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韩敏  曹逼力  刘树森  徐坤 《园艺学报》2018,45(2):279-288
以耐冷性强的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形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设RS/RS、RS/R、RS/S、R/RS、R/S、R/R、S/RS、S/R、S/S共9个处理,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的光照培养箱内,测定昼夜温度10 ℃/3 ℃低温胁迫9 d及25 ℃/15 ℃常温恢复3 d过程中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根系活力、电解质渗透率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探讨番茄根系、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经统计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过程中,具“R”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R/R处理冷害指数较低,而具“S”根系或接穗的嫁接苗组合中,以S/S处理的冷害指数较高,同时R/R的叶片及根系电解质渗透率最低,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最高,R/RS、RS/R、RS/S、S/RS等处理的冷害指数、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介于R/R与S/S之间,表明冷敏感的S根系或接穗均降低了嫁接苗中R的耐冷性,而耐冷性强的R根系或接穗均提高了嫁接苗中S的耐冷性。RS/RS处理的耐冷性高于S/RS而低于R/RS,表明根系在增强嫁接苗耐冷性中的作用大于接穗;而具“RS”根或穗的嫁接苗中,以RS-R的耐冷性显著高于RS-S,且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1,表明根、穗对嫁接苗耐冷性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低温胁迫处理前,不同耐冷性番茄根系活力、根系及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但低温胁迫9 d后,常温恢复3 d时,不同处理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挖掘新疆哈密瓜耐冷资源,为设施耐冷品种的选育提供研究基础,笔者以14份哈密瓜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在4℃低温处理下,测定相关生长、生理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对14份哈密瓜幼苗的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对原有的12个单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5个新的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把所有品种分为3类。其中,阿克陶1号等3个品种为耐冷性强的品种,西开心等8个品种为中度耐冷品种,其里甘等3个品种为冷敏感品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评估哈密瓜苗期耐冷性的数学模型:D=-0.31+0.62RDW0.18SPC+0.10SSC-0.21SOD,并筛选出根干质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等4个指标可作为哈密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10份不同基因型的薄皮甜瓜幼苗,利用人工气候箱控温,以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冷害指数、电解质外渗率为指标进行了薄皮甜瓜抗冷性鉴定。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幼苗叶片电解质外渗率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通过冷害指数指标和电解质外渗率指标结合,鉴定出抗冷性强的材料2份,抗冷性中等的材料6份,抗冷性弱的材料2份;验证了薄皮甜瓜苗期叶片低温下电解质外渗率指标可作为薄皮甜瓜抗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甜瓜耐冷性鉴定指标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10个不同类型的甜瓜品种为试材 ,采用不同低温处理 ,研究了种子低温发芽力 ,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 ,幼苗叶片的电导百分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 (Pro)含量、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8℃时的种子活力指数、人工模拟气候条件下的冷害指数、7℃时的电导百分率可作为甜瓜耐冷性强弱的 3种简单、快速、有效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以80份不同基因型的菜豆材料在低温胁迫下的叶片冷害指数和电解质外渗率为指标进行了菜豆抗冷性鉴定。通过冷害指数指标鉴定出抗冷 性强的材料49份,抗冷性中等的材料15份,抗冷性弱的材料16份;验证了电解质外渗率与冷害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苗期菜豆叶片低温下电解质外 渗率指标可作为菜豆抗冷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茄子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研究了8 个耐冷性不同的茄子材料对低温的反应。结果表明, 茄子的耐冷性与电导率在5 ℃下呈显著负相关, 与可溶性糖含量及脯氨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且材料间差异较明显; 18 ℃下种子活力指数与茄子的耐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以上测定项目均可作为茄子耐冷性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以4份黄瓜品系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弱光处理下叶片叶绿素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探索黄瓜苗期耐弱光性鉴定的最适宜光照强度与最佳鉴定时期,同时对黄瓜苗期耐弱光性进行鉴定,并对黄瓜苗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植株干质量降低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黄瓜苗期与成株期耐弱光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mol·m~(-2)·s~(-1)弱光胁迫20d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黄瓜苗期耐弱光筛选的快速鉴定指标。成株期产量的降低率与植株干质量的降低率均能反映成株期品种间耐弱光性的差异。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率与成株期的产量降低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在苗期和成株期的耐弱光性表现一致。W_(25)的耐弱光性较强,W_5的耐弱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甜瓜幼苗耐冷性相关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10个生理指标与甜瓜幼苗耐冷性的关系。【方法】以26份耐冷性差异明显的甜瓜种质为试材,分别测定在低温处理后各种质幼苗的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POD活性、SOD活性、CAT活性等10个低温逆境相关的生理指标,采用基本统计量比较、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耐冷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室内4℃低温处理48 h后种质间冷害指数差异最大,且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种质之间各生理指标差异显著。其中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与耐冷性密切相关,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和相关系数,且在主成分分析中对耐冷性的贡献率较大。基于这6个生理指标数据,聚类分析能将耐冷性不同的种质区别开。【结论】10个生理指标可简化为6个指标,即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其中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优先作为甜瓜耐冷性的评价指标,用于甜瓜耐冷性育种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同辣椒品种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立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和条件,探讨低温对不同类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的辣椒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温度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这3项指标的相对值。结果表明,18℃培养下的相对发芽指数、14℃培养下的相对发芽率可作为辣椒种子萌发期耐低温性鉴定的指标,18℃可作为筛选耐低温品种的压力条件;早熟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强;线椒品种种子对低温的耐受性较好,甜椒最弱。  相似文献   

12.
