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找寻适宜于贵州东部地区苹果桃种植的施肥方案。【方法】以苹果桃果园为研究对象,使用复合肥、商业有机肥和菜籽麸肥3种肥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和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在施入不同肥料处理中,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施用菜籽麸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上调22.80%;施用商用有机肥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上调71.21%和67.66%。相较于复合肥处理,施用有机肥对苹果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单果重、纵径、横径没有明显差异,只有菜籽麸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果实总糖含量和硬度强度,分别提升17.26%和17.16%。相较于复合肥处理,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桃果实总香气物质含量,其中菜籽麸肥和商用有机肥处理果实总香气物质含量分别提升44.07%和22.82%。【结论】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桃果园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提高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其中菜籽麸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分析‘瑞阳’苹果套袋及不套袋主要果实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的差异,为‘瑞阳’苹果在甘肃陇东地区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晚熟苹果‘瑞阳’为试材,测定其外观品质(单果质量、硬度、果形指数、果实色泽、果面光洁指数)、内在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分离和测定了可溶性糖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提取并测定了果实主要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结果】不套袋‘瑞阳’果实相比于套袋果实,其果面光洁度等外观品质无显著差异;果实总糖、蔗糖和果糖含量都显著升高(P0.05);不同处理之间香气物质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套袋果实香气物质总含量低于不套袋,香气物质种类有所减少,特别是"果香型"的酯类化合物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不套袋处理对瑞阳苹果果实外观品质无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果实内在品质,香气物质总含量显著升高且香气种类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套袋对越冬番茄果实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明确套袋对番茄果实生长发育、果实特性、果实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以番茄品种JYK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材质果袋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套袋显著降低了番茄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糖酸比,减少了果实Vc、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降低了果实的农药残留,加速了果实叶绿素的降解,但增加了果实含水量,促进了果实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合成。番茄果实成熟时,硫酸纸袋、无纺布袋及塑料袋处理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比不套袋提高了8.2%、60.9%和41.7%,且不套袋和套袋之间番茄红素含量达到了显著差异。此外,套袋还可增加果实的单果重,其中以硫酸纸袋效果最佳,塑料袋和无纺布袋次之,三者分别比不套袋增加了15.34%、13.22%和9.02%,套袋与不套袋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套袋影响番茄果实的营养品质,但改善了番茄果实外观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4.
不同肥料配施对红凤凰桃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西特有的3年生红凤凰桃为试材,研究羊粪和海藻有机肥与不同无机肥配合施用对红凤凰桃果实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为山西桃树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羊粪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施用后,对红凤凰桃单果质量有显著影响,比对照提高了25%;羊粪有机肥+0.5 kg果树专用肥施用后对果实硬度有显著提高,果实硬度比对照提高了6.5%;海藻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施用后,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4.5%和40.4%;羊粪有机肥+0.5 kg果树专用肥与羊粪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3.2%与36.3%;海藻有机肥+0.5 kg螯合中微肥的施用可有效增加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Vc含量。不同肥料配合施用不但增加了果实香气的种类,还提高了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套袋技术对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品质的影响,为省力简化(不套袋)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阿克苏富士苹果生产种植区域,套袋技术下测定苹果外观及内在品质,对比分析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在外观品质上,套袋对各区域果实的单果重、硬度、果形指数影响不大,红旗坡和共青团不套袋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套袋,达到18.30%、17.27%,分别提高了19.5%和9.5%。套袋处理对三个区域苹果色度影响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变化,平均色差值为45,对照处理色差值普遍高于套袋处理。套袋处理可溶性总糖显著低于不套袋,沙河镇最高达到84.16 mg/g,高于套袋处理14.3%,两种处理果实VC含量差异显著,共青团农场的不套袋果实VC含量高达111.75 mg/kg,显著大于套袋处理43.17 mg/kg,高出61.37%。套袋对富士苹果可滴定酸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均在0.3%左右。套袋处理对果实单宁含量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沙河镇,单宁最高达到10.61 mg/g,相对于不套袋高出19.7%。【结论】套袋技术可增加苹果果实光洁度,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各理化品质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6.
