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调查了柳州市207种园林植物遭受2008年1月12日至2月12日低温危害的情况,分析防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低温危害的生物和物理防御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指导果农对百香果采取科学防寒越冬管理,进行了不同的防寒处理试验。试验设防潮膜防寒处理、干稻草防寒处理和常温对照处理,按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结果表明,防潮膜处理成本最大、越冬植株成活率极低;干稻草处理成本次之、越冬植株成活率较高;对照处理成本最小、成活率最高;因此,百香果在海拔600 m以下地区可不作防寒越冬处理或选用干稻草作防寒越冬处理。  相似文献   

3.
模拟酸雨对不同园林植物叶片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方法,以自来水(pH值6.5)作为对照,研究了pH值为1.7,3.0,4.3,5.6模拟酸雨条件下新梢增长量、叶片损伤程度和叶片生理生态特性,并分析了园林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酸雨对园林植物新叶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酸雨的酸度越大,对园林植物叶片的伤害越大,以pH值1.7的模拟酸雨对园林植物叶片的伤害最为严重,pH值5.6伤害较为轻微,但不同种类之间对酸雨的抗性有明显差异;pH值4.3~5.6处理对园林植物新梢生长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和抑制作用,而pH值小于3.0处理则严重抑制了园林植物新梢生长;随模拟酸雨强度的增强,园林植物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当pH值小于3.0时,细胞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则急剧增加,当pH值为1.7时,不同园林植物叶片则严重受损;园林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N和P含量随酸雨强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当pH值小于3.0时,园林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N和P含量则急剧降低,当pH值为1.7时,不同园林植物叶片则严重受损;相关分析表明,酸雨增加了园林植物对环境的敏感性。园林植物对酸雨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对园林植物生理活动影响的阈值pH值大致介于3.0~4.3,因此,本研究的6种园林植物可以作为酸雨灾害严重地区园林绿化及植被构建的物种。  相似文献   

4.
七星岩景区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景区的植物概况,分析了园林植物管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地选择园林植物、提高市民的植被保护意识、引入专业人才与先进技术、落实植被养护管理资金、提升园林植物的综合效益等加强园林植物栽培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新疆地区葡萄防寒布平整卷收难的问题,该研究分析了防寒布平整卷收原理,并设计了葡萄防寒布平整卷收速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可自动检测防寒布的卷收状态,在平整卷收状态时采用增量式PID算法输出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基于机具前进速度和布辊半径实现防寒布卷收速度的实时调节;在偏斜卷收状态时通过调节卷布辊轴转速改变卷布辊轴实时转速相对于目标转速的超前或滞后关系,使防寒布恢复平整卷收状态。通过在Simulink中建立电机PID控制模型进行仿真。通过直流电机转速静态标定试验得到电机转速与PWM信号占空比的对应关系。防寒布自动调偏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优化得到激光开关传感器与防寒布边缘的距离为20mm。由直流电机转速调节性能试验对仿真试验结果进行校验,得到优化后的稳态响应时间约为0.4 s,响应延迟约为0.1 s。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寒布卷收平整度均大于90%,平均为92.78%,满足防寒布卷收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葡萄防寒布回收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数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态性、美学艺术性、文化历史性3个标准为基础。确立植物景观各个层次影响的因子,建立一个园林植物景观综合评价体系。举例说明了如何把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应用在现实生活中,比如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得指标权重等等,建立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定某一个园林植物景观,每一个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也可以具体制定不同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重庆市目前园林植物种类的实地调查,基本摸清了重庆市常见园林植物的种类、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重庆市的客观实际研究提出了最具应用价值的园林植物树种。  相似文献   

8.
园林植物苗期病虫害种类很多,发生严重可导致园林植物苗木死亡,苗木质量下降,影响后期园林绿化的质量和经济价值。基于此,对园林植物苗期主要病虫害种类的为害识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9.
园林植物病虫害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生长,甚至可能造成园林植物的死亡。通过化学防治技术能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生物防治技术要广泛推广及应用。基于此,简述病虫害的分类,明确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环节生物技术应用的意义,并提出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环节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策略,帮助进行生物防治技术高效应用,保护园林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10.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四大要素中唯一富有生命的要素,是极其重要的园林景观要素。基于此,以广西玉林市13个典型居住区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拍摄照片等方法,对玉林市居住区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形式进行详细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该市居住区园林植物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玉林市乃至周边城市的绿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能有效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的健康长远发展.在园林绿化中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能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作用.基于此,阐述了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及原则,分析园林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选择园林植物、体...  相似文献   

