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白腐真菌产木质素降解酶的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酶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产酶条件的优化,选择出白腐真菌的最适培养条件,并对其部分酶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白腐真菌产锰过氧化物酶的最适培养条件是:最佳碳源是麸皮,葡萄糖(碳源)对酶活力影响不大;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96 h。该菌产漆酶的最适培养条件是:最佳碳源是麸皮;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佳培养时间是96 h。锰过氧化物酶的最适pH范围是4.4~4.8,最适底物浓度是1.2 mmol/L,最适反应温度是35~40℃;漆酶的最适pH为4.8,最适底物浓度是1.2 mmol/L,最适反应温度是40℃。金属离子Cu2+,Co2+对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有激活作用,Fe2+对两种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Ag+则完全抑制漆酶的活性,Mg2+对两种酶活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美味牛肝菌合成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法研究不同碳源、氮源、pH、温度等因素对美味牛肝菌产酶量的影响。[结果]美味牛肝菌合成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为:葡萄糖2.0%,牛肉膏0.5%,KH2PO4 0.4%,MgSO4.7H2O 0.3%,微量元素溶液8.0%,维生素B1 0.003%,pH 4.5,温度28℃,培养时间为8 d。[结论]在此条件下,漆酶产量最高,为71.27 U/ml,该研究为美味牛肝菌漆酶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榆黄菇产漆酶发酵条件,筛选出最适宜产漆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30℃,初始pH值6.07.0,加入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加入蛋白胨、酵母膏为氮源。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对木质层孔菌产漆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了漆酶的性质。结果表明,在以1 mmol/L愈创木酚为诱导剂的条件下,漆酶培养的最佳碳源是小麦秸,最佳氮源是牛肉膏,最适培养温度是28℃,最佳培养时间是192 h;漆酶在反应温度32℃、pH 4.0、底物浓度1.2 mmol/L的环境条件下酶活性最高,金属离子对其活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Cu2+对漆酶有激活作用,Fe2+和Mn2+对漆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Mg2+和Na+对漆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榆黄菇产漆酶发酵条件,筛选出最适宜产漆酶发酵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30℃,初始pH值6.0~7.0,加入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加入蛋白胨、酵母膏为氮源。  相似文献   

6.
黑木耳漆酶酶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2个黑木耳菌株中筛选出一株黑木耳漆酶高产菌株——地茂1号,对其进行Native—PAGE,发现其含有3种漆酶同工酶。对其发酵液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发现地茂1号在液体培养基中第11天酶活达到最大,为382.6U/L,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3.2,温度及pH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黑曲霉液体发酵产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的黑曲霉生长最好,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碳源浓度为15g/L;蛋白胨浓度为15g/L时黑曲霉干重最大,蛋白胨浓度为10g/L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pH值为5时黑曲霉的生物量最大,pH值为4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培养温度为30℃时,所产酶的活力最高。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g/L+蛋白胨5g/L+MgSO4 0.05g/L+KC10.5g/L+K,HPO4 1g/L+FeSO4 0.5g/L。当pH值为5,发酵温度为25℃,孢子接种量为10^6cfu/ml,发酵时间为96h时,培养基上黑曲霉产α-半乳糖苷酶的活力最高,达到(3.250±0.035)U/ml。[结论]该试验为仪一半乳糖苷酶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秦岭采集的15株栓菌属真菌中筛选出产漆酶能力最强的菌株03588,对其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产酶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铵。起始最适pH为6.0,最适培养温度为28℃,5d酶活达到最大值。培养基装量对产酶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张田  王锋  魏涛  刘春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94-11195,11221
[目的]为提高漆酶发酵水平提供一种有效的控制策略。[方法]采用栓菌菌株14001,对其发酵产漆酶条件及热激对漆酶酶活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栓菌产酶最适Cu2+浓度为20mg/L,最适起始pH值为4.5,最适接种量为10%,最适培养温度为25℃,并对发酵过程进行pH控制,其酶活比不进行pH控制的酶活最大能提高30%;热激作用能诱导漆酶相应的mRNA产生,提高漆酶酶活1倍以上。[结论]优化后的培养条件和热激均能提高漆酶的发酵水平。  相似文献   

