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丛德鹏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1):93-93,96
吉林省某市某县养鸡户李某于2010年3月6日从外地够进7500羽商品肉仔鸡。 鸡雏从进场起,就陆续有鸡死亡,第7日龄就开始发病增多死亡增加,至9日龄就已发病1600羽,先后共死亡1200羽,发病率高达20%左右,致死率高达75%左右。后来的调查发现,从该家孵化场购买雏鸡的同期其它养鸡户,也相继出现上诉疫情,病鸡逐日增多。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市某县养鸡户李某于2010年3月6日从外地购进7500羽商品肉仔鸡。鸡雏从进场起,就陆续有鸡死亡,第7日龄就开始发病增多,死亡增加,至9日龄就已发病1600羽,先后共死亡1200羽,发病率高达20%左右,致死率高达75%左右。后来的调查发现,从该家孵化场购买雏鸡的同期其它养鸡户,也相继出现上述疫情,病鸡逐日增多。  相似文献   

3.
(一)发病情况吉林省某市某县养鸡户李某于2010年3月6日从外地购进7500羽商品肉仔鸡。鸡雏从进场起,就陆续有鸡死亡,第7日龄就开始发病增多,死亡增加,至9日龄就已发病1600羽,先后共死亡1200羽,发病率高达20%左右,致死率高达75%左右。后来的调查发现,从该家孵化场购买雏鸡的同期其它养鸡户,也相继出现上述疫情,病鸡逐日增多。  相似文献   

4.
1发病经过 2005年3月柘荣县城郊乡陈山村养鸡大户赵某从省内一个种鸡场调入肉用仔鸡1500羽,一星期后又从该种鸡场调入1000羽,放在同一栋育雏舍内地面平养,用保温灯保温。2批雏鸡分别于调入7d时用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免疫。因育雏室不够和气温低,为达到32℃以上的保温目的,育雏室四周采用塑料薄膜包围,上面加盖塑料布.室内温度33.1℃,相对湿度95%,塑料薄膜上挂满水珠,氨气、霉味重。雏鸡从5日龄时开始发病,到15日龄左右死亡达到高峰,每天死亡最多时在120多羽。至15日龄以后发病死亡数开始下降,每天死亡10-15羽。2批雏鸡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完全相同,共死亡1137羽,死亡率达45.5%。  相似文献   

5.
本地区某饲养户饲养了3500羽肉鸡,8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大群采食量下降。与以往不同的是发育良好的鸡出现打蔫、瘫痪、站不起来,公雏比母雏发病多。一般2~3d就死亡,死亡多集中在十几日龄,每天死亡70~80羽左右,来诊时已死亡300多羽。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太康县某养殖户饲养肉鸡5000羽,从2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加,部分病鸡头部震颤,惊叫,然后瘫痪。鸡群发病率10%左右,每天死亡8~10只。  相似文献   

7.
1995年春季,市郊某蛋鸡场在雏鸡培育中发生了以下痢和败血症为主要症状的疫病,死亡率20%左右,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经综合诊断后确诊为鸡副伤寒病。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 一、发病情况 1993年3月28日,该场9505批13230羽商品代罗曼雏鸡采用四层网上饲养,1~5日龄有少量卵黄吸收不良的雏鸡死亡,从6日龄开始死亡增加,7~15龄为死亡高峰,15~20日龄发病逐渐减少,至30日龄,共死亡雏鸡2656羽,死亡率达20%左右。接着4月12日和4月25日  相似文献   

