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立交桥附属绿地的特殊环境,选取了24个植物品种(地被植物16种、藤本植物6种、灌木2种)采取人工遮荫处理的方法,测定这些植物品种的耐荫性,根据各项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筛选出耐荫性好、适合济南市立交桥下栽植的植物有:大叶铁线莲、玉簪、紫玉簪等16种。  相似文献   

2.
青檀耐荫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连续3年测定比较几个不同树种的生理特性和树冠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对青檀的耐荫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檀的耐荫性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12年生以前,青檀是耐荫的;13至25年生之间,青檀是喜光树种;26年生以后青檀则逐渐变为阳性树种。比较的结果还表明,青檀的耐荫性较马尾松强,较杉木弱,从总体看属中偏阳树种。  相似文献   

3.
4种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耐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耐阴性,通过设置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对柠条、紫穗槐、荆条、沙棘等4个辽西地区常见的油松混交灌木树种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响应曲线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间叶绿素a/b值差异不显著,不同遮阴处理间差异极显著。4个灌木树种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其叶片叶绿素a/b值均表现出波浪式的变化趋势,变化曲线的最低值出现在45%透光率处理时,全光状态下和5%透光率遮阴处理时,各树种的叶绿素a/b值基本相近。从4个灌木树种的光响应曲线参数数值上看,沙棘的各项指标数值均最高,其次是紫穗槐。荆条的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都是最低的,虽然其光能利用率较低,但是因为其呼吸速率低,所以进入积累干物质状态的速度较快,且其最大净光合速率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是4个灌木树种中耐阴性最强的,其次是柠条,耐阴性最差的是沙棘。  相似文献   

4.
膏桐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桐,俗称麻疯树、小桐子、臭油桐。属大戟科麻疯树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成年树高3~4m,盛产于干热河谷地区。膏桐喜光、喜暖热气候、不择土壤、耐干旱等特性,是干、热河谷地区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也是世界公认的生物能源树。膏桐种子含油率高达40%~60%,从膏桐树种子中提炼出的生物柴油成分接近石化柴油,经改性后的膏桐油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6种野生花卉的耐旱机理,采用BP3400精密电子天平,研究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6种野生耐旱花卉苗木蒸腾耗水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重,各苗木的单株蒸腾耗水量和蒸腾耗水速率逐渐下降,在对照、胁迫5d、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这4个时段单株蒸腾耗水量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叶底珠栓翅卫矛木半夏南蛇藤孩儿拳头蚂蚱腿子,蒸腾耗水速率的平均值由大到小排序为叶底珠蚂蚱腿子栓翅卫矛南蛇藤木半夏孩儿拳头;叶底珠和蚂蚱腿子是耗水较多的树种,孩儿拳头是耗水较少的树种,栓翅卫矛、南蛇藤和木半夏的耗水量接近且居中;各苗木蒸腾耗水量的连日变化呈波动的递减趋势,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的波动一致;单株蒸腾耗水量和蒸腾耗水速率的大小与耐旱性强弱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这表明了不同苗木的耐旱性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膏桐育苗的成功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膏桐又名小桐子(麻风树),属阔叶小乔木和灌木树种。喜光、喜热、较耐旱,在海拔1600米以下,年降雨量400~600毫米的地方都较适应生长。它对土壤要求不严,红壤、黄壤、紫色沙壤均可,是干热河谷区造林的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7.
柽柳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柽柳又名“红柳”或“三春柳”,当地为多枝柽柳。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3米,阳性树种,喜光稍耐荫,具有耐高温、抗严寒、耐干旱、耐水湿、耐盐碱等特点。柽柳是最  相似文献   

