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山梨酸对王草青贮品质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6):101-104
研究添加不同比例山梨酸对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试验设对照组和5个不同添加比例处理组,添加量分别为0.05%、0.1%、0.15%、0.2%、0.25%。结果表明,添加山梨酸能显著降低青贮饲料pH (P<0.05),提高乙酸、丙酸和总酸含量(P<0.05),添加高于0.1%的山梨酸能显著提高乳酸含量(P<0.05);添加山梨酸能显著提高粗蛋白质(CP)含量(P<0.05),但对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从改善王草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价值综合考虑,王草青贮时添加高于0.15%的山梨酸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添加剂对不同含水量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样品青贮品质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在含水量分别为75%和65%条件下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3种不同的添加剂(甲酸、植物乳杆菌、布氏乳杆菌)青贮,在60天时开袋对青贮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75%和65%水分条件下的植物乳杆菌组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且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氨态氮/总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甲酸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有氧稳定性而言,75%水分条件下布氏乳杆菌处理组的有氧稳定性(186 h)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3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都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改善程度依次为:植物乳杆菌 >甲酸 >布氏乳杆菌;开袋后,75%和65% 2种水分条件下,添加布氏乳杆菌能有效改善多花黑麦草青贮料的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的玉米秸秆与马铃薯淀粉渣混合青贮的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试验以玉米秸秆和马铃薯淀粉渣为原料,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以原料不同混合比例(CKB1、CKB2、CKB3)及添加菌剂后的不同混合比例(AB1、AB2、AB3)为处理,青贮30 d后对混合青贮的常规营养及发酵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原料配比和菌剂的交互作用对青贮pH值、乳酸、乙酸、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和氨态氮/总氮数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在相同的原料混合比例条件下,添加菌剂均能够提高青贮的乳酸含量(P<0.05),降低pH值、乙酸含量及氨态氮/总氮数值(P<0.05);在相同处理下,随着玉米秸秆添加比例的上升,青贮饲料的粗蛋白、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呈下降趋势,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粗灰分含量呈上升趋势。不同原料配比对青贮干物质、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pH值、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具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马铃薯淀粉渣和玉米秸秆比例为7∶3,添加菌剂后,青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丙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增欣  邵涛 《草业学报》2009,18(2):102-107
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评定不同浓度丙酸(0,0.20%,0.25%,0.30%)对其青贮发酵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丙酸对多花黑麦草青贮过程中VFAs含量无明显的影响,增加了发酵后期乳酸及WSC的含量及乳酸/乙酸值,在发酵初期降低了乳酸的含量和青贮初期pH值;降低AN/TN值、乙酸含量及生成速度;丙酸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呈现很高的趋势。综合考虑,0.25%添加水平,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西藏地区燕麦(Avena sativa L.)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混合青贮使用添加剂改善发酵品质的措施,进一步提高燕麦秸秆利用效率,将收获籽粒后的燕麦秸秆和抽穗期刈割的多年生黑麦草以4∶6混合青贮,分别添加1×106 cfu·g-1 FW的乳酸菌制剂、4% FW糖蜜和乳酸菌+糖蜜,青贮60 d后取样分析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结果表明:单独或组合添加糖蜜和乳酸菌均不同程度的改善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显著降低了pH值、氨态氮/总氮、丙酸和丁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P<0.05)。添加糖蜜组发酵品质优于添加乳酸菌组,显示较高的乳酸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且单独添加糖蜜与组合添加组各发酵指标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在燕麦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4∶6)混合青贮时添加4%糖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燕麦中添加乳酸菌、蔗糖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各浓度处理组的pH、氨态氮比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添加0.005 g/kg乳酸菌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 0.05);添加2%蔗糖组与0.15 g/kg纤维素酶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均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综合考虑,添加0.005 g/kg乳酸菌、2%蔗糖和0.15 g/kg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多花黑麦草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通过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单独青贮不易成功,与水稻秸秆以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均显著降低氨态氮/总氮的值以及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P<0.05),改善了发酵品质;其中7:3混贮处理发酵品质最佳,V-Score评分等级为优。从发酵品质以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水稻秸秆以7:3混贮作为下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水平丙酸对青稞(Hordeum vulgare)秸秆和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设0(CK), 0.3%(PA3), 0.4%(PA4)和0.5%丙酸(PA5)4个处理组。