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开发提供试验及理论基础。[方法]以普通念珠藻为材料,比较藻体及细胞的破碎方法、提取液类型及饱和硫酸铵浓度对藻蓝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利用发酵法破碎藻体和细胞,0.05 mol/L的KP缓冲液(pH值7.2)作为提取液,经过30%~50%饱和硫酸铵盐析和DEAE-Toyopeal 650 S离子交换柱层析后,藻蓝蛋白纯度达2.51,最大紫外-可见吸收峰位于616 nm。[结论]普通念珠藻藻蓝蛋白分离提取较为理想的程序为:藻粉→0.05 mol/L KP缓冲液(pH值7.2)浸泡→发酵法破碎细胞→35%~50%饱和硫酸铵盐析→DEAE-Toyopeal 650 S柱层析→较纯的藻蓝蛋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进行优化,并对藻蓝蛋白粗品进行分离纯化、凝胶电泳以及抑菌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反复冻融法提取藻蓝蛋白,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藻蓝蛋白,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成分,并利用96孔板法培养、酶标仪浓度检测,进行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藻蓝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固液比1∶1 g/ml,冷冻时间60 min,硫酸铵饱和度为60%。藻蓝蛋白的最大吸收光是620nm。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3种蛋白质,标记为PC-1、PC-2、PC-3。SDS-PAGE电泳可知,PC-1和PC-2的分子量在14~18 kD。PC-2对苏云金芽孢杆菌和藤黄叠球菌有较弱的抑菌作用。[结论]为鱼腥藻藻蓝蛋白的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赵冰冰  张发宇  陈裕  汪家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345-5347,5392
[目的]研究不同冻融条件对破壁提取巢湖水华新鲜蓝藻中藻蓝蛋白的影响,为后续提取纯化试剂级藻蓝蛋白提供支持。[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冻融破壁后,利用粗提液中藻蓝蛋白即PC纯度和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冻融介质对藻蓝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粗提液中PC纯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小,PC得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C纯度和得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冻融介质的试验中,通过比较得出最优的冻融介质为浓度0.0025mol/L的PBS缓冲溶液。[结论]对于冻融储存时间较长的巢湖新鲜蓝藻,最优的试验条件是选用浓度为0.0025mol/L的PBS缓冲液作为冻融介质,在含水率为96.O%~97.5%区间冻融次数仅需1次,即可得到最优的PC的纯度和得率。  相似文献   

4.
木瓜超氧化物歧化酶粗酶提取工艺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蔡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796-1797,1849
[目的]筛选木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粗酶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重庆綦江皱皮木瓜为原料,以溶解SOD,去除杂蛋白,沉淀SOD为基本工艺程序,对SOD的4种提取工艺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4种工艺提取的SOD单位蛋白、活性、比活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磷酸缓冲液的用量对提取效果有直接影响,缓冲液与木瓜之比为3∶1,测得其比活最高,为54.55 U/mg。粗酶液加2.5倍体积的氯仿-乙醇混合液去除杂蛋白效果比较明显。粗酶液添加(NH4)2SO4到90%饱和度沉淀SOD效果较好,比活较提取液上升44.52 Umg。[结论]木瓜SOD粗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25~30℃,pH值为7.8,0.05 mol/L磷酸缓冲液与木瓜比例为3∶1,用2.5倍体积的氯仿-乙醇混合液去杂蛋白,添加55%(NH4)2SO4至90%饱和度沉淀SOD。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适宜测定条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活性。[结果]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最适反应体系为浓度0.10 mol/L pH值5.8的磷酸缓冲液和浓度0.20 mol/L pH值8.0的磷酸缓冲液;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酶液添加量为30μl;最适测定时间为1 min。此外,酶液保存在4℃条件下,脂肪氧化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花生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钝顶螺旋藻藻蓝蛋白的提取及分子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藻蓝蛋白(CPC)的提取率为指标,用冻融法对藻蓝蛋白进行提取,最后用SDS-PAGE和排阻色谱法对藻蓝蛋白的分子量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冻融法提取藻蓝蛋白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为1∶22,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2.5h,藻蓝蛋白的提取率为3.19%。SDS-PAGE法测得藻蓝蛋白的分子量为40000 Da,排阻色谱法测得藻蓝蛋白的分子量为43200 Da,这2种方法所得的CPC蛋白分子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的损伤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梅  唐运来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2,(8):1625-1627,1770