8.
乌骨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骨鸡大肠杆菌病的诊疗报告周世兰(海安县畜牧兽医站,226600)1发病情况海安县某农户饲养乌骨鸡1500羽左右,90日龄。85日龄时开始发病,每天死亡5~8只,发病率达20%,使用过土霉素、氯霉素、磺胺类药物治疗,未见好转,90日龄时前来就诊。2临...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 2008年10月8日,广东省某养鸡场饲养的5000羽110日龄左右的山鸡发病,病初每天死亡20~40只,后来每天死亡200多只,病程较短,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0.5~2.0天。随即前来就诊。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我市李某饲养的55日龄仔鸡群出现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鸡比翼线虫感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大棚饲养的55日龄雏鸡1000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免疫过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出败等疫苗,场址设在山坡上,饲养方式实行圈养与放牧式饲养相结合。6月初,下了几场大雨,随后鸡群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有的体温升高。李某自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及紧急接种疫苗,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发病和死亡。截至就诊日,鸡发病320羽,死亡89羽,发病率32%,死亡率8.9%。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的2800羽15日龄番鸭突然发病,3天内死亡176羽。经诊治确诊为病毒性肝炎。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1998年12月上旬,某养鸭户自繁自养3批雏番鸭7000羽和500羽种鸭均未进行病毒性肝炎疫苗免疫,第1批雏鸭25日龄2200羽,第2批雏鸭15日龄2800羽,第3批雏鸭5日龄时2000羽。在第2批雏鸭中,340羽突然发病,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药治疗均无效,3天时间死亡176羽,病死率达50.5%。第1批和第3批雏鸭正受到严重威胁,而种鸭正…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6月,本县某养鸡场35日龄左右肉鸡发生大批死亡,以腹水症为主症。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肉鸡养殖上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对该病的发病情况、发病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简单的阐述。1发病情况该场存栏雏肉鸡5000羽,在35日龄左右时雏鸡相继发病650羽,发病率13%;死亡611羽,发病死亡率达94%;治愈49羽,治愈率8%。50日龄后发病减少。2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6月中旬,辽宁省彰武县某养殖户饲养的4400羽海兰褐蛋鸡,48日龄时相继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并出现零星死亡,最初用抗病毒药和抗生素治疗未见好转,至56日龄时发病率占鸡群的30%,死亡率占发病鸡群的5%左右。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雷  彭涛 《水禽世界》2005,(6):48-48
发病情况 灵璧县某鸡场170日龄的青年蛋鸡(5000羽)突然发病,表现为:鸡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常有甩头动作。羽毛松乱,采食量下降或绝食,排黄白绿稀粪,此病先后持续约1周左右.死亡约4500多羽。灵璧县尤集镇某蛋鸡户25日龄雏鸡(1200羽)无明显症状.突然大批死亡.部分鸡只出现上呼吸道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4d左右死亡达800多只。上述两例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经过 某鸡场饲养肉鸡3000羽,饲养至17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翅膀、大腿、肉髯等处皮肤破溃,有渗出液,病鸡多在2~5日龄死亡,快者1~2d死亡,病死鸡大约200余只,占鸡群总数的7%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03年6月,库尔勒市一养鸡户,地面平养的600羽21日龄肉仔鸡群中突然出现急性死亡病例。4天时间里先后发病约200羽,死亡49羽,病死率近25%。  相似文献   

17.
1发病简况 2009年9月23日,吉安县登龙乡彭××从外地购进2000余羽雏鸭,地面散养。雏鸭在3日龄至7日龄时生病,发病快,死亡急,经当地兽医按病毒性肝炎使用中药,在治疗的过程中陆续死亡1000羽左右。  相似文献   

18.
曲霉菌病主要发生于初生雏至30日龄的雏鸡,随着年龄增长,机体的抵抗力随之加强,到20日龄时很少发生。我乡亭东村养鸡场在本乡副业公司孵房购进一批苗鸡1800羽,暴发曲霉菌病,死亡1300羽,死亡率为72%。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亭东村养鸡场于1990年4月25日捉进1800羽罗斯D系鸡(父母代),放入3间50m2的育雏室内,地面铺垫木屑,育雏时用土霉素和痢特灵拌料喂服预防鸡白痢。9日龄时进行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并刺种鸡痘(1:200),14日龄时开始发病,并逐渐增多,经过诊断,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到5月26日停止发病,发病雏鸡1500羽左右,…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26日,我县鹤塘镇鹤塘村某专业户饲养的2600羽不同日龄黑番鸭开始发病,传染迅速,病程短,每天死亡200多羽,至6月30日止共死亡近千羽。经检查确诊为巴氏杆菌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专业户1988年开始规模饲养红波罗肉鸡(每批饲养1500羽左右,年饲养量200...  相似文献   

20.
1995年5月某场饲养的商品代肉鸡10日龄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 1995年5月17日,某场引进2008羽AA商品代肉鸡,24日(8日龄)应用IBD弱毒苗(江苏产)、ND弱毒苗(江西产)饮水免疫,26日(10日龄)发病,27日死亡2羽、28日死亡18羽、29日39羽、30日ll羽、31日4羽,6月1日停止死亡,疫情基本稳定,历时6天,共计发病210羽,发病率10.5%,死亡74羽,死亡率为3.7%,应用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