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毛蕨的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乌毛蕨简介1.乌毛蕨的形态特征乌毛蕨,其植株高1 ̄2m,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棕禾秆色,坚硬,上面有纵沟,沟两侧有瘤状气囊体疏生,基部以上无鳞片,叶片长阔披针形,革质,长50 ̄120cm、宽25 ̄40cm,基部略变窄,一回羽状,羽片多数,下部数对缩短,中部羽片长15 ̄25cm、宽1 ̄2cm,条状披针形,基部圆或楔形,无柄,全缘。侧脉细而密,通常分叉,少有单一,孢子囊群线形,开向主脉。2.乌毛蕨的分布与生长习性乌毛蕨分布于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等地。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日本也…  相似文献   

2.
1蜈蚣草的生物学特性 蜈蚣草,为风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蜈蚣蕨、长叶甘草蕨、小贯仲、舒筋草等。植株高30—200cm,根状茎短,密被线状披针形黄棕色鳞片。叶簇生,叶柄长10~30cm,直立,叶柄、叶轴及羽轴均被线形鳞片;  相似文献   

3.
兔脚蕨(Davallia mariesii)又名龙爪蕨、狼尾蕨,骨碎补科骨碎补属植物。根茎裸露在外,肉质,粗约6~12cm,表面贴伏着褐色鳞片与毛茸如同兔脚,花农因此称做兔脚蕨或狼尾蕨。形态特征:兔脚蕨为小型附生蕨。植株高20cm。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绒状披针形灰棕色鳞片。叶远生,叶片阔卵状三角形,三至四回羽状复叶,羽片愈近顶处愈形缩小,整体呈三角形。孢子囊群着生于近叶缘小脉顶端,囊群盖近圆形。小叶细致为椭圆或羽状裂叶,革质,叶面平滑浓绿,富光泽,羽叶长10~30cm,由细长叶柄支撑,叶柄色稍深,细长10~30cm,孢子囊群着生在小叶缘之小脉顶端边,非叶…  相似文献   

4.
通过移植和孢子繁殖试验,研究了生态因子对粤东地区水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蕨生长具有季节性变化,4-6月是水蕨生长高峰期,6月和12月开始形成孢子;水蕨孢子萌发和孢子体的发育均需要光照;光照4~10 h,水蕨孢子的成苗率显著提高,最高达82.4%;遮荫对水蕨叶柄基部直径、植株鲜重和干重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叶柄纤细,易倒伏;光照显著促进水蕨叶的生长,使其抗伏性增强,并加速其孢子囊的成熟;基质(塘泥+河沙,其体积比为 4:1)培养能提高水蕨幼苗的成活率,促进水蕨孢子体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傅氏凤尾蕨复合群(Pteris fauriei complex)包括傅氏凤尾蕨Pteris fauriei、百越凤尾蕨P.fauriei var.chinensis、线裂凤尾蕨P.angustipinnula、硕大凤尾蕨P.majestica、隆林凤尾蕨P.splendida等,此复合群种间界限模糊,难以准确分类,为此笔者利用扫描电镜对此复合群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观察,为理清成员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佐证。观察发现,脊类纹饰是此复合群孢子的重要特征,根据脊类纹饰的有无和分布情况,该复合群可划分为4个类群。此外,孢子形态可作为此凤尾蕨复合群区分种的特征,但傅氏凤尾蕨和百越凤尾蕨的孢子形态较相近,难以区别。本研究还首次发现隆林凤尾蕨具有"连体孢子"。  相似文献   

