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5个大穗型父本R527,R353,R747,9311,RB207-1为对象,以中穗型父本R207为对照,研究了生育期感温特性、穗部性状、花粉亲和力、抽穗与开花动态。结果表明:R207,R353,R527,9311,RB207-1,R747感温级别分别为,,,,,级;R747,RB207-1,R353,R527,9311平均每穗总粒数分别为408.2,341.1,244.4,208.3,207.6粒,表现为超大穗型或大穗型;每穗总粒数越多,其着粒密度也越大,并且表现着粒密度与结实率呈负相关;花粉亲和力表现为RB207-1〉R207〉R527〉9311〉R353;大穗型父本抽穗历期较R207长,抽穗盛期的日抽穗率表现为BR207-1〉R527〉R207〉9311〉R747〉R353;R207,R527,R353,9311,BR207-1,R747开花盛期日开花率分别为17.28%,16.16%,13.28%,14.90%,12.49%,12.94%。供试大穗型父本花时较集中,盛花时短,有利于提高母本接受花粉的机率。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1978年四优四号结实率的几个原因 四优四号抽穗开花期不耐高温的特性受恢复系的影响大,古154(四优四号的父本)在开花期如遇高温结实率不高,这一特性对其所配后代四优四号杂交稻种性影响较大。抽穗期高温是影响四优四号结实率低的主导因素。1978  相似文献   

3.
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抗高温伏旱影响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东南部现有高温伏旱区稻田146.7万hm2,杂交中稻抽穗至成熟受高温危害严重,造成籽粒充实度差、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整精米率和结实率降低.为此,笔者提出了搞好稻田抗旱设施建设、大力推广抽穗开花期耐高温良种、利用旱育秧提早抽穗避过高温发生期、本田稀植足肥促进优质高产和在易受极端高温伏旱危害地区改种秋作及蓄留再生稻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调查了不同小麦品种在减数分裂期遇高温导致不育的差异,获得了热带、亚热带小麦育种的基础知识。把从世界一些国家征集的109个小麦品种(品系)分别于10月下旬、2月下旬、5月上旬和7月上旬播种,调查结实率。结果表明:减数分裂期处在高温条件下结实率低,结实率因栽培地区的温度、环境条件而异。秋播小麦,英国、荷兰、德国品种减数分裂期在最高气温20—23℃,最低气温16一18℃下几乎完全不育。从春到夏气温高4—5℃的西班牙品种,减数分裂期日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5℃,结实率约为60%。同为春小麦,瑞典和挪威育成的品种与热带或亚热带的菲律宾、巴西育成的品种相比,减数分裂期遇高温结实率显著降低,这给热带、亚热带小麦育种在亲本选择上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及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华占、蜀恢527和R9311三个父本为材料,设计等行距(20/25 cm×30 cm)和宽窄行距(20/25 cm×40、20 cm)两种6行父本插秧机移栽父本,以等行距(20/25 cm×30 cm)人工移栽作对照,并采用1、2、3次3种施肥方式处理,观察与考查供试父本开花期和穗粒构成。结果表明:机插方式和施肥方式对播始历期影响较小;3个父本采用机插秧能显著提高其群体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颖花数;采用机插秧并分2次或3次施肥可增加其分蘖数;父本华占采用宽窄行机插秧,并以3次施肥,能够显著增加其单位面积颖花数,父本蜀恢527、R9311机插秧能够显著增加单位面积颖花数,并适宜3次施肥。  相似文献   

6.
冈优缙恢1号亲本异交特性及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隗溟  蒋中其 《杂交水稻》1999,14(3):21-23
与明恢63比较,缙恢1号粳型特点突出,开花迟、集中;花粉量少,分蘖力弱;在高温下花粉生活力较弱。冈46A外露柱头存活时间长,但外露率仅40%~50%。制种区应选择在山区、丘陵区以避开开花期高温的不利影响。在保证花期相遇前提下,增加父本穴数和提高父本栽培水平是高产制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威优35是一个制种产量长期上不去的组合,所以种子年年供不应求,严重影响这一具有强优势的组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湘潭县从1982年起,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了四年,1986年才过150公斤。威优35制种产量低的原因:一是父本分荣节位高,分蘖力弱,有效穗少,花粉量不足;二是父本抽穗缓慢,抽穗历期拉得长,开花不集中,花粉密度小,特别是抽穗的高峰期迟于母本的抽穗高峰期,花期严重脱节,花粉浪费大,利用率低;三是花时不遇,据近几年观察,威优35制种在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的天气,父本每天开花的时间均比母本早1~2小时,只有在高温低湿气候条件,母本开花提早,…  相似文献   

