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实验选取滇西北高原湿地4种典型挺水植物,茭草、菖蒲、香蒲、水葱进行室内净化效率试验,通过对4种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比较研究,为云南省污染湖泊治理的人工湿地构建提供科学依据。在对茭草、菖蒲、香蒲、水葱四种挺水植物的室内净化效率试验研究中发现,茭草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9.3%;TP平均去除率为75.2%;氨氮平均去除率为76.4%;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74.7%;COD平均去除率为69.4%。香蒲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60.1%;TP的平均去除率为66.3%;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9.8%;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64.3%;COD平均去除率为60.3%。菖蒲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6.2%;TP平均去除率为61.7%;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4.7%;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62.4%;COD平均去除率为57.9%。水葱对TN的平均去除率为51.9%;TP平均去除率为57.8%;氨氮平均去除率为60.7%;正磷酸盐平均去除率为57.4%;COD平均去除率为53.8%,表明4种挺水植物具有较好的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4种主要挺水植物中,茭草对氮、磷的总体净化效率最高、香蒲次之、菖蒲第3、水葱第4。运用湿地植物净化水体中的氮、磷是一项既能处理污染,又能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生态工程,人工湿地构建中植物选择是基础,研究为我国高原污染湖泊湿地的治理、修复、重建以及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不同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太湖选取水芹、石菖蒲、水葫芦、大薸、浮萍、荇菜、金鱼藻、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作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7月下旬开始在温室中利用水培法研究其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所选择的10种水生植物对污染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效果且生长状况良好,其中水芹对总氮去除率最高,为91.50%,苦草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94.20%.综合分析得出水生植物对水体氮、磷具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总氮和总磷平均去除率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粒径两级填料潜流式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去除具有城市生活污水水质特征的流经城市的微污染河水中的CODcr、TN、TP和SS,其最高去除率分别为58.8%、69.7%、69.2%和95.3%;随着HRT时间的延长,CODcr、TN、TP的去除率均不断增加,而SS的去除基本不受HRT的影响;温度对TN的去除有较大影响,而对CODcrTP和SS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千屈菜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生长及磷去除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柳骅  杨霞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1):42-45,52
研究了千屈菜在不同TP(Total Phosphorous)浓度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生长情况和净化作用.结果表明,千屈菜在0~0.4mg·L-1的TP浓度范围内均生长良好,对水体中的TP的去除效果非常显著.在试验的30d内,千屈菜对始浓度为0.4mg·L-1的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去除率高达98%以上,其去除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凤眼莲.在最初10d内,千屈菜具有"快速"吸收的净化特性,水体中TP浓度呈直线下降,而且它的磷去除率与水体TP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改造水下地形、地质改良,引入多种植物、鱼类、底栖软体动物及虾等物种,在人工造流循环及管控下达成对景观水体的生态净化修复。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达到稳定运行后,景观水体中CODcr去除率达到91.2%;TN、TP及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95.1%、88.2%和96.9%。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出目前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较好的浮床植物。【方法】以14种湖南常见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为材料,监测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植物的株高、根系结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CODcr、TN、NH3-N、TP等水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了植物的生长指标与水质净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大部分植物均有较强的生长能力,其中水葱、水蕹菜的株高具有显著性优势(P <0.05);美人蕉、再力花、菖蒲和梭鱼草均表现出极强的生根能力,其根长增长率分别为390%、293.33%、286.67%和270%;植物的生物量增长率在5.1%~500.7%之间,其中菖蒲、美人蕉、水蕹菜和再力花的生物量具有显著性优势(P <0.05)。2)无植物对照组对污染物的去除率明显低于有植物处理组,处理时间的长短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 <0.05),且主要表现为早期对污染物净化速率快。所有植物处理对CODcr、TN、NH3-N、TP的平均净化率比无植物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30%~36.80%、11.92%~20.97%、22.92%~29.28%、5.51%~41.24%,其中,美人蕉对CODcr的净净化率高达36.80%,水蕹菜对TN、TP的净化效果表现出显著性优势(P <0.05),梭鱼草则对NH3-N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3)根据筛选指标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对14种草本和木本植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植物分为高、中、低净化能力植物三大类,高净化能力植物: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中等净化能力植物:花菖蒲、旱伞草、黄菖蒲、花叶芦竹和水葱。低净化能力植物:冬青、女贞和月季。【结论】草本植物中的梭鱼草、菖蒲、美人蕉、鸢尾、水蕹菜和再力花以及木本植物中的冬青对生活污水具有较高的净化能力,适合用作生活污水处理的浮床植物。  相似文献   

7.
选取密刺苦草Vallisneriadenseserrul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和伊乐藻Elodea canadensis 4种沉水植物构建了11种组合,在室内条件下模拟富营养化水体环境,研究不同组合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沉水植物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均能正常生长,不同组合对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较明显。以C_1(密刺苦草+金鱼藻+黑藻+伊乐藻)组合的植物长势最好,其最终净增生物量为3.89g。不同沉水植物组合对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的净化效果最好的是B4(密刺苦草+黑藻+伊乐藻)和C_1,去除率分别为86.14%,83.52%和85.59%,81.26%。各沉水植物组合对铵态氮(NH_4~+-N)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其中以C_1和B_1(密刺苦草+金鱼藻+黑藻)的净化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97.78%和96.89%。对水体中有机物(COD_(Mn))去除效果最好的组合为C_1和B_2(密刺苦草+金鱼藻+伊乐藻),去除率分别达89.63%和88.96%。综合分析表明,B_4和C_1的综合去污能力得分均在9分以上,可作为最优植物组合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在河道浅水区栽植芦苇的方法,开展芦苇对拉林河水体中TN与TP的净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对水体中的TN与TP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总体趋势为:水底水中水面。根部作为植株生命活动最为活跃的部位,表现出最高的净化能力(平均去除率50%左右)。  相似文献   

