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计算表明与传统单层水平干燥炉相比,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绿麦干燥可以节能;每吨麦芽的煤、水、电消耗分别降低0.13t,2t和10.5kW·h麦芽生产成本可降低64.4元/t。  相似文献   

2.
计算表明与传统单层水平干燥炉相比,热管换热器应用于绿麦干燥可以节能,每吨麦芽的煤、水、电消耗分析降低0.13t,2t和10.5kW.h;麦芽生产成本可降低64.4元/t。  相似文献   

3.
富硒大麦芽富含蛋白质、糖类、黄酮、多酚和矿物质硒等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补充营养素、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可开发为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本文对富硒大麦芽的主要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富硒大麦芽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富硒大麦芽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成茹 《农技服务》2002,(6):35-35
<正> 在小麦收获期间,有时会遇上连续阴雨的天气,致使小麦发芽霉烂,造成严重损失。为此,在小麦收获遇雨时,必须采取有效方法对湿小麦防芽止霉。 1、密闭缺氧法 在室内的干燥地面上先铺一层稻糠或麦壳,再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将湿小麦堆  相似文献   

5.
HYG系列多环滚筒大型苜蓿草干燥成套设备是沈阳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近年研制成功并投入生产的新产品.该设备已在北京、山东、河北、河南、甘肃、新疆、山西投入生产使用,对于苜蓿草、大麦芽、银杏叶等物料的烘干,均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优质的植物硒资源食品原料,富硒大麦芽富含蛋白质、糖类、黄酮、多酚和矿物质硒等营养元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补充营养素、抗氧化、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效,可开发为营养保健功能食品。本文对富硒大麦芽的主要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以及富硒大麦芽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期望对产业发展有所帮助。S  相似文献   

7.
梁海  李保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311-11312
[目的]研究大麦(Hordrum vulgare L.)芽浸提液浸种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其在作物良种使用上更科学、合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育大麦芽浸提液原液及10、30、60、100倍液进行黄瓜种子发芽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干鲜重、根干鲜重。[结果]从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干鲜重和根干鲜重看,大麦芽浸提液浸泡黄瓜适宜浓度为10~100倍液,60倍效果最佳。[结论]大麦芽浸提液对种子萌发起着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一定浓度的大麦芽浸提液活化了种子体内的酶系统,促进了种子贮藏物质的分解,加速种子萌发进程;利用大麦芽浸提液进行种子处理是一项新的农业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探讨不同间作模式下小麦冠层光分布、光合速率及光合物质积累规律.[方法]在核麦和枣麦间作模式下,研究小麦不同冠区(冠下区和冠中区)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和下部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及光合物质积累的变化.[结果]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总辐射、小麦冠层上部PAR、冠层下部PAR和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核麦间作总辐射、冠层上部和下部PAR值在最大值附近点分布较少,尤其是冠下区,而在最小值附近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且冠层下部PAR值在光补偿点以下点分布显著多于枣麦间作,冠下区尤为显著.枣麦间作不同冠区小麦冠层上部PAR值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冠下区有0.5~2h在光补偿点以下,冠中区均在光补偿点以上.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树冠遮荫导致不同冠区不同时间段小麦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冠层群体的光合生产能力降低,导致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且核麦间作模式下Pn最大值及最小值和光合物质积累量均低于枣麦间作.[结论]核麦间作和枣麦间作模式下,果树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遮荫.核桃树冠对不同冠区小麦遮荫时间及遮荫强度显著高于枣树的遮荫影响,尤其是冠下区.核麦间作光不足限制了光合作用快速进行,尤其是冠层下部处在光补偿点以下点较多,使光合效率和光合物质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果麦间作系统小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揭示果麦间作系统内小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对环塔里木盆地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小气候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果麦间作系统对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和散射辐射量均有一定的减弱作用。果麦间作系统小麦冠层风速、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均明显降低,相对湿度明显增大,在枣麦、杏麦和核麦间作系统中具有相同的趋势。可见果麦间作栽培模式是一项改善田间小气候,有效防治环塔里木盆地一带常出现的干热风、浮尘和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作物造成危害的重要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生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春季,为害麦田的红蜘蛛,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潮湿阴凉的麦地,一般发生在前期天气凉爽情况下。麦长腿蜘蛛喜温暖,干燥,多分布在平原、丘陵、山区、干旱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易于猖獗成灾,常常发生在后期高温天气情况下。红蜘蛛以成虫和若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麦叶表面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逐渐合并成斑块,叶片发黄,严重时,小麦不能抽穗,枯萎而死。  相似文献   

