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和中山市现有规划为依据,将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划分为中-东部中心城镇建设与自在生态保护区,西-西北部工业生态发展区,东北部农业生态开敞区和南部环境生态建设区4个生态经济区,对各生态经济区分别进行生态经济评价,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密云,大兴两县的农业生态经济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北京市郊区大兴、通县、密云等县进行了农业生态经济分区。聚类分析结果将大兴县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通县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密云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并针对各区的工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今后发展方向。为郊区农业经济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谋求低碳化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对策,以期为该区域的低碳化经济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春  郭连红 《湖北农业科学》2022,61(10):207-212
以XX生态经济区为例,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碳投入与碳产出,对XX生态经济区各区县农业碳的生产效率、生态效率以及经济效率进行分析测算,并基于区县尺度对各区县碳效率与农村生态经济的时空分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经济产量和碳排放量是生态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2016—2019年XX生态经济区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因此农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加上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农业碳的经济效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XX生态经济区农业碳排放量明显低于吸收量,说明该经济区的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较强,但农业碳排放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地位、特征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鄱阳湖流域建设生态经济区试验区,是因为该区各项资源较为富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内涵特质以及构建的体制机制与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泰兴市进行了生态区划,即东部综合生态经济区、北部银杏产业生态经济区、南部优质稻麦生态经济区和西部滨江工业经济区,并提出各个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SWOT分析方法、生态足迹模型的方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面临巨大挑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高耗低产的生产模式使经济区生态经济系统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北部湾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推广资源节约型的生产方式,提高区域绿色竞争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阔  甘筱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72-9273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基于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目标下,在对九江沙河、南昌进贤、萍乡排上、上饶万年等10个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进行描述和梳理,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方法,利用RS、GIS空间技术和手段,从图斑尺度对1990、2000、2005~201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供给进行定量计算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0年的0.726 7 gha/cap,到2010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到0.556 0 gha/cap,20年间人均生态承载力减少0.170 7 gha/cap.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生态承载力供给空间分布极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地带性与局地性,整体以大明山和十万大山为分隔带,两大山脉两侧生态承载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赵东娟  齐伟  杨芬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75-1777
生态经济分区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在介绍县域生态经济分区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以东营市河口区为例,首先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3方面共选取27个指标构建了分区指标体系,然后以乡镇为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再利用提取的主因子作为新的综合变量,并以各主因子得分矩阵为新的综合变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在考虑地形地貌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将该县域划分为4个生态经济区.在分析各生态经济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各区经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