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提高优秀淘汰牛的利用价值,国内外对牛体外胚胎培养技术做了大量研究,本文针对牛体外卵子获得方式、卵子体外成熟培养、成熟卵母细胞与冻精或性控冻精体外受精及受精卵体外培养发育到囊胚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技术也称胚胎生产技术(invitro production,IVP),包括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精子的获能、卵子的体外受精和受精卵的体外培养等几个连续的过程。半胱氨酸是GSH的前体物质,在牛体外胚胎生产过程中疏基复合物能增加细胞内GSH的合成,在受精和胚胎的开始阶段保持高浓度GSH可以增加发育率。试验的目的是评价半胱氨酸对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及成熟培养时期卵母细胞内GSH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C型钠肽(CNP)结合半胱胺前成熟处理牛卵母细胞对其减数分裂和发育能力的影响。以常规的体外成熟24 h培养为对照,CNP前成熟(添加或不添加半胱胺)处理牛卵母细胞6 h,然后进行常规体外成熟培养,检测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以及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卵裂率、囊胚率和囊胚细胞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论有无添加半胱胺,CNP前处理牛卵母细胞均未显著提高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P0.05),但显著提高了受精后囊胚细胞总数(P0.05);CNP结合半胱胺前处理牛卵母细胞显著提高了受精后的囊胚率(P0.05)。由此可见,CNP结合半胱胺前成熟处理牛卵母细胞提高了其发育潜能,可用于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对牛卵巢卵泡内卵母细胞在不同浓度的CO2培养箱内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及胚胎体外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含5%小牛血清(CS)的TCM-199内的卵母细胞在2%CO2条件下培养20h后,达到第二次减数分裂期(MⅡ期)的卵子数明显高于在5%CO2条件下培养的卵母细胞数(P<0.05)。两种浓度的CO2条件下培养的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无明显差异,2%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的囊胚发育率高于5%CO2浓度下培养的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5.
牛体外受精技术是胚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的基础,其中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是体外受精技术的关键,也是重要环节。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目前,牛卵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系已经确立,但其中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早期胚胎发育阻滞,卵母细胞的成熟调控机理等问题,还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从牛卵丘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体外培养液及添加物、存在问题等几方面来综述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屠宰黄牛的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后的早期胚胎,与单层颗粒细胞(GC)、输卵管上皮细胞(BOEC)等体细胞共培养及在胎牛血清的胚胎培养液中的后续发育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以期筛选出最佳的体外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使用GC和BOEC体外共培养牛体外受精后胚胎,均取得了较好的囊胚发育率;且牛体外受精后早期胚胎体外培养体系中,添加10%血清能有效地促进牛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囊胚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以及细胞核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牛胚胎的体外生产已经在几个不同的培养体系中获得了成功.但是,卵母细胞生长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的作用对于同种类动物的卵母细胞或体外/体内培养条件下的卵母细胞有着较大的差别.要找出各种动物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的最佳方案以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做.研究以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为试验材料,试图探明不同浓度的半胱氨酸对延边黄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卵母细胞的来源、精子体外获能、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五个方面综述了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影响精子体外获能的因素、影响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的因素、体外受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小卵泡液、放线菌酮(CHX)对卵母细胞预成熟、囊胚滋养层细胞囊泡(TVS来源于体外受精培养14 d的滋养层细胞)、维生素对牛体外胚胎质量的影响。在B超仪下进行牛活体取卵(OPU),从牛活体卵巢采集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表明:10%小卵泡液及8%CHX的卵母细胞预成熟4 h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体外受精及早期胚胎培养液CR1aa中添加10μg/m L维生素C组与TVS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体外胚胎与TVS共移植受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活体采集的卵母细胞经体外预成熟处理,可以达到核质同期化的目的,早期胚胎的培育过程中加入TVS、抗氧化剂等可以克服早期胚胎的发育阻滞,提高体外胚胎的囊胚发育率。  相似文献   

11.
