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近年来,双层拱架塑料大棚在江淮地区应运而生,但该类棚型未定,棚内生产小气候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介绍了双层拱架塑料大棚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使用AutoCAD和ProE建立了双层拱架的三维模型,再通过ANSYS ICEM CFD软件将三维模型简化为2-D模型并进行结构化网格划分。针对双层拱架塑料大棚的通风效果分别进行贯流式通风和单面通风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贯流式通风时内棚和保温层温度分布均匀,并带走棚内热量,有利于双层棚的结构稳定性,能够保证明显的通风效果;单面通风时从内棚进口处开始向另一面,温度呈现阶梯递增形式,最高温度达329 K,最大温差达29 K,保温层温度较均匀、变化不大。因此,采用贯流式通风有利于双层棚的通风效果。仿真与分析结果为双层拱架塑料大棚的实际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秋季利用塑料大棚代替冬季在海南岛对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的育性与纯度鉴定,不仅可以大量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较海南鉴定提早5个月得到结果。这既有利保证种子质量,实行有计划繁殖、制种和大田种植,又有利于完善和巩固省提、地繁、县制的种子生产体系,从而有效地促进杂交水稻持续稳定的发展。现将我们利用塑料大棚鉴定杂交稻“三系”亲本种子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夏良茶  汤维斌 《茶业通报》2003,25(3):116-117
为了适应茶叶市场新形势和人们对名优茶抢早尝鲜的需求,我们于1993年开始在竹溪县茶叶科研所茶园内进行了茶树塑料大棚覆盖栽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出现了较猛的发展势头。现将几年来我县茶叶塑料大棚设施栽培技术与经验作如下总结:1大棚覆盖茶园的优点1.1提高抗灾能力竹溪县是地处鄂西北山区,自然灾害较多,特别是春季的“晚霜”及“倒春寒”对名优茶生产威胁较大,极易发生冻害。采用塑料大棚覆盖栽培,可以使棚内温度升高,提高抗冻能力。同时,大棚内蒸腾、蒸发的水分被保留在棚内,土壤湿度及空气湿度明显增加,保证了茶树对水份的需…  相似文献   

4.
阐明了目前精养池塘存在的问题和采用生物方法净化养殖水体的优势。着重介绍了国内外精养池塘水质常用的生物净化方法和一些相关的具体实例,指出因地制宜地将几种生物净化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水质调控效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及预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为揭示塑料大棚室内气象要素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建立一个适合本地的塑料大棚小气候预报模型,本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草莓塑料大棚为研究对象,收集2007年12月-2008年4月大棚内外气象数据,系统研究温室内外温度、湿度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分析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最低气温的关系。研究表明,室内的气温、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室外,室内与室外的最高温度相差5~10℃,最低温度相差3~6℃。室内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成线性负相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的温室内空气温度预报模型,并利用独立数据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冬季和春季的逐时气温预报值与实测值基于1:1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12、0.887;标准回归统计误差(RMSE)分别为2.3℃和2.7℃,该研究结果可为慈溪市设施农业环境调控及小气候预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平均温度也能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一、建饲养池1.