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根据密码子的偏好性,采用PTDS方法化学合成了一个来源于Yersinia kristesenii的新型植酸酶基因(YkAPPAS),并且作为外分泌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表达。重组植酸酶YkAPPAS的蛋白分泌量可达到106.73μg/mL。对重组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比活力为2 330 U/mg;最适pH为4.5和6.0;最适温度为45℃;100℃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47.55%;90℃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56.75%;在pH 3—12时的活性均在30%以上。Li~+、EDTA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Zn~(2+)、Cu~(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植酸酶还具有良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对黑曲霉A 3214及其诱变株N14所产植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各种酶学性质,表明A 3214植酸酶和N14植酸酶的最适pH均为2.5,最适温度均为50℃,60℃保温10 min后酶活保留均在80%左右,用胃蛋白酶处理后酶活均保留80%左右,分子量均为47.4 KD,等电点均在4.5到5.0之间,K+,Na+,Ca2+,Mg2+,Fe2+在高浓度时对A3214植酸酶和N 14植酸酶都有抑制作用,而Zn2+,Cu2+,Mn2+却几乎没有抑制作用,A 3214植酸酶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5 mol/L,N 14植酸酶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4 mol/L,A 3214植酸酶的比活为135 777.5u/mg,N 14植酸酶的比活为148 447.5u/mg.  相似文献   

3.
试验选用A、B、C、D 4种不同的脂肪酶,其中酶A、B来源于黑曲霉,酶C、D来源于假丝酵母。以不同方法测定脂肪酶水解专一性、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以及脂肪酶对不同天然油脂的水解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酶A最优水解底物为C12,脂肪酶B、C、D最优水解底物为C8,4种脂肪酶对中短链脂肪酸的水解能力优于对长链脂肪酸的。脂肪酶A、C、D最适反应pH为9.0,脂肪酶B最适反应pH为8.0,4种脂肪酶均属于弱碱性脂肪酶,酸性条件下水解效果不佳。脂肪酶A、B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脂肪酶C、D最适反应温度为60℃。由滴定法测定得脂肪酶A、B、C、D酶活分别为1 193.94、1 599.84、1 178.12和1 509.01 U·g-1。4种脂肪酶对各种天然油脂水解效果各有差异,在pH为7.0,温度为40℃条件下,脂肪酶C、D优于脂肪酶A、B。  相似文献   

4.
商品过氧化氢酶目前大部分来源于动物肝脏和黑曲霉发酵,但是这些酶通常热稳定性不好、酶活力低且售价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来一株高产过氧化氢酶的菌株Pseudomonas stutzeri S12,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鉴定发现了该菌株中编码过氧化氢酶的基因katE,将其在E.coli BL21(DE3)中异源表达和纯化。KatE的最适温度为35 ℃,最适pH为8.0,酶比活可达到1 349 U·mg-1,该酶在10~40 ℃范围内的酶活力较高,具有较为广泛的温度适应性。 KatE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50 ℃处理5 h还剩余70%的酶活,60 ℃孵育2 h后剩余酶活仍有50%。其动力学性质Vmax为16 666 μmol·L-1·min-1,Km为100.5 mmol·L-1。该酶在中低温条件下酶活较好,热稳定性较好,且酶活力较高,为开发新型商品过氧化氢酶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黑曲霉A3214及其诱变株N14所产植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各种酶学性质,表明A3214植酸酶和N14植酸酶的最适pH均为2.5,最适温度均为50℃,60℃保温10min后酶活保留均在80%左右,用胃蛋白酶处理后酶活均保留80%左右,分子量均为47.4KD,等电点均在4.5到5.0之间,K^+,Na^+,Ca^2+,Mg^2+.Fe^2+在高浓度时对A3214植酸酶和N14植酸酶都有抑制作用,而Zn^2+,Cu^2+,Mn^2+却几乎没有抑制作用,A3214植酸酶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5mol/L,N14植酸酶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4mol/L,A3214植酸酶的比活为135777.5u/mg,N14植酸酶的比活为148447.5u/mg。  相似文献   