8.
幼穗分化后期异常温度对蜀恢527育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幼穗分化Ⅴ期以平均温度为36.33℃的高温处理水稻恢复系蜀恢527,每天6 h,6 d后花药中正常花粉数减少,花粉活力减弱,自交结实率下降.幼穗分化Ⅶ期以日均温为20℃的低温连续处理蜀恢527,6 d后产生危害,表现与高温处理相似.高温危害大于低温危害.高、低温处理均导致POD活性变化而影响花粉育性.高温处理后花药中淀粉含量与花粉育性关系密切,而低温处理后脯氨酸含量与花粉育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了不同小麦品种在减数分裂期遇高温导致不育的差异,获得了热带、亚热带小麦育种的基础知识。把从世界一些国家往集的109个小麦品种(品系)分别于10月下旬、2月下旬、5月上旬和7月上旬而。秋播小麦,英国,荷兰,德国品种减数分裂期在最高气温20-23℃,最低气温16-18℃下几乎完全不育。从春到夏气温高4-5℃的西班牙品种,减数分裂期日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5℃,结实率约为60%,同为春小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5,(1):42-47
针对2013年桐城市杂交中籼遭受的高温热害,选用3个品种计5块田为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田中间结实率总体正常,整体受热害损失较小,但田边结实率比田中间低19.98个百分点。分析原因是在此高温时段日最低气温在27℃左右,田中升温过程用时较长,而且上午开花避开了午后高温,同时有水田块开花时穗部的实际温度低于大气温度,表现结实率较高;田边水稻日出后升温较田中间快,到水稻开花时穗层温度高于田中间穗层温度,已接近或超过35℃,因而结实率较低,尤其是无植被砂石田埂田块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认为选择花时较早或耐热能力强的品种,将抽穗扬花期安排避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高温常发时段,提高栽培和施肥水平,在开花期出现高温时加深田间水层,可避免或降低高温热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马爱婷 《作物研究》1995,9(1):17-19
通过多年的早稻苗情观察表明,在早稻的栽培过程中,同样存在一个安全齐穗的问题。当早稻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齐穗期出现了日平均气温低于23℃,连续3d最低气温低于17℃的低温寡照天气时,若正值减数分裂期,则造成颖花退化率达3%~5%,正值抽穗杨花期,则结实率下降4%~5%,进而导致早稻单产下降8%左右,并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7个杂交水稻组合及其恢复系为材料,以汕优63作对照,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和人工气候室高温处理,研究了杂交水稻抽穗扬花期高温对结实率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抽穗扬花期高于32℃的日均温能引起结实率明显下降,供试组合在高温下结实率的稳定性依次为:汕优63、Ⅱ优838、陆两优106>丝优63、金优725、汕优桂99>Ⅰ优198、两优培九;杂交水稻耐高温能力与其父本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37℃高温处理下,杂交水稻叶片中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降低,耐热性较强的组合在高温胁迫下累积可溶性糖的能力较强,而MDA和Car含量的变幅相对较小,这3种指标可以作为水稻耐热性鉴定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在前期已获得华占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P7及其与隆科638S背景的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低镉1S配制的镉低积累杂交稻组合DG801的基础上,通过在衡阳和株洲两地进行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高温对OsNRAMP5基因突变杂交稻及其父本结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和开花期同时遇高温(日最高温度≥35℃),父本P7的结实率显著低于对照,而组合DG801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对高温的耐受性可能与遗传背景相关,杂种优势的利用可能是提高OsNRAMP5基因突变材料对高温耐受性的有效途径。研究结果对通过突变OsNRAMP5基因培育镉低积累水稻及其生产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高温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高温雄性不育小麦周13S -1的育性转换特性,2004~2005年在广东湛江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周13S -1育性变化趋势为"部分不育-高度不育-部分不育",不育的时间长,不育期败育程度高.温度是引起周13S -1雄性育性发生转换的主要原因,日长对其雄性育性没有显著影响.抽穗前26~18 d平均日均温与自交结实率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当抽穗前25~21 d平均日均温在20.32℃以上时周13S -1表现完全不育;低于19℃表现部分不育,能够自交结实,且育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说明周13S -1的育性临界温度在20℃左右.在湛江10月15日至11月15日播种表现高度不育,自交结实率在1.5%以下,可以用于生产杂交种;10月15日以前和11月15日以后播种均表现部分不育,可以自交繁殖.育性转换对温度的敏感时期为抽穗前26~18 d,此时生育时期为倒二叶露尖前后,穗分化时期为药隔期.相关分析表明花粉育性和自交结实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BNS是一个低温敏感型小麦雄性不育系,穗分化期间8 ℃以下低温可诱导其花粉败育。为了持续观察BNS的不育特性,于2017年秋季分期播种了BNS及其保持系郑麦366。2018年4月5日至6日该地区发生晚霜冻,草面温度-1.7 ℃,许多小麦品种受到冻害。抽穗后,观察BNS和郑麦366两个材料的冻害特征、穗分化进程和自交结实率,结果发现,10月9日正季播种的郑麦366冻害严重,受冻株率超过75%,11月18日播种的郑麦366未受冻;10月1日和11月17日播种的BNS未受冻,期间的5个播期均出现轻度冻害,受冻株率3.7%~5.4%;郑麦366和BNS两个品种冻害发生的温度敏感期均为药隔期至减数分裂期,并且冻害组织单位是整小穗,而非小花;10月1日和9日播种的BNS自交结实率分别为5.08%和10.41%,高于过去年份的结实率水平,分析发现是霜冻发生前12 d 连续15 ℃以上高温所诱导;BNS对低温敏感始于雌雄蕊分化始期,1周左右即可完成不育诱导,此后高温仅转换少部分小花为可育,后来的霜冻强低温也未能恢复BNS为完全不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武运粳7号A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处理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处理Ⅱ)进行高温(≥35℃)处理试验,观察其花粉粒的染色程度和套袋自交结实情况,研究武运粳7号A育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武运粳7号A在高温处理与大田自然生长条件下,黑染花粉率越大,套袋自交结实率就越高,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高温处理和大田自然对照都出现了少量套袋自交结实现象,但套袋自交结实率都非常低,变化幅度分别为0~0.13%、0~0.034%,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武运粳7号A育性仍很稳定,少量自交结实现象基本不会影响其制、繁种纯度达标。  相似文献   

