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吃茶吟     
恒章 《农业考古》2004,(4):82-82
茶,产自华夏,流布五洲。茶,草之系,木之本,叶之嘉;绿如滴,红胜火,白过帛,黑似铁。屈曲弯折,揉作一团,或尖或片,并饼亦沫,嗅之馨香,藏之流韵,沏之成汤,饮胜王浆。啜之品之,先苦后甘,滋腹润肺,荡浊扬清,气舒神爽。  相似文献   

2.
黄瓜病,四类型:真菌类,细菌性,病毒类,生理型。辨别清,药对症,早防治,危害轻。第一种,霜霉病。叶片上,侵染病,筋能隔,多角形,背面看,黑毛生,湿度大,病害重,跑马干,来势猛。普力克,甲霜灵,粉尘剂,烟熏蒸。  相似文献   

3.
徐琼琳 《新农村》2005,(7):13-13
红茄梨系从美国引进品种,果实外观漂亮,成熟果呈紫红色,且自幼果始即为红色。叶柄长,叶片长卵圆形,绿色有光泽,先端渐尖。4月中旬花芽萌动,5月上旬初花,5月中旬盛花。花白色,单瓣。果实细颈葫芦形,果皮紫红色,果面平滑,具蜡质光泽,果点小而不明显。果肉石细胞少,汁液多,微香,味浓甜。  相似文献   

4.
诸葛莉娜 《新农村》2004,(11):10-11
维多利亚葡萄原产罗马尼亚,属欧亚品种,其嫩梢绿色,叶片中等大,较薄,黄绿色,3~5裂。大果大穗,平均穗重600—700克,最大1700克。果粒长椭圆形,着生较紧密,平均粒重9—11克,最大19克,黄绿色,外观美丽诱人。肉质硬脆耐运输,昧甜爽口,品质佳,含糖量14~16度。该品种结果率高,丰产,7月上旬成熟。生长势中等偏弱,抗病性强,易种易管。  相似文献   

5.
紫茉莉 别名夜繁花、胭脂花。紫茉莉科,紫茉莉属。原产美洲热带,现普遍栽培。多年生草本,常作1年生栽培。株高60~90cm,茎直立而多分枝,茎节膨大。叶对生,先端尖,全缘。花枝端顶生,3~5枝成簇。花色繁多,果实圆形,成熟后成黑色,花期8~11月,傍晚开花,早晨花凋。喜温暖湿润,不耐寒。在稍荫蔽处生长良好,多用种子繁殖。栽培管理粗放,花后能自播,宜作地被植物,叶和根可入药。  相似文献   

6.
苦瓜,别名癞葡萄、凉瓜等。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叶互生,掌状。花小,单性,雌雄同株,黄色。长不超过2厘米。果实纺锤形,有瘤状凸起,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原产于东印度热带地区,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湖南、四川等省栽培普遍。除供观赏外,还供菜用。  相似文献   

