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小麦机械化覆膜穴播技术是一项先进的农业工程技术。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使此项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向省内外累计推广小麦覆膜穴播机1200余台,共增产小麦6720万t,节水10650万m~3,增收7450万元。其具体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汾阳市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推广小麦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的节本增效生产技术,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粮食问题已经成为了需要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袁隆平博士在培育出杂交水稻之后,农业的研究水平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了对小麦的研究工作当中,由于其对小麦种子的适应性要求较高,因此,研究人员应该在适应性的研究上加大力度。为了有效提升小麦的产量,对其育种进行创新,文章着重分析了高产多抗小麦、超高产小麦以及超级小麦的育种。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根据农业结构调整后广元市小麦生产出现的变化以及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品种存在的问题现状,提出今后广元市小麦育种的目标以及小麦育种技术发展方向。1广元市小麦生产现状1)小麦面积逐年减少,并在调整之中。从1998年开始我国实施了农业结构调整战略,广元市小麦种植面积从2000年开始迅速下降,油料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上升,至2012年小麦种植面积已降至4.67万hm2,油料作物超过5.33万hm2,小麦种植面积仅  相似文献   

5.
调研了小麦小区精密播种现状和部分地区育种单位的农艺参数,阐述了国内外小麦小区精播机研究历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育种试验需求,分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小麦小区精密播种机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十五”期间农业部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它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本增效等作用,不仅是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而且对保扩生态环境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小麦免耕播种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之  相似文献   

7.
1999年,运城地区农机推广工作以全省农机推广计划为指导,突出了机械化农业节本增效工程、丰收计划等综合技术的实施,示范推广了13项农机化适用技术。为全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3.5万hm~2丰收计划项目——小麦机械化覆膜精播高产技术实现了增产小麦2471万kg,增收节支3432万元的经济效果。化肥深施普及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机械深施化肥技术是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如果再与配方施肥技术充分结合,可发挥技术的综合优势,提高技术的节本增效效果。青海省互助县通过在小麦上多年的试验推广,取得了亩增产小麦30公斤以上,增收超过60元的显著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辽西半干旱地区高效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辽西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现有的农业灌溉体系不完善、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问题,从提高机井利用率和水土资源的使用效率入手,通过对17种农业节水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提出了适合辽宁西部地区的4种特色农业节水模式,平均节水1156.5 m3/hm2,增收4657.5元/hm2。可为国内同类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衡水市是农业大市,粮食播种面积882.6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380万亩,几年来已完成机械化深松小麦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农机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一部分,起到保土、保水、保肥、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有机质、促使小麦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2013年我市在阜城县,阜城镇对寨村做了小麦免耕播种和农机深松示范田,对四块土地不同时期小麦免耕播种和普通播种小麦生长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试验调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近几年来,在小麦联合收获机跨区作业、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及农机推广体系建设诸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全省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董佑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机部门积极开展“农机为农民增收”活动,从节本增效入手,开辟致富新门路。特别是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成为继农机跨区作业之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连云港市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常  相似文献   

13.
推广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地膜覆盖穴播技术是一项半干旱和高寒阴湿地区小麦增产增收的新技术,也是一项节水农业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过10年的探索、5年的多点试验,对内陆半干旱和灌区在粮食高产条件下的需水规律和节水增产的效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后取得的重大突破。近两年来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受到我国农业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称之为是继全国杂交水稻、玉米之后的又一次农业技术革命,是我国小麦实现高产高效的突破性技术措施。由于小麦地膜覆盖穴播种植的农业技术要求高,单靠人力无法达到大面积…  相似文献   

14.
《农业机械》2013,(17):33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培育出一种新型"超级小麦",可让产量增加30%。英国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异花授粉和种子胚胎移植技术,把现代小麦与远古野草杂交,培育出新品种。按照研究人员的说法,这一培育过程类似选择育种,没有基因改造。早期试验显示,相比现代小麦,"超级小麦"似乎个头更大、更强壮,适应性、抗旱以及抗疾病能力更强,而且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既可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危害,又可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文章介绍了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生产机械化技术内容及该技术在淮安市淮阴区的集成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小麦作为文水县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粮食安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水县小麦产量低、效益不高的因素制约着小麦生产的发展。应通过抓好小麦高产创建,推进全县小麦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小麦机械化发展水平,2017年7月1日,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农业部小麦机械化专家组、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与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在河北农哈哈公司联合召开了小麦机械化技术需求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人员包括国内部分科研单位的研究员、农业科学院的院长、农业高校的专家教授以及小麦产业体系沧州、邢台、临沂、菏泽、驻马店、绵阳等多个地区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团队成员、农机修造服务总站站长共计70余人,涵盖农业机械、遗传改良和栽培与土肥等农机农艺多个领域的专家,与会专家就小麦机械化技  相似文献   

18.
小麦叶枯病(HLB)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叶枯病是限制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该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对其病原菌生理分化、寄主范围和致病性研究,以及小麦抗叶枯病资源筛选、鉴定技术、抗病基因遗传、分子标记在小麦抗叶枯病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小麦抗叶枯病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抗叶枯病QTL研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11日,在河南省进行小麦收割跨区作业的增收农业服务合作社的大部分机手和机具已经回到了河北。藁城市增收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1月,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社员共同利益为宗旨,以从事农业生产和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民为主体,组织机械化生产、收割和农产品初加工,提供信息、技术、维修、培训咨询等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作业范围已由河北扩展到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多个省份。  相似文献   

20.
高唐县属农业大县,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万亩以上。近年来,高唐县高度重视农机化发展工作,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广以玉米机收、小麦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为重点的农机化新技术,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玉米机械化收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面积显著增加,秸秆机械化回收综合利用为农民增收明显。到2011年全县玉米收获机保有量增加到1360台,玉米机收率达到86.6%,小麦免耕播种机670台,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9.6万亩,机械化回收秸秆近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