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了解KLD2-3滚筒烘丝机烘丝加工过程中烟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KLD2-3滚筒烘丝机不同控制模式对烘丝后某牌号二类烤烟型叶组配方的烟丝常规化学成分总糖、还原糖、烟碱、氯、钾和常规烟气进行对比分析,应用丙酮萃取、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挥发性、半挥发性烟气香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顺流模式3种控制方式烘后烟丝的总糖和还原糖测定值均高于逆流模式,逆流模式一段式烟碱含量高于其他控制方式,不同控制方式下烟丝氯、钾、常规烟气、烟气中性香味成分总量比较接近,顺流模式前高后低控制方式下烟丝酸性和碱性香味成分总量高于其他控制方式。[结论]研究可为烤烟制丝参数的选择和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薄板烘丝机筒内风速对黄山某规格卷烟叶组配方模块的影响。[方法]选取“黄山”品牌中某一类卷烟叶组配方模块为载体,采用0.1、0.4、0.7m/s3个梯度风速进行试验,分别从物理质量、感官质量、烟气常规化学成分、叶丝嗅香成分4个方面分析3种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对卷烟产品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薄板烘丝筒内风速增加,筒壁温度、干燥后叶丝温度、叶丝填充值呈下降趋势;风格特征指标中烤烟烟香、清甜香、焦甜香、果香、豆香、膏香呈下降趋势;烟气特征指标中香气质、丰富性、细腻/柔和/圆润程度、烟气浓度指标呈下降趋势,杂气指标呈增强趋势;感官舒适性指标中口腔刺激、口腔干燥、喉部干燥、收敛呈增强趋势,甜味、酸味及味觉综合呈下降趋势;烟丝嗅香化学成分中酮类成分呈增加趋势,其他类成分呈先升后将趋势;筒内风速对焦油、烟气烟碱、一氧化碳等主流烟气指标释放量影响较小。[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产品的开发与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混配方式对批内烟气指标均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2种混配模式生产加工卷烟,模式1为跟踪掺配后直接进行加香然后进储丝柜;模式2为掺配后进混丝柜,整批进完后再加香进储丝柜。对2种模式下主流烟气指标、烟丝常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验表明,不同混配模式对卷烟主流烟气指标、烟丝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不同混配模式对烟丝混合均匀度、主流烟气指标的稳定性有影响,模式2均优于模式1。[结论]在实际生产控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烟丝混合的均匀性来提升批内主流烟气指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配方烟丝加工质量的影响,对烟丝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后的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7项有害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相对于滚筒干燥,气流干燥后烟丝的整丝率和填充值显著升高,总氮含量显著增加,总挥发酸显著降低,多酚类物质总量增加,致香物质在不同叶组配方中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卷烟主流烟气挥发性致香成分总体呈大幅降低趋势,7项有害成分中的CO、NNK、苯酚和巴豆醛释放量显著降低,NH3释放量明显增加,危害性指数显著降低;(2)不同干燥方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香气量、杂气、透发性、劲头、刺激性和津润感方面,且气流干燥能提升卷烟的津润感,但同时也会导致杂气和刺激性增加,香气的透发性降低。干燥工艺对感官质量的影响在不同配方叶组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烟丝及卷烟烟气中糖醇对卷烟吸食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分别对9个市售牌号的卷烟烟丝和主流烟气的糖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卷烟烟丝与.爝气中均舍有肌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阿拉伯糖醇、山梨醇、甘露糖醇6种物质;烟丝中肌醇含量最高,占其总量的50%~95%;烟气中糖醇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种类糖醇的转移率有着较大盖异,且卷烟主流烟气中糖醇含量巳经达到甜味阁值的理论浓度。[结论]从改善卷烟吸食品质的角度来看,上述结果为糖醇在卷烟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烟区的烤烟进行陈化处理,并对陈化过程中不同陈化条件下卷烟的物理指标与有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然后分析陈化过程中卷烟物理指标与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的关系,以期对降焦减害的进一步实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总体上,陈化过程中卷烟的烟丝质量呈波浪形变化,燃烧温度先增加后降低,静燃速率增加,吸阻逐渐降低,且套袋处理能够增加卷烟的吸阻,降低燃烧温度,但对静燃速率影响不大;陈化过程中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和HCN(氢氰酸)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苯酚、NH3(氨)以及B[a]P(苯并芘)含量先增加后降低,CO(一氧化碳)、烟碱与NNK(降烟碱)含量逐渐降低,巴豆醛含量逐渐增加,且套袋处理能降低焦油、HCN、B[a]P、CO以及烟碱含量;卷烟的烟丝质量与焦油、HCN、CO以及烟碱的含量有较高关联度,关联系数均达到0.43以上,卷烟燃烧温度与主流烟气中B[a]P、巴豆醛含量有较高关联度,关联系数分别达到0.408 6和0.479 2;静燃速率与NNK含量的关联度最大,关联系数达到0.741 7;卷烟吸阻与主流烟气中除B[a]P、烟碱和NNK之外的其他有害成分含量均有较高的相关性。