6.
蕨菜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蕨菜 ,又叫拳菜、蕨儿菜、拳头菜、龙须菜、龙头菜、如意菜等 ,属凤尾蕨科多年生植物 ,多野生于阴湿浅山荒坡、半山坡及林下草地。1 植物学特征蕨菜成株高 0 .5~ 1m ,2~ 3回羽状复叶 ,以春夏两季生长最为茂盛。地下根状茎细长 ,于地下 2 0~ 30cm处匍匐延伸。茎节处长出叶芽 ,继后发出枝梗。叶背常有毛 ,叶柄长而粗。叶脉羽状分枝 ,叶面凹下 ,叶背凸起。成熟植株叶片小脉顶端的联接脉上呈线形分布有繁殖器官———孢子囊 ,内含大量孢子。蕨菜新发枝芽 ,羽状小叶苞尚未展开时呈半握拳头状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常被人们采收以供食用。2…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导法对鞭叶铁线蕨、莹扇公主、直立优美蕨、柳叶蕨、皱叶肾蕨、优美蕨、道格拉斯蕨、波士顿蕨、铁线蕨、鼠尾蕨、春色凤尾蕨、戴安娜蕨、鳞毛蕨、岩凤尾蕨共14种蕨类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 对低温处理后各试验材料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鞭叶铁线蕨的抗寒性最强, 岩凤尾蕨抗寒性最弱. 14种试验材料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鞭叶铁线蕨、皱叶肾蕨、鼠尾蕨、戴安娜蕨、柳叶蕨、莹扇公主、铁线蕨、道格拉斯蕨、直立优美蕨、鳞毛蕨、波士顿蕨、春色凤尾蕨、优美蕨、岩凤尾蕨.  相似文献   

8.
电导法对蕨类抗寒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导法对鞭叶铁线蕨、莹扇公主、直立优美蕨、柳叶蕨、皱叶肾蕨、优美蕨、道格拉斯蕨、波士顿蕨、铁线蕨、鼠尾蕨、春色凤尾蕨、戴安娜蕨、鳞毛蕨、岩凤尾蕨共14种蕨类植物的抗寒性进行了研究.对低温处理后各试验材料电解质的外渗率及其临界致死低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鞭叶铁线蕨的抗寒性最强,岩凤尾蕨抗寒性最弱.14种试验材料抗寒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鞭叶铁线蕨、皱叶肾蕨、鼠尾蕨、戴安娜蕨、柳叶蕨、莹扇公主、铁线蕨、道格拉斯蕨、直立优美蕨、鳞毛蕨、波士顿蕨、春色凤尾蕨、优美蕨、岩凤尾蕨.  相似文献   

9.
1 形态与分布 半枝莲(Scutellariae barbata D.Don.)又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属唇形科多年生野生药用草本植物.植株高15~50cm,不分枝或少分枝.茎方形,无毛.叶对生,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3cm,宽0.5~1.3cm,基部截形或圆形,边缘具波状疏钝齿,下部有腺点;叶柄短或近无.花生于茎或分枝上部叶腋,每节两朵花,排列成偏侧总状花序;花萼紫色,长约2mm;花冠青紫色,长约1.3cm;雄蕊4,2强,不伸出花冠外;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表面具小瘤状突起.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室内水培法,研究了2 mg·L~(-1)五价砷胁迫下,外源添加不同浓度(0、10、20、40、60 mg·L~(-1))3-吲哚乙酸(IAA)14 d对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同属的非超富集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株高、生物量、砷含量、根系形态(根长、根尖数、根表面积)、根系活力、根细胞质膜ATPase活性、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根部砷含量与所测定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20 mg·L~(-1)IAA处理下,两种植物的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和叶柄砷含量、根系活力和根细胞质膜ATPase酶活性显著增加,且明显高于剑叶凤尾蕨;20~60 mg·L~(-1)IAA处理下,大叶井口边草根中的CAT、SOD和POD活性显著增加,而剑叶凤尾蕨根中的CAT活性显著降低,SOD活性显著增加,POD活性则无显著变化;20~40 mg·L~(-1)IAA处理下,两种植物根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但大叶井口边草显著低于剑叶凤尾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叶井口边草根中砷含量与根系活力显著正相关,而剑叶凤尾蕨根中砷含量与各变量无关。因此,IAA的添加促使大叶井口边草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进而有助于其超量富集砷。  相似文献   

