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的热应激     
《当代畜禽养殖业》2003,(7):J047-J047
猪的体温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超过这一限度,就称为热应激。最先表现的临床症状就是呼吸加速喘气。如果体温持续上升,动物虚脱,昏睡,或者最终死亡。 在高温环境下,在任何生产系统,任何年龄阶段的猪都会产生热应激。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发生故障,也会出现这类问题。热应激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降低生产性能,最终使效益下降。 业主有很多方法降低或避免猪的热应激。猪舍  相似文献   

2.
1热应激现象非常突出规模化猪场猪群密集,猪舍间通风差,很难把生活的空间温度降到32℃以下。如果猪群超过72小时持续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就会发生热应激。猪群一旦发生热应激,就会影响种猪生产性能,使种公猪精子活力下降,种母猪受胎率低,妊娠末期死胎率高;因影响吃料,严重影响生长猪的肥育效果,甚至出现负增长。对策:环境方面,可以采取隔热、通风、喷(洒)水、湿帘风机降温、空调降温等措施,在栏舍顶部搭建遮阴棚,窗口上搭建防晒网,周边栽植速生叶茂  相似文献   

3.
<正>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若不采取措施,猪群重则中暑,轻则产生热应激,出现采食量和繁殖力下降等;而饲料易发霉变质导致中毒,以及蚊蝇病菌滋生传播疾病,更是危害猪群安全度夏的重要因素。1猪群的最适温度和热应激表现猪群的最适温度,商品猪一般随体重和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种猪因性别和生产阶段不同而略有差异。当环境温度高于32℃时,猪群会产生热应激,猪群的最适温度和热应激表现,见表1。2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群,如果其防御适应能力强于外界的应激因素(如冷应激、热应激、饲料营养过剩或缺乏外来病原应激等),则猪群不会发病,从而使猪群发展到健康状态或维持亚健康状态;相反,若外界应激因素占优势,不断损伤猪群,会使猪群迅速发展到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5.
高温季节产生的热应激对养猪产生影响很大,热应激容易对猪群采食量、仔猪初生重、母猪泌乳性能、断奶仔猪成活率等指标造成负面影响。热应激还会导致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弱仔、产死胎;猪只中暑突然死亡,保育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猪场对各阶段猪群都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笔者对不同阶段的猪群的防暑降温操作要点进行阐述,以期  相似文献   

6.
高温季节产生的热应激对养猪产生影响很大,热应激容易对猪群采食量、仔猪初生重、母猪泌乳性能、断奶仔猪成活率等指标造成负面影响.热应激还会导致种公猪性欲低下、精液品质下降;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怀孕母猪流产、早产、产弱仔、产死胎;猪只中暑突然死亡,保育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猪场对各阶段猪群都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笔者对不同阶段的猪群的防暑降温操作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对养猪同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因此猪很不耐热。进入高温季节,母猪群热应激的问题不容忽视。随着大规模养猪的集约化高密度饲养方式的发展,养殖场引进了大型瘦肉型良种猪,这些良种猪抗热性差,如果猪场建筑等方面不合理,夏季母猪热应激将导致母猪受胎率下降、发情延迟、返情率升高、甚至发生流产,仔猪成活率下降等方面危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文中提出了减少热应激的措施,供同行及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热应激是指处于极端高温环境中的机体对热环境所做的非特异性生理反应的总和.在炎热的夏季,尤其在7、8月份极端高温的环境下,猪群极易发生热应激.生活的环境温度一旦超过27℃,母猪便会产生热应激.热应激可引起猪生产力的下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的降低.Pierre等(2003)统计发现,热应激给美国养猪业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亿美元.寻求缓解猪群热应激的措施越来越迫切.本文主要从营养方面阐述减少母猪热应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热应激是指动物机体与环境热交换过程中,热负荷与散热量不平衡而引起的应激性反应。在炎热的夏季,热应激常有发生,对养猪业生产的影响日趋严重。不仅导致猪群生产力、抵抗力、免疫力及饲料报酬的下降,也影响猪肉的品质,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就防止夏季猪群热应激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夏季高温是影响猪只健康和生产力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高温高湿闷热天气,会使猪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减弱,易导致疾病发生.因此,针对猪发生热应激的原因采取通风、降温、改善饲养管理等相应的防控措施,改变猪舍内的小环境和改善猪体内的微环境,把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多种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避免因热应激给猪场带来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王华听  曹华  靳旭亮 《养猪》2009,(4):84-84
猪群如何安全度夏 随着夏季的到来,高热高湿的饲养环境将会给养猪生产带来许多不同程度的危害:猪采食量下降、种猪繁殖障碍或产后感染增多,仔猪下痢增多、肥育猪日增重下降等。而这些危害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夏季热应激,所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防控热应激、保护猪群平安度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猪群如何安全度夏随着夏季的到来,高热高湿的饲养环境将会给养猪生产带来许多不同程度的危害:采食量下降、种猪繁殖障碍或产后感染增多、仔猪下痢增多、肥育猪日增重下降等。而这些危害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夏季热应激,所以采取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是防控热应激、保护猪群平安度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高温气候下猪热应激的发生及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的生长与外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而外界环境可以影响到猪对体温的调节,进而对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产生影响。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高,且持续时间长,极其容易导致猪发生热应激。猪热应激一直是养殖户难以解决的难题,其可降低猪的生产性能,发病率上升,严重时导致猪只淘汰和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不断集约化和规模化,南方地区夏季高温环境所引起的猪热应激反应愈发严重,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和养猪户的关注和担忧。为了预防高温气候下猪热应激的发生,给猪群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笔者通过对猪热应激发生原因和危害进行详细阐述,着重论述猪热应激的预防和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夏季,高温对猪群应激较大,给养猪业带来不小的影响。现就夏季猪热应激的危害以及防控的措施,浅谈以下几点。1热应激对猪的危害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猪容易产生热应激,导致猪群采食量普遍下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活力差;母猪分娩率、产仔数下降;育成猪生长速度下降、饲料报酬下降、料重比增加;猪群免疫力下降、中暑甚至死亡。各种猪群需要的环境温度不一样,1日龄~3日龄仔猪30℃~33℃,4日龄~7日龄28℃~30℃,8日龄~21日龄26℃~28℃,保育猪20℃~25℃,育肥猪17℃~22℃,母猪、种公猪16℃~20℃。除了初生仔猪,其他猪群适应的温度最高不超过30℃,但是夏季如不采取措施猪舍内温度往往比气温高3℃~5℃,所以夏季热应激给猪群带来的危害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正>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当猪的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在炎热夏天,特别是高温高湿的南方天气,容易使猪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加、如果防护措施不当,会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猪热应激起因猪属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它的生存环境,存在一个等热区,初生仔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34℃~35℃;3~4  相似文献   