6.
对用黑曲霉植酸酶基因构建的一株重组酵母E22所产植酸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各种酶学性质,表明E22植酸酶分别在pH2.5~3.0和pH5.5左右具有2个最适pH峰,有活性pH范围为pH2.0~7.5,pH2.5时的最适温度为45℃左右、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 2 mol/L、比活为493 328.7 u/mg、受Fe2+抑制,pH5.5时的最适温度为55℃.对植酸钠的Km值为0.000 1 mol/L、比活为624 376.2 u/mg、受Ca2+和Zn2+抑制,85℃热处理10 min酶活性保留70%,pH2.5下用胃蛋白酶、pH5.5下用胰蛋白酶处理6 h后酶活均保留90%左右,分子量为61.7KD,等电点在4.5到5.0之间.  相似文献   

7.
马冬梅  潘峰  张焕春  陶国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2024-12025
[目的]研究植酸酶在猪饲料中的应用条件。[方法]采用钒钼酸法测定植酸酶活力,研究植酸酶活力及时间、温度和pH等因素对饲料中植酸酶作用的影响。[结果]各样品溶液的OD平均值分别为0.241、0.245和0.220。总磷量平均值分别为1.6948、1.7229和1.5516μmol/g,酶活平均值分别为5891.78、5743.00和5171.89IU/g。植酸酶的最适温度为55℃。50~65℃下饲料中植酸磷的降解率接近100%,40℃下其降解率为80%。4h后植酸磷的降解率为80%,5~6h后植酸磷基本被完全降解。pH值为2.5和5.5时植酸酶的活性最强;pH值为7.0时,植酸酶的活性很低。在温度为55℃和pH值为5.5的条件下,5h以上植酸酶对植酸钠中植酸磷的降解率为60%-100%;在温度为40℃和pH值为2.5的条件下,4h后其降解率为60%。[结论]该研究为植酸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品果胶酶(Aspergillus niger)的催化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商品果胶酶的催化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果胶酶的最适pH为3.8,最适温度为50℃,酶在pH 3.4~4.2区域较稳定,在pH>4.5与pH<3.0下很快失活;酶在50℃以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温度升高,酶的热稳定性下降,65℃下热变性2 h,酶活力降低80%.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果胶酶水解果胶的米氏常数Km=(5.16±0.13)mg/mL,最大反应速度Vmax=(2.73±0.02)μg/(mL.min).Na+和K+对酶活力没有任何效应,0.1mmol/L Ca2+可使酶活力提高22.8%,5.0 mmol/L Zn2+对果胶酶活力的抑制达到17.4%,Mg2+、Mn2、Co2+、Hg2+和Ag+对果胶酶活力影响不大,Cu2+和Fe3+对果胶酶活力影响较大,浓度为5.0 mmol/L时,对果胶酶的抑制可分别达到88.9%和100%.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植酸酶在制粒过程中易变性失活的问题,以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ZJUY中的植酸酶基因phy A为亲本,借助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介导的定点突变,对植酸酶基因的关键位点进行密码子优化、引入氢键以及二硫键Cys196-Cys446的缺失突变;凭借无缝克隆成功将锚定片段FS和携带标签Flag的目的片段phy A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C中;采用氯化锂转化法,将构建的8个表达载体pPICZαC-FS/phy A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巴斯德毕赤酵母(Komagataella phaffii)GS115基因组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基因改良后的植酸酶在巴斯德毕赤酵母细胞表面成功展示。重组菌株A31、A61和A84的植酸酶活性均可达7 000 U/g。与分泌型植酸酶相比,展示酶具有更好的高温和酸碱耐受性,其中菌株A61在90℃水浴处理1h后仍有18%的酶活,在pH 1.6~4.0范围内,残余酶活保持在80%以上。菌株A61这一特性可以克服制粒过程中(60~90℃)植酸酶变性失活的不足,能够较好地满足动物饲料用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绿色木霉F-UV264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绿色木霉F-UV264固体发酵物中提取纤维素酶,基本酶学性质的研究表明:纤维素酶适宜pH值为4.6~5.6,此时能保持90%以上的酶活,pH值为5.0时相对酶活最高;适宜温度在40~50℃之间,在50℃时相对酶活达到最大值,纤维素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55℃保温1 h后,剩余酶活力为74.1%。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耐热性植酸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耐热性植酸酶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结果。[方法]克隆了泡盛曲霉植酸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使其在烟草中高效表达,对重组植酸酶与天然植酸酶性质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烟草叶片的植酸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重组植酸酶基因在烟草中得到较高水平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最高植酸酶活力为对照烟草的13倍;对烟草重组植酸酶蛋白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重组植酸酶拥有与天然植酸酶同样的最适pH值和最适温度,耐热性略微下降,但在80℃处理15 min后仍有33%的残余酶活力。[结论]该研究为该植酸酶基因转化饲料作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泡盛曲霉植酸酶的工业化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从云斑天牛肠道中筛选到一株产植酸酶活性较高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TN06。采用简并PCR和TAIL-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新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A06),开放阅读框全长1 902 bp,编码633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预测其前23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含有两个β-折叠桶结构域。将phyA0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经镍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纯化后的重组酶最适pH为7.0,在pH 6.0~10.0的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最适温度为55℃,热稳定性良好。同时,该酶在低温下仍保持一定活力,甚至0℃仍有活性。该植酸酶具有应用于水产饲料行业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黑龙江大豆根部土壤中分离一株穗霉属菌株,对其诱变菌株26-13-4所产植酸酶进行研究。该植酸酶对植酸钠的适宜水解温度为45℃、适宜pH为5.0,在4、25和45℃下热稳定性好,在pH4.0~7.0时植酸酶比较稳定;低浓度的Fe2+、Mn2+、Ca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而Cu2+、Mg2+、Zn2+、Al3+以及高浓度Mn2+、Ca2+、Fe3+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K+、低浓度的Fe3+对酶活没有任何影响。结果表明,该植酸酶以植酸钠为底物时的米氏常数Km为4.4×10-5mol·L-1。  相似文献   