11.
江丹  杨玲  陈盛杰  朱明军  梁世中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87-15988
[目的]优化红曲黄色素浓缩液的喷雾干燥工艺。[方法]利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单因素干燥试验,进而筛选出适宜的助干剂及其添加量和热风量、进口温度、进料流量的适宜范围。[结果]单因素试验表明,最佳助干剂为麦芽糊精,其适宜添加量为10%;当热风量为1.00、1.10和1.20m3/min时,产率分别为20.50%、24.82%和18.64%;当进口温度为90、100、110和120oC时,产率分别为21.34%、26.62%、24.50%和20.08%;当进料流量为0.02、0.04和0.06cm3/min时,产率分别为22.58%、24.68%和18.26%。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红曲黄色素喷雾干燥工艺的最佳条件是:添加10%麦芽糊精,进口温度为100℃,热风量为1.10m3/min,进料流量为0.04cm3/min。【结论]该试验为喷雾干燥工艺在红曲黄色素干燥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Malting process includes steeping, germination and kilning of cereal grains in controlled conditions. The Kilning process is the most expensive stage of malting industry. In the present study, drying behavior of green malt of two different barley varieties (Sahra and Dasht) were evaluated at air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40 to 85 ℃, at constant air velocity of 6 m/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select the best drying equations, in order to use the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drying tim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For tha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fitted to five thin layer drying equations (Lewis, Henderson and Pabis, Page, Modified page and Two-term).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equations were compared by thre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as residual sum of squares, 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 and mean relative deviation.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five selected equations was evalua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ge model was found to be most suitable in describing th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barley malt because of that has the lowest statistical parameters. The color of green barley malt was determined after drying using a spectro-colorimeter (Hunter Lab) in terms of Hunter L, a, and b values. Color measurement indicated that the AE index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drying ai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3.
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效率及干燥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制品质、提高干燥效率,研究不同条件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最适干燥模型。【方法】采用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紫薯片,探讨风温、风速、预处理和切片厚度对物料干燥特性和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利用数据统计对6个干燥模型进行拟合筛选。【结果】与大多数食品物料干燥试验结果一样,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主要属于降速干燥。预处理可增加物料初温且使物料更快达到干燥环境温度,但降低干燥速率并延长干燥时间。干燥速率随着切片厚度增加而降低,但随着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物料厚度和风速对物料升温影响小,但风温对物料升温有较大影响,随着风温增加会延长物料达到干燥环境温度所需时间。有效扩散系数随着片层厚度、风温和风速的增加而增加,最高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7.0033×10-10 m2•s-1。所有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紫薯的水分变化规律,其中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有最大确定系数,最小卡方值和均方根误差。【结论】风温、风速、切片厚度、预处理对紫薯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温度、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均有影响。在风温50—80℃,风速10—13 m•s-1且切片厚度为1.87—4.80 mm条件下,Modified 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是拟合紫薯干燥曲线的最适模型。  相似文献   

