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试验对内蒙古地区6个籽用西瓜品种的种子大小(长、宽、厚)、千粒重、种仁率、翘板率、麻片率、瘪仁率进行了观测和分析,明确了籽用西瓜种子大小与其千粒重、种仁率的相关关系及种子大小与其单粒重的相关关系,分析了籽用西瓜种子翘板、麻片、瘪仁形成的原因,对如何提高籽用西瓜种子的商品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红色籽用西瓜果实与种子经济性状相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选出的红色籽用西瓜24个自交单系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固形物和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出仁率等11个经济性状.通过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探讨了红色籽用西瓜经济性状遗传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产籽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种子大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出仁率与种子厚度呈正相关、与其余测定性状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单果产籽率与种子重呈正相关,与单果重、种子数、千粒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红色籽用西瓜果实与种子经济性状相关与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选出的红色籽用西瓜24个自交单系为材料,测定了果实的纵横径、固形物和种子长、宽、厚、千粒重、出仁率等11个经济性状.通过性状之间的相关与回归分析,探讨了红色籽用西瓜经济性状遗传的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果实大小与产籽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种子大小、果肉固形物含量与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出仁率与种子厚度呈正相关、与其余测定性状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单果产籽率与种子重呈正相关,与单果重、种子数、千粒重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干旱胁迫对棉花种子品质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测了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处理条件下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籽指、仁指、种仁率、种子含油率等种子活力、品质相关性状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相比,干旱胁迫条件下棉花种子籽指、仁指下降,种仁率、种子含油率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发芽势和发芽率增高,说明干旱胁迫对棉花种子的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为分析不同花生品种的机械脱壳效果,降低种用花生机械脱壳破损率,本研究以脱净率、完整籽仁率、种用完整籽仁率、非种用完整籽仁率、破损籽仁率等为指标,对9个大小不同荚果的普通形品种进行脱壳特性研究,并分析荚果、籽仁性状与机械脱壳性状的相关性和种子发芽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脱净率变幅为55.28%~66.22%,平均62.06%;完整籽仁率和种用籽仁率变幅分别为48.16%~63.20%和42.64%~59.66%,平均55.49%和51.99%。除了破损籽仁质量与果腰宽和破损籽仁率与果腰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以外,其他机械脱壳性状与荚果、籽仁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苏农花2号的发芽率最高,为93.0%,其次是苏花2104,为90.0%,苏花2109和苏花0537低于75.0%。研究认为,不同品种的机械脱壳特性差异明显,苏农花1号和苏花2104具有良好的机械脱壳特性,苏花0537和苏花2109机械脱壳特性较差;机械脱壳性状好的品种其种子发芽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倍体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陆地棉7个亲本和21个杂交组合的壳指、仁指、毛籽指、种仁率、仁壳比、含油率、亚油酸和棕榈酸等种子物理性状和油脂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各项相关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种子各性状受胚、细胞质和母体效应三套遗传体系的控制;壳指、仁指、毛籽指、含油率、亚油酸和棕榈酸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种仁率与和仁壳比由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共同控制。含油率与种子各物理性状之间都存在着遗传和表现型负相关;种仁率、仁壳比与亚油酸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正相关,与棕榈酸之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母体显性、胚加性互作和母体加性互作正相关或胚加性和母体加性互作正相关。因此,可以通过种仁率、仁壳比等种子物理性状间接改良种子含油率和棕榈酸等优质品质性状;7个供试亲本中,以''新陆早62''为亲本,可同步提高其后代含油率和亚油酸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在云南怒江红山茶主产区初选的188株野生怒江红山茶中,复选出43株单株作为试验样本,对其7个果实产量性状进行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单株间果实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鲜果质量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鲜出籽率干出仁率。