【背景】 聚乙烯薄膜单果套袋是目前我国最为常用的柑橘贮藏期保鲜方式,近50年来在全国大范围应用。近年来聚乙烯薄膜果袋因使用后回收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且由于柑橘单果套袋主要依赖手工完成,导致劳动力日益紧缺、生产成本逐年上升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研发一种能替代聚乙烯薄膜的新型涂膜材料,实现柑橘保鲜生产向全程机械化转型是产业的重大需求。【目的】 研发以小烛树蜡及蜂蜡为基础的“BC”(Beeswax-Candelilla Wax Coating)涂膜剂配方,并用于处理温州蜜柑果实,评价其保鲜效果以及替代聚乙烯薄膜单果套袋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最优比小烛树蜡、蜂蜡和甘油组合涂膜剂,以成熟‘尾张’温州蜜柑果实为试验材料,进行套袋或涂膜处理。对处理后的果实在不同时间节点检测以下指标:果实失重率、硬度、色差、果汁总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总酚总黄酮含量、呼吸强度、果实内部气体成分和异味物质含量,并用气相质谱仪检测不同处理果皮初生代谢物含量。扫描电镜观察处理后果面蜡质形态;同时对光泽度、异味、风味、出汁量、甜度、酸度和总体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BC涂膜剂处理温州蜜柑果实常温贮藏28 d后,果实失重率从22.62%显著降低到3.83%;同时延缓硬度与色差值的变化,延缓果实内部TSS和TA含量变化,提高果皮总酚、总黄酮及初生代谢物含量。果实内部CO2浓度适度升高,呼吸强度从43.36 mL·kg-1·h-1显著降低到16.75 mL·kg-1·h-1;较对照处理而言,BC处理还增强了果实感官品质,总体满意度从3.09提升至3.69。除异味物质、呼吸强度外,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表明BC与套袋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BC处理的果实中乙醇含量(777.9 mg·L-1)显著低于人类感知阈值水平(1 500 mg·L-1)及商业涂膜剂处理后的浓度(2 021.2 mg·L-1)。【结论】 BC涂膜剂保水性能良好,涂膜处理后与套袋果实相比,果实的内部品质、外观品质以及测定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而且涂膜处理与果实采后加工分选线兼容性好,可实现在线打蜡处理,生产效率高,生产用工少。综上表明BC涂膜具备替代套袋保鲜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套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晚熟苹果品种"瑞雪"为材料,常规方法测定其外在品质指标(色泽、果形指数、果面光洁指数、果锈指数和日灼果率),并测定单果质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内在品质指标;采用超声波水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可溶性糖主要成分及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提取并测定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及含量。【结果】与不套袋对照果实相比,套单层袋"瑞雪"苹果外在品质指标改善明显;总糖含量显著下降,其中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降幅较大,果糖次之,葡萄糖含量变化不显著。与套双层袋果实相比,套单层袋果实总糖含量有所升高,其中果糖含量增加显著(P0.05),葡萄糖、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变化不显著。2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总含量均低于对照,物质种类均有所减少,特别是"果香型"的酯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考虑套袋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及套袋成本、工效等因素,建议在"瑞雪"苹果栽培中优先选择套单层袋。  相似文献   

8.
以富士苹果为试材,在宁夏引黄灌区中卫和青铜峡两个苹果主产区研究了套袋对苹果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光洁度、着色指数、商品果率、含水率均高于不套袋果,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花青苷含量则明显低于不套袋果。套袋对果形指数和单果重影响不明显,但有降低果实单果重的趋势;套袋可有效降低果实农药残留,但对提高果实食用安全性的优势并不突出。综合分析,套袋的影响弊大于利,"无袋"栽培将是未来宁夏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改善目前苹果园过量施肥的现状,探索适合鲁中地区苹果园提质增效的合理施肥方案。【方法】以5年生的‘沂源红’苹果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CK)、优化施肥(T1)、300kg/亩和500kg/亩有机肥分别替代10%的化肥、20%的化肥及30%的化肥(T2-T7)八个处理,试验收获期测定苹果亩产、生物学性状及果实品质各项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施用有机肥可以明显提高苹果的产量和果实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各处理组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T1>T6>T2>T7>T3>T5>T4,且以优化施肥(T1)最显著,产量提高49.54%。同时,优化处理(T1)能够显著提高苹果生物学性状和果实品质:单果重、果实硬度、果型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8.89%、8.33%、21.85%、8.59%、13.16%和35.49%,可滴定酸的含量降低28.89%。【结论】在鲁中地区苹果园中建议采用优化施肥,即每亩全年施用氮肥(折纯)22kg,磷肥(折纯)15kg,钾肥(折纯)22kg,同时施用500kg有机肥替代化肥,不仅有利于增加苹果产量,改善果实品质,提高果实商品性,也有利于鲁中地区苹果园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1-MCP和蜂胶对冷藏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1-MCP和蜂胶对冷藏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为苹果的无公害保鲜提供新型高效的保鲜剂。