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测定人工气候室中培养的旱柳当年生枝条和完全展开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并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枝条皮层和完全展开叶片叶绿体,测定其完整性,比较分析二者光响应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旱柳皮层叶绿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0.0%,类胡萝卜素含量约是叶片的13.7%,叶绿素 a/b 比值小于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值大于叶片;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可获得被膜完整率超过80%的离体叶绿体,能够满足叶绿体光合生理特性研究的需要;100,200,300,500,800μmol·m -2 s -1光强下,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放氧速率均低于叶片,光饱和点出现在300μmol·m -2 s -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35.58μmolO2·mg -1 Chl h -1,而叶片的光饱和点在500μmol·m -2 s -1,最大光合放氧速率为42.78μmolO2·mg -1 Chl h -1;皮层叶绿体的 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 )平均高出叶片30.2%,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平均高出叶片36.1%。旱柳皮层叶绿体的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低于叶片,皮层叶绿体表现出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较低的叶绿素 a/b比值等适应枝条内光环境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陈梅  施翔  陈夏琳  程建峰 《绿色科技》2019,(17):99-100,103
为揭示珍珠玉绿萝的斑叶呈色原因,以扦插繁殖的珍珠玉绿萝为材料,对其叶片不同颜色部分的叶绿体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绿色部分的各种叶绿体色素含量及比值均远高于黄白部分,绿色部分与黄白部分的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差异远大于其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差异。因此,珍珠玉绿萝叶片中叶绿体色素的形成受抑导致黄白部分产生,尤其是Chla。  相似文献   

3.
以4个种17个种源班克木的幼苗为材料进行试验,研究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香花班克木的叶绿素a(Chl a)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以及叶绿素a与b的比值(Chla/Chlb)最大,其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Chl/Car)最小,其种源38505的光合色素含量最高;强力班克木和香花班克木PSII的潜在活性(Fv/Fo)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显著高于其它2个种;强力班克木的PSII中心非环式电子传递量子产额(AYII)、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CqP)均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的光响应曲线拟合结果显示,强力班克木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Pm)和光量子利用效率(α)均显著高于其它种,且以35224种源为最高,表现出良好的光合生理功能。研究结果为班克木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长在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的多年生高山植物美丽风毛菊(Saussurea pulchra)为研究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海拔叶片光合色素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以探讨高山植物对于寒冷、高紫外辐射环境的适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含量有下降的趋势,而胡萝卜素(Car)含量则呈增加的趋势,Car/Chl与Chla/Chlb增大,美丽风毛菊叶片的紫外吸收物质、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受到明显影响,其中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海拔升高呈增强的趋势,膜脂过氧化与抗氧化物酶的变化具有不一致性,表明抗氧化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可能在高山植物适应高寒环境的胁迫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着色前的新红星果实为材料,采用液相氧电极和光谱仪对不同部位离体果皮圆片的光合放氧速率以及绿色果皮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随果实发育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面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大于阴面果皮。纵向比较可知:萼端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大,果肩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小,阳面中部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与纵向平均值接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随着果实发育,苹果绿色果皮的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则逐渐增加。苹果绿色果实发育的中后期,随着果皮光合功能的下降,果皮中叶绿素也显著降解可以减少果皮对光能的吸收,减轻果皮的光抑制,这可能是苹果果实对光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杨树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盐胁迫对3种杨树幼苗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24d后,400mM盐处理苗木叶片的Chla、Chlb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其余浓度盐处理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均不明显。与对照相比,盐处理期间各品种叶片的Car含量变化均不明显。盐处理使各杨树品种叶片的Pn、Tr、Gs均呈下降趋势;Ls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而Ci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后升高,说明长期盐胁迫下,在较低浓度的盐处理下,杨树叶片光合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而在较高浓度的盐处理下非气孔限制则是导致杨树叶片光合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各杨树品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NPQ均大致呈逐渐下降趋势。3个品种的耐盐性强弱顺序为‘吴屯杨’>‘小胡24杨’>‘小胡19杨’。  相似文献   