14.
一株碱性脂肪酶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分离到90余株产脂肪酶的菌株。其中一株酶活较高的菌株N24液体发酵酶活达到19.5u·mL^-1。经细胞形态学分析、Biolog生理生化分析和16SrDNA序列比较表明该菌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实验表明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蛋白胨2.0%,可溶性淀粉3.0%,橄榄油1.0%,(NH4)2SO4 0.1%,MgSO4·7H2O 0.075%,K2HPO40.1%。该菌产生的脂肪酶最适反应温度为55踞,最适pH为9.0,属于碱性脂肪酶。该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处理60min酶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角豆中肌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研究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提取时间对长角豆中肌醇提取率的影响,确定粗提工艺后对粗提物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精制条件,并用GC法对其中的肌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长角豆中肌醇的粗提工艺为:40%乙醇做溶剂、提取温度为80℃、提取3 h;最佳酶解条件为:pH4.5、植酸酶浓度4.0%、酶解温度40℃,精制后肌醇含量达10.76%.[结论]该研究可为长角豆中肌醇的提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交联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为载体的固定化漆酶的优势,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在不同条件下对固定化漆酶和游离漆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游离漆酶相比,固定化漆酶与底物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的亲和力下降,但稳定性明显提高,最适p H值也发生了变化。固定化漆酶的最适温度为60℃,比游离漆酶升高了5℃;固定化操作p H为3.5时,固定化漆酶的酶活力最高。固定化漆酶对2,4-二氯苯酚降解时间为24 h时,降解率达到了85%,酶活力保持80%以上,漆酶的使用效率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纳豆芽孢杆菌配伍发酵产中性蛋白酶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纳豆芽孢杆菌SH和B1配伍发酵产物中中性蛋白酶的性质,通过Folin-酚法测定中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温度、最适作用pH值、pH稳定性、热稳定性和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抑制剂、模拟胃肠道环境对酶活力的影响,绘制相对酶活力变化图。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70℃,最适作用pH为11.0,其次是pH为7.0,40℃时热稳定性较好,在pH6~7时比较稳定,属中性蛋白酶。金属离子、抑制剂和模拟胃环境对酶有抑制作用,而10g/LTween-80和模拟肠道环境对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胶体几丁质平板产生透明圈法,从竹林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的优良菌株,以胶体几丁质为反应底物,对其所产的几丁质酶粗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 H 7.5,在p H 6.5~9.5的缓冲液中放置12 h后,残余酶活仍在60%以上,在p H 7.0~8.5的缓冲液中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说明该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酶在30℃时酶活最高,在低于60℃的处理条件下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且80℃处理后仍有37%的残余酶活,说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配制蟹壳培养基发酵该菌,发现该菌能直接降解蟹壳产生壳寡糖,且每克蟹壳降解后可产生5.3 mg还原糖。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