9.
大量含氮、磷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当地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中,导致湿地环境越来越恶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对污染水体的修复已迫在眉睫。本实验以1/5的Hoagland溶液为培养液,设置0 mL·L^-1、20 mL·L^-1、40 mL·L^-1、80 mL·L^-1、160 mL·L^-1五个铜绿微囊藻接种浓度梯度与0 mg·m^-2、100 mg·m^-2、200 mg·m^-2、400 mg·m^-2、800 mg·m^-2 5个少根紫萍接种浓度梯度进行双因素正交试验。结果发现,在0~15 d内,所有少根紫萍接种浓度和铜绿微囊藻接种浓度处理下,水体中总氮(TN)、磷(TP)含量随着接种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铜绿微囊藻和少根紫萍共培养比各自单独培养对污染水体具有更好的修复效果。15d后测定培养液中藻毒素和少根紫萍体内藻毒素含量,结果表明少根紫萍可有效吸收培养液中的藻毒素。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铜绿微囊藻可促进少根紫萍生长,高浓度铜绿微囊藻抑制少根紫萍生长,少根紫萍可有效吸收培养液中的TN、TP和藻毒素。在铜绿微囊藻浓度为20 mL·L^-1、少根紫萍接种浓度为400 mg·m^-2时,浮萍生长状况最好,对培养液中TN、TP及藻毒素的去除率也达到最高。综上所述,低浓度铜绿微囊藻和100%覆盖率的少根紫萍共培养用于湿地水体修复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人工湿地净化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处理系统是生态可持续的净水模式,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人工湿地运行工况(进水时间、间隔时间、运行周期、水力负荷、湿地结构出水口高度及湿地植物)对净化水体污染物的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工况对COD污染物去除影响较小;随运行周期增加和间隔时间减小,TN的去除效率增加4.5%和13.59%;随水力负荷减小,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水体各项污染物能力都显著提升;人工湿地出水口由0m提高到1m,TN去除率提高超过50%;湿地植物对湿地系统净化水体氮素、磷素污染物去除率的提升贡献较小。垂直流人工湿地按最佳去除效果运行工况条件运行,TP、NH3-N和COD出水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V类标准。  相似文献   

11.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草坪在城市绿化美化工程中所占比例的加大和提升,其养护管理措施也成了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而灌溉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就灌溉措施中的灌溉时间选择、灌溉频率和灌溉水量对草坪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亟需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乡土树种具有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性能价格比高、文化底蕴充分及标识功能强的优点。通过对乡土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加强乡土树种应用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野生动物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抚育会引起森林结构的变化.而森林结构决定森林野生动物曲种类、数量和分布。文中综述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指出森林的组成、年龄、林分密度、树体的大小、抚育强度、机器噪音及林下层是影响野生动物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子.同时也提出了该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验表明:稀土、白糖、氯化钾和磷酸二氢钾均能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香荚兰的抗寒能力,使用浓度依次为400、333.3、250和1000倍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刘发林 《森林防火》2003,36(4):16-17
森林火灾与森林水文的关系比较密切,而鱼类的生存离不开水,所以森林火灾对鱼类的影响就会存在,主要表现在扑救森林火灾过程中喷洒灭火剂和火灾过后水温升高、水土流失等对鱼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毛白杨、陕林4号杨、北京杨不同年龄枝条、树体空间层次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季节动态作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杨树树皮真菌群落组成不同,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内脐蠕孢属(Drechslera)、毛壳属(Chaetomium)等为毛白杨上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等为陕林4号杨的优势菌种群;链格孢属、曲霉属、盾壳霉属(Coniothyrium)、青霉属等为北京杨的优势菌种群。真菌种类及数量在树体空间层次的分布趋势是由上到下逐渐增多;真菌群落季节变化趋势为夏、秋季种类和数量稍高,春、冬季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8.
19.
海堤边坡几种树种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海堤绿化及沿海防护林的营建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海堤边坡水分、盐分以及大气等立地因子的综合研究分析,结合海堤边坡造林试验,对杂交柳、紫穗槐、黄金条、刺槐、楝树、铅笔柏6个树种的生长适宜性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海堤边坡土壤属于中度到强度盐渍化土且土壤含水率季节变化大,其中海雾、海风也是海堤立地条件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炭化、蒸煮及复合改性剂浸渍工艺对竹片工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二次炭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竹片工艺品质,竹片炭化最优工艺参数为:一次炭化蒸汽压力0.3 MPa、炭化时间180 min;二次炭化蒸汽压力0.2 MPa、炭化时间100 min。蒸煮处理结合复合改性剂浸渍处理也可以提高竹片工艺品质并代替炭化工艺生产出高品质的竹片材料,竹片蒸煮最优工艺参数为:煮蒸水温80℃,蒸煮时间7 h;竹材复合防腐剂压力浸渍工艺的最优参数为:浸渍压力1.0 MPa、时间120 min、DP∶UF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