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揭示不同林龄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糖含量变化规律,在广西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选取5年生、8年生、35年生及38年生油茶林分别对叶片、花芽、果实、侧枝、主干、根部的总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林龄油茶林各器官糖含量变化趋势波动较大,采用二项式拟合,5年生、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变化趋势相同(R~2分别为0.515、0.711、0.703),按照地上(叶、花芽、果实、侧枝、主干)及地下(一级根、二级根、三级根)的顺序,地上部分主干糖含量达到波峰,而后地下根部糖含量下降,而8年生油茶林从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变化没有出现波峰,呈现上升的趋势(R~2=0.888);不同林龄油茶林地上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5年生油茶林最高、8年生油茶林最低,地下部分各器官糖含量均为8年生油茶林最高、35年生油茶林最低。林龄和器官对糖含量均有影响(P0.05);同一林龄不同器官间,35年生、38年生油茶林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呈正相关(r_(35)=0.470*、r_(38)=0.532~(**)),与全氮含量呈负相关(r_(35)=-0.505*、r_(38)=-0.699~(**)),不同林龄同器官间总糖含量与碳含量、全氮含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闽南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现存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及现存生物量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模型m=a·(D2H)b对麻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和秆生物量进行估计较为可靠,而对枝、叶生物量的估计需引进枝下高因子h及模型m=a·Db·(H-h)C或m=a·Db·[(H-h)/h]C。闽南地区麻竹人工林地上部分平均现存生物量为39.518t·hm-2,按年龄分配为:3年生生物量最高,占59.17%,其次为2年生、4年生、5年生;按器官分配为:秆生物量最高,占62.81%,其次为枝、叶。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与秆生物量随竹秆高度增加而递减,枝、叶生物量自6~8m区分段分别向秆基及秆梢递减  相似文献   

3.
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半灌木性果树。本属共有30 0多个品种 ,我国约有 15 0个 ,且分布很广。目前栽培的优良品种大部分引自国外 ,我们栽培的品种为红树莓。现将树莓栽培的成功经验作一简单的介绍。1 树莓的生物学特性树莓的植株由多年生根系和 1年~ 2年生地上部分组成。1.1 树莓地下部分结构树莓的地下部分由根下部和侧生不定根组成。根状茎由多年发出的枝条基部构成 ,每年在新基生枝条上部发生不定根。树莓根系浅 ,不耐旱 ,也不耐涝。1.2 地上部分春季 ,树莓株丛的 1年生枝和 2年生枝同时生长。1年生枝由基生芽萌发抽枝 ,改土后长成 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性状差异,可在形态学上揭示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及砧穗间互作,为甜柿嫁接砧木选择和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27种1年生甜柿嫁接组合,3种2年生嫁接组合和3种2年生中间砧嫁接组合的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甜柿嫁接苗地上部分和根系形态指标组合间存在差异性;同种砧木下(老鸦柿除外),嫁接‘次郎’或‘阳丰’的嫁接苗根系鲜质量、根系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及根系体积优于嫁接‘太秋’或‘富有’的嫁接苗,表型性状综合评价结果也如此;除含水率外,地上部分和根系表型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地上部分鲜质量与地上部分干质量是影响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的主导因子,株高和接穗直径则是影响这些根系表型性状的重要因子;山东产君迁子和浙江柿嫁接‘富有’的2年生嫁接苗根系有衰退迹象,利用‘次郎’作中间砧可明显改善其早期生根状况。[结论]研究结果初步反应了甜柿嫁接苗接穗对砧木生根的影响,且影响或与嫁接亲和性相关。砧木根系和接穗生长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利用‘次郎’作中间砧,或可改善浙江柿、山东产君迁子嫁接‘富有’不亲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内拐棍竹地下茎侧芽的数量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拐棍竹地下茎秆基上的侧芽有壮芽、弱芽和死芽3种不同类型;侧芽一般分布在1~15年生的秆基上,每段秆基具1~4(6)个发育侧芽,1~2(3)个壮芽可发育为竹的地上地下部分;5、6、7年生三个年龄段地下茎上的侧芽所占比例最高,其前后均开始递减,成正态分布;壮芽一般着生于1~7年生地下茎秆基上,7年生以上地下茎的秆基上极少或无壮芽,弱芽在1~15年生地下茎秆基上都有着生,死芽出现在3年生及以上地下茎秆基上;根据拐棍竹地下茎生长特性和营养生长周期预测拐棍竹在2014年可能会大面积开花,届时大熊猫将遭遇食物危机。  相似文献   

