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可使脂肪存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发挥奶牛的产奶潜力。  相似文献   

2.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挖掘奶牛的产奶潜力.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人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挖掘奶牛的产奶潜力。  相似文献   

4.
高品质的粗饲料可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合理的日粮精粗比更对奶牛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日粮中的精粗比过低,会降低奶牛采食量,导致奶牛养分摄入不足,产奶量和乳脂率降低。日粮中的精粗比过高则会破坏瘤胃内环境稳定导致瘤胃pH值降低,影响微生物蛋白、氨态氮和VFA的合成,严重导致瘤胃酸中毒,致使奶牛淘汰或死亡,降低生产效益。综合分析,探寻高品质粗饲料以及最佳的日粮精粗比是奶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本综述主要叙述粗饲料的品种与长度以及奶牛日粮中粗饲料添加水平对奶牛的健康以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过瘤胃脂肪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的产奶高峰期一般出现在采食量高峰的前几周。产奶高峰期以前,为了满足对能量的需要,奶牛必将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结果造成体重下降。而泌乳初期的过分减重往往造成产奶高峰期后产奶量的锐减。试验证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特别是保护性脂肪,能够改善奶牛的体况,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探讨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脂肪的效果;比较不同过瘤胃脂肪来源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而为选择奶牛饲料的理想脂肪添加物提供参考。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试验用脂肪酸钙和棕榈油脂肪粉均为商业产品。棕榈油脂肪粉是利用油脂分…  相似文献   

6.
脂肪喂量要适当 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在正常情况下。奶牛基础日粮本身就含有3%左右的脂肪,因此。补充量一般为3%~4%。即1天1头奶牛应补充0.45~1.36kg脂肪。如果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超过7%,就会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导致奶牛食欲降低,使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产奶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在炎热的夏天,对于奶牛这种耐寒怕热的家畜,在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调整日粮粗饲料尤其是劣质粗饲料使奶牛体热增加,造成奶牛的厌食,使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下降,导致产奶量降低。因而,要提高粗饲料的质量,并在保证奶牛粗纤维需要量(不低于日粮干物质的15%)的基础上,减少粗饲料的喂量,相应地增加精饲料喂量。为了防止精饲料喂量增加所导  相似文献   

8.
在奶牛的泌乳早期,随着产奶量的不断上升,能量需要量也逐渐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处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常常出现能量负平衡。为了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浓度,可以在日粮中添加经过处理的保护性脂肪,使脂肪在瘤胃中不发生解离和水解,直接进入小肠被消化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挖掘奶牛的产奶潜力。1奶牛饲喂脂肪的好处保护性脂肪作为一种高能饲料,可以提高日粮能量浓度,而不影响瘤胃发酵,可以满足高产奶牛在泌乳早期对能量的大量需要,从而提高产奶量。同时,保护性脂肪被吸收后,可通过乳腺合成分泌到乳汁…  相似文献   

9.
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是现代奶牛饲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当青贮玉米或其他饲草不足、质量低劣时,能量缺乏就显得尤为严重。这时,如果采用大量精料来补充能量,易导致奶牛瘤胃酸中毒、乳脂率降低和采食量下降。因为要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其饲草的喂量至少应达到日粮干物质的45%。脂肪作为一种高能饲料原料,可以替代较多的谷物,来补充低质饲草的能量,维持奶牛的能量平衡,提高其生产性能。能量的摄人量不足也是限制高产奶牛泌乳量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泌乳初期.由于泌乳的需要而使能量的需要量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所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方式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增加能量进食量来满足奶牛对能量的需要.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在奶牛饲料中添加脂肪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技术的要点.但由于其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导致补饲脂肪的成功率较低。本文介绍了脂肪在奶牛体内的消化代谢以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另外,介绍了在奶牛生产中饲喂脂肪的几条原则,希望对广奶牛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1 调整日粮 粗饲料尤其是劣质粗饲料会使奶牛的体增热增加,造成奶牛的厌食,使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下降,导致产奶量降低.因而,要提高粗饲料的质量,并在保证奶牛粗纤维需要量(不低于日粮干物质的15%)的基础上,减少粗饲料的喂量,相应地增加精饲料喂量.为了防止精饲料喂量增加所导致的酸中毒,可以由少到多地在精饲料中添加50~150克的小苏打.  相似文献   

