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烟叶化学成分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叶化学成分评价烟叶质量一直是烟草研究的热点,大量统计学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评判烟叶等级。灰色关联分析作为一种新颖的因素分析方法,通过对序列几何关系的度量来比较系统中多因素关系的紧密程度,其紧密程度可由序列曲线间几何形状的接近程度来度量,灰色关联分析在挖掘烟叶化学组分信息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烟叶化学成分作为主线,综述了烟叶品质评价的现况,并对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在烟叶化学成分评价上的应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比较了几种经典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算法和性质,以期为卷烟工业构建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在烟草质量评价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3种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度法、灰色聚类分析和灰色局势决策,并分别阐述了灰色系统理论的3种方法在烟草质量评价中的应用,并以此说明了灰色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于烟草质量评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烟叶质量综合评价中,决策分析法是较为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雷达图评价法。以及各类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等。对这些方法在烟叶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探讨了层次分析法与综合赋权法在烤烟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烟叶口感与烟叶质量评价指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66个初烤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和物理性状,评价了其口感,并将口感与烟叶化学成分、评吸质量、物理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评价指标对烟叶口感的影响不同,对口感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物理特性中的含梗率,化学成分中的钾含量,评吸质量中的评吸总分。结果也同时表明,灰色关联分析在烟叶质量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河南烟区烟叶质量可用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河南省主产烟区193份烤烟样品的烟叶质量可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烟区烟叶质量可用性以信阳烟区最佳,总体上表现出豫南>豫西>豫东>豫中的趋势;烟叶质量的加权关联度处于0.4~0.8,烟叶质量可用性属于中级和较高级。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Fuzzy-Grey模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所具有的模糊性和灰色性特点,将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灰色系统灰色局势决策中,构成地下水环境质量的Fuzzy-Grey评价模式。用该模式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式具有评价信息量多、结论符合客观实际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和系统聚类法,对2011年重庆市17个产烟乡镇的烟叶品质及品质区划进行了分析,根据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评价的结果,得到了17个乡镇烟叶综合质量评价结果及优劣顺序。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地可划分为3级品质区域,其中1级品质区域烟叶综合质量得分最高,2级次之,3级最低,各级品质区域间烟叶各项得分通过检验绝大多数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实现了区分不同地域烟叶的目标,该方法在烟叶品质评价及品质区划中的应用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谭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59-4760
在烟草品种选育过程中,灰色系统理论能够将评价品种优劣的多种因素与品种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得出更准确的结果。分析了灰色系统理论在烟草育种应用中的优势,并对灰色系统理论在烟草育种与区域试验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评价豫中烟叶质量,明确影响豫中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对豫中8个植烟县的265份代表性烤烟烟叶样品质量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豫中烟叶整体外观质量较好,颜色多为橘黄,成熟度成熟至完熟,叶片结构尚疏松至疏松,身份中等至稍厚,油分稍有至多。烟叶厚薄适中至较厚,弹性较好,含梗率偏高、叶质较重。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糖、氮、碱等指标均处于优质烟合理区间,钾含量略低,氯含量稍高,糖碱比较为合理。烟叶风格彰显程度较强,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和余味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但烟叶燃烧性稍差,杂气稍有。烟叶主要理化指标中的成熟度、油分、单叶重、叶片厚度、叶质重、烟碱、还原糖是影响豫中烟叶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提升烟叶油分和成熟度、平衡烟碱和还原糖含量,适当降低烟叶单叶重、叶片厚度和叶质重,能显著提升豫中烟叶感官质量,彰显烟叶香型风格。  相似文献   

10.
耐破度是烟叶物理特性中的一项,一般指烟叶在生产加工时破碎前的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广泛应用于评价烤烟和再造烟叶的加工性能。概述了烟叶耐破度的概念及测量方法,分析了烟叶耐破度与烟叶外观质量、烟叶物理特性和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介绍了耐破度在初烤烟叶和再造烟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旨在为今后研究提高烟叶耐破度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黔西南州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为黔西南州特色烟叶的开发及烟叶质量的正确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黔西南兴义市、安龙县、晴隆县、贞丰县、普安县、兴仁县共同种植的烟叶品种K326的C3F和C3L等级烟叶为材料,对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量、刺激性、口感、余味、燃烧性、灰色、评吸总分进行考察,比较6个地区烟叶质量的差异。[结果]6县(市)烟叶香气质、香气量、杂气量、刺激性、口感、余味、燃烧性、灰色、感官总体得分分别为6.91~7.23、6.76~7.03、6.51~6.77、6.54~6.89、6.54~6.89、6.57~6.69、7.34~7.61、6.47~6.96、75.86~77.94。安龙县、兴义市烟叶香气质得分较高,分别为7.23、7.36;兴仁县烟叶香气量较充足;兴义市、贞丰县烟叶杂气量较少;普安县烟叶余味最好。[结论]6县(市)烟叶感官质量无明显差异,烟叶风格基本一致,均为清香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不同品种在泸州的生态适应特点,筛选出适宜性强、品质优良、安全性较高的烤烟品种。[方法]以云烟97、云烟87、K326、中烟103和云烟85共5个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指数和综合评价法、偏相关分析、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了不同品种在泸州烟区的烟叶品质及综合评价。[结果]中烟103和云烟97的综合质量指数较高,部位间表现为中部叶最佳,上部叶和下部叶以云烟97最佳,中部叶以中烟103最佳。[结论]中烟103和云烟97具有较高的综合质量,能较好地适应泸州烟区生态条件,可作为泸州烤烟品种合理布局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3.
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构建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建立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标准,对我国20家打叶复烤企业片烟样品进行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方法确定了片烟质量代表性指标,分析了各评价方法并选择了适宜评价对象及标准的方法。构建了片烟质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适宜作为打叶复烤片烟质量均匀性评价方法的标准并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应用灰色系统基本理论,尝试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灰色综合评判研究。结果发现,该方法所得与模糊评判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该方法是继评判法后一种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估方法,其原理简单,算法简捷,评价结果客观可靠,而且所得结果较模糊评判分辨率高,有很强的实用性,从而为更客观地评价室内空气品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曲靖地区烤烟烟叶的量化外观质量指标体系.[方法]对2011年曲靖市下辖8个地区39个烟叶生产点所取的中部和上部烟叶样品进行了外观质量的量化分析.[结果]分析表明,曲靖市各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评价得分差异不大,烟叶成熟度好,油分好,结构疏松,外观质量总体较好.其中马龙县和师宗县的烟叶外观质量最佳,适宜建设烟叶基地.[结论]初步建立的量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为烟叶生产和原料基地标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PSR模型的郑州市生态环境质量灰色预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PSR模型、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评价因子量化分级,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后对郑州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灰色系统的GM(1,1)预测模型,对郑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了短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比较低,接近中度警情的值域。最后对评价结果做了分析,提出了改善郑州市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灰色关联分析在湖泊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水体视为1个灰色系统,将水质指标作为1个灰类,考虑水质分级界线的不确定性,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地表水的水质评价。通过对乌梁素海进行的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较准确,且在其他更广泛地区推广应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物元可拓法在烤烟感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感官质量评价属于烤烟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利用烤烟感官质量的等级及影响因子,构造经典域物元和节域物元,应用物元和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建立烤烟感官质量的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并对四川省6个主产烟区的烤烟感官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攀枝花、凉山、宜宾三市的烤烟感官质量均属于最高级别,其中以凉山的烤烟感官质量状况最优。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良好,表明将物元可拓模型运用到烤烟感官质量评价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