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裂褐菌对刚果红染料脱色的影响。[方法]通过控制培养基中Mn2+的浓度,获得只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或锰过氧化物酶(MnP)的单一酶和两者的混合物,探讨裂褐菌对刚果红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LiP、MnP及LiP和MnP的粗酶液在1 h内对4种浓度的刚果红染料进行降解过程中,35 mg/L的刚果红的降解效果较佳,最高可分别达24.77%、20.31%、23.47%。3种培养物对刚果红都有明显的脱色效果,5 mg/L的脱色效率均在95%左右,20 mg/L的脱色效率超过80%,35 mg/L的脱色效率在80%左右,50 mg/L的脱色效率在70%左右。[结论]该研究为染料废水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猴头菌CB1木质素降解酶系统对4种染料脱色降解的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猴头菌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及4种染料不同浓度的脱色率。[结果]猴头菌可同时产生Mn P和Laccase,但不产生Li P。随着Mn2+的浓度变化,Mn2+对Mn P的酶活性起到诱导/限制作用;猴头菌在72 h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的脱色率分别为100.00%和68.75%,而5 mg/L浓度的刚果红在24 h的最大脱色率为74.61%,5 mg/L结晶紫在72 h的最大脱色率为66.86%。[结论]猴头菌的胞外酶液对不同浓度的茜素红和中性红染料表现为易脱色底物,刚果红次之,结晶紫最难被脱色降解。  相似文献   

3.
白腐菌F-9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腐菌F-9产过氧化物酶条件及酶学性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温度、pH值和无机离子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的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适作用温度LiP为45 ℃、MnP为40 ℃;LiP和MnP均在45 ℃以下稳定性较好;LiP的最适pH值为3.0,稳定pH值2.6~5.0;MnP最适作用pH值4.6,稳定pH值3.8~5.8.Fe3+对LiP和MnP都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Fe2+、Ca2+则对LiP和MnP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孢原毛平革菌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木质素降解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中纯化出两种木质素降解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依赖过氧化物酶(MnP)。经测定LiP和MnP的分子量分别为37kD和40kD,最适作用温度均是37屯;保温2h,LiP的半失活温度为40℃,MnP为45℃;LiP最适作用pH2.8,稳定pH2.2—5.2;MnP最适作用pH4.6,稳定pH4.0—7.0。Fe^2+LiP和MnP均表现出促进作用,Na^+、K^+、Ca^2+、Mg^2+、Zn^2+、Fe^3+、Ag^+、CO^2+、NH4^+对LiP有促进作用,对MnP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与此相反,Mn^2+对MnP酶活的高效促进作用,对LiP表现出了轻度的抑制作用,这也体现出了MnP对Mn^2+的依赖性。Cu^2+对LiP活性无影响,而对MnP有强烈的抑制作用。Fe^3+两者活性的抑制都达到了90%。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得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锰过氧化物酶转化子菌株TN02A7-Lg-mnp2对不同染料的脱色效果。用分光光度法对酶活性检测的丙二酸钠缓冲溶液的pH进行了优化筛选,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了优化后的酶液对达旦黄、孔雀石绿、中性红、刚果红、曲利本蓝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菌株酶液对偶氮类的达旦黄、三苯基甲烷类的孔雀绿和杂环类的中性红都有显著的脱色效果,在1 h时脱色率分别为达94.41%、91.43%和90.00%,在16 h时脱色率分别为98.36%、100%和96.47%。酶液对双偶氮的刚果红和曲利本蓝也有不错的脱色效果,在16 h的脱色率分别为96.76%和89.39%。对三苯基甲烷类的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相对较弱,在16 h的脱色率为67.31%。最终结果表明,菌株TN02A7-Lg-mnp2的酶液对多种染料都有很强的脱色能力,在染料废水处理方面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介体的互作下对不同类型的染料及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方法]制备芽孢粗酶液,在介体的互作下,测定具有漆酶活性的粗酶液对活性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筛选出对染料脱色有促进作用的漆酶介体,并且研究芽孢漆酶在不同pH条件下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在无介体参与下只能使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的作用下,芽孢漆酶对4种染料的脱色率均超过70%。在pH 7.0条件下,芽孢漆酶浓度为44.74 U/L和介体ACE浓度为1 mmol/L时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最好,6 h脱色率超过8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pH 7.0的条件下,菌株CLb的芽孢漆酶对合成染料脱色效率高于pH 9.0时的脱色率。[结论]在介体乙酰丁香酮的存在下,芽孢漆酶对染料和模拟染料废水均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7.