6.
运用标准竹和间接收获法来测定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生物量,分析了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生物量,分析了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以及竹秆各段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竹秆最高,2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枝为最高;12年生浙南绿竹地上部分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以及竹秆各段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1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竹秆最高,2年生地上部分各器官含水率以枝为最高;12年生鲜、干生物量的分配以秆为最高;12年生鲜、干生物量的分配以秆为最高;12年生竹秆含水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鲜、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从秆基部向梢部逐渐降低;运用线性函数拟合秆生物量数学模型的相关性较高,可以用来估算12年生竹秆含水率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竹秆鲜、干生物量分配比例均从秆基部向梢部逐渐降低;运用线性函数拟合秆生物量数学模型的相关性较高,可以用来估算12年生浙南绿竹竹秆生物量。  相似文献   

7.
在孟加拉吉大港丘陵地区,调查了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3种人工林(7年生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林、15年生大叶相思林和18年生混交林)和1种天然林的森林凋落物及其对土壤性质的作用.结果表明,总的有机质积累随人工林树龄增加而增加,但是年积累量随之降低.在同一植被类型内,不同坡位新鲜或部分分解的凋落物有机质累计量变化较大,坡底部有机质积累量最高,沿着山坡向上逐渐减少.在15年生大叶相思人工林内,土壤整合有机物积累量变化趋势与新鲜或部分分解有机质积累量变化趋势相反.在7年生和15年生的大叶相思林以及18年龄的阔叶混交人工林内,新鲜、部分分解和完全分解(含土壤整合有机质)有机质总生产速率分别是2554.31、705.79和1028.01kg.ha-1·a-1,新鲜凋落物有机质在3种林分中的生产速率分别是38.23,19.40和30.48 kg·ha-1·a-1.3种人工林和自然林内,平均新鲜凋落物的有机质积累占有机质产出总量的32.45%,部分分解凋落物占13.50%,而全分解整合土壤有机质占54.56%.森林土壤酸度随凋落物分解阶段的深入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对马来甜龙竹1年生、2年生、3年生3个龄级立竹不同径级地上部分各构件含水率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竹地上竹秆、枝条和叶片含水率明显高于2年生和3年生竹;同龄竹比较,竹秆含水率最高;竹秆生物量占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随竹龄增加而降低;马来甜龙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经生长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利用胸径和秆高估算立竹地上各部分生物量及总生物量。  相似文献   

9.
木兰又名木莲、木兰花、紫玉兰、辛夷、木笔、广心树等,属于木兰科木兰属植物,绚丽的花朵,芬芳的花香,令人陶醉。因花形似莲,香气如兰,故名木兰。木兰为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乔木高可达7m,树形多为伞形。树皮光滑,呈灰白色,或灰褐色木质有香气。芽上有细毛;当年生枝淡绿色,节上绕生细毛,随后脱落;一年生以上枝紫褐色或淡棕色,光滑无毛,有圆形皮孔;自下部分分枝,母树之旁,颇多分蘖。单叶,互生,革质,倒卵或  相似文献   

10.
浅谈中条山区红豆杉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等种类。红豆杉为常绿乔木,高达20m-25m,胸径可达1m左右,1年生小枝绿色,秋季为黄绿色或淡红褐色,3年生枝黄褐色,淡红褐色或褐色。叶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条形,微弯,长1cm-2.50cm,宽2mm-2.50mm,  相似文献   

11.
冬牧70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它是从一年生黑麦草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牧草新品种,其适应范围、产草量和草质等综合表现优于意大利一年生多花黑麦草。 一、分布和适应性:一年生黑麦草原产西南欧、北非及亚洲西南,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冬牧70黑麦草是中国农科院从美国引进的一年生或越年生优质牧草新品种,我国华北、西北部分地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中高山区、云贵高原等地均有大面积栽培。适合温暖湿润的温带气候,凡冬季气温高于-15℃,年降水量700~1500 mm,冬无严寒…  相似文献   