14.
苦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特性及干燥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苦瓜片的干制品质、缩短干燥时间,通过研究不同条件下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对苦瓜片干燥特性的影响,并根据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确定最适干燥模型。【方法】利用实验室自制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干燥苦瓜片,探讨不同风温(40、50、60、70和80℃)、风速(9、10、11、12和13 m·s~(-1))和切片厚度(2、3、4、5和6 mm)对物料干燥特性和水分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计算出干燥活化能。以确定系数(R~2)、卡方(χ~2)及均方根误差(RMSE)为评价指标,并利用Origin 8.0软件将试验所得数据与5个常用的干燥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出最适干燥模型,建立模型参数与干燥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干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苦瓜片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属于降速干燥,没有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在试验条件下,风温、风速和切片厚度对苦瓜片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的干燥特性均有一定影响,风温越大、切片厚度越小、风速越大,物料的干燥速率越大,水分比下降越快,干燥所需时间越短,但风速的影响远不如风温和切片厚度明显。通过费克第二定律可以计算出苦瓜片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且随着风温、风速和切片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高的有效扩散系数为2.9668×10~(-9) m~2·s~(-1)。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可以计算出苦瓜片干燥过程中所需的活化能Ea为29.89 kJ·mol~(-1)。所选的5个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0.98),都能较好的预测苦瓜片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其中Two term exponential模型具有最大的确定系数R~2(0.99937)、最小的卡方值χ~2(0.00876)和均方根误差RMSE(0.000077),是苦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适模型。【结论】风温、风速和切片厚度对苦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和水分扩散系数均有影响,且风温切片厚度风速。在风温40—80℃,风速9—13 m·s~(-1),切片厚度2—6 mm范围内,Two term exponential模型的拟合度最高,模型可有效描述苦瓜片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干燥效率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提高紫薯干燥效率及干制品质,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紫薯水分散失、色泽、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及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处理紫薯。首先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3种干燥方式分别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及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其次探讨了穿流式热风干燥、鼓风干燥、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4种干燥方式在干燥风温70℃,物料切片厚度1.93 mm以及微波预预处理3 min的条件下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清除率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风温、风速、喷嘴高度和切片厚度4个因素对紫薯干燥后的色泽、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酚类化合物清除DPPH•的影响。【结果】紫薯与大多数食品原材料在干燥过程中的水分散失规律相似。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干燥均属于降速干燥,物料在整个干燥过程中未有明显的恒速干燥阶段。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最高干燥速率比鼓风干燥高84.04%,比穿流干燥高61.60%。紫薯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过程的前40 min内水分含量快速降低,在之后的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却以非常缓慢的速率下降。鼓风干燥、穿流干燥和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9.62×10-9、10.23×10-9和15.02×10-9 m2•s-1。本研究所选鲜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为90.85 mg•100g-1,总酚含量为262.14 mg•100g-1,紫薯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40.84%。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比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鼓风干燥和穿流式热风干燥具有更好的干后色泽和更高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经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后的紫薯色差值为20.35,总花青素含量为34.79 mg•100g-1,总酚含量为139.26 mg•100g-1以及酚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率为28.49%。在探讨不同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条件对紫薯品质的影响试验中,紫薯的总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及DPPH•清除率随着干燥风温的增加以及随着干燥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降低。而色差值却随着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风温增加及风速、喷嘴高度、切片厚度的降低而增加。且干燥后紫薯的总花青素最高保存率为59.58%,最高总酚保存率为82.35%,最高抗氧化活性保存率为82.05%。【结论】紫薯的气体射流冲击干燥与鼓风干燥和热风干燥相比具有更高的干燥效率和干后品质,且采用低氧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可在普通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紫薯的干后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桔梗切片的干燥速率和品质,采用热风干燥技术对桔梗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桔梗切片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干燥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的水活度和色泽。结果表明:桔梗干燥主要为降速干燥,升高热风温度、减少切片厚度均能提升干燥速率;较适宜的热风参数为:温度55 ℃ ,切片厚度4 mm。Weibull分布函数决定系数R2的区间为0995 3~0.999 5,离差平方和2的区间为0.449 9×10-4~4.136 3×10-4,可以较好地拟合桔梗切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尺度参数α与热风温度成反比;形状参数β主要受切片厚度影响;热风干燥技术可显著提高桔梗色差值,降低干制品的水活度。