[目的]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盐胁迫试验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0,0.1,0.3,0.5,0.8,和1.0mol/LNaCl)处理钝顶螺旋藻。处理24小时后,测定了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结果]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含量,以及光合速率都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下降。在0.5mol/L以上浓度的NaCl胁迫下,盐胁迫的破坏作用更严重。[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蛋白、别藻蓝蛋白含量的下降可能是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强烈影响室外培养螺旋藻产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丝藻长途运输方法,及时满足养殖过程中所需的大量高活性藻种。[方法]通过对黄丝藻保存条件进行研究优化,解决黄丝藻中短期长途运输中藻种活性、成分变化及成本问题。[结果]通过预处理后的高活性藻种,降低其水分活度及含水量,然后在0℃密封环境中经36 h长途运输过后,藻种活性达90%以上,脂肪酸、蛋白及多糖含量基本维持不变。运输后藻种可直接进行大规模跑道池养殖,产量与运输前相当。[结论]该研究可为解决大量藻种运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翠芹  高敏  顾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49-12651
[目的]快速、有效、大批量地提取藻红蛋白。[方法]以坛紫菜为原料,采用溶胀法、化学试剂法和搅切法3种粗提技术,以藻红蛋白的提取得率、纯度和提取时间为参数对3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溶胀法采用0.01mol/LTris-HCl(pH8.0)浸提9h,藻红蛋白得率为9.71mg/g,纯度(A565/A280)为0.45;化学试剂法在0.100mol/LSDS溶液作用4h时,藻红蛋白得率为24.35mg/g,纯度(A565/A280)为0.22左右;搅切法采用搅切速度18000r/min作用6min,藻红蛋白得率达到23.11mg/g,纯度(A565/A280)为0.30。[结论]综合比较,搅切法提取藻红蛋白效率高,藻红蛋白得率和纯度较好,处理量较大,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粗提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化发芽蚕豆β-淀粉酶提取条件。[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结果]选用1.0g/L Na2SO3和1.5g/LNaHSO3为还原剂时,发芽蚕豆β-淀粉酶提取效果较好;选用pH值5.5柠檬酸缓冲液和pH值6.5磷酸盐缓冲液时,发芽蚕豆β-淀粉酶提取效果较好。[结论]以1.0g/L Na2SO4为还原剂,以pH值6.5磷酸钾盐缓冲液为提取缓冲液,提取发芽蚕豆β-淀粉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八角尺蠖幼虫粪便提取物的抑菌作用,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蒸馏水、乙醇、丙酮和正己烷4种溶剂对八角尺蠖幼虫粪便进行提取。以4种细菌和4种真菌为供试菌种,使用滤纸片法测定4种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八角尺蠖幼虫粪便的蒸馏水提取物对枯青霉、根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和产气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乙醇提取物对枯青霉、根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强;丙酮提取物对枯青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结论]八角尺蠖幼虫粪便的4种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蒸馏水、乙醇和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较强,且不同提取物对不同的供试菌种的抑菌效果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玉澜  谢济运  蓝峻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98-6500
[目的]为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寻求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方法]以丹磺酰氯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衍生介质来测定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结果]用室温离子液体[HMIM]PF6为介质来衍生、萃取和富集黄酒中的生物胺。通过试验得出比较理想的衍生条件:衍生剂量1.5 ml,硼砂缓冲液的pH 9.10,硼砂缓冲液量为2.0 ml,1.0 ml[HMIM]PF6离子液,超声时间为30 min。所得出的6种生物胺回收率为87.5%~109.8%,相对标准偏差为0.75%~3.21%,检出限量为0.005~0.025μg/ml。该方法将衍生、萃取和富集3个步骤集于一体,大大简化了试验,离子液体可有效促进分离,稳定性良好,所建立的方法线性范围良好。