7.
1 奥古斯特 (Augusta) 亲本为意大利×葡萄园皇后, 1998年由罗马尼亚引入,欧亚种。生长势壮,极易形成花芽,二次结果能力强,华北地区露地 4月 10~ 15日萌芽, 5月 15日左右开花, 7月 15~ 25日成熟。果穗大,圆锥形,平均穗重 800 g,最大 1 500 g。果粒圆形,平均粒重 10 g,最大 15 g。含糖量 18%~ 20%,果粒着生紧密,大小一致。果实颜色为纯金黄色,外观漂亮至极。果实硬度大,风味清香甜脆,品质极佳。抗病力强,果实不易脱粒,耐运输,商品果货架期长,上市醒目诱人。适宜篱架或小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亩定植 300株。定植后第 2年亩产 750 kg左右,进入丰产期亩产量每年应控制在 1 500 kg以内。日光温室栽培华北地区 5月 15~ 20日成熟,此时市场售价一般为 60~ 80元 /kg,效益惊人,是一个难得的极早熟黄色大粒珍稀品种,市场前景无量。 2 维多利亚 (Victoria) 亲本为绯红 (Cardinal)×保尔加尔,罗马尼亚引入,欧亚种,与奥古斯特同时引进。叶片中大,树势旺,抗病性较强。华北地区露地 4月 15日左右萌芽, 5月 15日左右始花, 7月中下旬成熟。果穗大,圆柱形或圆锥形,平均穗重 750 g,最大 1 200 g;果粒大,长椭圆形,类似马奶葡萄,但比马奶葡萄粗大漂亮,平均粒重 11 g,最大 15 g;充分成熟的果实为金黄色,果肉硬而脆,含糖量 18%,甘甜可口,品质极佳。果实不易脱粒,耐运输,商品性状好。适宜篱架或小棚架栽培,中长梢修剪,亩定植 300株。日光温室栽培华北地区 5月 15~ 20日成熟,售价与奥古斯特几乎相同,也是一个极早熟黄色大粒珍稀品种,市场俏销。 以上 2个品种是我国最新引进的欧亚品系品种,适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广大地区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8.
牡红杏是 1982年以 631杏与兰州大接杏杂交育成的新品种。具有抗寒、丰产、质优、外观美等特点。在牡丹江市 7月下旬成熟,平均单果重 50克,最大果 58. 5克。果面有片状红晕,果肉橙黄,有香气。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龙垦 2号杏。 1999年 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现已在东北三省引种试栽。   1.植物学特征 树姿开张,多年生树干深褐色,有纵裂。一年生枝条生长直立,红褐色,皮孔中等大小。叶片圆形,叶尖短突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齿状,叶片光滑深绿色。叶柄平均长 4厘米,在叶柄上部着生大而圆形的蜜腺 3~ 5个。花冠大,浅粉红色,单瓣。果实离核。   2.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圆形,平顶,缝合线明显。平均单果重 50克,最大果重 58. 5克。果实整齐,底色黄,果面有片状红晕,着色中等。果肉橙黄,果汁中等,果肉硬脆,纤维少,风味浓,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上等。果实含可溶性糖 8. 23%,维生素 C183微克/克,可滴定酸 0. 9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14%,果实带皮硬度 9. 18千克/平方厘米。果核重 1. 2克,甜仁,清香甜脆。   3.生物学特性 幼树生长旺盛,结果后生...  相似文献   

9.
1宝丰9号大豆特征特性 宝丰9号大豆生育日数100~105d,需活动积温2260℃,为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cm左右,秆强,短分枝,节间短,结荚密,三、四粒荚多,以主茎结荚为主,顶荚丰满,荚色为褐色。剑叶,紫花,叶片上举,浓绿,着生灰毛,子粒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19g左右。苗期长势慢,根系发达,有利于敦苗。蛋白质含量为43.9%,脂肪含量为19.85%。抗灰斑病。  相似文献   

10.
引自法国威迈种子公司。植株健壮,生长势稳健,坐果能力强。果实长方形,高15~16cm、径粗10cm左右,果形漂亮,果肉厚,汁多,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无辣味,口感甘甜,不易出现裂果现象。单果较重,单果重160~180g:果实硬,耐挤压,适合贮运:果皮光滑,色泽鲜艳,外观好。该品种抗病。高温和低温下坐果良好,适合夏秋高温栽培,也适宜早春和越冬栽培。  相似文献   