16.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属于恒温动物,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体内热能散发较慢,不善于通过皮肤蒸发散热调节体温,因此猪很不耐热。在最适环境温度范围内,猪的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因此猪的体温保持恒定,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如果过多的产热蓄积在体内不能散出,则易使体温居高不下,导致猪的神经一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引起热应激甚至热射病。除了畜舍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外,笔者认为调整饲料配方,已成为克服热应激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营养物质的体增热越多,越加重猪的散热负担,热应激也越严重,因此选择适口性好,新鲜优质的原料配合饲粮,适当降低高纤维原料配比,控制饲粮粗纤维水平,以减少体增热的产生。添加抗热应激药物可以缓解热应激对猪的不利影响,简单易行,深受养殖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正>炎炎夏日,是养猪生产者又将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提高猪群的采食量,尤其是母猪的采食量,成为养殖场最关注的问题。要尽量避免因热应激对猪群造成生长性能下降、母猪分娩率下降、发情延迟、胚胎死亡率上升、公猪精液品质下降、窝产活仔数下降以及母猪无乳综合征(MMA)等问题给猪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养殖户(场)无法改变大环境的炎热应激,但却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和加强管理等改变畜舍内的小环境和改善猪体内的微环境,把夏季热应激对猪群的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猪场夏季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振先  王海英 《猪业科学》2012,29(6):100-101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大,饲养密度高,在夏天容易造成饲养环境恶劣,安全度夏是养猪生产的一个重要问题。1热应激的主要表现成年猪最适环境温度为16~18℃,在12~24℃下是比较舒适的。由于猪的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通过体表散热很慢,对高温比较敏感。猪热应激的主要表现是张口呼吸、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尖叫、皮肤起疱、身体僵硬、肌肉震颤。1.1热应激对种公猪的影响在较热的天气下公猪常表现出嗜睡、性欲下降等问题。如果气温在27℃环境下2周,异常精子就明显增多,精子活力下降。气温超过29℃,此后  相似文献   

19.
正泌乳奶牛对热应激会有明显的反应,主要体现在产奶量下降及精神沉郁带来健康状况下降。体征表现为气喘和大量排汗,体温上升到39℃以上。奶牛需要将日粮营养消化代谢产生的体增热排出体外,会本能的减少采食量。另外,受体温升高影响,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下降和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应对热应激,奶牛饲料转化效率会下降10%~15%。炎热季节产奶量损失可能高达50%。同时受体温升高的影响,体内激素水平也会发生变  相似文献   

20.
1饲养管理 1.1重点搞好保温 搞好保温是冬季猪场管理的重中之重。保温工作抓不好,猪群出现生长缓慢,料肉比升高;造成冷应激还会使猪群健康水平下降,诱发一些疾病;尤其对仔猪的影响更大,会使仔猪腹泻病情加剧,导致仔猪死亡率增高。此外,在寒冷环境中,猪群会加大采食量以增加机体代谢产热来维持体温,采食量的加大和日增重的降低会增加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