除干出仁率和鲜果质量在各分布点间呈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果实产量性状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在7个果实产量性状中,干出籽率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率与鲜果质量、鲜果含油率与干出籽率、鲜果含油率与干出仁率、鲜果含油率与种仁含油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他果实产量性状间相关不显著。各果实产量性状与鲜果含油率的相关程度为:干出仁率(0.444)种仁含油率(0.318)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0.018)鲜出籽率(-0.218)鲜果质量(-0.556)干出籽率(-0.697)。冠幅单位面积产量达到1 kg/m2的有5株,冠幅单位面积产油量达0.06kg/m2的5株,分别为BLT48、FYC32、FYC33、FYC81、LCY75,其中FYC33单株产油量达0.45 kg/m2,以上均为高产油单株,是良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东川小江口麻疯树果实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东川干热河谷小江口野生麻疯树的果实体积、千粒重、千仁重、种仁含油率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第6株和第8株结果量和含种子个数均低于其他,立地条件对麻疯树影响较大;千仁重最高的是第6株;千果重最高的为第7株,最低的为第8株;种壳厚薄性状差异可以作为选育良种的指标;麻疯树种仁含油率为38.8%~55.8%,含油率较高,可以作为选育优良品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油桐(Vernicia fordii)历史上几个生产区留存资源特点,为今后油桐产业资源培育提供方向与选择,收集云南、湖南、贵州及重庆现存油桐果实、种子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大小、质量、出籽率、种仁含油率以及油折光指数各性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种子大小及其质量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重庆市;云南省资源丰富度大,留存资源相对完整;各省(市)现存资源种仁含油率较以前降低;湖南省留存油桐油折光指数较高;云南省油桐平均出籽率较高;各省(市)果实与种子大小、种仁含油率以及油折光指数为弱变异,果实和种子风干质量、果实所含种子粒数为强变异。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产上推广的6个陆地棉品种,以最后一次霜前花(10月10~25日)为样本,研究子指、百壳重、百仁重、种壳率、种仁率、仁/壳和发芽率这7个种子性状。结果表明:这7个性状在品种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其中百仁重、种壳率、种仁率、仁/壳与发芽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和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根据其回归关系,当种子棉的种仁率高于60.66%和仁/壳高于1.545时,发芽率才有可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材料选用27个籽用西瓜品种,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广东,试验对单瓜种子产量与其他主要产量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主要产量因子包括瓜纵径、瓜横径、单瓜重、单瓜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百粒重9个因子.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籽用西瓜单瓜种子产量与其他大部分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紧密.但通径分析发现,对单瓜种子产量存在直接作用关系的是单瓜种子数、单瓜重和百粒重,其它产量性状主要通过这3个产量性状对单瓜种子产量起间接作用;当在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时,增加单瓜种子数、百粒重和单瓜重会较大幅度提高籽用西瓜单瓜种子的产量;试验籽用西瓜的平均果形指数介于0.49~1.13,通过对果形指数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单瓜种子产量会随着果形指数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当果形指数为1.04时,单瓜种子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12.
安徽红籽瓜及其自交一代粗脂肪含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安徽红籽瓜及其自交一代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安徽红籽瓜种仁粗脂肪含量丰富.②含山、凤阳、合肥红籽瓜自交一代粗脂肪含量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含山和凤阳的红籽瓜自交一代与黑籽瓜自交一代之间存在显著差异.③变异系数的比较显示含山的红籽瓜自交一代更有希望选育出优良自交系.④由相关回归分析可知,粗脂肪含量与种子长×宽、千粒重、种子长呈正相关,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27.215x1+22.398,y=0.115x2+33.746和y=12.858x23+27.427,(y为粗脂肪含量%;x1为种子长宽乘积mm2;x2为种子千粒重g;x3为种子长mm.)  相似文献   

13.