11.
配方施肥、传统施肥及不施肥处理对比研究表明,玉米大喇叭口期比不施肥处理提前5d,比传统施肥处理提前2d,玉米抽雄期比不施肥处理提前4 d;配方施肥处理平均穗粒数475粒,比传统施肥处理多55粒,比不施肥处理多171粒;配方施肥处理玉米千粒重为357 g,比传统施肥处理多32 g,比不施肥处理多54 g.通过玉米产量与经济效益分析,配方施肥处理比对照增产7 618.5 kg/hm2,增产127%;比传统施肥增产1 405.5 kg/hm2,增产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和根系吸收利用的影响,为枣高效施肥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沟施、穴施、辐射状施肥、撒施4种不同施肥方式,定期测定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测定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的含量,分析不同施肥方式对枣园土壤养分及吸收利用变化的影响。【结果】4种施肥方式均可促进土壤肥力的提升,对0~20 cm土层影响更为明显,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整个生长周期内,辐射状施肥对有机质含量影响最为显著,穴施次之。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以辐射状施肥最为显著,分别较CK增长0.18 g/kg、12.66 mg/kg。沟施、穴施和辐射状施肥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其中穴施对速效磷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26.38 mg/kg,辐射状施肥对速效钾影响最为显著,较CK增长81 mg/kg。4种施肥方式对叶片磷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其中辐射状施肥对叶片氮、磷、钾含量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采用辐射状施肥方式,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了叶片对养分的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处理对4种相思树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87-189,195
对4种相思树种进行12种施肥处理,跟踪调查3a的树高和胸径,旨在找出不同树种的最佳施肥方法,为4种相思树种的营林生产提供依据。对经过3a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马占相思树高和胸径影响较大的施肥处理为5号,生长较快,树高较高,胸径较粗;施肥处理3号对厚荚相思树的树高及胸径影响较大,施肥效果最好,为厚荚相思的最佳施肥方法;处理9号对灰木相思树高和胸径影响较大,施肥效果最好,为灰木相思最佳施肥方法;12种施肥处理对卷荚相思试验中,处理10号较好,平均树高和胸径较高,为厚荚相思的最佳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外槽轮排肥装置施肥作业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种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同步施肥控制系统。通过台架试验比较直槽、交错槽和螺旋槽3种排肥轮结构的排肥性能,并建立排肥轮转速与排肥速率的线性回归方程;基于北斗+GPS系统和限幅平均滤波算法提高行驶速度的监测精度,并据此开发施肥控制系统。结果表明:1)排肥轮转速为10~60 r/min时,螺旋槽结构排肥轮具有较好的排肥性能,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和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分别为0.15%和1.57%,排肥量均匀性变异系数<4%。2)排肥轮转速<60 r/min时,施肥控制系统的施肥调整响应时间<0.85 s;当理论施肥量和平均作业速度分别为300~600 kg/hm2和5.22 km/h时,施肥准确率>95%。该风送式集中排肥装置及施肥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同步、精量和均匀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叶面喷施、根施及根叶并施方式对猕猴桃植株进行富硒处理。结果表明:3种施肥方式对于提高猕猴桃果实硒含量效果的顺序为叶面喷肥>根叶并施>根施,以叶面喷施0.5 kg硒肥最优,果实硒含量增加了103.5%;提高果实维生素C(Vc)含量的效果顺序为根施>根叶并施>叶面喷肥,根施0.5 kg硒肥最为显著,果实Vc含量增加了23.0%,而叶面喷肥后果实Vc含量下降;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顺序为叶面喷肥>根叶并施>根施,以叶面喷施0.5 kg硒肥最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37.2%。结合猕猴桃果实硒含量、营养品质、果树长势以及果园管理成本等因素,建议选用果树绽叶期根施硒肥0.5 kg·株-1作为富硒猕猴桃果园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掌叶覆盆子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的需肥特性,为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方法】以掌叶覆盆子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的低(L)、中(M)和高(H)水平处理对掌叶覆盆子的叶绿素、株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掌叶覆盆子的叶绿素含量、株高、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指标均呈上升趋势。NPK肥L、M和H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幅稳定,依次增加36.3%、41.3%和53.4%,且各水平间差异显著;复合肥能迅速提高叶绿素含量,但各施肥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有机肥在M与H水平,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明显。NPK肥与株高存在极显著相关性,且长势最优,L、M和H水平依次增高40.5%、50.2%和64.4%;有机肥次之,依次增高18.3%、44.0%和56.2%;复合肥稍弱,依次增高16.1%、20.3%和40.7%。