开放式饲养池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普通型和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效应进行了研究,从各品种物候特点、植物学特征和经济性状、产量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型与珍珠豆型花生品种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且普通型品种的饱果数、荚果品质低于珍珠豆型品种,所以在我县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应以珍珠豆型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苗期根系性状的遗传特性,用来改良材料的抗旱性,本研究以旱敏型材料‘WN897’、抗旱型材料‘Wu109’及二者通过杂交和回交获得的F1、B1、B2和F2为材料,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干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主根长、侧根数、根冠比和根鲜重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侧根数的遗传率均高,而主根长、根冠比及根鲜重的遗传率均较低,根冠比的遗传率在干旱胁迫下明显低于正常条件,根鲜重的遗传率在干旱胁迫下明显高于正常条件。因此,侧根数可以通过单交的方法进行改良,在低世代材料中就可进行有效选择,主根长可以通过复交或多代轮交进行改良;而对于根冠比和根鲜重,鉴于二者均在B2群体中有着较高的遗传率,可以通过多代回交的方法对这两个性状进行改良,在回交后代中进行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温度场分布及其保温性能问题,基于2016 年3 月8—10 日的新型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内外GL820 绝缘多通道数据记录仪、中长图彩色无纸记录仪、光电式总辐射传感器V2.0 的温度、光照记录数据,应用MATLAB软件进行二维温度场的拟合和图像绘制。结果表明:06:01 为大棚最低温度,最低气温9 日>8 日>10 日;08:01—12:01 为温度上升期;8 日、10 日12: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9日14:01—16:01为大棚最高温度;22:01温度8日、10日>9日。阴天的8日或阴~晴的9 日09:01 先从大棚的下部升温,12:01—16:01 大棚上部升温较快,20:01—22:01 大棚上部降温较快;晴天的10 日9:01 先从大棚的上部升温,12:01—16:01 是3 天的最高温度,18:01 从大棚下部开始降温,20:01—22:01 大棚上部气温最低。在大棚温度最低时或最高时,大棚顶部最高点对应为大棚温度最低点或最高点。夜间00:01—08:01 期间10 cm地温较低,地温8 日>9 日>10 日;10 日07:00—08:00 地温 最低(11.3℃)。棚内、外光照强度差距较大,光照强度10 日>8 日>9 日。双连双拱双膜塑料大棚在2 月中旬喜温果菜类可以定植,早于单膜塑料大棚25~30天,在春提早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提高优质两系光温敏型核不育系‘荃211S’的白叶枯病抗性。以‘荃211S’为受体亲本,以含有抗白叶枯病Xa23基因的CBB23为供体亲本,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筛选抗白叶病的不育株系。筛选出4个改良不育株系QK211S-1~QK211S-4。改良‘荃211S’株系的农艺性状、育性转换温度、异交结实率与‘荃211S’相近,但在白叶枯病抗性上明显增强,表现出高抗或抗,抗性级别0~2。改良‘荃211S’株系所配组合与‘荃211S’所配组合在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的差异不显著,但白叶枯病抗性显著增强,抗性级别为1,高抗。改良的4个‘荃211S’株系为选育抗病水稻品种奠定了基础,可以直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塑料温棚在星洲红鱼安全越冬与提早繁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永春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4):403-407
本实验主要是对星洲红鱼的温室大棚安全越冬和亲鱼的早春繁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温室大棚进行保温,可以使棚内的平均气温和水温分别保持在28.3℃和25.2℃以上,分别比室外温度高出8.1℃和6.1℃,亲鱼越冬期间成活率93.7%,比室外越冬池的82.9%提高13.0%;棚内温度高而稳定增加了星洲红鱼的性腺生长发育积温,性腺由入温棚时(1月份上旬)的第Ⅲ期,成熟度0.98%,经温棚内强化培育40-50d,2月中旬达成熟的第Ⅳ期,成熟度为3.12%,繁殖积温1280.5℃.d,而自然环境中星洲红鱼性腺在4月中下旬才能达到成熟,繁殖积温需2198.7℃.d ,减少41.8%,使其繁殖时间提前了2个月,为延长星洲红鱼的养殖时间增加产量提供了保障。棚内产后亲鱼,经40d左右产后强化培育,4月上旬再次达成熟,1#温棚和3#温棚在2-4月间比露天池多生产100万尾鱼苗量,增加60.6%。  相似文献   

12.
为减轻葡萄越冬掩埋的劳动强度,2013/2014 年冬季,在新疆吐鲁番进行双层覆膜、再生棉被和土埋下温度的逐日观测。结果表明,双膜覆盖比再生棉被和土埋的热性能好。双膜最低温度高于-18℃冻害临界值,有较高的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的补偿温度,可以缓解最低温度时的冷冻。双膜覆盖“春提早”的作用明显,增加了生长期,使得果穗大而重。双膜还比再生棉被和土埋廉价,容易起步,还可利用温室淘汰旧膜使成本更为低廉。  相似文献   

13.