8.
大叶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别名冬青卫矛。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叶茂密,叶色亮绿,且有许多花叶、斑叶变种,四季常青,是美丽的观叶树种。大叶黄杨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稍耐荫,耐干旱瘠薄,极耐修剪,对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各种有毒气体及烟尘有很强的抗性,可孤植、群植或造型,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2013年在黔中喀斯特区采用网袋法进行植物凋落叶的分解实验,比较不同光合功能群树种凋落叶的残留率、分解速率、有机碳释放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广光耐荫功能群树种( I)、窄光耐荫功能群树种( II)、广光喜光功能群树种( III)、窄光喜光功能群树种( IV)4种功能群树种凋落物在1年的分解过程中,残留率变化趋势分第1-4月、第5-9月、第10-12月3阶段,呈快-慢-快的规律;各光合功能群树种凋落叶分解速率为III>IV>I>II。有机碳释放速率为IV>II>III>I。凋落叶分解过程残留率与其有机碳释放速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喜光树种比耐荫树种凋落叶更易分解。  相似文献   

10.
以无覆盖为对照,研究了3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7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5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5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70%遮荫度的黑色遮阳网覆盖(即30%的自然光光照强度),这4个处理组对1年生宫粉紫荆、灰木莲、火力楠、羊蹄甲、木棉、仪花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反应。试验表明:夏季适度遮荫覆盖有利于容器苗幼苗的生长,宫粉紫荆、羊蹄甲和仪花耐荫性较强,火力楠和木棉有一定的耐荫性,在50%LI的光照处理下生长量高于其他处理组,但遮光度过高时,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灰木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其苗木生长差异性不大。6种树种观花树种幼苗叶片遮光度较低的条件下皆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过度遮荫都可能导致器幼苗叶片光合速率下降。6种树种不同处理之间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的变化基本与光合速率成正比,但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华北石质山区乔、灌木耗水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法对华北石质山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的树干液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4树种的树干液流均呈现"几"字形,其中黄连木呈单峰型,刺槐呈宽峰型,酸枣荆条呈波动状;液流启动黄连木的最早,酸枣和荆条的居中,刺槐最晚;液流停滞黄连木和刺槐晚于酸枣和荆条;液流速度大小为:黄连木〉酸枣〉荆条〉刺槐,日均耗水量为:黄连木〉刺槐〉酸枣〉荆条。(2)4树种树干液流变化阴天时要比晴天时平缓,液流启动晴天早于阴天,而停滞则晴天晚于阴天。(3)不同树干直径的各树种树干液流变化波形基本一致;黄连木树干液流直径大的启动晚,而停滞早,而刺槐则相反;酸枣和荆条不同直径的液流启动与停滞时间几乎一致;除刺槐外,各树种树干液流速度均表现为直径大的小于直径小的,而刺槐则相反;各树种日均耗水量均表现树干直径大的耗水量大。  相似文献   

12.
从燕山东段野生花卉中筛选出6种耐旱的野生花卉,它们的耐旱性依次是叶底珠>栓翅卫矛>木半夏>孩儿拳头>南蛇藤>蚂蚱腿子,研究干旱胁迫至枯死临界点过程中其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这一过程中各幼苗根系的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叶底珠、孩儿拳头和栓翅卫矛根系的MDA含量具有明显的升降起伏,而南蛇藤、木半夏和蚂蚱腿子根系的MDA含量是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保护酶活性的升降起伏过程在各幼苗各有特点;叶底珠、栓翅卫矛、孩儿拳头和木半夏的POD同工酶都增加了特异谱带,南蛇藤的POD谱带没有变化,蚂蚱腿子POD 谱带部分消失.MDA含量及POD与SOD活性和耐旱性关系不明显,而POD同工酶有特异谱带增加的种类耐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上游森林枯落物持水阻水特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的方法 ,分不同坡度、不同单位面积生物量干重研究了三种森林植被枯落物 (油松、刺槐、荆条 )的持水阻水特性 .试验结果表明 ,相对于固定雨强的人工降雨过程 ,枯落物的截持降雨过程具有三阶段特征 :即吸水上升阶段、相对稳定的截持降雨阶段、降雨停止后的排水阶段 .在整个人工降雨过程中 ,枯落物的透过雨强明显小于控制雨强 .SPSS曲线回归分析表明三种枯落物糙率系数与单位面积枯落物干重显著相关且随着枯落物干重的增加而增大 ,并符合三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光照条件(透光度100%、50%、25%)3种地被植物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及类胡萝卜的含量等生理指标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3种匍匐地被植物的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光补偿点、最大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3种...  相似文献   

