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明确京郊日光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量,以番茄‘欧盾’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3 7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果实品质有所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9.8%;其次是T2处理,较对照增产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4.4%;T3处理较对照产量有所降低。综合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溉24 mm(T1处理)是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吐鲁番市设施蔬菜水分高效利用的合理灌溉方式,调查了沟灌和滴灌对吐鲁番市日光温室早春茬哈密瓜、黄瓜、辣椒和番茄产量、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吐鲁番市,滴灌哈密瓜每667 m2 产量比沟灌高100 kg,每667 m2纯收入多1 017.6 元;滴灌黄瓜、辣椒和番茄每667 m2产量和经济效益均稍低于沟灌;但滴灌哈密瓜、黄瓜、辣椒和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和水分经济利用效率比沟灌高1~3 倍。综合考虑,滴灌是吐鲁番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应重点推广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北农佳秀"黄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明确不同灌溉方式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膜下微喷和膜下滴灌均能促进黄瓜生长,提高产量、灌溉水分生产效率、品质和经济效益。与CK(覆膜沟灌,农户常规灌溉量)相比,D1(膜下滴灌,70%常规灌溉量)、D(膜下滴灌,85%常规灌溉量)、M1(膜下微喷,70%常规灌溉量)和M(膜下微喷,85%常规灌溉量)产量分别提高34.5%、33.4%、29.1%和21.4%,处理差异显著。经济效益分别增加3.53万、3.31万、3.27万、2.20万元/hm2。在该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水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指标,建议条件较好的农业园区采用滴灌技术,生产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采用膜下微喷技术。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京市果树生产水肥用量大、用工多以及环绕滴灌施肥技术参数不明的现状,采用裂区设计方法,研究了环绕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溉施肥制度对果树生长、产量、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绕滴灌施肥技术,张力计读数为-25kPa时开始灌溉,每次灌水22.5~52.5mm,随水滴施水溶肥60~120kg/hm2的处理较好,与常规对照相比,节水29%、纯养分节约49%~67%,产量增加4.4%~8.5%,水分利用效率提高9.3~11.7kg/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8~2.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 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6.
以农大602辣椒为试材,利用张力计控制辣椒灌溉时期与灌溉量,分别研究膜下滴灌、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3种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辣椒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全生育期耗水量最少,辣椒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水分生产效率较膜上沟灌、膜下沟灌分别提高2.04kg·m-3和1.81kg·m-3。综合耗水量、产量等因素,膜下滴灌是秋冬茬日光温室辣椒生产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7.
痕量灌溉对温室生菜生长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菜品种"北京101"和"皇帝"为试材,以常规滴灌和减量滴灌为对照,研究了痕量灌溉系统对日光温室生菜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滴灌相比,低痕量和高痕量灌溉不影响生菜的株高、单株外叶重和单株净菜干重;单株净菜鲜重、单株根鲜重/干重、经济产量和地上生物量以常规滴灌最高,但与痕量灌溉无显著差异;低痕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其它处理提高8.2~30.7kg/m3。  相似文献   

8.
通过温室膜下滴灌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mm的处理产量达到138108kg/hm~2,比对照增产74.96%,达到极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为1.60kg/m~3;降低灌水量可提高果实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等可溶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京郊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以黄瓜"中农16"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灌溉方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沟灌处理黄瓜产量最高为90443kg/hm2,与传统灌溉相比,增产8.6%,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11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次是膜上沟灌处理,与传统沟灌相比,增产7.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6.23kg/m3,处理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灌水带处理与传统灌溉相比,虽然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处理间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综合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膜下沟灌和膜上沟灌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是春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设施西瓜栽培的最优灌水策略,以“早佳8424”西瓜为研究对象,在早春塑料大棚栽培模式下,以常规滴灌为对照,设置3个交替根区滴灌处理(灌水上限分别为70%、80%、90%田间持水量),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西瓜生长、产量、品质、养分吸收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根区滴灌处理(灌水上限和下限分别为90%和60%田间持水量)的综合性状最好,其主蔓长、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平均单果质量、产量及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全氮含量、全钾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理论产量达48 217.5 kg/hm2,水分利用效率达78.21 kg/m3,较对照分别增长11.09%和35.50%;且较对照节水33.01%,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和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不仅促进了西瓜生长、品质提升以及养分吸收,同时可以实现高产、节水,有效提升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水量对设施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宁夏中东部干旱地区设施番茄需水规律,在宁夏盐池进行了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耗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番茄的耗水量不同,平均耗水量为1.31~3.73 mm/d;开花坐果期耗水量最大,达到7.31 mm/d;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的茎叶、根的生物量及产量有显著的影响,灌水量为375 mm时产量达138 108 kg/hm2,比对照(灌水75 mm)增产75%,达到显著水平,水分利用率达到1.60 kg/m3,并初步制定了适合该地区设施番茄栽培的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2.