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胚胎体外生产(in vitro production,IVP)的技术程序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获得(oocyte aspiration)、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精子获能、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笔者系统综述了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作者通过实验证明,体外成熟(IVM)的培养基不仅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而且影响胚胎的后来发育。因此,受精卵母细胞发育到2-细胞期的能力不是衡量其正常状况的适宜指标。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条件的优化并不能推广到牛卵母细胞的 IVM。牛 IVM/IVF(体外受精)胚胎在不存在血清或其他蛋白、不使用体细胞复合培养时,均能完成体外发育,未出现显著的8~16-细胞期阻滞。引人注目的是,我们的培养条件与其他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技术,体外生产牛胚胎,以获得试管牛。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h后,其成熟率为85%;体外受精率为83%。体外受精卵分别在颗粒细胞单层(CCM)和输卵管细胞单层(OCM)上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以授精时卵母细胞的数目为基数)分别为19%和29%,差异极显著(P<0.01)。若体外受精卵先在CCM中培养72h后,再将已发生卵裂的(>4细胞)胚胎移到OCM中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为35%。这表明: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着三个发育时期,即1—8细胞、8—16细胞和8细胞—囊胚三个阶段,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IVM/IVF胚胎移植到受体黄牛体内后,其足月时的妊娠率为1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技术,体外生产牛胚胎,以获得试管牛.结果表明: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h后,其成熟率为85%;体外受精率为83%.体外受精卵分别在颗粒细胞单层(GCM)和输卵管细胞单层(OCM)上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以授精时卵母细胞的数目为基数)分别为19%和29%,差异极显著(P<0.01).若体外受精卵先在GCM中培养72h后,再将已发生卵裂的(>4细胞)胚胎移到OCM中培养,其胚胎最后产量为35%.由此表明,早期胚胎在其发育过程中至少存在着3个发育相期,即1~8细胞、8~16细胞和16细胞~囊胚3个阶段,各阶段需要不同的培养环境.IVM/IVF胚胎移植到受体黄牛体内后,其足月时的妊娠率为15%.第一头试管犊牛已于1993年4月18日凌晨产出.  相似文献   

15.
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IVM/IVF)技术广泛应用于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如受精后早期胚胎的营养积累、早期基因表达调控、减数分裂能力的获得等, 也可以用于畜牧生产中优良种群的扩群.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与卵裂的因素众多,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通常为40%~80%,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的关键,大量的研究是通过在培养液中添加细胞因子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与卵裂[1].本文通过不同浓度LIF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的观察,对其体外成熟率、体外受精率进行比较, 从而为提高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屠宰场收集黄牛卵巢,取皮质深层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分析了影响其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FSH(10IU/mL)、HCG(20IU/mL)和17β-E2(1mg/L)对卵母细胞受精后早期胚胎发育能力有极显著促进作用;等量牛卵泡液(BFF)与新生牛血清(NCS)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效果影响不显著,以15?F为宜;颗粒细胞与输卵管上皮细胞均能显著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后早期胚胎的发育率,颗粒细胞 输卵管上皮细胞对克服胚胎阻滞现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体外胚胎生产技术作为胚胎工程技术的基础,在提高繁殖潜力、加速良种繁育等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卵母细胞采集、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等技术。文章主要介绍羊体外胚胎高效生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胚胎培养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羊卵泡的预测标记、卵母细胞新型质检手段、模拟羊体内环境的培养体系,以期为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研究及在胚胎高效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朱珠  叶绍辉 《猪业科学》2004,21(2):21-22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及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十几年来牛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和体外成熟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精子的体外获能、卵母细胞采集受成熟培养和体外受精、体外受精早期胚胎的培养等环节,并且对影响该技术的王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对体外受精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牛在大多数情况下一胎一仔,自然双胎的概率很小。其根本原因在于:牛的卵巢大多数情况下每次只排1个卵,因而可能有一个胚胎产生,这极大地影响了牛的繁殖性能。而通过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能获得较多的卵子,与体外受精技术的相结合,大大提高了牛的繁殖性能,近年来人们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进行了不断研究,并取得许多新的进展,笔者就此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