12.
于2018年9月至10月中旬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大专院校校园绿地、道路绿地、厂矿区绿地等3种绿地中的20种常见园林植物的滞尘量进行测定。采集共20种常见园林植物叶片,每7 d同一时间采集1次样本,分别从东、西、南、北4个方向均匀采集能够充分接受灰尘的成熟叶片12片,将叶片封存于密封袋内,带回实验室处理,连续调查5次,比较不同园林植物滞尘差异,通过园林植物滞尘量的差异来判断园林植物对银川生态绿化的作用,为促进本市生态绿化更好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植物区系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主城区园林植物进行系统调查,从植物区系组成及园林植物丰富度角度对植物区系组成、植物区系的生境成分分析、各绿地的分布特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城市中心区—城郊接合区—城市郊区"的园林植物丰富度进行分析。调查发现,重庆野生植物种类中适宜园林栽培观赏和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具有很大的引种或开发潜力,且某些种类观赏价值极高,如展毛野牡丹、野菊花、火棘等。  相似文献   

14.
黄雪雯  孙连群 《核农学报》2023,(12):2544-2545
<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一系列影响。尤其是在园林植物及土壤层面,大量的游客流动对植被的生长、土壤生态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可以为园林规划、旅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减轻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护和恢复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旅游扰动对园林植物及土壤的影响,旨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5.
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冬季于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开展不同埋土防寒层厚度试验,结合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监测结果,研究越冬期葡萄园埋土防寒层覆盖下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明确不同埋土防寒层厚度对根区土壤温度和葡萄越冬冻害的影响,为葡萄越冬冻害监测、评估及葡萄园冬季埋土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酿酒葡萄越冬期(12月−翌年2月)土壤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波动随深度增加而缩小,埋土防寒层的覆盖,进一步减少了土壤温度的波动。(2)土壤温度随着埋土防寒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与不埋土处理(H0)相比,埋土防寒层厚度60cm(H60)处理, 20cm日最低土壤温度冬季可提高0.2~2.7℃,冬季平均可提高1.1℃;40cm土壤温度冬季可提高0.1~1.3℃,冬季平均可提高0.6℃。(3)0cm、20cm、40cm土壤温度日较差随着埋土防寒层厚度增加而减小,且极值出现时间依次滞后,60cm土壤温度几乎恒定。(4)20cm土壤温度,根干(C0)处显著高于距根干50cm(C50)、距根干100cm( C100)和距根干150cm(C150)(P<0.05),距离根干越远土壤温度越低。土壤温度最低日,埋土防寒层厚度30cm、40cm、50cm三个处理根干(C0)处20cm土层温度较C50、C100和C150分别提高1.7~2.2℃、1.7~3.3℃、2.4~3.4℃。可见,根系受冻风险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增加埋土防寒层厚度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温度的波动,最低温度出现的时间随着埋土防寒层厚度增加而出现滞后。越冬冻害发生程度随埋土厚度增加而减少,其中副根受冻率高于主根。  相似文献   

16.
概述园林植物离体诱变育种方法,包括辐射离体诱变育种、化学离体诱变育种。从诱变原理、诱变率、繁殖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离体诱变方法的优劣,提出了园林植物离体诱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并对园林植物离体诱变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的离体诱变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园林植物在快速繁殖、防病虫害、育种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也要随之提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园林植物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为了提高我国园林植物的种植质量,科研工作者在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精力。阐述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应用类型,分析高效节能组培系统的开发思路,最后介绍高效节能组培系统在园林植物组培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园林植物种类不同,在园林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各异,对长治市常用园林植物各项生态功能进行量化研究并进行分类,是北方合理利用园林植物的重要参考指标,为北方新农村园林建设中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环境质量的综合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有力推动长治市乃至北方地区农村生态园林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园林产业的快速发展,居民区和校园内都种植着各种美化环境的园林植物。但园林植物的长势往往一开始很好,一段时间后就开始变缓变差,甚至枯死,出现这一情况可能是因为园林土壤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基于此,以贵州大学为例,对校园内园林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园林土壤性质进行调查,探讨园林植物与园林土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最基本功能的就是光合作用,利用园林的光合生理现象可以研究环境的变化,以及相关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园林植物光合生态。基于此,结合不同的因素对园林植物的光合生态产生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将对我国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变化起到一点的参考作用,为园林植物光合生理特征起到研究的基础,从而更好地把握植物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