12.
马占相思中龄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5年生和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是65.0和77.3t/hm^2。5 ̄6年生马占相思地上部分净生产力为19.9t/hm^2。5年生和6年生时,树木地上部分,林下植物和地表凋落物的N总积累量分别为525.45kg/hm^2和590.24kg/hm^2。P和K的积累量在5年生时为24.50和263.10kg/hm^2;在6年生时为23.87和309.66kg/hm^2。在2年3个月的观测期内,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日本野漆树的嫁接成活率,以1年生、2年生、3年生日本野漆树实生苗和以实生苗造林的2年生日本野漆树幼树、9~10年生日本野漆树大树为砧木,以9~10年生优树上枝条为接穗,开展日本野漆树嫁接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时间、接口高度、砧木年龄、嫁接方法均对日本野漆树的嫁接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2月下旬和4月下旬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67%、88.67%,显著高于1月上旬的(57.00%)。以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时,接口高度为10~15 cm、20~25 cm、30~35 cm处理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9.67%、78.33%、62.33%,呈依次递减趋势。2年生砧木与3年生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7.67%、90.67%,显著高于1年生砧木的(61.67%)。以2年生实生苗为砧木时,切接、腹接和劈接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88.67%、91.00%、51.67%。2月下旬,用切接法换冠嫁接2年生幼树的成活率达93.00%,采用在同一单株上嫁接多个接穗的方法,9~10年生大树换冠嫁接的成功率达到100%。在2月下旬或4月下旬,以2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采用切接法或腹接法嫁接,当接口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四川省石棉县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峨热竹分株地上部分基径、枝下高、全高及分株各构件生物量进行调查和测量,研究了其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结构和形态可塑性,构建了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研究表明:峨热竹各分株含水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一龄级分株构件含水率高低表现为叶〉枝〉秆;峨热竹分株总生物量表现出多年生〉2年生〉1年生的分配特征,而同一分株各构件间则表现出秆〉枝〉叶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基径分别与各龄级秆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全高与2年生及多年生枝叶生物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以基径和全高为自变量分别建立的线性模型可为相似区域峨热竹不同龄级分株秆和枝叶构件生物量的估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尾叶桉、细叶桉、赤桉、粗皮桉、巨桉(简称桉树类,下同)和马占相思、粗果相思及薄果相思(简称相思类,下同)等8个树种,在水土严重流失的贫瘠丘陵地经7年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除巨桉和细叶桉在该立地生长较缓慢外,其余6个树种生长快,产量较高。尤其是尾叶桉和马占相思,7年生胸径年均生长量在1.0cm以上,单位面积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下同)为52.69t/hm2和43.67t/hm2。不同树种的生长比较:桉树类树种(除巨桉外)4年生以前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生长均比相思类树种生长快,4年后相思类树种逐渐赶上或超过桉树类树种。性状生长高峰期分别为:胸径桉树类为2年生(细叶桉1年生)、相思类为3~4年生,树高桉树和相思类均为1年生,生物量桉树类为2~3年生、相思类为4~6年生。  相似文献   

16.
宿根花卉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园林中使用的草花,一般分为三种: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是指以一年或跨年为一个生命周期,到对结实、枯萎,以种子方式繁殖的草本花卉,如一串红、万寿菊、短章牛、百甘草等:宿根花卉是指多年生,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完成开花,结实等生理过程,以营养根方式露地越冬.翌年春季根系萌动,来完成下一个生长周期的革本花卉,一般以种子分根、分株、扦插等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7.
崔东 《防护林科技》2009,(1):111-112
黑加仑,学名黑果茶藤(Ribesnigrum),名黑穗醋栗,为虎耳草科多年生小灌木,是一种普遍适合我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栽培的高经济价值的小浆果类果树。繁殖黑加仑苗木的园地,包括母本园和繁殖区两部分:母本园是以提供插条为目的的园地;繁殖区主要是采用充分木质化的1年生枝条进行扦插或利用营养袋在温室或增温设施中进行营养袋育苗。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为伞花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对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苗高与地径生长进行拟合,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97,均达极显著水平.根据伞花木1年生播种苗的实际观测值建立动态生长模型,并将其播种苗1年生长过程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苗高的速生期为6月中旬-8月下旬,地径速生期为6月上旬-9月上旬,地径速生期比苗高速生期提早20 d结束,地径用46.67%的生长时间完成了65.43%的生长量.1年生苗木地上部分粗壮、地下部分具深根性,其根可深达土层32.92 cm处,且侧根数量较多,分布广.  相似文献   

19.
核桃室外嫁接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材料砧木选1~2年生无病虫害的健壮实生苗。接穗为优树树冠外围中上部充实健壮的1~2年生发育枝或营养枝。采穗时间在嫁接前一年的冬季,将枝条断截为20cm~25cm,并去掉顶端不成熟部分,然后进行封蜡处理。蜡液温度保持在95℃左右,蘸蜡时间不超过2秒,...  相似文献   

20.
尾叶桉 湿地松1~6年生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尾叶桉、湿地松1~6年生幼林施肥结果表明:1.尾叶桉在缺P的立地上,施P肥的效应极其显著。施P各处理在1~6年生时均显著或极显著地大于对照,其中以施NPK全肥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分别增长35%,69%,243%。而施NK肥的生长与对照差别不大。湿地松1~2年生的幼林施肥效果不大显著,3~6年生时才达显著差异,其中以施NPK全肥的效果最好,6年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与对照比较仍分别增长13%,18%,52%。2.尾叶桉、湿地松施P肥的各水平均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施N、K肥的只在个别年度有差异。3.偏相关和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尾叶桉施肥肥效主次顺序是P、N、K,湿地松是P、K、N。两树种均在5,6年生时,N、P、K的肥效最高。4.最优施肥配方:尾叶桉1~3年生以施N3P3为好,5~6年生以施N3P3K2为佳。湿地松1~2年生不用施肥,或薄施N肥;3~6年生以施N1P3K1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