分离具有木质素分解功能的菌株,并优化其产酶条件,同时观察分离菌株对染料的脱色情况,可为有效分解利用木质素提供必要的微生物资源。利用苯胺蓝平板法从黑胸散白蚁肠道中分离到2株具有木质素分解功能的菌株PY12、MX5,经16srRNA鉴定PY12、MX5分别为肠杆菌属的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优化后菌株PY12LiP活力提高为278U/L,菌株MX5LiP活力提高为256U/L。并研究二者对6种染料的脱色效果观察,发现菌株PY12、MX5对6种染料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色作用,但对结晶紫脱色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
了解食用菌产木质素氧化酶系的特征及其与菌丝生长速度的关系,采用RB-PDA脱色法、苯胺蓝平板脱色法等4种方法,检测32种食用菌中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并且利用PDA平板实验测量其菌丝生长速度.结果表明:12个品种可同时分泌漆酶(Lac)、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锰过氧化物酶(MnP),2个品种未检测到Lae、Lip、MnP,6个品种只分泌Lac,2个品种只分泌MnP,而未曾发现只分泌Lip的品种.说明食用菌对Lac和MnP的产生分泌具有独立性,但是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必需与锰过氧化物酶同时分泌.木质素氧化酶系丰富食用菌菌种,菌丝生长速度快;Lac活性高的菌种,其生物转化率也高.  相似文献   

9.
6种白腐真菌的产酶能力及对稻草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时间点6种白腐真菌在试管内降解稻草过程中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漆酶(Lac)的活性及培养基的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结果表明,发酵后5d和10 d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达到高峰,分别为449.96 U/g和375.35 U/g;平菇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在5d和10d时分别为323.07 U/g和289.24U/g;红芝的LiP、MnP、Lac在发酵后4、8、10 d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5.64、12.32、1.85 U/L,黄孢原毛平革菌、秀珍3号、红芝的纤维素降解率达到42%、20%、20%左右,平菇、红芝、黄孢原毛平革菌的木质素降解率达到27%、28%、27%左右,说明平菇、红芝和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较好的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解淀粉芽孢杆菌LC03的芽孢漆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通过制备具有漆酶活性的芽孢悬液,研究了芽孢漆酶对4种合成染料RB亮蓝、活性黑、靛红和结晶紫的脱色效果,并筛选出促进染料脱色的漆酶介体,同时考察了酶浓度、介体浓度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影响。结果表明:RB亮蓝﹑活性黑和靛红在无介体时不能被脱色,在乙酰丁香酮(ACE)介导下的脱色率都超过了60.00%;在pH9.0时,芽孢漆酶-介体系统对模拟染料废水脱色的酶浓度和介体浓度分别为88.64 U/L和0.5 mmol/L时,2 h后脱色率可超过80.00%,表明该芽孢漆酶在染料废水的处理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筛选出一株高产漆酶的菌株。[方法]利用含铜的富集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的分类地位进行鉴定,研究菌株的生长特性及菌株的芽孢漆酶对常用染料的脱色效果。[结果]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Bacillus sp.CLb。菌株CLb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7.0,菌株能在含1 mmol/L Cu2+的培养基中生长,具有很强的耐铜性。以丁香醛连氮为底物,测定其芽孢漆酶活性,漆酶活性高达46.1 U/g干重。菌株CLb芽孢漆酶的最适pH为7.0。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的脱色体系中,菌株CLb芽孢漆酶在4 h内对活性黑以及在2 h内对靛红的脱色率均达到93.0%,在6 h内对活性亮蓝和结晶紫脱色率分别为79.0%和92.5%。