一.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我国实行"动物保护工程"的重要举措,是对动物疫病防控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具体形式,就是采取在拟建设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域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采用比其他区域相对特殊而更加严格有力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措施,形成一个疫病防控的相对"特区",实施动物疫病综合防控,从而实现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的控制、扑灭和净化重大动物疫病,有效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因此,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创建,不仅对实施区域动物免疫和防疫监督队伍素质与综合防控动物疫病的整体水平提高有明显效果,而且对项目实施区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也有显著提高.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在本县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防疫队伍、监测体系、监督体系、冷链体系建设和综合防控措施等各环节的高度协调实施与管理都有很高的要求,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笔者认为,本县创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要在"强化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六大体系、扎实推进五项工作"上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