11.
满足高产奶牛能量需要是现代奶牛饲养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当青贮玉米或其他饲草不足、质量低劣时,能量缺乏就显得尤为严重。这时,如果采用大量精料来补充能量,易导致奶牛瘤胃酸中毒、乳脂率降低和采食量下降。因为要保证瘤胃的正常功能。其饲草的喂量至少应达到日粮干物质的45%。脂肪作为一种高能饲料原料,可以替代较多的谷物,来补充低质饲草的能量,维持奶牛的能量平衡,提高其生产性能。能量的摄入量不足也是限制高产奶牛泌乳量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泌乳初期,由于泌乳的需要而使能量的需要量增加,而干物质采食量的增加却很有限,所以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脂肪的方式来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增加能量进食量来满足奶牛对能量的需要,从而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因此,在奶牛饲料中添加脂肪已成为现代奶牛饲养技术的要点。但由于其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导致补饲脂肪的成功率较低。本文介绍了脂肪在奶牛体内的消化代谢以及其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另外,介绍了在奶牛生产中饲喂脂肪的几条原则,希望对广大奶牛养殖户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保护性脂肪的营养作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研究表明,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类专门用于反刍动物的高能饲料添加剂瘤胃保护性脂肪(粉),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有效能值高,具有过瘤胃保护特性,即在瘤胃中基本不降解,而在小肠中可很好地被消化[1]。1为什么要在奶牛日粮中添加脂肪围产期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大幅度下降,泌乳前期采食量增加滞后于产奶量增加,导致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奶牛(尤其是高产奶牛)不得不动用体脂贮存来满足能量需要,其结果常常是降低了奶牛的繁殖性能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加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继而导致产奶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具有南方奶牛日粮类型特征的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不同精粗比(T1,60∶40;T2,55∶45;T3,50∶50;T4,45∶55;T5,40∶60)对奶牛的采食行为、产奶性能和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下,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从T5组的13.57 kg/d显著降低至T1组的12.70 kg/d(P<0.05),咀嚼时间从T5组的786.50 min/d极显著降低至T1组的607.83 min/d(P<0.01);奶牛的产奶量、4%标准奶产量、乳糖、乳总固形物、总非脂固形物产量均随日粮精粗比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以60%精料添加量的T1组为最高,分别为13.92,13.25,0.65,1.73和1.20 kg/d;但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表明在南方奶牛典型日粮采用全混合日粮饲养技术时,日粮精粗比的增加可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咀嚼时间,对奶牛的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脂肪喂量要适当摇奶牛日粮中脂肪的含量最多不能超过日粮干物质的7%。正常情况下,奶牛基础日粮本身就含有3%左右的脂肪,因此,补充量一般为3%~4%。如果日粮中脂肪的添加量超过7%,会降低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对粗纤维的消化,导致奶牛食欲减退,产奶量降低。当能量需要量超过瘤胃  相似文献   

15.
日粮中添加脂肪酸钙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4头处于泌乳前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配对设计分成4组,研究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200g棕榈油脂肪酸钙、大豆油脂肪酸钙和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种脂肪酸钙均不影响奶牛采食量(P>0.05);添加棕榈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10.45%、乳脂率提高7.42%、乳蛋白率降低4.67%、乳干物质提高1.41%(P>0.05);添加大豆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4.25%、乳脂率提高8.54%、乳蛋白率降低4.64%、乳干物质提高2.67%(P>0.05);添加葵花籽油脂肪酸钙后产奶量提高4.76%、乳脂率提高3.52%、乳蛋白率降低3.35%、乳干物质提高1.42%(P>0.05)。  相似文献   

16.
王涛 《中国饲料》2023,1(10):22-25
文章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将100头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平均干乳期40 d的奶牛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奶牛采用精粗分饲的方法,先粗后精,试验组采取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将精饲料和粗饲料充分混合搅拌后饲喂奶牛。预饲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在前40 d均无显著变化(P> 0.05),在60~100 d,试验组奶牛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奶牛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及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 <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试验组奶牛的干物质、脂肪及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增加(P <0.05)。总的来讲,相对于传统的精粗分饲的饲喂模式,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模式在改善奶牛生长消化及产奶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优势,应用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替代传统饲喂技术必将成为我国奶牛集约化养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饲喂不同比例的湿玉米纤维饲料(WCGF)对奶牛瘤胃发酵以及对高产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试验1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荷斯坦牛,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WCGF比例分别为0%、15%、25%和35%,测定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WCGF饲喂量的增加,35%处理组奶牛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升高,乙酸浓度下降,且乙酸/丙酸也随之下降(P0.05)。试验2选择60头健康的高产奶牛,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在日粮干物质中添加WCGF比例为25%,测定高产奶牛产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高产奶牛的产奶量虽然降低了2.65%,但提高了乳脂率(P0.05)。综上可知,WCGF在奶牛日粮配方中的比例不宜过高,当WCGF在高产奶牛日粮配方中添加比例为25%虽不能增加产奶量,但可提高乳脂率。  相似文献   

18.
1干奶期 即妊娠奶牛产前40-60d到停止挤奶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饲养对奶牛的产奶量、产奶期代谢组织的再生及体内能量、蛋白质等的积累颇为重要。干奶期应控制精料喂量,日粮以粗饲料为主,但不应饲喂过量的苜蓿于草和玉米青贮。日粮干物质应占体重2%-2.5%,每1kg干物质含能量单位1.75,粗蛋白11%-12%、钙0.6%、磷0.3%。精粗料比为25:75,粗纤维含量不少于20%。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干玉米酒糟对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泌乳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45头健康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按照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进行区组设计,随机分配到3个处理组中,每组15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以玉米和豆粕为基础的日粮,不含有干玉米酒糟,试验1组和试验2组奶牛饲喂的日粮均以干玉米酒糟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替代比例分别为10%和20%(干物质基础)。预试期为2周,正试期为10周。试验结果表明,日粮添加干玉米酒糟显著提高了泌乳奶牛干物质采食量(P<0.05),而不同干玉米酒糟添加比例对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干玉米酒糟显著提高了泌乳奶牛的产奶量,且呈剂量依赖效应(P<0.05)。日粮添加干玉米酒糟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但由于产奶量的增加显著增加了乳中营养成分含量(P<0.05)。日粮添加干玉米酒糟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降低了瘤胃液乙酸摩尔比值(P<0.05),增加了丙酸和丁酸摩尔比值(P<0.05),降低了瘤胃液NH3-N浓度。因此,可以使用干玉米酒糟替代部分玉米和豆粕来配合奶牛日粮,本试验中以20%的添加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能量是高产奶牛发挥产奶潜力的重要因素,添加脂肪是满足奶牛能量需要,提高产奶量,改善奶牛繁殖性能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但添加过少达不到理想效果,过量既造成浪费,又降低奶牛干物质采食量,甚至降低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