[结论]菌株CLb芽孢漆酶在介体乙酰丁香酮存在的体系中对常用染料具有很高的脱色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一色内毛菌LS0547漆酶粗酶液与紫脲酸(VA)或乙酰丁香酬(Ace)组成的漆酶一介体系统刈结品紫、靛红、活性黑KN—B染料进行脱色试验,探索pH、温度、染料浓度和漆酶浓度等条件对其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介体乙酰丁香酮(Ace)作用下,漆酶脱色靛红和活性黑KN—B效率高;存介体紫脲酸(VA)作用下结品紫脱...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鉴定试验菌株及明确一色齿毛菌CB1(Cerena unicolor CB1)对活性染料的脱色效果,在对该菌株ITS 序列克隆的基础上,进行了其对活性黑和活性红2 种活性染料脱色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C. unicolor CB1 与17 个同种其他菌株的ITS 序列相似性为93% ~99%,说明试验菌株为一色齿毛菌。染料脱色结果表明,250 mg/ L 的 活性黑对C. unicolor CB1 的脱色产生明显的抑制,而500 mg/ L 的活性红对该菌株的脱色抑制不明显。C. unicolor CB1 对活性黑和活性红的脱色最适碳源分别是果糖和葡萄糖;最适氮源分别是尿素和硝酸铵;最适Cu2+ 和Mn2+ 添 加浓度都为0.1 mmol/ L;最适pH 为5;最适接种量为直径d =8 mm 的新鲜菌丝7 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定向驯化法,从实验室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富集驯化出对活性艳红X-3B具有良好脱色性能的菌群H1~H5,针对其染料脱色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脱色菌群有一定的耐盐能力,在盐度为15%,染料浓度100 mg·L~(-1)时,24 h后脱色菌群H5的脱色率为86%;脱色菌群H1~H5在低染料浓度下能够快速脱色(600 mg·L~(-1)),在800~1 5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经过48 h的培养后,脱色率都能达到95%以上;同时染料浓度为500 mg·L~(-1)时,脱色菌群H5脱色的适宜p H5~11,温度25~37℃,培养时间24 h,脱色率达到90%以上;脱色菌群H5对直接大红4BS和分散艳蓝KN-R有着良好的脱色性能,培养24 h,脱色率达到90%以上。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脱色菌群H5以杆菌为主。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研究了脱色菌群H5的微生物菌群,发现其中优势菌属为Alcaligenes sp.和Pseudomonas sp.,所占比例分别为55.78%和11.14%。  相似文献   

15.
田璐  於露  樊耀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8+11063
[目的]为玉米秸秆木糖水解液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活性炭对玉米秸秆木糖水解液进行脱色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玉米秸秆木糖水解液脱色的较优工艺参数。[结果]以活性碳对玉米秸秆木糖水解液脱色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活性炭用量5%,温度60℃,时间3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木糖水解液的脱色率为95.27%,木糖保留率为80.12%。[结论]以该优化工艺脱色,玉米秸秆木糖水解液的脱色率和木糖保留率均取得较好效果,该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1种能够检测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方法。[方法]利用SDS-PAGE分离蛋白质样品分辨率较高的优点,借助SDS-PAGE分离蛋白质样品,电泳完毕后,胶板用Triton X-100处理,使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复性,以醋酸联苯胺染色。[结果]利用新建立的方法发现,5种菖蒲属植物含有6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而利用传统的PAGE分析方法则只显示5条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与PAGE同工酶检测方法比较,新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更好,酶带边界更清晰,是1种分辨率更高的检测方法。[结论]利用新建立的方法得到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图谱可以为菖蒲的科学分类和鉴定提供新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