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植物检疫是防止外来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保护当地农业生产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培养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检疫工作人员,我们结合教学、科研工作对种子植物检疫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一些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近年来,外来入侵生物对福建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了长期的威胁,并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主要的外来有害生物,主要侵染松属的树种。近年来,全国各口岸从进口货物的木质包装、原木中多次截获。基于此,利用Climex软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福建省气候数据,对松材线虫进行福建省内适生区预测及风险分析。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在福建省范围内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应在今后的原木检疫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是一种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使发生的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相似穿孔线虫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地理分布达到59个国家和地区,寄主达到360多种,且具有一定的检验难度,其入侵会造成农业生产上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国内寄主植物分布和种植情况,确定了其在中国具有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PRAS),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赋值运算,获得总指标值R为2.6,符合高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因此将相似穿孔线虫列入香蕉、花卉等经济植物的一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实施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外来入侵生物对福建省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安全造成了长期的威胁,并引起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家木小蠹(Trypodendron domesticum Linnaeaus)是重要的外来有害生物,可对阔叶树材造成严重经济危害。近年来在全国各口岸多次从进口原木和木制包装中截获该虫。基于此,利用Climex软件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根据福建省气候数据,对家木小蠹进行福建省内适生区预测及风险分析。研究表明,家木小蠹在福建省范围内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特别是在福建省的中南部地区非常适合生存,应在今后的原木检疫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资源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4):i0004-i0004
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我国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2005年6月23日农业部、国务院三峡办和共青团中央在重庆江津市联合召开了“保护三峡、铲除外来入侵生物”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到会并讲话。据了解,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多达400多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中对农业和林业的损失达5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6.
作为地球上生物最为丰富的生境,土壤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地上生态系统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为干扰日益严重,土壤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在物种大量灭绝及对土壤生物多样性总体认识相对局限的双重背景下,有效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首先,提出了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框架,并详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管理措施、土壤退化、转基因作物、外来植物入侵五大威胁因素在生态系统,物种,基因三个尺度下的不同作用过程。其次,阐明了各威胁因素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影响及其驱动机制。最后指出,尽管人们对于上述威胁因素的研究已经有了部分成果,但对于研究各威胁因素在不同尺度下的影响,明确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及贡献程度,进行土壤生物多样性威胁的空间精细化制图等方面还面临着巨大挑战。分析土壤生物多样性潜在威胁能够为实现对其综合定量评估、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以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优化学说、组分有机体功能特点决定生态系统功能观点及一些中间观点的提出使生态学界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各异,但关键种的丧失会严重损害生态系统功能是肯定的。对结构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来说,关键种能稳定生态系统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波动带来的压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间关系的研究亦未形成共识,一般看法是生物多样性降低会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但也有与之不同的看法,认为多样性与稳定性间无任何关系。对局部多样性、区域多样性及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改变及其相应保护措施的研究比较后认为,应为不同物种提供适合其繁殖条件的局部试验地块,用个体小的物种来控制区域生物多样性及通过各种自然试验方法增加不同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4):45-45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国家林业局日前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这次共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薇甘菊:原产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m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其终极目标是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优良的生物资源库。在工程的实施中,存在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的问题。遵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则、生态恢复的物种原则以及遏制外来物种入侵是实现其生态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对实施方案做详细、认真的生态安全论证。  相似文献   

10.
外来入侵生物对我国热带农林业的影响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热区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从国际贸易、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安全方面分析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热区农林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陈学华  罗勇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8-219,222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其终极目标是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优良的生物资源库。在工程的实施中,存在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的问题。遵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则、生态恢复的物种原则以及遏制外来物种入侵是实现其生态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对实施方案做详细、认真的生态安全论证。  相似文献   

12.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能保证林业资源不受有害生物的危害,为林业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一定支持。分析林业植物检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出有效的有害生物防控及提升植物检疫工作质量的措施,以此保证能通过有效的植物检疫管理,结合对应的生物防控技术,促使林业能够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手段--GAP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AP分析是用来判别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白、遗漏区域(“gaps”)和需要采取保护行动的地区(conservation gap),它是一种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所有成分所处保护地位、被保护程度等的科学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先决条件是通过构建保护区网络,不仅仅考虑生物多样性最高地区,应该使本地种和生态系统都得到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评价不仅要考虑生物及其生境的保护,而且,更要考虑受损生态系统和破坏景观的恢复,即不仅考虑Conservation G ap,也要考虑R estoration G ap。因而,改进GAP方法可用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分析与评价,且有望成为重要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农田边界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综述了农田边界内涵和不同类型农田边界的特点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并依据对生物的保护功能和管理方法,可以把农田边界分成昆虫栖息地、保育边行、作物边界、休耕边界、无植被边界、开花植被边界及无作物野生生物边界。同时根据我国耕地资源和农田特点,提出研究农田边界生态学功能的必要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即:边界生态系统与其生物多样性维持的关系,边界的植被结构与有害生物的关系,边界杂草种群和群落与节肢动物的关系,边界内生物的食物链关系,边界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概念和动态保护理念,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自此以后,特别是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GIAHS的概念和保护理念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项目试点地的积极探索,不仅使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而且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中国已被列入GIAHS的11个项目点及其保护工作,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5个方面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特征,阐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原则,最后从建立监测和评估体系、强化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管理的研究、建立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激励机制、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地自我维持和持续发展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控技术,是以生物防控为核心的一种现代化防控技术,其目的在于促进森林自我防控能力的提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分别从人工防治、生物防治、营林技术、植物检疫以及有害生物预测预报这五个方面出发,深入探讨了林业有害生物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能够提升林业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C、N同位素技术的河流食物网基础碳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碳源是河流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通过生物间能量传递,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稳定性。本文基于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综述了河流基础碳源类型、食物网能量贡献率估算模型、食物网基础碳源理论模型(河流生产力模型RPM、河流连续模型RCC和河流脉冲模型FPC)及其交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利弊,介绍了能较好平衡各种模型利弊、适应于多样化水文特征的河流生态系统综合体(RES)新假说,并展望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与非致命取样方法相结合建立长期河流同位素数据库的重要意义,旨在推动对河流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营养关系的理解,为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湿地景观是湿地公园的主要景观,湿地景观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提供生态服务的作用。湿地公园兼具休闲游览、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科普教育的作用,对湿地公园进行合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以冷水滩湘江湿地公园为例,提出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方式,为促进湿地公园合理建设、保护湿地公园生态环境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根据数十年在云南所做的试验以及目前国际研究动态,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之间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诸多功能如生产力、稳定性及病虫害发生等有密切的关系,故生物多样性对生态农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植物多样性影响害虫种群动态的生态学机制主要有天敌假说和资源集中假说 ,而集合种群动态研究中数学模型一直起主导作用 ,这一理论对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扰动在不同连续状态下通过产生缀块的时空镶嵌在构建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 ,且中等干扰程度能保持高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研究所经历的形态学水平、染色体水平、生理生化水平和分子水平 4个阶段研究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且不能互相替代。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可增加不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 ,提高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