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  相似文献   

2.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15%~35%,致死率50%~80%。2013年11月初,辽宁省西丰县某养殖场发生了仔猪水肿病,现对其诊断过程报告如下。本文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猪水肿病,又称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多发生于断乳前后仔猪,以组织水肿,行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其经过急速,发病率低、致死率高。南宁市郊某猪场发生一起断奶小猪水肿病,笔者于2008年2月3日前去诊治。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场  相似文献   

4.
孙琰 《猪业科学》2023,40(8):96-98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的临床发病特征主要为引起仔猪全身性不同程度水肿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感染后发病率相对较高,且致死率极高。仔猪水肿病的预防需加强饲养管理水平,减少外界环境等发病诱因隐患,对患病猪只进行及时治疗,对症用药,可有效治疗仔猪水肿病并降低致死率。本文对仔猪水肿病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5.
刘芳 《中国畜牧业》2023,(24):91-92
<正>仔猪作为猪场的重要后备力量,确保其健康生长至关重要。大肠杆菌病是仔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仔猪水肿病等多种类型。由于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强,危害大且致死率高,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对仔猪的威胁,做好诊治和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仔猪水肿病也叫仔猪胃肠水肿病,或称大肠杆菌肠毒血症,是由致病性、溶血性大肠杆菌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水肿。1流行特点本病呈地方流行性,常限于某些猪群,不广泛传播。多见于春季和秋季。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突然发生,病程短,致死率高。1.1大肠杆菌存在于部分健康母猪和感染仔猪肠道内,随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7.
<正>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急性、散发性传染病。仔猪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是其剖检特征。本病发病率为15%~35%,致死率为50%~80%。1发病原因突然断奶或变换饲料,气候剧变,卫生条件差,日粮结构不合理等均是诱发本病的外在因素。断奶后的应激反应,引起仔猪肠道环境改变,pH值升高,机能紊乱,抵抗力降低,导致大肠杆菌大量繁殖,释  相似文献   

8.
猪水肿病是集中发生于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以胃肠等部位发生水肿为主要特征,又称大肠杆菌毒血症、浮肿病、胃水肿。溶血性大肠杆菌是该病的病原菌,目前发现的有O2、O8、O138、O139、O141等群。笔者近日接诊一例猪水肿病,现将诊治过程报告如下,供各位参考。1临床症状据该养殖户口述,其共饲养断奶仔猪30头,分两圈饲养。其中一圈15头仔猪中,有3头仔猪发病,其中1头发病仅1d就死亡;另一圈15头仔猪尚未发现症状。笔者随同该养殖户前往现场,两头发病仔猪已被隔离饲养,不同程度地出现神  相似文献   

9.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猪胃肠水肿,是由感染一定血清型的溶血性大肠杆菌,由其外毒素引起的断奶前后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传染病。现对一起发生于昌图县某养殖场的仔猪水肿病从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其防治措施加以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水肿病是由产类志贺霉素大肠杆菌(SLTEC)产生致水肿病2型类志贺毒素(SLT-2E)引起断奶后7-15天内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高致死率传染病,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为特征,尤其是胃、膀胱、肠系膜和头部皮下呈胶胨样水肿,给仔猪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现将笔者诊治1例仔猪水肿病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15日晚8时许,盐亭县两岔河乡普香村母猪养殖户胡某求诊。主诉:一窝断奶10天的仔猪12头,于晚7时左右喂食,其中1头仔猪停食、站立不稳,11月16日早晨,病猪死亡。全群仔猪营养良好,发病仔猪长势  相似文献   

11.
仔猪水肿病也称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仔猪突然发作,头部水肿,机能失调和急性死亡。1流行特点仔猪水肿病在养猪场经常发生,特别是即将断奶的仔猪,其发病率在5%~20%,死亡率高达80%。本病多发生于春季和秋季,其发病与人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1发病原因仔猪白肌病是饲喂缺硒地区种植的饲料引起的。缺硒会使动物新陈代谢障碍,仔猪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两者大多发生在断奶前后以组织水肿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两者并发为多见,其经过急速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13.
仔猪水肿病,为高致死率疾病,病原为大肠杆菌。大群中疑似病例,早先1头或几头发病,前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典型症状突出。表现为:水肿,头部、颈部、眼睑等处,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考虑到仔猪水肿的危害性,"防重于治"的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防病工作的安排,建议针对流行病学特点,有选择性的采取综合控病措施。一旦发现有疑似水肿病病例,及早隔离诊治是上策。可可尝试用下列药物:亚硒酸钠注射液、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恩诺沙星注射液、安钠加注射液等等,均有不错的效果。此病的发生,与硒元素缺乏相关。用药治疗期间,建议补充适量的硒元素,配合辅助疗法,能达到提升此病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仔猪水肿病又称仔猪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以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麻痹及剖检时胃壁、肠系膜等水肿为特征.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临床治疗较困难,发病率10~25%,致死率高达90%以上.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的改变、饲料单一或喂给大量浓厚的精饲料等有关,对养猪生产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5.
猪水肿病又名猪胃肠水肿,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运动共济失调,惊厥,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剖检变化为头部皮下、胃壁及大肠间膜的水肿。笔者遇到过数起典型病例,对本病有了较深认识,现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常突然发生,病程短,迅速死亡,致死率高;发病多是营养良好和体格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16.
仔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ED)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由产志贺样毒素大肠杆菌(SLTEC)引起,其血清型主要有O138、O139、O141等,近年研究表明,该病的发生主要与两个主要毒力因子密切相关,即F18 ab菌毛及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该病发病快,病程短,发病率低(15%~20%),但致死率较高(80%~100%)。25-60日龄断奶仔猪多发,同窝中生长发育好,体格健壮的仔猪尤其易感。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猪眼睑水肿,四肢麻痹,运动失调,步态蹒跚,或出现划水样运动。胃壁及肠黏膜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仔猪水肿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目前本病还没有特效…  相似文献   

17.
猪溶血性大肠杆菌致死小白鼠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溶血性大肠杆菌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小猪的一种急性散发性疾病,临床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为特征。有关仔猪水肿病病理学特征的研究,已有很多报道,我们在进行猪源溶血性大肠杆菌对小白鼠毒力试验时发现,腹腔注  相似文献   

18.
<正>猪水肿病又名猪大肠杆菌病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断乳后仔猪的肠毒血症,其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运动失调,惊厥和麻痹,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该病断奶后1~2星期多发,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发病较多。通常在脾虚肾亏,三焦气化机能失调的情况下发病,流行较广泛,致死率高达90%。仔猪水肿病主要发生于断乳仔猪,尤以断奶后  相似文献   

19.
<正>仔猪水肿病是一种仔猪常见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导致的急性肠毒血症。断奶仔猪发病率较高,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水肿,常伴有突发性死亡现象,高发病率及高致死率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及时诊断和防治仔猪水肿病非常重要。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呈现地方流行性,传播能力并不是很强,与一般的传染病有较大的差异。仔猪水肿病季节性发病不明显,但是春秋两季的发病率相对较  相似文献   

20.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兽医导刊》2010,(3):36-37
仔猪水肿病又称肠毒血症,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断奶后仔猪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猪只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胃壁后肠系膜水肿,惊厥,运动失调为特征。该病发病率10%~40%,致死率达80%以上,给养猪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为了减少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现将笔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认识看法、经验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