番茄杂交及回交后代耐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番茄耐冷品系与冷敏感品系为亲本配制成杂种F1代、F2代、回交一代(BC1)及回交二代(BC2),以低温胁迫处理后的胚根生长抑制度和组织伤害率为指标对杂交及回交后代种子发芽期和植株开花期的耐冷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经耐冷性选择的F2与未经选择的F2相比耐冷性明显提高。在BC1群体中分别选择耐冷株和冷敏感株回交得到的BC2的耐冷性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43份不同类型的黄瓜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在黄瓜苗期进行低温处理(昼/夜温度为12℃/9℃),以冷害指数作为鉴定指标对其耐低温性进行评价。最终鉴定出7份耐低温材料、10份低温敏感型材料。对黄瓜低温处理后的冷害指数(Y)与叶绿素降低率(X1)、可溶性蛋白增高率(X2)、MDA增高率(X3)、脯氨酸增高率(X4)、POD增高率(X5)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了鉴定黄瓜耐低温性的回归方程:Y=0.433+0.671X1+0.005X2+0.121X3-0.733X4+0.248X5。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发芽率,缓解吸胀冷害对菜豆种子的伤害。以低温敏感型菜豆"热那亚"种子为试材,设置CK(常温对照)、LT(4℃低温处理)和LT+Put(4℃低温处理时加入1 mmol·L^-1的腐胺(Put))3个处理,研究外源Put对吸胀冷害下菜豆种子萌发及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吸胀冷害下,外源Put处理后LT+Put组菜豆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与LT组相比分别提高了87.12%、124.21%和191.99%;LT+Put与LT处理相比细胞膜透性下降,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升高,O2^-、H2O2和MDA含量增加。说明外源Put的施用可能通过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可溶性物质含量,诱导抗氧化酶活性,直接或间接调节ROS清除系统来提高菜豆种子对吸胀冷害的抗性,提高菜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5.
高温胁迫下耐热性不同番茄多胺水平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番茄4个耐热和2个不耐热品种体内腐胺、精胺和亚精胺水平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开花期,不耐热品种叶片和花器官中精胺和亚精胺含量在昼/夜温度33/25 ℃下显著高于对照(25/20 ℃),38/28 ℃下显著低于对照;耐热品种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38/28 ℃时最高。在25/20 ℃ 、33/25 ℃下,不耐热品种的精胺和亚精胺含量与耐热品种相当或者高于耐热品种,在38/28 ℃高温下耐热品种显著高于不耐热品种。所有参试番茄品种在不同温度处理中腐胺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番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飞  梁燕 《北方园艺》2010,(12):13-16
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对8个番茄品种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以期为番茄的耐盐育种和栽培提供材料。结果表明:NaCl溶液浓度为20~40 mmol/L时,对各品种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小;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增加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80 mmol/L时,各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均呈极显著下降。8个品种中,F1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F2、F3和F5;F6的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下番茄体内ABA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了番茄耐热品种和不耐热品种在高温条件下内源ABA水平的差异, 探讨了外源ABA处理对高温下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常温下, 耐热与不耐热品种叶片中ABA差异不明显, 但在高温下, 耐热品种叶片ABA含量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不耐热品种; 耐热品种花器官中ABA含量无论在常温还是在高温下, 都高于不耐热品种; 外源ABA处理可以显著减轻高温对花粉萌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Q2技术快速检测番茄种子引发后的活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氧传感)Q2技术检测番茄种子经Gentle B、Safe B引发处理后的活力,结合25℃常温、35℃/10℃(昼/夜)温度逆境发芽试验,以评价Q2技术检测引发后种子活力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番茄种子经引发后萌发启动时间(IMT)和理论萌发时间(RGT)缩短,萌发氧气消耗速率(OMR)增加,与发芽试验中发芽势、发芽指数反映的结果一致,说明利用Q2技术快速检测番茄种子引发后的活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