青贮后第30 d开窖取样测定发酵品质,并有氧暴露12 d分析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各组pH值、乳酸和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丙酸添加组乳酸/乙酸(除PA3组)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氧暴露阶段,PA4和PA5组pH值与对照组和PA3组相比上升幅度较小,乳酸、干物质含量损失较少,且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丙酸添加量的增大而升高。随着暴露时间延长,各组氨态氮/总氮值和丁酸含量逐渐升高,且PA4和PA5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PA3组(P<0.05)。表明添加0.4%以上的丙酸能够改善混合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的饲草资源,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和大豆(Glycine max)秸秆为材料,研究其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筛选出适宜的混贮比例.设不同比例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混贮,青贮42 d后测定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提高了青贮原料干物质(DM)含量,添加大豆秸秆显著(P<0.05)降低了青贮原料的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的损失率,显著(P<0.05)提高了酸性洗涤性纤维(ADF)和中性洗涤性纤维(NDF)的降解率;同时大豆秸秆与多花黑麦草混贮显著(P<0.05)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的值.从青贮品质及秸秆利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建议多花黑麦草与大豆秸秆以8:2和7:3的比例混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添加糖蜜、乳酸菌对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与稻秸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以新鲜全株籽粒苋和稻秸为青贮原料,按3:2质量比充分混匀,分别添加糖蜜(M)、乳酸菌制剂(LAB)、乳酸菌+糖蜜(LAB+M),未添加为对照组(CK);青贮1,3,5,7,30 d后开包取样,测定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及开包后的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籽粒苋与稻秸混合青贮感官评价优,pH值、氨态氮/总氮等指标达到优质青贮标准;添加糖蜜、乳酸菌及乳酸菌+糖蜜可显著降低pH值和乙酸含量(P<0.05),减少干物质损失,并显著增加乳酸和粗蛋白的含量(P<0.05);与单一乳酸菌处理组相比,添加糖蜜及乳酸菌+糖蜜显著增加了青贮后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pH值、中性洗涤纤维和乙酸含量(P<0.05)。综上所述,单独添加糖蜜或乳酸菌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青贮品质及有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评定初花期多花黑麦草在生长肉兔上的营养价值。试验选取60日龄平均体重(2.20±0.32)kg的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饲粮采用套算法进行配制,多花黑麦草的替代比例为20%;试验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预试期和正试期各7 d。结果表明:1)多花黑麦草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总磷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6.78 MJ/kg、92.24%、10.20%、1.64%、26.09%、51.80%、31.35%、7.72%、0.66%、0.28%和46.59%;2)多花黑麦草在生长肉兔中的表观消化能为7.21 MJ/kg,生长肉兔对多花黑麦草中总能、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钙、总磷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33.45%、48.36%、44.18%、84.45%、25.91%、22.73%、22.25%、26.10%、62.87%、13.94%和61.42%。由结果可知:初花期多花黑麦草中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对较高,总磷含量相对较低;生长肉兔对初花期多花黑麦草中不同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粗脂肪、粗纤维、钙、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较高,总磷的表观消化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株,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乳酸菌,筛选并鉴定生长快速且产酸效率高的菌株,分析其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利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法,从自然青贮多花黑麦草中分离获得180株乳酸菌。其中,5株乳酸菌生长快速且产酸能力强,均能够在NaCl浓度为3.0%,温度为15~35 ℃,pH为3.5~7.0的MRS液体培养基中良好生长。经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PR_LAB_9、PR_LAB_34、PR_LAB_67和PR_LAB_86为植物乳杆菌,PR_LAB_76为戊糖片球菌。对菌株进行生长曲线和产酸性能测定,该5株乳酸菌均能够在12 h内快速繁殖和产酸,菌株PR_LAB_76在24 h内生长速率和产酸效率均优于其他4株乳酸菌。进一步分析添加该5株乳酸菌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发现该5株乳酸菌均能提高多花黑麦草的青贮品质,包括显著降低青贮料pH和氨态氮含量,减少干物质损失,提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其中,菌株PR_LAB_76处理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最优,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乳酸含量、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且pH值、酵母菌数量显著低于其他4株乳酸菌处理组。综上,戊糖片球菌PR_LAB_76可作为多花黑麦草青贮的备选菌株。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盐土和非盐土种植多花黑麦草进行氮肥施用试验,研究施氮对不同土壤条件下多花黑麦草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有效改善牧草产量品质提供依据。试验分别在江苏大丰金海农场和南京六合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设置N0(对照)、N1(氮用量100 kg/hm2)、N2(氮用量150 kg/hm2)和N3(氮用量200 kg/hm2)4个处理,分别在多花黑麦草拔节期和初穗期进行刈割,测定牧草产量和饲用品质。结果表明在盐土和非盐土施用氮肥对多花黑麦草饲草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非盐土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的多花黑麦草产量和饲用品质均高于盐土,其中干物质体外消化率(IVDMD),粗蛋白(CP)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非盐土条件下高于盐土,且第1茬高于第2茬;CP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而NSC含量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下降;作为NSC主要组分的淀粉在盐土条件下的含量高于非盐土;施氮组的IVDMD高于对照,但不同施氮量间差异不显著;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盐土条件下高于非盐土,第2茬高于第1茬;盐土不同茬次、不同施氮处理的干物质含量(DM)均显著高于非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非盐土条件下的牧草产量高于盐土,且第2茬高于第1茬,随着施氮量的上升而升高,N2处理组,即氮素施用量150 kg/hm2的产量最高;但在盐土上施氮,多花黑麦草的产量增加幅度高于非盐土。  相似文献   

14.