7.
硒对猕猴桃叶片光合生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3~10月在陕西户县蒋村的猕猴桃种植园,对其猕猴桃植株作了施用浓度分别为0.15 mg.kg-1、0.3 mg.kg-1、0.5 mg.kg-1的Na2SeO3溶液的试验,以研究硒对猕猴桃植株叶片光合生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硒增强了猕猴桃植株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但降低了叶片水分的利用率。在猕猴桃植株的生长后期,其叶片的各光合指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在果实采收期,一定的施硒浓度范围,提高了猕猴桃植株的单果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Vc含量,而果实中的硒含量却随着施硒浓度的增大而升高。研究得出:适宜的施硒浓度(≤0.5 mg.kg-1)可以增强猕猴桃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改善猕猴桃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给野生耐旱花卉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温室内用盆栽法测定了燕山地区6种野生耐旱花卉苗木干旱胁迫进程中的对照、干旱胁迫5d、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4点的光合色素含量与气体交换变化。结果表明:在土壤干旱进程的对照、干旱5d、暂时萎蔫和永久萎蔫各时间的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除栓翅卫矛、孩儿拳头和木半夏各自的总叶绿素含量没有明显差别外,其余各自的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与叶绿素b比值等指标的差异均显著或极显著;随土壤含水量降低,6种苗木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永久萎蔫点三项指标降低幅度排序:蒸腾速率为木半夏>蚂蚱腿子>南蛇藤>孩儿拳头>叶底珠>栓翅卫矛;净光合速率为孩儿拳头>叶底珠>蚂蚱腿子>南蛇藤>木半夏>栓翅卫矛;气孔导度为蚂蚱腿子>叶底珠>孩儿拳头>南蛇藤>木半夏>栓翅卫矛;不同苗木的光合色素含量和三个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不同预示各苗木具有不同适应干旱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6个彩叶竹种在不同分区的叶色与光合色素,以及与细胞显微超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为明确6个彩叶竹种的叶色变异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竹种叶色变异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黄条金刚竹、锦竹、花叶唐竹6个彩叶竹种叶片为材料,将叶片按叶色分为白区和绿区,对叶片不同分区的叶色、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生长阶段的叶片显微结构和成熟叶片不同分区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6个竹种不同叶色分区中光合色素含量、显微结构、超微结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1)绿区各光合色素含量显著高于白区,其中绿区叶绿素a含量最高,白区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2)黄条金刚竹在叶片成熟后出现白区,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花叶唐竹在叶片发育中期出现白区,且七彩红竹与黄条金刚竹成熟叶片白区细胞内溶物缺失严重,其余4个竹种白区细胞内容物部分缺失。3)绿区指状臂细胞与梅花状细胞内部结构完整,叶绿体发育正常;白区内部细胞器较少,叶绿体结构异常,不同竹种质体形态不同。【结论】6个彩叶竹种叶片白(黄)色条纹的出现与细胞的排列方式无关;黄条金刚竹黄色条纹的出现,与叶片成熟后一部分叶肉细胞内部光合色素降解和叶绿体结构破坏有关,七彩红竹、菲白竹、靓竹、锦竹和花叶唐竹叶片不同叶色的呈现与一部分细胞内叶绿体发育异常和光合色素含量较低有关;白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占比影响叶片黄色深浅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日本落叶松不同冠层和方位光合生理参数的差异,探讨冠层及方位变化对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为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及估算冠层生产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7年生和19年生日本落叶松单木为研究对象,将树冠分为上、中、下3层,东、西、南、北4个方位,测定冠层每一部位的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和光合色素含量,并分析不同冠层及方位的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垂直方向上,2种林龄样木冠层对大多数光合生理参数影响显著;最大净光合速率(A_(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随冠层的升高而增大;最大羧化速率(V_(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_(max))、磷酸丙糖利用率(TPU)和羧化效率(CE)均为下冠层最小,而CO_2补偿点(CCP)均为冠层下部最大;不同冠层针叶光合色素含量差异显著,且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均随冠层的升高而降低。水平方向上,方位对2种林龄树木光合生理参数均影响不显著,南向和东向光合参数均值分别反映了7年生和19年生样木全冠层的光合特性。光合生理参数在林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生理参数具有空间异质性,冠层对树木多数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显著,而方位和林龄对以上参数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华山松和油松不同叶龄针叶形态、光合速率、叶绿素和叶氮含量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探讨林窗大小、叶龄和树种对林窗式疏伐后叶光合特性响应的影响。[方法]2008年在30年生华山松和油松混交人工林中,设置对照、小林窗(80 m2)和中林窗(110 m2)处理,2013年以对照样地内和林窗边缘华山松和油松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当年生、1年生和2年生叶比叶重(LMA)、单位叶面积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含量(Chl b)、氮含量(N)、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等指标。[结果]小林窗和中林窗疏伐对叶光合特性影响一致,均对当年生叶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改变了1年生和2年生叶绿素含量、N和PNUE,提高了其Amax。华山松叶LMA、叶绿素含量、N、Amax均低于油松,两树种多年生叶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也明显不同:林窗边缘华山松1年生和2年生叶LMA和N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叶绿素含量低于对照,PNUE和Amax显著高于对照;林窗边缘油松1年生和2年生叶LMA和PNUE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N和Amax显著高于对照。[结论]80 110 m2林窗疏伐显著改变叶光合特性,提高其光合潜力;林窗疏伐影响1年生和2年生叶光合特性,对当年生叶影响不显著;华山松和油松对林窗式疏伐的响应特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河源地区桉树人工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季节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桉树人工林不同月份之间的胸径和树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树高2010年10月比2010年7月增长243.30%,2011年4月比2010年10月仅增长26.73%;(2)光合参数也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仪,在晴天条件下对小桐子3个栽培品种("湛江"、"攀枝花"和"印度")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比较,探究小桐子光合作用与相关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以期为不同小桐子合理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小桐子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出现在中午11:30时;湛江小桐子、攀枝花小桐子和印度小桐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36.4,22.3,33.4μmol CO2·m-2·s-1,平均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7.4,14.3,15.7μmol CO2·m-2·s-1。(2)不同品种小桐子光合速率均受气温、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的共同作用。(3)在高温强光下湛江小桐子、印度小桐子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较高,是强光性植物;而攀枝花小桐子在光强改变时光合作用的变化较小,对光的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4.
自然条件下,采用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CI-340研究了春季樟树不同叶龄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①樟树叶片的光合特性与叶龄有关,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明显要高于老叶,最大差值出现在11∶00,为2.4μmol CO2.m-2.s-1。②不同叶龄樟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型,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光合性状对板栗产量的影响,对板栗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不同板栗品种的光合性状测定,探究了板栗光合性状的日变化和光合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板栗品种光合性状的日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并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同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因子与光合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光合性状影响光合作用,影响质量.  相似文献   