10.
白腐菌(T.pubescens MB89)漆酶的固定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腐菌T.pubescens MB89漆酶固定化处理的最佳条件及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壳聚糖、壳聚糖铜、海藻酸钠/壳聚糖和TEOS/PEG 4种载体对漆酶进行固定,测定固定化漆酶酶活性在不同温度、pH值和固定化条件处理下的变化。【结果】白腐菌漆酶的固定化方法和最佳固定条件为: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1)。戊二醛最佳浓度为0.4 mol/L,最适交联时间8 h,最佳给酶量1.5 mg/g;②壳聚糖铜固定化漆酶(IE2)。CuSO4.5 H2O最佳添加量为0.6 mg/g,最适络合时间10 h,最佳给酶量0.25 mg/g;③海藻酸钠/壳聚糖固定化漆酶(IE3)。0.2mol/L海藻酸钠,0.2 mol/L CaCl2,0.1 mol/L戊二醛,0.15 mol/L壳聚糖,最佳给酶量1.5 mg/g;④TEOS/PEG固定化漆酶(IE4)。最适PEG分子质量为600~800,最适添加量1.5 g/g,最佳给酶量1.5 mg/g。4种固定化漆酶的酶学性质:IE1和IE4的最适温度均为60℃,IE2和IE3为30℃;IE1、IE3和IE4的最适pH值为4.5,IE2为4.0;与游离漆酶(Lac)的最适pH值相比,固定化漆酶的最适pH值均向碱性方向偏移,且固定化漆酶的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均优于游离漆酶。【结论】固定化酶的最适合温度、pH均受固定化载体和方法的影响,固定化漆酶的稳定性均优于游离漆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2种野外采集白腐真菌菌丝产漆酶液体培养基。[方法]对2种采集的白腐真菌轮纹韧革菌(Stereum ostrea)和朱红密孔菌(Pycnoporus cinnabarinus)通过分离纯化得到白腐真菌菌丝,应用ABTS法测定其产漆酶活性,研究碳源、氮源、金属阳离子、p H、温度、转速对白腐真菌产漆酶的影响。[结果]轮纹韧革菌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20.00 g、硝酸钾5.00 g、NaH_2PO_45.00 g、Cu SO41.00 g、初始p H 6、温度25℃、转速170 r/min,在第11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557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7倍。朱红密孔菌最佳培养基是麦芽糖25.00 g、酵母膏5.00 g、NaH_2PO_41.00 g、KCl 2.00 g、初始p H 7、温度30℃、转速200 r/min,在第9天其产漆酶活性达到最大,为1.478 U/m L,是PDA液体培养基产漆酶活性的2.3倍。[结论]筛选出2种野外白腐真菌产漆酶最佳培养基,为漆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介体的互作下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方法]制备芽孢粗酶液,在介体的互作下,测定具有漆酶活性的粗酶液对活性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筛选出对染料脱色有促进作用的漆酶介体,并且研究芽孢漆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无介体参与下只能使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的作用下,芽孢漆酶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70%。在pH 7.0条件下,芽孢漆酶浓度为44.74 U/L和介体ACE浓度为1 mmol/L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6 h脱色率超过8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pH 7.0的条件下,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对合成染料脱色效率高于pH 9.0时的脱色率。[结论]在介体乙酰丁香酮的存在下,芽孢漆酶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3.
长绒毛栓菌(Trametes villosa DSM 9591)产漆酶的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珺  高振  姚忠  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46-1448,1461
[目的]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长绒毛栓菌发酵培养基,提高漆酶的产量。[方法]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筛选出影响漆酶产量的3个主要因素;随后以葡萄糖浓度、二甲基苯胺浓度、摇床转速3因素自变量,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发酵条件方程,最佳的发酵条件为葡萄糖浓度12.37 g/L,二甲基苯胺浓度1.348 mmol/L,转速200r/min,此时漆酶的产量最高,经验证达4.1 U/ml,比初始条件提高了1.56倍。在10 L的发酵罐中,在1.0 VVM、350 r/min条件下培养时,漆酶产量最高可达13.6 U/ml。[结论]该研究得到了长绒毛栓菌产漆酶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漆酶生产提供了更好的方法,为其今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赵勇  宋志文  孔小蓉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582-13583,13585
[目的]探讨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下黑曲霉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结果]培养基最佳成分为及浓度为:葡萄糖100g/L,有机氮源为4g/L蛋白胨,无机氮源为3g/L硝酸钠;最佳发酵条件为28℃,pH值6,发酵周期72h。[结论]通过优化,黑曲霉发酵产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枇杷果肉漆酶(EC 1.10.3.2)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为探讨漆酶在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败坏中的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Jiefangzhong’)果实为试材,采用硫酸铵盐析、透析和DEAE-纤维柱层析等提取漆酶(EC 1.10.3.2)研究其理化特性,包括温度、pH、抑制物、金属离子对漆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底物特性,测定果实贮藏期间pH变化。结果表明,漆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4,pH为3.2~4.4时酶的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Cu2+、K+对漆酶有激活作用,而Ag+、Fe2+、Fe3+起抑制作用。EDTA和L-半胱氨酸抑制物对漆酶均有抑制作用,以L-半胱氨酸抑制作用最强。枇杷果肉漆酶以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简称ABTS)为底物的Km值为0.00512 mol/L。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法、响应面法,对灰盖鬼伞菌(Coprinopsis cinerea)产漆酶进行了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方法]首先利用Plackett 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影响产酶的麦麸、稻草粉和酵母粉3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麦麸、稻草粉和酵母粉浓度与漆酶活力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得到最佳培养基条件。当麦麸10.188 g/L、稻草粉9.379 g/L、酵母粉3.613 g/L时,漆酶活力达到729.89 U/ml。[结论]经3批培养验证,预测值与验证试验平均值接近。  相似文献   

17.
刘高强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07-10708
[目的]研究姬松茸的深层发酵技术,筛选了适宜姬松茸液体深层培养的碳源和氮源培养基。[方法]对姬松茸的液体深层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宜姬松茸发酵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并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对姬松茸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姬松茸菌株生长和胞外多糖生产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浓度为30 g/L;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酵母膏的组合,最适的组合浓度为7 g/L蛋白胨+7 g/L酵母膏。在此条件下,姬松茸菌体干重和胞外多糖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7 g/L和281 mg/L。[结论]该研究为姬松茸的进一步规模化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春来  王爽  李新民  刘兴龙  夏吉星  杨帆  马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595-12596,12599
[目的]筛选影响蜡蚧轮枝菌生长的营养因子,为该菌的开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固体基础培养基1L水中20g葡萄糖的含碳量(8.00g/L)、2g蛋白胨的含氮量(0.29g/L)及少量无机盐为标准,用蔗糖等碳源及酵母膏等氮源分别取代基础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和蛋白胨。研究了固体培养基中不同碳、氮源对6株蜡蚧轮枝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影响。[结果]葡萄糖有利于V2、V4、V5和V6菌株的菌丝生长和产孢;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V1和V3菌株的生物量和产孢量均很高;有机氮源酵母膏可大大提高各菌株的生物量及产孢量。[结论]葡萄糖与酵母膏组合是适合于多数供试蜡蚧轮枝菌菌株菌丝生长和产孢的碳氮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