【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和蜂胶处理后,在(1±0.5)℃下贮藏,定期测定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结果】在(1±0.5)℃的贮藏环境中,1-MCP处理在整个贮藏期都能够较好地抑制苹果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大,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保持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稳定,显著降低果实失水和腐烂程度,贮藏果实品质高于对照。蜂胶处理在贮藏前3个月内的保鲜效果与1-MCP相当,能够延缓果实的后熟衰老,有利于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且果实类黄酮含量高于1-MCP处理和对照,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但后期保鲜效果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结论】1-MCP和蜂胶保鲜效果相当,但综合考虑,红富士苹果短期冷藏时以蜂胶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乙烯与1-MCP处理在7℃冷藏条件下对伯谢克辛甜瓜采后生理品质的影响,为甜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伯谢克辛甜瓜为原料,分别采用500 mg/L的乙烯和2 μL/L 1-MCP对甜瓜进行处理,每隔24 h测定甜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还原糖、VC、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结果】 与CK相比,1-MCP可以明显降低甜瓜果实呼吸强度、细胞膜渗透率,保持甜瓜果实硬度,抑制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可滴定酸、VC含量下降,乙烯处理降低果实硬度,促进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结论】 伯谢克辛甜瓜为乙烯敏感性果实,1-MCP处理能够抑制甜瓜采后呼吸作用,减缓甜瓜果实营养物质的流失,较好的保持甜瓜品质,乙烯处理提高了甜瓜的呼吸强度和细胞膜透性,降低果实硬度,加速了果实采后品质劣变及软化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2.
以22年生乔砧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设置不同梯度生物有机肥配施减量化肥处理,研究其对苹果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M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分别比单施化肥(对照处理)提高4.53%、6.82%,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22.89%、21.74%、40.14%和311.36%;有机肥用量为10 kg/株,化肥减量25%(M5处理)的苹果单果质量、果形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Vc含量与化肥配合施用有机肥10 kg/株的M4处理间差异不显著。M5处理(株施生物有机肥10 kg+0.21 kg N+0.14 kg P2O5+0.26 kg K2O)能显著改善苹果品质,可作为推荐施肥量。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选用双层纸袋、单层纸袋和塑膜袋3种果袋,研究了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套纸袋能明显改善红富士苹果果实的外观品质,尤其是能增加果皮中花青苷含量,提高果实着色指数,降低果皮的粗糙程度和果锈,但套袋有减少单果重、增加日灼和促进黑点病的发生。套袋对果实硬度影响较小,其中双层纸袋和塑膜袋的硬度都较对照小,单层纸袋的硬度大于对照。套袋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有所降低,其中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幅度大,套单层纸袋的可滴定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下降27.8%。套袋果实的辛硫磷含量未检出,符合NY5011-2001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苹果的要求,而未套袋苹果的辛硫磷含量超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以13年生黄金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以木本泥炭类为原料配制的腐植酸钾、复合微生物肥及土壤调理剂等不同类型有机肥与堆肥配合基施对梨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含量和风味指数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堆肥相比,堆肥+木本泥炭、堆肥+腐植酸钾、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和堆肥+土壤调理剂等处理对果实单果重与产量没有明显影响,但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高果实总糖和各糖分含量,且堆肥+腐植酸钾和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效果最显著,但各处理对果实有机酸及各有机酸组分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施用木本泥炭有机肥显著提升果实风味,以堆肥+复合微生物肥处理果实风味指数最大。在本试验条件下,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与酸含量及风味方面综合考虑,黄金梨施用堆肥7.5 t/hm~2+复合微生物肥料3.9 t/hm~2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采前套袋及气调袋贮藏对拉萨‘新红星’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拉萨地区‘新红星’苹果未套袋果实和套袋果实为试材,分别采用室温和室温气调袋2种贮藏方式,研究采前套袋及采后气调袋贮藏对‘新红星’苹果果实质地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采收时分别测定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果实密度及色差等指标,并测定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果实套袋后单果质量增加,果实密度减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质量分数等明显降低,同时色泽变艳;气调袋贮藏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维生素C质量分数下降缓慢,且未套袋果实略高于套袋果实。