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春130290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以龙00-0098为母本、克06F1-47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属春性中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88 d左右,产量突出,品质优良,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山农111是山东农业大学小麦品质育种室最新选育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20)。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冻、抗倒、抗病、优质强筋等特性,是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探索总结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山农111的节本、绿色、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藁优9618是藁城市农科所以自育高产抗刹麦雨材料8515为母本,以自育强筋专用小麦品种890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采用分步定标品质分析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于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4.
天选50号是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FUNDLEA 900为母本,天94-3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强筋抗锈高产山旱地冬小麦新品种。2008—2010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156.75 kg·hm-2,2010—2011年度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小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425.5 kg·hm-2,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条锈病,优质强筋,适应性强,是条锈菌核心疫源区甘肃陇南山旱地较为理想的优质抗锈高产冬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郑麦366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选育,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属优质强筋高产半冬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高产优质多抗的小麦产业发展需求,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广适优质的烟 0953 为母本,以高产多抗的西农538 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出中强筋半冬性小麦新品种连麦 186 ,并于 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20022 )。连麦 186 中感赤霉病、高抗条锈病、中抗黄花叶病毒病; 2019-2021 年 2 年度品质指标均达到中强筋小麦品种标准。重点介绍了连麦 186 的特征特性、产量及品质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源两优600是安徽桃花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中籼型温敏核不育系源118S为母本、恢复系TR1600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选育出的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新品种,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会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强、品质优良等特点。介绍源了两优600的品种主要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并总结出适宜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巨良 8079 是以优质小麦品种陕 253 经航天诱变技术选育的一个高代材料 01333-1-5-6 为父本,以高产小麦品系豫 94-98694-986 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高产、抗倒伏,是中强筋小麦品种,食用品质好,2020 年通过陕西省审定。为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潜能,进一步试验探索总结出与之配套的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以期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为优质小麦生产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龙辐09358是通过辐射诱变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18001,该品种具有高产、中强筋抗病耐密植、生育期中熟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种平麦998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平麦998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以陕优225为母本,西农28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2008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08。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2.
龙春18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0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0004。本文介绍了龙春18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抗旱、高产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新麦26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小麦所培育的强筋优质小麦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0007,品种权号为CNA20100645.5,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品质与加麦2号相当。为了突破"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难关,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新麦26适用的配套高产栽技术。1整地播种1.1精细整地按照"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耕播种  相似文献   

14.
连粳6188(参试名称连粳1830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系谱法杂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2.8d,中感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等特点。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4),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豫麦34号(原名郑农7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1982年以矮孟牛为母本,豫麦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抗病、广适于一体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产量三要素协调,品质达到强筋小麦国家标准,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冬麦区中晚茬地种植,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育成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小麦育种工作中"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的矛盾,为我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品种支撑,是我国小麦品质育种的技术跨越.在该品种的推广过程中,率先实施跨行业联合,实行订单农业,按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模式运作,累计推广超过400万hm2.2002年该品种作为我国食用小麦出口的主导品种之一,实现了中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克春14024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最新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强筋、丰产、抗病等特点,经过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于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21L0001。  相似文献   

17.
山农25是山东农业大学李斯深教授育种课题组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J1697/烟农19.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抗盐、节水耐旱、高产、优质、抗寒性好、分蘖力强、落黄性好.而且这个品种品质好,容重、湿面筋含量、蛋白质含量、沉淀值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优质强筋小麦的标准.该品种已于201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40号.该品种由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18.
伊粳12号是新疆伊犁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新品种。2000年3月28日经新疆伊犁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伊粳12号在伊犁州作为主栽品种种植,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9万hm^2,新增经济效益48.31万元,为伊犁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9.
南校205(原区试代号9675)是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玉米育种中心以自选自交系TS68为母本,辐288为父本育成的玉米新品种。2006年2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06003)。该品种在广西玉米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高产、优质、抗病和抗倒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丰德存麦5号是强筋优质小麦品种,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03)。通过定向选育实现优质和高产相结合,属半冬性中晚熟品种,高抗条锈病和黄化花叶病。大面积连片区域化种植能提高品质,实现优质优价,加快优质麦发展,满足用粮企业需求,助推强筋优质小麦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