综上,在卷烟的生产过程中陈化能够改善卷烟的物理指标,并降低主流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含量,且套袋处理对一些有害成分指标的降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控制长切丝技术对卷烟产品质量特性的综合影响,为保障卷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切丝宽度统一为1.0 mm,比较平刀、齿距50 mm、齿距40 mm和齿距30 mm等不同烟丝控制长度对烟丝结构分布特性、常规化学成分、卷制质量、卷烟燃烧状态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切丝长度的缩短,烟丝中长丝、中丝所占比例更加均衡,烟丝结构更加均匀;干燥后烟丝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随着切丝长度的缩短呈明显下降趋势,切丝长度对其他化学成分的影响不大;控制一定的切丝长度可有效提高烟支密度均匀性、烟支卷制质量的稳定性,切丝长度控制为50 mm时烟支密度的均匀性最好;随着切丝长度的缩短,烟支燃烧最高固相温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切丝长度对烟支的燃烧速率影响较小;不同的烟丝控制长度对卷烟产品的感官质量有较大影响,感官品质排序为齿距50 mm齿距40 mm齿距30 mm平刀。【结论】适当的控制切丝长度可有效提升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及抽吸品质。  相似文献   

8.
分析KLD3-2Z滚筒烘丝机加工过程中不同工艺参数(如物料流量、滚筒倾角和转速)对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流量与筒壁温度和筒内风速呈正相关,与烟气焦油、烟碱、CO含量呈负相关,对烟支有降焦减害的作用;较高的滚筒转速有利于烟丝填充值和弹性的改善,降低烟支重量,并提高通风率,减少烟丝消耗;随着滚筒倾角的提高,烟支感官质量呈现变好的趋势,主要体现在香气质、杂气、刺激性及回甜方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H9进料含水率对干燥后烟丝综合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了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丝进行干燥时不同进料含水率条件下烟丝综合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显示,不同的进料含水率对烟丝、填充值以及感官质量均有较显著影响,对整丝率、碎丝率影响不显著.[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企业在用SH9在线高速膨胀系统对烟草加工时选择合适的控制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的烘丝加工模式,以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烟丝中多酚化合物含量及其烟气挥发酚的释放量。结果表明:卷烟主流烟气挥发酚释放量与其烟丝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呈不同程度正相关关系;随着烘丝工艺强度的上升,烟丝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降解导致含量下降,进而导致主流烟气挥发酚释放量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干筋温度对烟叶烤后质量的影响,为确定不同部位烟叶最佳干筋温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翠碧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设置4个不同干筋温度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下、中、上部位烟叶外观及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干筋阶段最高干球温湿度对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64℃,上部叶68℃,烤后烟叶颜色光泽鲜亮,物理特性好,烟叶的外观等级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改善效果较为突出。[结论]适当降低烟叶干筋期最高温度对提高烤后烟叶工业可用性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钟家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12-16814
[目的]了解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抽吸口数比与其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转盘式吸烟机分别测定了15个不同类型烤烟烟叶中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糖、总氮、还原糖、烟碱、钾、氯)的含量及其主流烟气中焦油释放量与抽吸口数.[结果]单料烟主流烟气中焦油/抽吸口数比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中的总糖、还原糖、糖碱比、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与烟叶中的总氮、钾、氯、钾氯比不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卷烟工业企业低焦烤烟型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挺  卢迪  张春华  游连尉  张轩槐  赵福杨  于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14-14016,14052