采前套袋果实综合品质较佳,气调袋贮藏能够延缓果实衰老进程,尤其是对采前套袋果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1-MCP与ClO2复合处理对经冰水预冷后的樱桃在冷藏条件下的保鲜效果,为樱桃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套袋胜利樱桃为试材,应用3μL/L 1-MCP复合20 mg/L ClO2处理,研究樱桃在0~2℃贮藏期间呼吸速率、硬度、总酚含量及果实风味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1-MCP复合ClO2处理比1-MCP单独处理更能有效提高樱桃贮藏品质,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较好地保持了果实硬度和果柄拉力,减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具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贮藏结束时,复合处理果实的总酚、类黄酮含量分别较对照和1-MCP单独处理分别提高44.18%、38.30%和14.29%、14.18%,果柄干枯率较对照和1-MCP分别降低30.14%和19.41%,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结论】1-MCP复合ClO2处理更能有效地保持樱桃冷藏品质,保鲜效果优于1-MCP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渭北旱塬苹果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的最佳施用量,为苹果园精准化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5年生矮化结果树‘玉华早富’苹果品种为试材,设置6个施肥处理:常规施肥模式(CT),全年施用1.16 kg/株化肥,不施用有机肥,不灌水;双减模式(SJ),全年施用0.92 kg/株化肥和20 kg/株有机肥,不灌水;水肥一体化模式WF1~WF4,全年分别施用0.92,0.78,0.66,0.56 kg/株化肥,施用有机肥和灌水量均相同,分别为20 kg/株和0.12 m3/株,测定不同处理苹果产量、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总含量等指标。采用主观层次分析法、客观熵权法对各单一指标赋权,再利用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计算各指标最终权重,然后用近似理想解(TOPSIS)法计算苹果综合评价值,建立评价苹果综合指标的数学模型,分析水肥一体化模式下不同化肥施用量对苹果综合评价值的影响。【结果】与CT相比,SJ处理苹果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商品率虽有增加,但二者差异均不显著,而肥料偏生产力显著提高;WF1~WF4处理苹果单果质量、果实商品率、肥料偏生产力均明显增加,WF2、WF3处理苹果产量均增加,而WF1、WF4处理苹果产量均降低。与CT相比,WF1~WF4处理果实Vc、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和固酸比、硬度及果皮花青苷含量总体无显著变化;挥发性物质种类总体也无显著变化,但其总含量除WF2处理外其余均显著下降。根据TOPSIS法确定的不同施肥处理的苹果综合评价值由高到低为WF2>WF3>WF4>SJ>WF1>CT。通过综合评价寻优,当化肥施用量为0.73 kg/株时,苹果综合评价值最高,达到了0.72,可知在与CT和SJ处理相比化肥施用量减少37.07%和20.65%的情况下,能提高苹果的综合评价值。【结论】渭北旱塬地区水肥一体化模式下化肥最佳施用量为0.73 kg/株,其中N 0.28 kg/株,P2O5 0.14 kg/株,K2O 0.31 kg/株,氮、磷、钾肥按照2∶1∶2.2的质量比施用,此条件下苹果综合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1-MCP处理对巫山脆李冷藏期果实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果实硬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以初步探究果实冷藏期软化机理及品质变化,为利用1-MCP进行巫山脆李的采后贮藏工艺开发和商业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结合(1±0.5)℃低温冷藏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不同时期"巫山脆李"果实硬度、果实内在品质和细胞壁组成成分含量。【结果】1-MCP处理抑制"巫山脆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快速上升,减缓可滴定酸的快速下降,减少冷藏期果实风味物质的消耗;同时,1-MCP处理能延缓果实硬度下降,维持较高的原果胶、总果胶和纤维素含量,减缓可溶性果胶含量的上升,从而推迟果实软化。【结论】1-MCP处理对"巫山脆李"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具有商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苹果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苹果品质的评价模型,为苹果新品种的引进和筛选提供评价依据.【方法】对甘肃庆阳地区果园栽植的23个着色苹果品种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测定指标有果皮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可滴定酸、花青素、果实硬度、单果质量、维生素C、果形指数.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苹果品质的数学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评价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苹果品质评价模型为:Y(综合得分)=0.244 7×果皮着色指数+0.207 5×可溶性固形物+0.172 0×糖酸比+0.102 5×可滴定酸+0.102 5×花青素+0.067 6×果实硬度+0.044 2×单果质量+0.029 4×维生素C+0.029 4×果形指数.【结论】综合评价模型的果实品质得分与感官评审结果有较高的拟合度,证明本模型进行苹果品质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以‘成纪1号’短枝型富士品种和‘静宁1号’粉红秦冠品种为试材,研究苹果套袋与无袋栽培对果实内在品质及农药残留的影响。对套袋和不套袋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无袋栽培果实综合品质均优于套袋果实;无袋栽培果实与套袋栽培果实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综合考虑果实内在品质、农残及当地生产成本等因素,在静宁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大力推广发展当地自主选育的优良苹果新品种‘成纪1号’和‘静宁1号’,同时引进推广易着色、特色优势品种,并进一步研究苹果无袋栽培综合技术,在静宁及周边地区逐渐推广苹果无袋化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