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场沼液还田对作物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养殖场沼液还田施用的重金属安全问题备受关注.文章针对沼液还田利用对作物、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养殖场沼液还田重金属的减控提出了建议,旨在给沼液还田安全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废弃物经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液是一种速效营养能力强、养分可利用率高的复合肥料。近年来,沼液在种养殖业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利用,合理施用沼液,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并有改良土壤的效益,对于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沼液在种养殖业的不同利用途径;并聚焦不同发酵来源的沼液,对其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了沼液利用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合理化、可持续性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液资源化利用问题,文章以黄瓜种子为供试材料,分别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沼液处理,通过浸种、催芽和压板实验,确定沼液对黄瓜种子萌发、芽和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头孢菌素C菌渣厌氧发酵沼液对黄瓜种子浸种,只有原液对黄瓜种子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发芽率为83%,其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响。直接对黄瓜种子催芽和培养,高浓度沼液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沼液稀释倍数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解除,并且在稀释100倍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尤其在利用沼液培养过程中,稀释100倍沼液处理,芽长、根长和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3.2%,24.0%和29.2%。  相似文献   

4.
试验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沼液,后续处理为沼液肥,研究不同浓度畜禽粪便沼液肥对苦瓜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并与空白和常规施肥进行对照。结果表明:畜禽粪便沼液肥对苦瓜光合作用和产量均有明显提高和促进作用,且随沼液肥施用浓度不同影响程度不同,随沼液肥浓度增加,对苦瓜光合作用和产量效果可以与常规施肥持平,甚至超过常规施肥的效果,说明畜禽粪便沼液肥在农业生产中是一种优良的液态肥,进一步说明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为沼液在实际应用是一种优良方式。  相似文献   

5.
沼液作为肥料施用是沼液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是构建高效沼液循环利用模式的关键。因此,研究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为沼液资源化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重金属6个代表性指标,综述了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合理施用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强土壤养分累积,改善土壤酸碱度及提高土壤酶活性。长期沼液施用可能会导致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细菌型”转向“真菌型”,并带来重金属污染风险。当前的研究难点主要在于沼液的异质性及土壤评价方法不统一,探究沼液最佳施用量、明确土壤沼液最大承载量、沼液影响土壤质量的机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高小华 《中国沼气》2007,25(5):38-39,48
利用沼气治污工程处理养猪污水制取沼气,对其沼液进行综合应用,使污染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对治理环境污染,发展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通过白萝卜施沼液试验,观察其增产作用和硝酸盐含量效果,以促进沼液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沼气工程残余物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沼气规模化与工业化生产在解决能源问题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发酵残余物沼液沼渣,国内外现有的沼液沼渣处理和利用方式不能及时、高效地消纳沼气工业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沼液沼渣,由此产生了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问题,已制约了沼气工业的发展。沼液沼渣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农田沼液沼渣暗灌工艺可快速、高效和大量地利用沼液沼渣,实现沼液沼渣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养殖大国。沼液作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如何作为有机液态肥实现资源化高效利用仍缺少有效的工程手段和技术载体。滴灌作为省工高效、精量可控的灌溉方式,有望成为沼液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技术与工程载体。对沼液滴灌的优势性进行了综述分析,剖析了沼液滴灌系统在物理堵塞、化学堵塞以及生物堵塞控制方法研究与沼液滴灌专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发现状和不足,提出了沼液滴灌系统抗堵塞机理研究和专用产品研发亟需重点关注的方面,可为沼液滴灌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沼液资源化利用现状与新技术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沼液资源化利用技术分为农林牧渔领域的低成本利用和高附加值的开发利用。目前,技术成熟、方法简单的低成本利用是沼液资源化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价值成分回收、微生物领域应用、营养物间接利用和理化性质利用等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提高了沼液应用的安全性,拓宽了沼液的利用途径,因而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沼液资源化利用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沼液过滤难而影响沼液大规模施用的问题,通过采用沉淀、过滤、曝气、反冲洗等措施对沼液进行三级过滤,在达到120目喷滴灌要求的基础上将过滤后的沼液与灌溉水混合配比,通过喷滴灌设施对设施蔬菜进行灌溉施肥,实现了沼液的规模化有效利用,完善了以沼液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规模化沼气工程沼液综合处理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沼气工程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其发酵后的沼液产量巨大,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不仅制约沼气工程的发展,还会造成二次污染.