17.
以籼型两用不育系水稻培矮645和常规稻粳籼89为材料,采用PAGE分析同工酶的方法,比较水稻幼穗发育过程中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完熟期NAD+-MDH和AP同工酶的变化,以期了解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与表达机理。结果表明,在1993年2月25日、3月10日和3月30日三期播种的水稻培矮645均表现不育,花粉不育度在99.7%以上,结实率在0.3%以下,1994年8月1日播种的培矮645表现可育,结实率在19%以上,而同期播种的常规稻粳籼89均能得到正常结实,结实率在68%以上。同时发现1993年培矮645的不育性在花粉完熟期与颖花及花药的NAD+-MDH活性的显著降低关系较大。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一减数分裂期与颖花AP的活性及同工酶组成的变化关系较密切。1994年表现可育的培矮645与粳籼89相比不存在这种差异。由此可认为培矮645育性表达可能与花粉发育前期的脂肪代谢以及花粉发育后期的呼吸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纯合不育株和杂合不育株育性转换的临界值均为27℃~ 28℃, 说明高温诱导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不存在显性不育基因的剂量效应; 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 即抽穗前18~ 12 d;同时, 讨论了该不育材料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水稻对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2016,(3):64-67
以水稻耐热品系996、热敏感品系4628为材料,在减数分裂期进行高温处理,以同期自然温度为对照,研究减数分裂期高温对水稻花粉活力、花药开裂、受精率、结实性状及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显著降低了花粉活力、花药开裂系数、受精率、结实率,热敏感品系4628下降幅度大于耐热品系996;高温处理降低了热敏感品系4628米粒粒宽,增加了长宽比,对耐热品系996无显著影响;高温下剑叶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热敏感品系4628变化幅度大于耐热品系996。  相似文献   

20.
两优培九在衡阳市的推广应用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分析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在衡阳市生产应用中表现的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产量高等优良性状和不耐高温、不耐低温等缺点,结合2002-2003年的超高产栽培示范实践及其相关的栽培试验结果,提出该组合在衡阳地区的高产栽培关键措施是:合理安排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低温影响;组装先进栽培技术,扩库增源,争足穗、争大穗、争结实率、争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