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引起鸡群的高死亡率及免疫抑制,对养禽业危害巨大。应用疫苗免疫是防制该病的主要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制的MD活疫苗814株及三价活疫苗可以有效地防制该病。MD活疫苗(814株)其疫苗种毒MDV“814”株系从多年未发生过MD的鸡场分离,属于MDV血清I型自然弱毒株,而非人工致弱毒株,实验室试验证明该疫苗预防效力比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高28.5%,实际预防效力能使MD的死亡率由HVT预防的>7%下降到<2%。而且814疫苗株的预防效力受同种母源抗体的…  相似文献   

2.
<正> 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性疾病。鸡群如发生急性MD则往往引起大批死亡,甚至全群覆没。本病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和流行。我国于1973年首次发现MD,1975年开始生产用于预防MD的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经使用,一度曾有效地控制了MD  相似文献   

3.
自1971年开始使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马立克氏病(MD)以来,其经济效益是巨大的。但是近年来在有些地区使用HVT疫苗预防MD的效果不好,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出现了新的MD强毒株。美国农业研究服务处的Riehard L.Witter用分离到的MD强毒株在细胞培养物上传75代  相似文献   

4.
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一种肿瘤病,在使用疫苗防制之前,本病曾成为对养鸡业威胁最严重的禽病之一。MD 疫苗的研制成功,在兽医学上和在癌症的研究方面都是一项非凡的成就。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疫苗预防MD以来,已经显著地降低了因此病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我国于1978年研究复制成功MD 疫苗,并在生产上广为使用以后,对本病的控制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报道马立克病(MD)以来,许多科学家对本病进行了大量研究,1969年就制出了商品疫苗用以预防。在控制MD方面,尽管接种火鸡疱疹病毒和其他方法有效,但应用这些方法仍会遇到许多困难和不便。因此,养鸡业主常常愿意应用饲料添加剂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据报道,氨基脲基枫(AUS)能减少MD感染引起的死亡率和病变。Eidson等报告,AUS在体外对MD疱疹病毒无效,但当在饲料内投给时对减轻病变却有高效。  相似文献   

6.
蛋壳内免疫接种预防马立克氏病预防马立克氏病(MD)的免疫接种方法通常是给刚出壳的新生雏皮下注射疫苗。接种后的新生雏在未产生免疫力前如接触到 MD 病毒,则有可能在中雏时期发生MD。为了克服此病的早期感染,使雏鸡提前产生免疫力,美国农业研究处东兰星地区  相似文献   

7.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预防接种是控制MD的有效手段。自1970年MD疫苗问世和应用以来,由MD造成的损失大大地减少了。如果按照1970年预防接种之前MD发病率计算,1983年美国应有6100万只鸡受MD肿瘤侵害,而实际上这一年仅360万只鸡发病,预防保护率达94%。  相似文献   

8.
用814、SB-1和HVT FC-126三种血清型的马立克氏病(MD)疫菌株组合成二个MD双价疫苗和一个MD三价疫苗。免疫实验比较证明,MD三价疫苗的MD减少率均为90%以上;二个MD双价苗的MD减少率也都在80%以上。还测定了MD二价和三价疫苗中814,SB-1和HVT疫苗株组合的有效免疫配比剂量。区域性实验结果证明,MD三价疫苗可以有效地降低MD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试验选用8只平均(15±2)月龄、平均体重(32.08±3.12)kg半同胞内蒙古白绒山羊羯羊,研究自然条件下绒山羊生绒期皮肤脱碘酶(MD)活性与绒毛生长的关系,从酶活性途径探讨绒山羊绒毛生长机理。结果表明:绒毛开始萌发到绒毛生长旺盛期,羊绒生长速度与粗毛生长速度呈高度负相关(r=-0.92,P<0.05);羊绒生长速度与皮肤二型脱碘酶(MDⅡ)活性呈正相关(r=0.95,P<0.05);羊绒生长速度与皮肤三型脱碘酶(MDШ)活性(r=-0.90,P<0.05)及MDШ/MDⅡ比值(r=-0.91,P<0.05)呈负相关;粗毛生长速度与MDⅡ活性存在高度负相关(r=-0.98,P<0.01),与MDШ活性(r=0.90,P<0.05)及MDШ/MDⅡ比值(r=0.97,P<0.01)呈现正相关。因此,皮肤组织中MD活性与绒山羊绒毛生长的生理过程具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在有疫苗使用预防之前该病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死亡率一般在10%~60%不等,甚至全群淘汰。自20世纪70年代成功地应用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预防此病以后,MD得到很好的控制,对养鸡业的损失大大降低。但近年来无论  相似文献   

