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泛滥成为困扰思政教师的难题。学生缺乏对思政课的正确认知、思政课过于理论化、课堂监管不到位等原因造成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普遍存在。思政课堂"低头族"现象的存在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把握思想动态、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突破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加强课堂监管、提升思政课吸引力是走出思政课堂"低头族"现实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一个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势在必行。通过分析高校在网络场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立足于当代学生党员特征和发展需求,从网络课程建设、互动反馈社区创建、大数据分析及完善网络监管四个方面对学生党员特色思政平台的构建开展了研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开展及学生党员的培养提供参考,以求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技术高速发展,高校辅导员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则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同时会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因此,本文深度剖析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可行性的工作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体系的有机统一和深度融合。本文以具有良好思政基础的中国园林史课程为例,阐述了通过建设具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团队,优化教学大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重构与课程思政深度契合的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在课程思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教学方式和增加思政考核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等五种途径进行教学改革。并基于加强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的利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外和及时教学反思等三点提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体会,将思政教育理念贯穿高校教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教学方式是传授教学内容、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不断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就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吸纳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融合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于一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既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时代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信息传播新形式。自媒体改变了信息传递、接收的渠道和方法,也使得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不适应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的高校思政亟待改革,然而自媒体给高校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发展不仅带来了机遇,还带来了挑战,因此。高校以及教育者需要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合理设计优化思政教育的策略,以保证思政教育作用发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政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网络课程在我国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分析了网络课程的内涵和特点,并针对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教学设计水平不高、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应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建立明确的导航系统、建立共享平台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O-LIS-E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模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培训团队在大量的课程思政建设实际案例基础上凝练总结而成。该模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教学理论为基础,目前已在国内数十所高校教师中广泛使用,其内容和建设成效被《中国教育报》和《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通过介绍O-LIS-E课程思政教学模型内涵与实践探索案例,帮助专业课教师思考有效地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专业教学途径,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用网络教育平台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重要的载体和有效手段,思政教育平台的应用能够以丰富有趣的方式深化高校学生对思政教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思政水平和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理念较为传统、思政教育内容供给不足、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提出高校应从更新建设理念、优化建设思路、加强内容建设、提升建设水平四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建设,以此提升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信息和网络技术对我国传统的高校教学有着较大的冲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素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普及信息化的教学。“互联网+”时代提供给学生和教师更充分的沟通环境,极大的拓宽了高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对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理论社团在教育目标、培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共融性和互补性。加强高校学生理论社团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有利于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而为了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必须以人为本,坚持社团活动主题与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相衔接,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和思政课教师的指导性相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理念的一种教育活动,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目前我国高校重视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但存在缺少系统性的思政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理论素养不充分、互联网辅助问题凸显、培育氛围淡薄和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高“铸牢”教师理论素养、占领网络育人新阵地、深化“铸牢”教育环境熏陶等一系列创新性路径。  相似文献   

13.
根据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园林行业需求和园林工程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园林工程技术教学团队深入挖掘园林施工过程中蕴涵的环保意识、工匠精神、传统文化等思政育人元素,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做到隐性的价值观培育和显性的职业技能培养相统一,助力“三全育人”。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思政课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理论之维、主体之维、实践之维三个角度探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亲和力的策略,通过加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对思政课教学的主导作用,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满足学生主体需求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把握思政课教学发展规律,将学科专业特色融入思政课程,增加课程的生命力,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为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增强教学实效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大背景下,分析了无土栽培学课程思政元素的内涵,提出了从农业史、应用范围、教学内容蕴含的哲学思想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的方法,列举了无土栽培学课程教学内容中的代表性思政元素,并从课程教学大纲修订、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授课过程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等方面指出了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聪  张静 《河南农业》2022,(6):27-29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既是当前思政课内在发展的趋势,又是外在形势变化的必然选择。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过程中既要饮水思源,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又要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同时,还应该科学分析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各个因素,采取系统优化思维,从教师队伍理念灌输、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美学修养与指引和教师思政课互联网载体等方面创新。加强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需要引导高校学生求真、向善、向美,提高其对思政课体验感与认同度;还需教师发挥教学主体的积极作用,以共同促进思政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越来越复杂,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技术的深入推广与发展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下文就以高效思政教育工作为中心,并围绕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应用的现状、重要性、原则以及方法和策略这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努力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创新,本文以《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为例,尝试剖析其在模式构建、教学设计、交互安排、教学应用等方面的特征,以期为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新模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郭益红  汤璇芷 《河南农业》2023,(3):14-15+18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重要,基于涉农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指出其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整体规划不够完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课程思政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等现实困境,提出要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团队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思政案例库等思政教育实践对策,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各个领域,高校的教学工作开展,也开始重新审视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90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时,网络已经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以及工作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此,就应当积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清楚的认知网络背景给"90后"大学生的思维所带来的影响,这是一种新的思政教育理念,也是大学阶段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良好的利用网络这一途径,并明确网络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方可提高"90后"大学生思政教学效率,纠正学生的价值理念,秉承着科学的发展观念,为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笔者主要基于网络背景下的"9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方式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希望给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学科教师以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