[结论]以丹磺酰氯为衍生剂,室温离子液体作为萃取、富集、衍生介质来测定生物胺的含量,是测定黄酒及其他饮料中痕量生物胺含量的一种快速、简单、灵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臭牡丹根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常见植物病原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方法]制备了乙醇、乙醚、乙酸乙酯和蒸馏水4种臭牡丹提取物,采用菌饼法研究臭牡丹根的抑菌能力,包括抑菌圈直径(十字交叉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并以小麦赤霉为指示菌,观察了pH值为5~8范围内臭牡丹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臭牡丹根的4种提取物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蒸馏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乙酸乙酯、乙醚,80%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差。4种溶剂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的抑制效果几乎都优于其他的菌种,而对玉米大斑的抑制效果最差,可能是其抑菌机理不同,导致对不同菌的抑菌能力产生差异。乙酸乙酯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20、25mg/ml;80%乙醇提取液对水稻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0mg/ml,而对小麦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5mg/ml;蒸馏水提取液对小麦纹枯和小麦赤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mg/ml,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20mg/ml;乙醚提取液对小麦赤霉、小麦纹枯、水稻纹枯和玉米大斑最小抑制浓度分别为10、20、20、30mg/ml。总的看来,臭牡丹根提取物对这几种常见植物致病菌的MIC均在35mg/ml以下。臭牡丹根提取物在pH值5~8的范围内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80%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好,然后,随着pH值增加或减小而变差;乙醚提取物在酸性条件下,对小麦赤霉的抑制作用大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而蒸馏水的则与乙醚相反,表明其抑菌活性受pH值的影响较大。[结论]臭牡丹根对4种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菌活性受pH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TCL、微生物法建立山苦荬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指标。[结果]制备工艺为原料药材的处方量用20倍量水连续提取3次,100℃,每次1 h,减压浓缩温度与干燥温度均为65℃;山苦荬提取物在30~70μg/m L的浓度与吸光度线性良好,回收率为98.4%,RSD为0.64%。标准提取物溶液在198与294 nm紫外波长最大吸光度比值为4.1,干燥失重为0.4%,灰分为0.8%,酸碱度为5.2,细菌菌落总数为12个/g,霉菌总数无,大肠杆菌无,沙门氏菌无。[结论]优选溶剂水及相应的温度提取和控制是山苦荬标准提取物制备的安全有效方法。建立的检测项可以用于山苦荬标准提取物的指标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盐地碱蓬粗提物对小菜蛾的毒杀及拒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盐地碱蓬中提取杀虫活性物质。[方法]以小菜蛾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蒸馏水和乙醇分别浸泡盐地碱蓬的各部分组织,得到不同组织提取液,测定了各部分组织提取液对小菜蛾的毒性和拒食作用。[结果]盐地碱蓬各部分组织对于小菜蛾都有毒性和拒食作用,其中以茎枝的毒性和拒食作用最佳,用乙醇作为浸泡液的效果要优于蒸馏水。[结论]碱蓬种子和茎分枝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毒杀拒食作用最高;乙醇提取的比用蒸馏水提取的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乌苏里瓦韦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炎作用。[方法]以浓度70%乙醇与蒸馏水作为溶剂,采用回流提取法对乌苏里瓦韦进行提取,建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乌苏里瓦韦各提取液的抗炎作用。[结果]鸟苏里瓦韦水提液高、中剂量组和浓度70%醇提液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抑制作用,且浓度70%醇提液高剂量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乌苏里瓦韦水提液在正常用量(中剂量)下抗炎效果最明显,与相关记载的用法用量及主治相符。  相似文献   

17.
4种食用菌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4种食用菌提取物对西瓜炭疽(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Arx)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生长的影响。[方法]金针菇(Flammulina uelutipe)、平菇(Pleurotus streatus)、香菇(Lentinus edodes SingShiitake)和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wood Ear)分别与蒸馏水混合后破碎,过滤,离心得到提取物,以西瓜炭疽、辣椒疫霉2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菌,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金针菇、平菇和木耳提取物对这2种菌株的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抑制率与提取物浓度呈正相关,其中木耳提取物对2种菌株抑制率最高,达到100%;而香菇提取物对西瓜炭疽菌抑制率较低,对辣椒疫霉甚至有促进菌丝生长作用;金针菇、木耳提取物经高温处理(120℃)后,2种食用菌对西瓜炭疽菌的抑制率均降低,对辣椒疫霉的抑制率则出现不同的结果,处理后的金针菇提取物对辣椒疫霉具有促进作用。而木耳提取物对其抑制率依然达100%,对西瓜炭疽的活性有所降低,仅为53.6%。[结论]4种供试食用菌中确实存在抗植物病源真菌物质,这些物质对温度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为生物抑制剂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