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产量与灌水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黄瓜于11月25日播种,翌年1月10日定植,从定植到拉秧140d(天),设5个灌水量处理(162.5~484.1m3·667m-2)。结果表明,黄瓜产量(9192~12933kg·667m-2)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利用效率则随之减少,黄瓜品质有下降的趋势。利用含盐量2.2g·L-1微咸水灌溉,土壤盐分累积显著,但土壤表层盐分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3.
灌溉方式对日光温室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津育5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基于传统畦灌的不同灌溉方式对灌溉水在黄瓜不同生育期水分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和渗灌减少了水分深层渗漏量和土面蒸发量,增加了植株蒸腾量,促使更多的水分被植株吸收利用。滴灌和渗灌分别比常规灌溉增产11.6%和15.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9.9%和68.7%。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黄腐酸肥对设施黄瓜生产的影响,以黄瓜“津美82”为材料,以当地常规底肥(有机肥4 000 kg/hm2)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用量黄腐酸肥(800、1 600、2 400、3 200、4 000 kg/hm2)配施有机肥作底肥的处理,探究底施黄腐酸肥对设施大棚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及田间管理状态下,底肥施用黄腐酸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与对照相比,T3处理(底施40% 有机肥1 600 kg/hm2+60%黄腐酸肥2 400 kg/hm2)下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最好,黄瓜单株总产量、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VC、可溶性固形物这6个指标较对照分别显著提高了24.16%、302.41%、72.67%、96.62%、140.34%、141.70%,硝酸盐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了61.41%。本试验条件下最佳底肥用量为有机肥1 600 kg/hm2和黄腐酸肥2 400 kg/hm2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黄瓜的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黄瓜株高和茎粗有着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灌水18次时达到最大值,光合速率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灌水18次时产量最高,说明黄瓜产量与生长指标、光合速率关系密切,在一定范围内,生长越旺盛,光合速率越高,总产量越高。从产量与生理指标变化趋势来考虑,为实现黄瓜的高产及节水效果,日光温室黄瓜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18次时,水分利用效率最佳,产量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水次数对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溉定额为600mm时,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灌水次数达18次时,黄瓜耗水强度整体随着生育期的延后逐渐增大,在结果盛期达到最大,随后逐渐下降;土壤贮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土壤水分的消耗则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水15~18次,既能满...  相似文献   

17.
王海鹏  孙振荣  袁宁  薛莲  蒲明  井彩巧 《蔬菜》2019,(10):24-27
为了研究水肥耦合一体化对设施番瓜生长的影响,试验进行了滴灌施肥与叶面喷肥相结合的模式探索。结果表明:设施番瓜灌溉量为4 260 m~3/hm~2,滴施氮磷钾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20-20-20)255 kg/hm~2,叶面喷施水溶肥1 000倍液6次(苗期喷施1次,开花期喷施2次,结果采收期喷施3次,每次喷施21 kg/hm~2),可明显改善番瓜植株农艺性状和商品性能,折合产量可达74 227.3 kg/hm~2,较常规滴施磷酸二铵(345 kg/hm~2)增产20 500.0 kg/hm~2,增产率38.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