16.
遮荫对天女木兰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程度的遮荫(A:0,B:25.8%,C:61.3%,D:90.3%)对天女木兰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的地径、苗高和生物量均表现为B>A>C>D。天女木兰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且随着遮荫程度的提高,其值以及暗呼吸速率均依次降低。天女木兰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在不同的遮荫处理下均呈现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日最大值为B>A>C>D。B处理是这4种遮荫处理中天女木兰生长最适宜的遮荫强度,适度遮荫可增强天女木兰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市南沙区的7种园林植物花叶鸭脚木、大红花、水鬼蕉、朱蕉、鹅掌藤、绿朱蕉、射干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合生理特性,以期选出光合能力强的园林植物;同时,以植物的光合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水鬼蕉鹅掌藤大红花射干绿朱蕉花叶鸭脚木朱蕉;7种园林植物可分为3类,第1类有花叶鸭脚木和鹅掌藤,第2类有大红花、朱蕉、绿朱蕉和朱蕉,第3类为水鬼蕉。水鬼蕉和鹅掌藤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光合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强。  相似文献   

18.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三年桐(Vernicia fordii)和千年桐(Vernicia montana)2个油桐物种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千年桐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无“午休”现象,三年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出现“午休”现象。千年桐日平均净光合速率最高,达到5.67~mol/(m^2·s),物质积累能力较强,三年桐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较小,仅为千年桐的55.6%,物质积累能力最弱;在模拟光辐射条件下测定2个物种的光响应曲线,千年桐最大净光合速率较高,三年桐较低,分别为24.24和17.23~mol/(m^2·s)。三年桐光补偿点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千年桐强,千年桐光补偿点较高,利用弱光能力较三年桐弱。千年桐的光饱和点较高,利用强光的能力较三年桐强,三年桐光饱和点较低,利用强光的能力较千年桐弱。  相似文献   

19.
日本落叶松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本落叶松冠层间光合特性的差异,揭示冠层光合特性的空间变化规律,为精确估算冠层生产力及构建冠层生产力模型提供依据。【方法】以8年生日本落叶松为研究材料,根据树冠长度,将树冠等分为8个层级,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8层级,选择每一层级的南向一级侧枝作为光合测定枝条,测定每一枝条上针叶的光合日变化。【结果】多数冠层间光合参数日变化规律相似,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限制值、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和水汽压亏缺均表现为单峰曲线,气孔导度从上午开始逐渐降低。随着冠层的升高,光合参数增加、比叶面积减小,而气温和水汽压亏缺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不同冠层间均差异显著( P <0.05)。净光合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与相对冠高存在指数函数关系( R^2 ≥0.94),气温和水汽压亏缺与相对冠高存在一元二次函数关系(R^2 ≥0.79)。通径分析表明,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合有效辐射,而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影响较小。【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和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分别是影响日本落叶松净光合速率空间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和生理因素。净光合速率随冠层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冠层底部净光合速率为负值,始终处于碳消耗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