试验调查分析62份不同西瓜种质资源种子大小性状,包括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形指数、种子千粒重、单瓜种子数等。针对性状结果展开数据分析,以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不同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品种特征近似程度。种子大小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62份西瓜种质资源中,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种形指数、种子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多样性指数均在4.20以上,呈较高多样性;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共检测到7个与西瓜种子长度相关的SNP位点和11个与西瓜种子宽度相关的SNP位点,其中4、7号染色体上2个与西瓜种子长度相关的SNP达显著水平,4个与西瓜种子宽度关联的SNP位点达显著水平,分别位于1、4、7、10号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云南不同产地麻疯树籽种仁各种化学成分含量,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地不同,麻疯树种子中各化学成分具有一定差异,种仁中油脂含量为46%~58%,粗蛋白含量为20%~28%,总糖含量为1.6%~2.9%,灰分含量为4.1%~4.9%;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样地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华坪地区种子中各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样地。综合来看:潞江地区的种子含油率最高,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种植基地;云南地区麻疯树籽的各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去脂脱毒后有望成为动物饲料源。  相似文献   

15.
油用向日葵部分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39个油用向日葵杂交种F1代材料的9个性状与籽实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籽实含油率的主要因素是籽仁含油率和籽仁率。籽仁率和籽仁含油率与籽实 含油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7711和0.7766;株高与籽实含油率虽呈正相关但不显著, 有利于选育矮秆油用向日葵杂交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主要是在罗源的中房、霍口、飞竹等油茶产区选取高产的油茶优株,并采集了各棵优株的油茶籽样品,测出各个参试样品的含油率、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等五个油茶指标进行了方差分析,结合罗源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其油茶优株含油率的高低,并分析各地油茶优株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四个因素与含油率的相关性。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结论:1.地处霍口的油茶优株含油率指标总体水平优于罗源其他2个地方的油茶优株。2.各地的油茶优株含油率与鲜出籽率呈微正相关,与干出籽率呈实正相关且呈非常显著相关,与种仁率呈微正相关且呈显著关系,与种仁含水率呈微负相关,在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含水率4个指标中,油茶含油率与其干出籽率的相关性最强。3.油茶优株的鲜出籽率、干出籽率、种仁率彼此呈显著正相关,并都与种仁含水率呈微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及其含油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不同品系材料、不同单株间千粒黄籽外显率及其与含油量、黄籽级数和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是一个不同黄色程度的黄籽组合体,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品系间差异显著,单株间差异较大。黄籽外显率与含油量呈极弱相关关系,与黄籽级数(最低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千粒重呈弱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应在85%以上,才能作为育种选择对象和高油分含量的菜籽色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油茶果实经济性状及含油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油茶不同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其与果实经济性状间的相关性,对贵州黎平东风林场油茶物种园的12种油茶品种种子、种仁含油率及果实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的种仁含油率为34.34%~52.32%,平均为44.30%,变异系数为14.14%;种子含油率为14.22%~36.67%,平均值为26.57%,变异系数为32.77%,种间差异较大。2)果实经济性状中,果实质量和种籽质量品种间差异较大,而果形指数品种间差异较小;广西柏白大果果实经济性状变异系数最小,差异性小属稳产品种,德化红花油茶变异系数最大,差异性大。3)与油茶种仁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子含油率和鲜籽出干籽率;呈显著负相关的为鲜籽含水量;与油茶种子含油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种仁含油率和鲜籽出鲜种仁率,其呈负相关的最高指标是鲜籽含水量;与油茶鲜籽率呈显著正相关的有鲜果出干籽率、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的有单果质量、单果心室数和单果籽数。  相似文献   

19.
以黄瓜、西瓜与南瓜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大小对瓜类蔬菜萌发期及幼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大小与千粒重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黄瓜、南瓜中粒种子的发芽势最高。除黄瓜的鲜、干重外,种子大小与三种瓜类的幼苗质量有关的各项指标均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1破壳催芽在生产上栽培的无籽西瓜为三倍体西瓜,胚仁仅占种子重量的38.5%,比普通西瓜低11.5%,种仁发育不良、子叶小而畸形、贮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