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杉林木腐朽程度是冷杉林分质量变化的重要标志。研究表明,西部高山林区冷杉林木腐朽是严重的,腐朽木的腐朽高度占树高的11.8~32.6%,腐朽材积平均为3.8~20.4%(Ⅱ阶段后期腐朽)。林木腐朽状况以林木年龄为转移,过熟林木腐朽高度为1.8~10.3m,超过中龄林木(0.5~1.8m)的3~6倍。林木径级与腐朽程度(腐朽高度、腐朽材积)成正相关。腐朽高度与出林率为负相关。研究结果,伐根腐朽直径(X)与腐朽高度((?)_1)、腐朽材积((?)_2)、出材率((?)_2)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林(原)木的伐根腐朽直径,即可判别其出材等级范围。冷杉林分腐朽状况是个体被害林木的总和,而林木腐朽程度反映了冷杉腐朽病的严重性。可以认为,冷杉林分腐朽率是数量增长的概念,而林木内部腐朽程度则是质量变化的标志。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冷杉林木年龄、径级与腐朽程度进行了研究、探讨冷杉腐朽病危害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林木质量下降,林分立木腐朽(尤其是兴安落叶松腐朽)年复一年加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林木的生长量和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3.
云冷杉林是洮河林区的主要森林类型。由于长期的自然演替和人为影响,形成了各种结构的林分。为了科学地经营现有森林、提高林分生产力,建立最佳林分结构,我们应用数量化理论Ⅰ,根据一九八八年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一次复查洮河林区的部分样地调查材料,建立了预测数学模型,依此得出并分析了洮河林区云冷杉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4.
对桂西北五个国营林场的杉木林分进行立木腐朽调查,结果表明,立木腐朽与营要措施密切相关,不同的营林措施,林分的立木腐朽率不同。根据立木腐巧发生规律,通过改善营林措施,可以预防、降低立木木腐朽率。  相似文献   

5.
论云冷杉林分的合理择伐强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云冷杉林分的采伐强度,分析了云冷杉林木枯死及风倒、风析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省川西高山林区人工更新工作,通过反复的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总结出了冷杉、云杉“宽带、大穴、丛植”的更新技术,提高了人工更新的保存率,受到许多营林单位普遍重视.但丛植更新尚存在着林分密度大,丛内株距短,林木间竞争剧烈,如抚育间伐不及时,则会影响林木的生长.因此,在研究冷杉、云杉生长特性和自然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川南森工局于1965年开始,进行群团状造林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唐巍 《四川林勘设计》1994,(1):38-40,55
川南林业局峨眉冷杉人工林林木高径比和胸高形数,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都随林木胸径的增加而变小,同时林木高径比还受林分密度、立地质量、林龄、林木在林层中的优势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林分平均木胸高形数也因立地质量、林分密度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且与这些因素保持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许多林场的成龄刺槐发生腐朽,比较严重。有的林场建议采伐腐朽木。为了摸清情况找出原因,作出合理的决策,我们在徂徕山林场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调查的情况介绍如下,以便引起各方关注,迅速研究解决。一、调查的方法首先在全场两万余亩刺槐林中进行了踏查,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林分作标准地调查,共设标准地12块,调查株数为1104株。标准地分两类:一是不伐倒林木,仅从外表调查腐朽的情况;另一类采用机械抽样方法抽样,将样木伐倒,调查干基腐朽的情况,伐倒木计658株。  相似文献   

9.
在闽东地区收集柳杉人工林样木材料,选择一致性削度方程d^2=4/πVL^B-1.B/H^B和一致性材积比方程V/V=1-(1-h/n)^B作为基础模型,结合累积商品材长度比和树皮率的回归方程,编制了柳杉人工林单株木二元材种出材率表,检验证明,该表精度符合要求,可在生产中应用 。  相似文献   