15.
以太行山片麻岩山区天然植被退化形成的荒草坡、基岩裸露的灌草坡及人工爆破整地形成的隔坡梯田台面和覆土梯田坡面4种立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植生袋、鱼鳞坑、营养钵、撒播等造林技术,在4种立地类型上进行乔灌草人工植被恢复技术试验示范,研究了不同立地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变化。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在灌木层中,荆条是天然退化山地的绝对优势种,多花胡枝子和荆条是人工整地梯田坡面的优势种,其他物种主要有酸枣、臭椿,灌木层生态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由大到小顺序均为梯田坡面、梯田台面、荒草坡、灌草坡;草本层主要物种有中华隐子草、狗尾草、早熟禾、碱蓬、地梢瓜等,物种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梯田台面、灌草坡、荒草坡、梯田坡面,而均匀度指数略有不同,其由大到小依次为梯田台面、荒草坡、灌草坡、梯田坡面,物种丰富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灌草坡、梯田坡面、梯田台面、荒草坡,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灌木层,鲜有低矮乔木。不同造林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简易植生袋坡面恢复技术措施在基岩裸露的陡坡上实施1a后,萌发生长的紫花地丁和二月兰的保存率低,恢复状况差,植生袋破损严重,坡面稳定性差,难以实现恢复效果;灌草坡鱼鳞坑造林技术实施1a后,金叶榆、侧柏、黄栌、榆叶梅和樱花的存活率分别为99%、99%、85%、67%和48%,其中金叶榆、侧柏和黄栌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榆叶梅和樱花;荒草坡面撒播植被恢复技术实施1a后,紫苜蓿存活状况较好,紫花地丁和二月兰存活状况差,二月兰几乎无一存活;梯田坡面营养钵造林技术实施1a后,沙地柏成活率不足5%;梯田台面客土经济林营造技术实施结果表明:山桃、山杏、苹果、核桃都可以在片麻岩梯田台面上较好生长,经过合理的培育管理,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河北植物新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河北增补植物计1种1变型:白花荆条、兴安益母草;同时报道了脱皮榆、黄花胭脂花、垂头蒲公英等在河北分布地区的新记录,肯定了多花勾儿茶在河北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对陕两省吴旗县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的乔术(山杏和刺槐)、灌木(荆条、沙棘)及对照农田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蓄水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效水含量为1.92%~15.73%,林地比农田增加约75.3l%;0~40cm土层土壤蓄水量为228.30~251.07t/hm^2,林地比农田增加约8%;刺槐林地的蓄水性能好于山杏林地。结果对于科学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土壤改良效益、水源涵养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麻疯树耐旱、耐瘠薄,广泛分布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不仅是干热河谷地区的水土保持树种,也是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的能源植物。受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双柏县麻疯树座果率低、单株产量小,产量极不稳定。2006~2011年在双柏县大沙坝进行不同整地措施和苗木类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科学整地、科学选择苗木及合理密植可促进麻疯树速生、丰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仪,在晴天条件下对小桐子3个栽培品种("湛江"、"攀枝花"和"印度")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探究小桐子光合作用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以期为不同小桐子合理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小桐子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30时;湛江小桐子、攀枝花小桐子和印度小桐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6.4,22.3,33.4μmol CO2·m-2·s-1,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4,14.3,15.7μmol CO2·m-2·s-1。(2)不同品种小桐子光合速率均受气温、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共同作用。(3)在高温强光下湛江小桐子、印度小桐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高,是强光性植物;而攀枝花小桐子在光强改变时光合作用的变化较小,对光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