NPK肥在各施肥量下,F_v/F_m、Φ_(ps)Ⅱ、q P均为最高水平,复合肥和有机肥与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复合肥处理下,q P在3种肥料中处于最低水平,有机肥处理下的F_v/F_m和Φ_(ps)Ⅱ最低。NPK肥与4种生理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各施肥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脯氨酸的含量达最高水平,丙二醛含量最低;复合肥在H水平,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增幅分别为8.4%和2.1%,处于最低水平;有机肥在H水平处理下丙二醛含量增幅36.8%,达到最高水平。【结论】随着施肥量的递增,NPK肥处理下的掌叶覆盆子叶绿素含量和株高差异显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生理指标也表现出优良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针对华南地区蕉园施肥模式不能满足农艺要求、施肥效率低以及施肥机械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设计一种香蕉假茎自动对靶精准施肥装置。方法 根据蕉园实际沟施过程和农艺要求,确定装置的控制原理和关键部件的安装位置,并基于此建立施肥时间滞后模型;对外槽轮排肥器结构进行创新设计,建立排肥机构单圈排肥量和周期排肥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EDEM仿真对肥料运动特性进行验证。采用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对排肥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满足香蕉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肥要求,并以施肥量变异系数、施肥长度变异系数和假茎中心偏移距离为评价指标,进行最优参数组合下的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精准施肥装置的工作性能。结果 确定排肥机构最优工作参数为:排肥轴转速85 r/min,槽轮内芯初始有效工作长度6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肥量变异系数和施肥长度变异系数均小于4%,假茎中心偏移距离平均值最高为7.4 cm,满足农艺要求。结论 该施肥装置工作性能可满足香蕉施肥要求,本研究可为蕉园精准施肥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连续施肥对毛竹林生长特征及生物量空间构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省永安市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施肥时间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为研究对象,对不施肥(林分Ⅰ)、施肥5a(林分Ⅱ)、施肥13a(林分Ⅲ)毛竹林的生长特征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毛竹林分的生物量,3种林分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Ⅲ>林分Ⅰ,分别为101347 8,91376 0和60.697 0 t·hm-2.长时间施肥林分竹秆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的比例有下降趋势,而枝、叶、根、蔸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竹材主要的经济组分为竹秆,竹秆所占生物量比例下降,可能降低施肥的经济增益.灌木层生物量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分别为1 643.37,1 543.70和389.35 kg·hm-2,其中灌木枝和叶生物量与灌木层生物量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Ⅲ>林分Ⅰ>林分Ⅱ,根生物量所占比例的排列顺序为林分Ⅱ>林分Ⅰ>林分Ⅲ,长期施肥可以增加枝、叶生物量比例,降低根的生物量比例.草本层叶生物量比例随着施肥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草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林分林分Ⅰ,林分Ⅱ和林分Ⅲ的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3.79,4.07和6.64 t·hm-2,施肥可以增加林分凋落物量,可能和施肥提高了毛竹林生产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烤烟一次性施肥节本增效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琼芬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2-13,16
为简化施肥程序,实现烟叶生产的节本增效,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四川省会东县研究了烤烟一次性施肥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一次性施肥烟株的生长发育达到常规施肥的效果,并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平均增加产值673.2元/hm2,节省追肥、揭膜等田间管理用工2250元/hm2,节本增效2923.2元/hm2,烟叶化学成分在适宜的范围内,在会东烟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测土配方施肥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践基础上,将专业知识和电脑编程技术完美结合起来,研发出了一款非常适用的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专家。该软件集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建立与维护、测土配方公式自定义与测试、精准配方施肥计算、施肥建议卡和土样测定评价表定制与填充、采样地块信息归类汇总统计、批量作业等功能于一体。阐述了该软件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软件特点、主要特色功能以及主要功能模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