氮肥种类对多花黑麦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利用西南地区牧草资源,完善牧草营养施肥技术,本试验以‘长江2号’、‘特高’、‘F4N’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种类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株高和产量均为最高,其中尿素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第2茬鲜草产量为7 023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硝基复合肥处理的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粗蛋白(CP)含量均最高,但施用尿素的多花黑麦草的蛋白质产量(2 054.10kg·hm~(-2))显著高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尿素处理前3茬多花黑麦草的中、酸性洗涤纤维(NDF、ADF)含量均显著低于碳铵和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施用尿素和碳铵的多花黑麦草粗脂肪(EE)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处理(P0.05)。碳铵处理的多花黑麦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高于硝基复合肥和尿素(P0.05),但硝基复合肥和尿素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因此从产量和品质综合考虑,3个品种多花黑麦草均以施用尿素较好。  相似文献   

15.
添加剂对不同干物质含量的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不同添加剂类型与干物质含量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种添加剂处理——甲酸(formic acid,FA)、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mentum,LP)、布氏乳杆菌(L.buchneri,LB)添加于3种干物质含量(20%、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青贮60d后,测定不同处理青贮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在3种干物质条件下,其pH均在4.3以下,氨态氮(NH3-N)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WSC)含量则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干物质含量为30%、40%的多花黑麦草中添加两种乳酸菌可以获得较好的发酵效果,其中,LB处理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LP处理组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就干物质含量而言,干物质30%和40%时发酵品质均优于干物质20%时同样的添加剂处理组,且在干物质20%时,对照组和乳酸菌处理组均含有大量的丁酸。因此,在制作多花黑麦草青贮时尽量凋萎使干物质含量保持在30%~40%,同时添加乳酸菌类添加剂是保证青贮料品质的关键。当没有条件凋萎,将鲜样直接青贮时,添加一定量的甲酸(4mL·kg~(-1))是保证青贮料发酵品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含水量和乳酸菌添加剂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含水量和乳酸菌添加剂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探究优质多花黑麦草青贮饲料的调制方法。试验选用孕穗期的多花黑麦草为原料,原料含水量设85.23%(W1),74.70%(W2)和65.70%(W3)3个水平,乳酸菌添加浓度设置对照组0 cfu/g鲜样(L0),105 cfu/g鲜样(L1),106 cfu/g鲜样(L2),107 cfu/g鲜样(L3)4个水平。桶装青贮42 d后开盖,取样测定青贮饲料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在高含水量(85.23%)的条件下,无论是否添加乳酸菌,丁酸的含量和氨态氮/总氮均未能达到优质青贮的条件,青贮失败;当含水量为74.70%时,添加乳酸菌组的青贮品质优于未添加组,且随着添加浓度的增加青贮品质更佳;在含水量为65.70%的条件下,无论是否添加乳酸菌添加剂,青贮饲料均能获得较好的青贮品质,但添加乳酸菌后效果更佳。因此,W3L3(含水量65.70%+107 cfu/g鲜样)处理的青贮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豆科牧草水浸提液的酚酸物质含量及化感潜力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酚酸是豆科牧草水浸提液中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Alfaking)、毛苕子(Vicia rillosa Roth.)、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 ficinalis Desr.)、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cv.Haifa)、红三叶(Trifolium pretense L.)和杂三叶(Trifolium hybridum L.)地上部分水浸提液中对羟基苯甲酸、绿原酸、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原儿茶酸、丁香酸、香草酸和肉桂酸9种酚酸的含量,并检测了这6种豆科牧草水浸提液处理以及不同浓度的酚酸纯品溶液处理对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cv.Tetragold)幼苗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豆科牧草水浸提液处理能显著地抑制多花黑麦草幼苗根生长,抑制率达59.6%~97.7%;所测9种酚酸在供试豆科牧草水浸提液中普遍存在;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强弱因种类而有显著差异,但均随浓度升高而加强;豆科牧草水浸提液中酚酸类物质的化感潜力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