[目的]研究凉山烤烟还原糖含量状况及与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方法]以凉山州主产烟区烤烟样品为材料,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了凉山10个烟区177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结果]凉山烟区烟叶还原糖平均含量为29.76%,烟叶还原糖含量多分布在22.50%~ 35.00%;还原糖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还原糖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杂气、回甜感、成团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均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细腻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感官质量各指标与还原糖的关联顺序为余味>杂气>回甜感>干燥感>刺激性>香气质>细腻度>香气量>成团性.[结论]该研究为凉山地区烟叶质量的提高、烟叶香吃味的改善以及烤烟原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云南大理烤烟的外观质量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以云南大理烤烟仿制样品为材料,根据GB2635-92烤烟分级标准及有关研究结果,对37个等级烟叶外观质量和感官质量进行综合量化评价,并对数据是否具有参考价值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简单相关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选37个样品外观质量存在着广泛的变异,感官评价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外观质量中的颜色、成熟度、油分、色度及外观总分分别和感官质量中的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劲头、杂气、刺激性、余味、燃烧性、灰色及评吸总分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与简单相关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外观质量与感官评吸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2对典型变量内部之间的关系2,对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72 6(P0.01)和0.848 8(P0.01)。[结论]该研究可为我国烤烟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优质烤烟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卷烟制丝重点工序工艺参数对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释放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微波松散、松散回潮、切丝、HT+烘丝4个工序分别进行均匀设计试验。[结果]切丝工序中切丝宽度为1.00mm时,苯并[a]芘释放量最低;微波松散工序中加工时间对释放量有正作用;松散回潮工序中筒体转速对释放量有负作用;HT+烘丝工序中HT工作蒸汽压力、热风温度对其释放量有正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对其释放量有负作用,影响大小顺序是:热风温度〉HT工作蒸汽压力和排潮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热风温度和热风风门开度的交互作用〉HT工作蒸汽压力。[结论]卷烟制丝工艺参数对苯并[a]芘释放量有一定影响,对工艺参数进行适当调整,有助于其释放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兴山烟区气候因素与烤烟质量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兴山县烟叶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综合分析湖北省兴山县烟叶产区适宜种植烤烟的海拔、气象等气候因素,并将该区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评吸质量与津巴布韦烟进行比较。[结果]兴山烟区具有与津巴布韦相似的气候环境条件,具备生产优质烤烟的气候条件,属优质烤烟适宜产区。2006~2007年兴山县烟叶质量取得较大进度,烤烟质量接近进口烟叶质量水平,兴山烤烟的内在化学成分特别是香气质、香气量与津巴布韦烤烟相似,出丝率、还原糖含量、两糖比值等理化指标表现出优势,香气质量有独特表现,但与国外优质烤烟仍有差距。[结论]兴山烟叶在保持原有质量优势的基础上,应提高烟气细腻程度和余味舒适感。  相似文献   

17.
吴继忠  廖付  程昌合  李奇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8):140-142,159
通过对比分析造纸法再造烟叶在松散回潮、烘前HT和烘丝制丝工序处理后主流烟气中主要化学指标和有害成分,并对各工序处理后样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①造纸法再造烟叶烟气组分常规指标中总粒相物、焦油量在松散回潮、烘前HT工序有降低趋势;烘丝工序对烟气常规指标影响不明显。②造纸法再造烟叶烟气有害成分在各工序有降低趋势,其中烘前HT下降幅度较明显。③松散润叶和烘前HT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对内在感官质量呈正面影响;烘丝工序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内在感官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优化清香型烟叶采收成熟度,提升清香型烟叶风格特征、品质特征及卷烟工业可用性.[方法]以云烟87品种烟叶为材料,设计烟叶的4种成熟度档次处理(未熟、初熟、适熟、过熟),分析不同成熟度对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及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以及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烟叶适熟采收,初烤烟叶评吸质量得分较高,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较高;烟叶初熟采收,评吸质量次之;烟叶未熟采收、过熟采收,评吸质量较差.[结论]综合考虑,烟叶适宜采收的成熟档次为适熟的烟叶,其次为初熟烟叶,不宜采收未熟烟叶和过熟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