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应用型高校资环专业GIS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应用型高校中,对于注重实践技能培训的资环专业的GIS课程,仅采用传统的教授方法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市场需求。该文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当前资环专业学生和GIS课程的特点,分析各教学环节,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以满足社会所需,也可为开设GIS课程的农、林等非GIS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理论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因各高校GIS本科人才培养的定位不同,以致课程体系差异很大。基于农林院校GIS专业的定位与特色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构建了应用型GIS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与之相适应,优化了课程体系,强调了实践教学在GIS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技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探索了开设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技术实践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实践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以期为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技术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我国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现状、必要性及重要性,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教材与内容及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讨,可为高校开设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现状和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必要性,并通过调查分析对高校食品专业开设食品物性学的现状及食品物性学相关教材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论述,为高校开设食品物性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前,全国有多个高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本文介绍了以智能农业为突破点,结合院校自身特点,走跨界融合道路的农业物联网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对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及专业建设成果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农业高校多专业开设遥感课程的现状,从学科发展、学生知识背景、课程教学应用性需求、教材建设、实验课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农业高校遥感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矛盾,并从考虑专业差异的遥感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注重课程跟随学科发展更新知识点、合理设计实验课内容以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等方面,对农业高校遥感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我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将会被应用到许多领域,是实现"数字中国"的关键技术。GIS专业的科研、发展与应用都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人才。本文重点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GIS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可以做出的贡献,对高职院校GIS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专业人才目前的培养方式,以应用型高校滁州学院GIS专业培养模式为例,提出了GIS本科教育培养模式。该模式有针对性,并在原有人才培养方式上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应用型高校GIS专业的特点,依据个人特色和目标,将CDIO模式引入到GIS专业人才培养中,有针对性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细化专业培养方向,重视校企合作模式,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实验教师团队建设等专业培养模式优化措施,提升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的基于CDIO模式的培养体系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改善了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晶香  杨胜天  黄大全  朗杨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319-17322
运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获取我国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开设区域地理课程的课程结构、学分设置等方面的现状,通过现状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区域地理课程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但仍有课程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教学缺失、乡土地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重视,以及学分设置较为混乱等缺点,为此建议应努力规范区域地理课程群门类、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及重视乡土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11.
袁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6-7708,7711
旱灾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农业自然灾害,如何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实时的旱情监测,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农业旱灾遥感监测的模型和方法,总结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思路及技术手段,最后对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干旱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是高等农林类院校针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综合性较强的核心课程。随着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程体系建设也应与时俱进,符合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通过对农业遥感技术在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分析,利用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将遥感技术融入该课程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科研及实践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的教学质量,为现代化农业资源与环境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油气管道安全运行构成了潜在的重大危害.阐述了遥感(RS)、GPS、GIS等新技术在评价和定量预测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研究状况,建立了两个非线性滑坡预测模型.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几条主要油气输送管道,提出了一套动态监测与定量预报系统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遥感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在海洋渔业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其在海洋渔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应用领域也不断被拓展。作者综述了遥感在海洋鱼群侦察、海洋环境要素与海洋鱼类地理分布关系的研究、海洋渔业资源的变动及评估、海洋渔业管理与安全等4个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采用遥感技术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规划、验收和监测,具有科学、经济、客观、高效等特点,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同一地区退耕还林前和退耕还林后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通过用GIS中的空间分析技术可定期获得该地区已经退耕还林的面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用于退耕还林工程的监测,了解退耕还林地的植被生长状况及质量状况,实现对退耕还林地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实时评价。  相似文献   

16.
遥感与GIS技术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遥感技术在获取自然环境动态信息方面的应用,并根据GIS的主要功能,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GIS在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等领域的应用状况,并阐述了遥感与GIS的结合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多目的森林资源监测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德国、奥地利和法国3国为例,对西欧林业发达国家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最近动向与展望作了分析.综述3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共同特点是①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②从野外临时样地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③在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④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以上述评,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18.
"3S"技术为核心的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代表的"3S"技术的发展以及与精准农业的关系,简述了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及应用,并对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进行监测评估,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获取多时相、多分辨率、多传感器的遥感影像。在综合分析获取的灾区遥感影像数据的基础上,结合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的实际情况及灾后应急救灾、灾害评估及恢复重建的实际需要,在"救灾响应"前提下,按"轻重缓急"原则处理灾后多源遥感影像。在多源遥感影像处理过程中,采用遥感图像处理、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处理遥感图像,提出了影像拼接、面向对象的灾情信息提取等遥感影像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利用目视解译、遥感图像分类、面向对象的变化监测等信息提取技术,对灾区地质灾害等灾害信息进行了有效地提取,准确确定滑坡、泥石流、倒损房屋、受损道路与桥梁、土地资源、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各种灾情信息。同时归纳了灾害信息提取的一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于巨大灾害灾情遥感应急监测评估工作。该研究成果为全面准确地掌握灾情,科学地评估灾情,进而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等措施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对有效指导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多目的森林资源监测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美国、加拿大和日本3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现状与展望作了分析和综述,包括抽样调查法、调查项目、GIS和遥感、信息系统及成果公开和面向用户几个方面.共同特点是:①收集包括木材和非木材资源的各种信息;②从野外样地调查向森林资源与环境变化监测方向发展;③在森林资源连续调查中应用遥感和GIS提供最新森林资源信息;④野外调查和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根据上述分析,建议在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中采用以遥感和GIS为基础的兼有环境监测功能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