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栽植机械化是水稻种植机械化的主要方向,也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研究重点和难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与装备、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秧盘育秧是实现水稻机械化移栽的前提,重点分析了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作业自动化技术和精密播种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毯状苗机插秧和钵体苗机栽插是水稻机械化移栽的2种主要方式,移栽机械控制技术是移栽机械作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分析我国水稻机械化移栽方式与装备的基础上,对毯状苗机插秧技术和钵体苗机栽插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对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加强耕整地机械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解决杂交稻、超级杂交稻、双季晚稻和连作晚稻机栽植问题是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升秧盘育秧精密播种技术的播种均匀性、解决低播量下精密播种育秧、毯状苗插秧机纵向送秧的精准性和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是突破毯状苗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研发经济高效、轻简型的钵体苗栽插装备是发展钵体苗机栽插技术的核心,加强移栽机械控制和智能化技术研究是栽植机械化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水稻种植及栽插设备发展现状,针对秧针式水稻插秧机和水稻钵苗移栽机的技术特性,分别从育苗和栽植环节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当前秧针式水稻插秧机和水稻钵苗移栽机的各自优势与不足,总结江西省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就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如耕作、灌溉、植保、机械收获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作为水稻生产重要环节的栽插机械化却远远落后于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率较低,已成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当前农机化工作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插秧是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植方式,主要包括高性能插秧机的操作使用、适宜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的培育、大田农艺管理措施的配套等内容,突出机械与农艺的协调配合,以机械化作业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十五”以来农业部对水稻种植和收获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重点支持,并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列为“十一五”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的重点,至2005年底,江苏全省累计拥有高性能插秧机1.3万台;湖北、广东、广西、海南、陕西、贵州、浙江、重庆等省(区、市)也在进行试验示范和一定面积的推广,所形成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已应用于水稻大田生产,实现了稳产高产。2006年四川成都市农机推广总站引进了一台日本洋马VP6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先后在成都邛崃、崇州、新都、都江堰、彭州等地进行了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试验示范,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我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栽插方式主要是手工扦插,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生产投入不足,制约了我县水稻生产,因此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运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正杂交水稻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却十分缓慢,因制种过程中父本、母本秧龄不同需分开栽插,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使杂交水稻制种栽插环节已成为制约我国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母本的栽插群体数量远大于父本,因此采取插秧机育秧机插母本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地减少栽插环节劳动量,解放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为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依托。本文旨在对两种插秧机机型进行机插母本效果的对比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此,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综观全国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水平,部分省市已经比较高,北方的宁夏、黑龙江、吉林、新疆均已超过40%,南方的上海也已接近30%。反观浙江,水稻栽插机械的探索起始于50年代中后期的手动插秧机,至1998年,共有插植机械1134台,作业面积12380hm~2,约占播种面积的0.38%,远低于全国3.9%的水平。如何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机遇,攻克水稻栽插机械化难题,解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瓶颈制约,全面提高浙江  相似文献   

9.
《农机具之友》2008,(2):43-44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1.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油菜穴播移栽法,是一种油菜种植方法.插秧机是一种高效的秧苗移栽机械.将油菜穴播移栽法结合YRD插秧机栽插的原理,通过改变插秧机部分结构和功能,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插植移栽机械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油菜移栽法的苗穴生长,又能达到插秧机的高速栽插效果,省工省力.此改造设计是一种新农艺和农机的极好的结合方式,新机型具有低成本实现、高效率作业、方便推广的特性.同时规范的机械化栽插具有提高油菜种植收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机械化插秧是采用高性能插秧机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为了全面了解我市水稻机械插秧发展的现状、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找准发展对策,近期我们对全市机械插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使用插秧机把适龄秧苗按农艺要求和规范,移插到大田。该技术具有栽插效率高,插秧质量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减轻了劳动强度等优点。我县自2010年开始引进水稻插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采用新一代高性能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栽插秧苗的水稻移栽方式,具有浅栽、宽行、定苗、定穴的特点,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近几年来,广东省梅州市梅县积极探索推广适合梅州丘陵山区的水稻栽插机械化技术,2006年起在梅县率先引进了2台大同S3-680型、久保田SPW-48C型步行式插秧机和相适应的农艺技术,在南口镇侨乡村、畲江镇彰三村进行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育秧是水稻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高性能插秧机的广泛应用,机插水稻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水稻机插秧受农艺和农机双重因素影响,秧苗需兼顾农艺要求、插秧机械作业需要。以往一家一户分散进行秧田育秧,育秧的关键技术难以掌握、秧龄等难以保持一致,部分秧苗因此而错过最佳机械化栽插时机,从而制约水稻生产机械化进程。近年来,江苏省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新洋农场常年麦稻(豆)两熟,水稻占秋粮的98%以上,麦作生产早已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而水稻还是雇用临时工栽插,三夏大忙期间栽收矛盾突出,栽插临时工人数多,管理难度大。为了早日实现水稻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实现优质、低耗、高产、高效目标,达到进一步节本增效的目的,我们积极开展了水稻种植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研究与示范。2000年我场引进韩国东洋公司生产的P600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与PF455型步行式插秧机,并采用双膜育秧方式,示范推广了667hm2(1000余亩大田),从育秧、整地到栽插,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取得较好的产量水平。1 机插秧的生…  相似文献   

18.
为积极变革水稻栽插几千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生产方式,探索水稻栽插机械化的路子,江苏省盐城市农机局今年组织资金150万元,引进了5台日本产高速插秧机,6台韩国产手扶式插秧机。5月25日,该市农机监理所集中对11台插秧机进行了检验上牌,并对22名插秧机驾驶员进行了考核发证。据悉引进这种高价位、高性能、高技术含量的自走式插秧机在农村进行栽插试验,在我国还属起步阶段,为插秧机上牌、插秧机驾驶员考核发证,在我国也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由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该机是将钵体水稻秧苗实现有序化浅栽的新型机械,具有不伤秧,立苗率高,促进增产的特点。 主要技术参数: 作业行数:6行 行距: 24cm、30cm可调; 栽插深度: 0. 5~2cm; 立苗率:≥70%; 生产率:0.2~0.33hm~2/h(纯工作状态) 配套动力:170F柴油机。2ZU-6型水稻插秧机@刘红  相似文献   

20.
水稻的机械化插秧作业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插秧模式,不仅减轻了水田作业的劳动力负担,还提升了插秧效率与实际品质,有利于秧苗均匀栽插,便于后期田间管理。针对现阶段水稻插秧机的应用情况,总结了机械化插秧的规范作业要求,希望驾驶员能够更好的发挥水稻插秧机的优越性能,实现高效的机械化生产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