但沼液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双重作用,沼液利用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国学者就此问题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对沼液中的微生物组成研究及功能微生物的挖掘为我们研究利用沼液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玉米喷施不同浓度沼液效果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玉米在不同生育期进行叶面喷施,通过观察玉米农艺性状的变化,比较各个处理的经济性状和产量,获得沼液喷施玉米最适浓度,从而为沼液在玉米上喷施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沼液滴灌技术的工艺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针对目前大中型沼气工程发酵残留物大部分没有利用,被随意排放到环境中,成为农村环境污染重要来源的现状,采用三级过滤相关工艺对沼液进行过滤,并达到120目滴灌要求,从而利用滴灌措施实现沼液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工艺中采用曝气和反冲洗等技术手段,实现沼液的无堵塞过滤.对过滤后的沼液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发现,采用本项技术可以实现沼液与水的精确化配比,但沼液相比未过滤前的原液养分有3.4%一9.8%的损失,这可能和本项技术过滤掉了沼液中的悬浮物有关.通过沼液滴灌技术完善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养殖业一沼气-种植业”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评估沼液对桃树增肥增产效果可为农村沼液综合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沼液与水的不同比例耦合对桃树的施肥试验,研究沼液的不同施用浓度对桃树光合作用、生长量以及桃树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在桃树生产中具有肥效突出、促进生长平衡、增强光合作用能力、果实大、品质好、提高商品率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农用有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不同浓度沼液浸泡麦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利用不同浓度的沼液对小麦进行播前浸种处理,通过观察小麦各个生育期的变化,比较各个处理的经济性状,获得沼液浸种小麦的最适浓度,从而为沼液浸种在小麦上的应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生猪养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呈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态势,养殖污水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重,直接威胁环境生态安全。沼气工程迅速发展,沼液产量巨大,如得不到合理利用处理,不仅制约沼气工程的发展,还会造成二次污染。沼液富含氮、磷等营养元素,长期以来在种植业、林业和养殖业应用广泛。为实现养猪沼液梯度处理,构建高值化综合利用体系,文章对养猪沼液高附加值资源化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综述了膜分离浓缩技术、腐植酸膜提取技术、氨氮提取回收技术、生物质转化技术及光催化技术等在沼液高值化利用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养猪沼液高值化综合利用体系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研究沼液经济性消纳对提高沼液资源利用率、维持沼气工程稳定运行、缓解养殖带来的环境压力、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种养循环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基于盈亏平衡分析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型,以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为核心,探究了沼气工程投资金额和处理规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沼液经济性消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沼气工程投资金额与处理规模之间关系性较强(R 2=0.9842);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R bsa选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运输费用和沼液中N含量,不同消纳区域农业生产系数的差异性也会对经济性消纳半径的评估产生影响。利用模型对江西新余南英垦殖场规模化沼气发电工程(SBPGP)沼液经济性消纳半径进行估算,在保证氮平衡基础下,其沼液最小消纳范围在31.94 km 2左右。沼液经济性消纳模型的构建,为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种养一体化循环模式提供了技术参考,从经济性视角为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沼液富含营养元素,是非常有回收价值的一种有机肥料资源。当前,沼液存在体积庞大,运输、贮存困难,不能及时消纳利用的问题。利用膜技术对沼液进行浓缩,因浓缩液具有营养物质不发生改变、体积小、浓度高等特点,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包括超滤膜技术(UF)、纳滤膜技术(NF)、反渗透膜技术(RO)以及新兴的正渗透膜技术(FO)在内的沼液浓缩膜技术,概述了各技术的分离原理及当前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RO及FO技术在沼液浓缩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并对膜技术应用于沼液浓缩进行了前景展望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设施甜椒为对象,研究蔬菜废弃物沼液作为追肥对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为蔬菜废弃物沼液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相比追施化肥(T1)处理,沼液部分替代(沼液化肥配施T2)处理和全部替代化肥(T3)处理增加了产量,其中T2的产量最高,而过多的沼液处理(T4)会降低产量;相对于常规施肥,追施沼液能提高设施甜椒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糖酸比,其中T2的效果最佳;与T1处理相比,追施沼液的处理并没有降低甜椒对养分的吸收。综合分析认为,设施甜椒栽培中追肥管理中沼液和化肥配施是最好的方式。蔬菜废弃物沼液的合理利用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沼液对黄瓜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不同浓度的沼液浸种及喷施对黄瓜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低浓度沼液的浸种能促进黄瓜的发芽,高浓度的沼液抑制黄瓜种子的发芽,最适的浸种浓度在0.5%~2.5%之间。沼液经过不同的处理后抑制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消除,较高浓度沼液经高温灭菌、离心或调节pH值后种子的发芽率均比相应浓度的原沼液高,但抑制效果还不能完全消除。利用沼液进行苗期喷施,以浓度为20%的沼液对黄瓜苗期的株高、茎粗和生物量促进作用最好,研究结果还发现喷施适合浓度的沼液对抗性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表明沼液除了具有促进种子发芽、苗期生长的作用外,还具有提高黄瓜系统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