冬季设施栽培韭菜已成为北方韭菜生产的主要模式。为明确冬季不同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发生规律,并探究影响其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系统调查了山东地区冬季3种主要的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周年发生动态,同时监测了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分析其与韭蛆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韭蛆在小拱棚、中型拱棚和日光温室韭菜中,发生规律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小拱棚中,韭蛆危害最轻,仅扣棚初(12月中下旬)越冬幼虫复苏形成1个危害高峰;中型拱棚韭蛆危害次之,除扣棚初越冬幼虫危害外,2月底为1代幼虫危害盛期;日光温室中,自扣棚后韭蛆每月可发生1代,为害最为严重。设施韭菜掀棚后进入露地养根期,春秋季韭蛆危害较重。棚内温湿度监测结果显示,5 cm土壤温度日光温室中型拱棚小拱棚,温度是影响不同设施条件下韭蛆发生危害差异的重要因素;土壤湿度基本可满足韭蛆正常的生长发育。研究为山东地区不同设施栽培韭菜韭蛆的发生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垄作沟覆不同地膜对旱地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8—2019年在宁夏南部山区设置垄上覆盖普通塑料地膜,沟内分别覆盖普通塑料地膜(DD)、可降解渗水地膜(DS)和麻纤维地膜(DM),以沟不覆盖为对照(CK),研究其对作物关键生育时期(播后60~120 d)土壤水分、马铃薯功能叶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蕾期(播后60 d)不同覆盖处理可显著提高0~100 cm层土壤贮水量, 2018年以DD处理最高, 2019年以DM处理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11.2%和21.6%。马铃薯关键生育时期,除2019年DS处理叶面积指数较CK显著提高外,其他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不同覆盖处理可有效提高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其中在块茎膨大期(播后120 d) DM处理分别较CK显著提高30.0%和23.2%。2年块茎膨大期DD、DM和DS处理块茎干物质累积量平均分别较CK显著提高54.9%、50.0%和22.6%,马铃薯产量平均分别较CK增产13.2%、14.1%和5.2%,平均净收入分别增收16.3%、14.6%和4.0%,而DS处理马铃薯产量和净收益与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摘要:珠江三角洲秋冬季节高强度的叶菜种植中,随着气温降低叶菜产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连续种植4茬叶菜,在磷、钾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尿素、碳铵及其配施有机肥的试验表明:尿素处理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好于碳铵处理,但这种差异随气温降低而逐渐收窄;尿素、碳铵分别配施有机肥的两处理产量差异较小。供试叶菜硝酸盐含量受品种、气温和施肥等方面的影响,配施有机肥具有降硝作用。试验还表明:施肥特别是配施有机肥具有培肥作用,施肥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烟叶品质,进行了对植烟土壤不同覆盖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高C/N比秸秆与地膜双覆盖能够协调烤烟生长全过程的土壤温度,并且地温日变化幅度小,蓄水保墒作用显著,有机质积累明显,腐殖化作用强,使得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比例更协调,产值高。秸秆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与秸秆和地膜双覆盖相似,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品质较好,但由于在烤烟生长前期不能提高土壤温度,使得烟叶生长速度较慢,产量下降,产值与地膜单覆盖差异不显著;由于没有新鲜的有机质补充,地膜单覆盖对土壤性状改良不及秸秆单覆盖和秸秆与地膜双覆盖,从而使得烟叶品质较不协调,但产量较高,产值也较高。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典型地区农用地膜利用现状及残膜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山西省目前的地膜利用和残膜污染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和样方检测方法,对山西省各市县进行地膜问题的相关统计分析,同时对寿阳大田中的铺膜情况进行实时观测。结果表明:目前全省使用的地膜厚度大多在0.008 mm以下;全省90%以上都使用普通地膜,可降解类地膜很少;地膜覆盖面积居前三位作物分别是:蔬菜、玉米、马铃薯,南部盆地内有部分覆盖冬小麦;地膜使用量最多的市级单位是大同、忻州、临汾;地膜回收率极低,且大都是搁置路头、填埋、焚烧或者直接翻入土壤,残膜在土壤里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若一直沿用目前的地膜覆盖方式,不重视对残膜的回收,很快就会超过国家农田残膜限制标准,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本次调研统计分析可为山西省残膜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Watermelon ( Citrullus Lanatus ) is one of the major irrigated vegetables in the Jordan Valley. Watermelon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in the last few year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rickle irrigation and plastic mulching, especially in the highlands.
In this experiment it is intend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stic mulching on crop water use and on yields of watermelon. Soil temperature data was also collected in an attempt to study its fluctuation and degree of change under different mulching. Also studied were the root density and distribution.
Result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ater applied and in yields between treatments. Highest yield (average = 55.3 MT/HA) was obtained under transparent mulch and with average total water supply of 44.3 cm. Whereas under black mulch an average yield of 13.3 MT/HA was obtained although 40.1 cm total water was applied. Under no mulch, only 10.4 MT/HA was obtained with a highest total water supply of 51.2 cm. Root distribution and density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oil temperature under mulched treatm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non-mulched. Heat units determined showed no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parent and black mulched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20.
研发新型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是现代农业长期面临的任务。将不同温度制备的玉米秸秆生物质炭与NPK化肥混合制造成生物质炭复混肥,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生物质炭复混肥对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产量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比起常规化学复混肥料,施用生物质炭复混肥,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14%~61%和3%~29%;小白菜生物量提高了21%~93%,N、K含量分别提高了3%~64%和39%~41%;樱桃萝卜生物量提高了20%~45%,但NP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施用500℃下制备的生物质炭复混肥显著提高2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但远低于食用质量标准,并不影响蔬菜品质。总体看来,施用高温生物质炭复混肥,对于提高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产量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