11.
免疫鸡群发生MD的原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占国 《畜牧兽医杂志》2006,25(3):53-54,56
自从应用了火鸡疱病毒(HVT)疫苗接种来预防马立克氏病(MD)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其中仍有一部分免疫鸡不同程度地发病,而且这种现象较为普遍。本着减少集约化养鸡业的损失,本文着重分析探讨了免疫鸡群发生MD的可能性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刘玉弟  汤东平 《中国家禽》2002,24(14):17-18
鸡马立克氏病(MD)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由于各种MD疫苗的广泛使用,马立克氏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但由于疫苗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保护鸡群安全,加之超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的出现,因此,仍有MD的发生,尽管不像以前那么严重,但对养禽业仍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就如何预防MD的发生,谈谈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细胞结合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virus,M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是第一个能用疫苗预防的肿瘤性疾病,因此受到了医学界、兽医学界、病毒学界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疗MD患鸡,仍通过疫苗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鸡马立克氏病(MD)琼脂扩散试验(琼扩)抗原大多数都是含羽髓的羽毛经浸提挤压制成。为探讨更简便的方法,我们将MD的病、死鸡皮肤打碎,离心制成MD琼扩抗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抗原和血清:MD琼扩抗原和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症,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双RNA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青年鸡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这两种病也是影响家禽生产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性疾病,目前仍然给世界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多数白羽肉鸡企业只接种疫苗来预防IBD而不预防MD.  相似文献   

16.
对高效表达鸡马立克氏病(MD)血清型疫苗毒株CVI998/Rispens gB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gB/R)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组成MD二价冻干疫苗时2种病毒的最适剂量配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以对MD易感、MD和鸡痘病毒(FPV)抗体阴性SPF鸡为试验动物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1×106、1×105、1×104PFU)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效力相当;以对MD易感、MD和FPV抗体阳性的狼山鸡进行的试验中,不同免疫剂量的rFPV-gB/R同HVT组成的二价苗产生的免疫力随rFPV-gB/R免疫剂量的降低而降低;所有的rFPV-gB/R+HVT的二价苗组均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 (ND)、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减蛋综合征 (EDS-76)和鸡马立克氏病 (MD)是危害养禽业的几种主要传染病。疫苗免疫是防止疫病爆发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 ,多年的实践证明 ,优质高效的疫苗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我们对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 5种禽用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试验 ,现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疫苗IB -ND -IBD三联灭活苗 ,批号为OBPT5D0 2 1;新一代IB-ND -IBD -EDS-76四联灭活疫苗 ,批号为OBGP5D0 2 1;IB -ND -IBD -EDS-76四联灭活疫苗 ;MD…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642-1646
<正>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 )是引起鸡T淋巴细胞致瘤的α疱疹病毒,该病毒导致一种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禽病,称为马立克病(MD)。已发现的MDV有3种血清型,Ⅰ型为致瘤性的MDV强毒株,Ⅱ型为无致瘤性的MDV毒株,Ⅲ型为火鸡疱疹病毒(简称HVT)。HVT与MDV有明显区别,对鸡无致病性,广泛用于预防MD的活疫苗。近年来,MDV的致瘤基因在疫苗的防御机制下逐渐出现多态性变化和点突变变化~([1]),从而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MD,许多研究都用多价苗免疫,并认为免疫后早期用马立克氏病强毒(vMDV)甚至用vvMDV攻击均能产生极好的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MD疫苗抵抗vMDV攻击效果的比较,揭示不同MD疫苗对免疫雏鸡的保护效力,为选择适用的MD疫苗并有效防制MD提供可信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马立克氏病(MD)仍然是养禽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生产上多使用下面三种疫苗以预防该病的发生。(1)CVI-988株是Rispens等(1969年)从荷兰的一群无临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