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水平的重要举措。我县自2004年初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更进一步做好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我们对全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对今后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及猪种改良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如东县能繁母猪存栏量达20多万,是江苏省母猪存栏量第一县,被农业部授予为“全国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如东县家畜改良站全年向全县养猪户供应优质种公猪精液达60余万份,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达到较高水平.本文旨在总结如东县家畜改良站母猪成功配种经验,奉献给畜牧界同行.  相似文献   

3.
如东县是闻名全国的养猪生产大县,全县常年存栏良种母猪22万头以上(占全省存栏母猪总数的i/10),年产优质苗猪640多万头,其中有515万头优质苗猪畅销到全国18个省市,获得了显著的养猪经济效益。为使如东县养猪业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增强三元杂交瘦肉型商品猪的市场竞争力,还需大力开展生猪品种杂交改良工作。加快生猪品种杂交改良进程既经济又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全面推广应用猪人工授精新技术——猪人工授精仿生输精技术,这已成为如东县畜牧部门所有人员的共识。  相似文献   

4.
记者:孙教授,请您谈谈目前我国农村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的现状? 孙教授:目前,全国各地在农业部生猪良种补贴工程的带动下,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搞得轰轰烈烈,总体看来,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农民普遍认为,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品种改良最有效的途径,是能够推动中国养猪业发展、给农民带来实惠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经过多年的技术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已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在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我们采取一定措施,希望引起技术推广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猪人工授精站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阐述了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猪人工授精站点应采取的对策,以期为在生猪生产中推广和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猪繁殖工作中1项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促进优秀个体遗传基因的扩展,推动猪种的改良,降低生猪饲养成本,防止猪病的传播。随着养猪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贵州省在2007年开始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以来,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但也暴露出很多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根据多年从事乡镇畜牧兽医品种改良工作。浅析如何利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做好生猪品种改良,实现良种覆盖率,以及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做好生猪品种改良在生猪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如何起到的作用。1领导重视,加大扶持力度县局把推广猪人工授精工作作为发展养猪业的重要举措来抓,同时县局把猪人工授精站点建设和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纳入县区畜牧推广站的年度考核目标。各乡镇要根据自身生猪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能繁母猪分布情况统一建立布局合理、辐射面广、能  相似文献   

9.
<正> 江苏省太兴县从1974年秋,公社开始推广人工授精以来,经过几年努力,现全县猪的繁殖中较广泛地使用了人工授精技术。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重视人工授精技术,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够不断地提高母在猪受胎率和产仔率。1980年母猪1次输精受胎率达91%,窝产仔数达12.26头,比1978年受胎率提高6.3%,产仔数提高1.75头。  相似文献   

10.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十分成熟的实用操作新技术,其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尤其重要。本文阐述了临夏县人工授精技术示范推广情况、主要做法和体会,应该准确定位猪人工授精技术,积极适应生猪市场形势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1.
浅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获得可观的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表现出分布不均衡,其中在南方各省区应用较普遍,在北方则应用较少。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上落后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忽视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50年代已大面积推广了,  相似文献   

12.
<正>猪人工授精是提高生猪商品产出率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黑龙江省近几年才开展猪人工授精推广普及工作,应用普及率很低。建立科学的推广应用新模式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养猪成本,扩大优秀种公猪利用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实现养猪业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推广效果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在牡丹江市科技局立项并开始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已  相似文献   

13.
倪兴军 《养猪》2010,(2):23-24
近年来,酒泉市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特别是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环节,对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酒泉市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开展,总结出一套种公猪调教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自2006年江苏省如东县发生猪蓝耳病疫情以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如东县采取了积极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十多年实践证明,猪蓝耳病防控工作中疫苗接种、实验室监测能对疫情控制和稳定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能从源头上抑制病毒的扩散、蔓延和传播。本文通过对猪蓝耳病病因、在疫病防控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对2015—2018年有关数据统计分析,对猪蓝耳病免疫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估。一、病因分析2006年春夏之季,如东县发生猪  相似文献   

15.
郭芳彬 《养猪》1993,(4):11-13
一、猪人工授精发展简况猪的人工授精于1932年首次试验成功;1948年日本的伊藤等人应用公猪鲜精进行人工授精获得仔猪,50年代才试用于养猪生产,直到70年代初才被重视和推广应用,人工授精的母猪已达1000万头。近年来,由于集约化、工厂化规模养猪业的发展,更促进了人工授精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猪的人工授精数量:中  相似文献   

16.
闵家镇是一个比较大的镇,有14个村,16万亩耕地,畜牧业生产的重点是养猪。从1979年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当时,由于行政组织工作和技术推广工作脱节,进展缓慢,1985年猪人工授精只有681头。从1986年以来,实行了“双包双保”(即镇、村干部包收配种费,保受配头数,配种站及技术员包配种,保受胎率)责任制,猪人工授精工作走上了正轨,四年来,取得了“五个多”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吉林畜牧兽医》1999,(2):11-11
吉林省梨树县家畜繁殖改良站建于1987年3月,主要工作任务是承担家畜家禽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负责家言人工授精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管理。目前,我站已指导全县利用人工授精技术配种母猪46.8万头,猪的品种改良已连续6年实现“全改县”,改良猪比例达100%,其中三元杂交改良面达46%。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开展猪的人工授精,加快品种改良步伐1985年省里先后投资24万元在我县建起8处猪的统一供精站。我们又在周围乡镇建了取精乡和输精点,在猪的品种改良上起到了龙头和示范作用,从而加快了全县…  相似文献   

18.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了广东省湛江市生猪养殖业中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酒泉市在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使其优势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未认识到后备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环节,对猪人工授精工作的开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酒泉市规模化猪场人工授精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开展,总结出一套种公猪调教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自从十九世纪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取得初步成功以后,世界各国便纷纷开始了畜禽的人工授精试验。时至今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世界的普及率已达饲养量的6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试验,并逐步推广,当时主要应用于外来猪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猪。真正大范围的普及应用则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养猪场的建立,人工授精技术才为广大养殖场经营者接受并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