10.
金沟岭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汪清金沟岭林场1 hm2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样地内树种组成、直径结构以及树种的空间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优势物种云杉Abies nephrole-pis、冷杉Picea koraiensis、枫桦Betula costata大径阶的单木占多数,云冷杉的峰度值小于0,直径分布较为分散,枫桦峰度值大于0,直径分布比较集中。在物种的胸径分布格局解释上,负指数模型的解释程度要优于Weibull模型。2)该群落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545,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3种优势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475~0.517,呈现随机分布特征。3)云杉、枫桦的平均混交度较高,而冷杉的平均混交度相对较低。4)样地所有物种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496,3种主要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云杉<冷杉<枫桦,表明云杉竞争力最大,冷杉次之,而枫桦的竞争力最小。该林分结构较为复杂,群落内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所以应调整林分林木分布格局,促进林木向随机分布格局发展,同时伐除上层的"霸王树"以及病腐木、弯曲树等处于竞争劣势的林木,将混交度维持在中度混交,从而尽可能保留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论云冷杉林分的合理择伐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云冷杉林分的采伐强度。分析了云冷杉林木枯死及风倒、风折的原因。提出云杉冷林分择伐强度应为伐前蓄积量的20-25%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洮河林区云、冷杉林择伐周期研究和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样地资料,对该林区云、冷杉林分类型多样性和林分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林区的林分类型多样性随郁闭度的降低而增加,林分的稳定性随多样性的增加而降低,林分处于逆向演替过程中,林分的稳定性处于最低限;云、冷杉林与环境因子——海拔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在高海拔区云、冷彬林十分脆弱,一旦原有种群结构的郁闭度低于0.3,森林的稳定性将被破坏,即使在完全封禁的条件下,25年生的疏林要恢复到有林地状态,需要40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1、本项研究对云南西北部潍西沙马公林区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及四川西部岷江林区柔毛冷杉(Abies faxoniana)两种复层林设置标准地共36块,先是确定其林型,并对其土壤、植物、更新情况、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随即从各项测树因子分析不同林层及不同世代林木生长的规律。2、关于林型及土壤调查,系根据林业部综合队原有的基础加以鉴定,并区别各个标准地所属林分不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峨边林区的峨眉冷杉(Abies fabri)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的测定和研究,据调查数据,应用“相对生长法则建立了估测峨眉冷杉人工林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35年~36年生峨眉冷杉人工林分生物量半均为195.704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9360.4kg/nm.a^-1其中乔木层生物量为173.100t.hm^-2,净初级生产力为8474.6kg.hm^  相似文献   

15.
保证幼苗幼树的林下更新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了解和确定幼树幼苗的更新株数标准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了解林分从幼树幼苗到大径阶林木完整的林分结构.用1988年调查的4块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皆伐标准地的幼树幼苗数据和大于检尺径阶林木数据,对林分的年龄结构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只用大于检尺林木数据建立的年龄分布与所有林木数据建立的年龄分布之间的区别,并用负指数分布、Weibull分布和幂函数对年龄结构进行了拟合.用胸径≥7 cm的林木数据得到的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年龄结构呈偏左正态分布,用所有林木数据得到的年龄结构呈反J型分布,龄级35 a以后两者的分布形状相似.通过拟合时的R2和预估值的x2检验结果发现,Weibull分布对林分结构的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幂函数,负指数分布最差.但Weibull分布也不是最理想的分布函数,虽然R2达到了0.996,但x2=297.24大于xo.05 =42.557,这可能和数据数量的多少有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野外调查,四川青城山和峨嵋山地区栲树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为淡黄木层孔菌(Phellinus gilvus(Schwein:Fr.)Pat.),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枯死或风折。本文对此病害的症状进行了报道,并对采集的病原菌标本材料作了详细描述.对该菌的种内分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冷杉育苗技术李文芬冷杉属(AbiesMill)树种是白龙江,姚河林区,四川蜗江流域中上游林区主要用材树种。自然分布在海拨2500-4000米的高山峡谷区,适生于冷湿气候及排水良好的酸性棕色灰化土及山地草甸森林土的环境,耐荫性强。该树种天然更新较差,人...  相似文献   

18.
杉木原条出材量(率)表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杉木产区中带,调查和收集了194块标地(其中皆伐标地39块)和4821株(胸径6~40cm)材料。根据国标GB8415-84和GB8416-84的规定进行现场造材。选用v=a·Db·Hc及V=a+b·D+c·H模型,编制了杉木原条规格材及小条木(非规格材)单株立木出材量(率)表。利用比降数法,编制了10~22指数级林分原条出材率表。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枯梢病发生与林分及立地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福建省225块毛竹枯现林分病情样地调查分析,表明病害发生发展与林分及其立地因子关系密切。并由83块有代表性的样地推导出毛竹枯梢病病情指数与林分类型、林龄结构、土壤、地形、林分密度、胸径的生态数学模型:Y=40.4932-3.5435C11-1.9805C21-0.9527C11-6.7996C31-5.0023C32-3.6588C41-2.4091C42-17.9836C51-12.2900  相似文献   

20.
金沟岭林场云冷杉林空间分布格局及更新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距离方法(T-square)研究金沟岭林场主要森林类型云冷杉林的空间分布格局,经检验,2个云冷杉林分的林木空间分布格局分别为集聚分布和随机分布.其中2002年择伐的林分还没有得到恢复,因此呈集聚分布;而1988年择伐的林分已恢复了原始林的特征,其空间格局呈随机分布.由调查的更新数据可以清晰看出,研究林分更新状况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