11.
砷胁迫下吲哚乙酸对不同砷富集能力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非超富集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为供试植物,研究2mg·L~(-1)As(Ⅴ)胁迫下添加不同浓度吲哚乙酸(IAA)对2种植物株高、生物量、叶片砷含量、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参数、暗反应酶活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 mg·L~(-1)IAA后,2种植物生物量和叶片砷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且大叶井口边草叶片砷含量显著高于剑叶凤尾蕨;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则显著降低。随着IAA浓度增加,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叶绿素a/b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在40 mg·L~(-1)IAA处理时显著降低。大叶井口边草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随IAA浓度增加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而剑叶凤尾蕨在20 mg·L~(-1)IAA处理下开始显著下降;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在10、40 mg·L~(-1)IAA处理时显著增加,而在剑叶凤尾蕨中则显著下降。随IAA浓度增加,剑叶凤尾蕨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而大叶井口边草仅在10 mg·L~(-1)IAA处理下显著下降,在20 mg·L~(-1)IAA处理下则显著增加,在40 mg·L~(-1)IAA处理下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添加IAA后,剑叶凤尾蕨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害严重,而大叶井口边草在20 mg·L~(-1)IAA处理时,叶绿体仍保持完好。因此,20 mg·L~(-1)IAA处理对砷胁迫下大叶井口边草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光合保护作用,可使其既保持正常生长又超量富集砷。  相似文献   

12.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别名铁线草、铁丝草、美人粉,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蕨类植物,具有4亿多年的历史,堪称植物的活化石。铁线蕨呈簇生,植株高15~40cm,根状茎横生,具淡棕色针形鳞叶。叶薄革质,无毛,叶片卵状三角形,叶柄纤细栗黑色,长10~15cm,宽8~6cm,中部以下2回羽裂,小羽片斜扇形或斜方形,外缘浅至深裂,不育叶裂片钝圆,具锯齿,叶脉扇状分叉,孢子囊群生于变殂裂片顶端反折的囊群盖上,囊群盖肾形至短圆形。  相似文献   

13.
蕨菜又称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莱,有"山菜之王"的美称.现将人工栽培和加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蕨菜别名拳头菜、龙头菜等,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湖北房县野菜公司生产加工的蕨莱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创汇1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一、作用与开发利用蕨菜为凤尾蕨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拳头菜、蕨根、鸡脚爬、狼萁头、蕨台、龙头、鹿蕨菜。以叶芽生长出来为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作蔬菜食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山野菜。蕨菜的用途很广,春季采嫩叶、嫩芽作菜鲜食,也可干制腌渍;根茎中提取的淀粉称为蕨  相似文献   

16.
<正>1丹参优良品种1.1丹优1号(D0535)。根肥厚,肉质圆柱状,朱红色,内面白色,根长34.7cm,直径0.88cm;茎直立,株高37cm,茎四棱形,具槽,密被长柔毛。叶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数多于5,小叶长6.4cm,宽3.9cm,卵圆状戟形,叶色绿,叶面平展,叶基部圆形,边缘具圆齿,草质,叶两面被柔毛;叶柄长4~10cm,叶柄密  相似文献   

17.
正蕨菜(Presidium aquilinum var.latiusculum)为凤尾蕨科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山蕨菜、拳头菜、猫爪、龙头菜等,以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供食。经分析,其嫩茎、嫩叶和叶柄营养丰富,每100g鲜品中含蛋白质0.43g、脂肪0.36g、糖类3.6g、有机酸0.45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是一般栽培蔬菜的几倍至十几倍,有"山菜之王"的美誉,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  相似文献   

18.
对蜘蛛人凤尾蕨的生物学习性、采孢母株的选择标准、植株对环境条件和肥水的要求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凤尾蕨属(Pteris)植物孢子穴盘育苗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小贯仲。蜈蚣草株形优美,可作为观叶植物及插花素材;全草亦可入药,性温,味淡,有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止泻的功效;它一般生长在含钙质较高的土  相似文献   

20.
1.形态特征:小叶女贞为木犀科,女贞属,别名有小叶冬青、小叶水蜡树等,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米左右,枝条铺散,小枝具短柔毛.叶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无毛,顶端钝,基部楔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叶柄有短柔毛.圆锥花絮,长1.5~5.0厘米,花白色,芳香,无梗,花冠裂片与筒部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核果宽椭圆形,紫黑色.花期4-7月,果期9~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