通过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干制品微观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发现,热风处理可减少表细胞损伤、提高干燥速率。该研究结果可为热风干燥条件下桔梗的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苹果片过程中风温、切片厚度和风速及其交互作用对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的影响,建立模型并进行多目标优化,以期得到品质好、能耗低的苹果片干燥工艺参数。【方法】以苹果为原料,选取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和气流速度为因素,以苹果片的VC含量、复水比和单位能耗为指标进行三因素的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影响各指标的主次因素及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建立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二次回归模型。分别用遗传算法、fgoalattain函数法、隶属度综合评价法3种优化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3种优化方法的结果,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并加以验证。【结果】各因子对VC含量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切片厚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极显著,切片厚度作用显著;各因子对复水比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气流温度>气流速度>切片厚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速度的影响极显著,切片厚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各因子对单位能耗影响的大小次序依次是切片厚度>气流温度>气流速度,气流温度、切片厚度及气流温度与气流速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极显著,气流速度及气流温度与切片厚度的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建立的VC含量、复水比及单位能耗的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用于对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指标进行分析和预测;遗传算法优化出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24℃、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该条件下苹果片的VC含量为66.96 μg/100 g,复水比为3.83,单位能耗为26.49 kJ·g -1;fgoalattain 函数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71.62℃,切片厚度2.37 mm,风速11.18 m·s -1,其VC含量为64.90 μg/100 g,复水比为3.41,单位能耗为25.85 kJ·g -1;隶属度综合评价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风温63.57℃,切片厚度2.00 mm,风速12.00 m·s -1,其VC含量为66.94 μg/100 g,复水比为3.80,单位能耗为26.53 kJ·g -1。以适应度值为评价指标,可以得出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最好。 【结论】遗传算法可用于苹果片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工艺中的多目标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气流温度63℃,切片厚度2 mm,气流速度12 m·s -1,该参数下VC含量、复水比、单位能耗分别为66.85 μg/100 g,3.78,26.59 kJ·g -1,可在苹果片加工中使用。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应用于苹果片干燥具有VC含量高、复水比高、单位能耗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热风温度、切片厚度及装载量对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速率的影响,并建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为牛大力干燥工艺探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热风温度(50、60、70、80℃)、切片厚度(2、4、6、8mm)和装载量(100、200、300 g)为考察因素,实时测定各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对常见的5种干燥模型进行筛选,并计算干燥过程中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和活化能。【结果】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切片厚度和装载量的降低,牛大力切片的干基含水量明显减少,干燥速率明显增加。牛大力切片在热风干燥过程分为加速和降速2个阶段,其中大部分干燥过程为降速阶段。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动力学模型符合Page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R2=0.969),拟合方程为ln (-lnMR)=-3.174-0.242H+0.029T-0.006L+(0.721+0.015H+0.002T)lnt,可求得-k=e(-3.174-0.242H+0.029T-0.006L),n=0.721+0.015H+0.0027,不同干燥条件下牛大力切片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在1.62114×10-10~12.96913×10-10 m2/s,均随着热风温度的升高和切片厚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活化能为60.7388 kJ/mol。【结论】Page模型可较好地描述不同切片厚度的牛大力切片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的变化规律,且通过拟合方程能较准确预测热风干燥过程中某时刻牛大力切片的水分比。  相似文献   

19.
深床干燥工艺参数对稻谷干燥比能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深床干燥试验台优化稻谷深床干燥工艺参数,定义耗能新指标干燥比能耗,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热风温度、表现风速和谷层厚度与干燥比能耗之间的数学模型,分析各因素的单效应与互作效应,确定干燥比能耗最优条件下工艺参数的优化组合为:风温40℃,表现风速0.45m&#183;s^-1,谷层厚度50cm;利用频数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具有高概率保证的干燥比能耗低于1000kJ&#183;(kg&#183;h)^-1。的参数范围,即干燥热风温度为43~50℃,表现风速为0.49~0.57m&#183;s^-1,谷层厚度为35~44cm,为干燥节能和干燥设备的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当归干燥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云当归切片干燥特性,解决云当归的干制问题。[方法]利用干燥试验,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干燥速率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水分比变化拟合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和切片厚度对云当归切片的干燥速率有显著影响。干燥温度越高,干燥用时越短;切片厚度越大,干燥用时越长。Page模型对云当归切片干燥过程的拟合性较好,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性好,可以用来预测云当归切片的干燥过程。采用4~6 mm厚度的切片,在60~70℃热风干燥温度下,云当归干制品中阿魏酸与蒿苯内酯的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实现云当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