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龙川村是国家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人们赐予它"木雕艺术博物馆"的美称,在龙川村可以看到极致的木雕手艺和各种自然美观的建筑造型,无处不体现着徽派建筑的特色。2012年12月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决定将宣城市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文章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龙川古镇进行三维重建,讨论了一种便捷可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三维重建方法,即利用倾斜摄影方法,通过无人机搭载双鱼倾斜相机,获取古镇空间坐标信息和古镇纹理信息,通过重建大师等软件获得龙川古镇的三维模型,能对龙川古镇空间信息进行记录、保存与展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索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理信息、测绘与建筑和农业领域的应用,对该技术数据处理与精度控制进行了探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理信息、测绘与建筑和农业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挑战、法律与隐私问题等方面的考验,因此,本文对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在输变电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嘉兴市某220 kV输变电工程为例,结合以往的输变电工程选线选址可行性研究技术,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摄技术、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技术的可视化分析技术,深入研究该方案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技术可以很好的为变电线选线选址提供可视化依据,论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该工程后续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乔盛琪 《南方农机》2023,(3):130-133+140
近年来,摄影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利用该技术大量生产的实景三维模型在各个领域被灵活应用,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生产更精细的模型以便取代繁重的外业工作迫在眉睫。笔者介绍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及相关的关键技术,详细阐述了对采集影像数据的处理流程以及利用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的技术流程。首先,采集外业数据,先根据实地踏勘布设像控点,并使用GPS-RTK技术获取像控点及检查点坐标,然后进行高重叠率的影像数据采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无人机传感器的特点,对兴趣点进行设计并规划无人机飞行的航线。其次,使用校检合格的影像数据建立三维可量测模型,并对模型出现变形和空洞的部分,尤其是水面变形部分利用软件自带的约束工具进行修复。最后,通过对测量实地点坐标和模型对应量测坐标进行对比,分析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经过修复得到的实景三维模型精度可靠,平面和高程精度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5.
河道污染治理一直是环境管控的一个重难点。如今,传统的人工巡查、机械清污手段已无法治理严峻的污染了,可利用先进的倾斜摄影、系统平台开发等高新技术进行科学高效管控。利用无人机搭载相机云台对目标测区进行低空航片采集,利用Smart3D等建模软件对采集的河道区域纹理数据、坐标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在得到基础实景三维模型底图后可进行模型的二次开发,构建管控平台,进而应用各种水质传感器进行河道管控。文章就基于倾斜摄影模型的河道污染管控应用展开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6.
从双目立体视觉模型出发,利用摄影几何学的有关理论推导出了一种在该模型下物体360°表面的三维重建方法,并用VisualC 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序列图像的物体表面三维重建方法原理简单,输入条件是现实中最常见的条件,重建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携带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来实现多角度航空摄影。通过将数字地面探测与传统航空摄影技术有机整合,既有助于突破传统航空摄影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诸多局限,也能更真实地反映地物特征的实际情况。实践证明,将该技术应用在农村调查工作中,取得显著的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8.
农林作物三维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林作物的三维重建对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冠层光照分布以及农业机器人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林作物结构比较复杂,快速准确地对农林作物进行三维重建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农林作物三维重建方法得到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使用的核心设备或技术的不同,将常见的农林作物三维重建方法分为4类,即基于规则的方法、基于图像的方法、基于扫描的方法和基于三维数字化仪的方法。按此分类,总结阐述了各种方法的硬件系统及其在农林作物三维重建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方法优缺点及应用范围,提出了农林作物三维重建的未来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周修意  谭诗雨 《南方农机》2023,(18):145-148
【目的】为了最大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找寻推动“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顺利进行的方法。【方法】课题组以测量作业为切入点,探索新型惯导RTK倾斜测量的优越性,针对全野测量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新型惯导RTK测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相结合的确权技术路线,归纳总结出了一套标准化作业流程,并以四川省大竹县庙坝镇为例测试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使用无人机获取测区影像数据后,生产出了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再利用新型惯导RTK对模型拉花区域进行了实地补测,绘制出了符合测量规范要求的地籍图。【结论】该方法可以满足农村宅基地确权项目的精度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减轻外业人员的测量负担,使资源向内业倾斜,协调内外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加速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项目的进行。  相似文献   

10.
孔瑞稼  宋南 《南方农机》2019,(4):205-205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网路媒体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随着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这之间,我国的摄影发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开始采用新型的摄影技术进行人物、风景、动物等场景的摄影,而这种创新形式主要是采用的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这个技术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解决用户的各种需求,但是,这种技术还不能够很好地将摄影技术和艺术融合,从而影响摄影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纵轴流小麦联合收获机物料输送中出现的堵塞问题,对小麦在螺旋输送器、倾斜输送器和脱粒滚筒螺旋喂入头中的输送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小麦输送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参数范围;利用EDEM软件建立了收获期小麦植株离散元模型,并采用EDEM-Recurdyn耦合的方法,构建了小麦从螺旋输送器喂入、经倾斜输送器,直至到达脱粒滚筒的输送系统仿真体系,分析了小麦在连续输送过程中的迁移规律、轴向速度和局部物料质量流率变化情况。以喂入量、螺旋输送器转速、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和脱粒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物料输送时间为试验指标,进行四因素五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输送时间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喂入量、脱粒滚筒转速、螺旋输送器转速、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当喂入量为7.52kg/s、螺旋输送器转速为308r/min、倾斜输送器主动轴转速为369r/min、脱粒滚筒转速为1083r/min时,输送时间为6.37s,输送时间最短,采用高速摄影技术拍摄物料输送情况,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模拟误差为4.08%,验证了数值仿真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单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输送系统的堵塞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土壤侵蚀形态演化数字摄影观测系统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目前在连续降雨条件下尚无有效的观测技术与手段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土壤侵蚀过程进行观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组网技术的数字近景摄影观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对连续降雨条件下不同时间节点的土壤侵蚀坡面进行数字影像的瞬时采集、雨滴噪声去除、点云匹配、三维重建等手段,实现对土壤侵蚀坡面形态演化过程的动态监测。该系统的测量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最小测量误差为0. 006 2 mm;凹槽尺寸测量值与实测值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2. 968 3%。土壤侵蚀坡面观测实证表明,土壤流失量估算平均相对误差为-1. 73%,单次观测精度最高可达99. 26%,时间观测分辨率可达到分钟级别,空间分辨率达到2 mm。该系统能够准确获取土壤侵蚀坡面形态变化的精细信息,可为土壤侵蚀过程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近日,第二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组委会组织各方专家组成评委会,按照大赛评选办法,根据参赛作品与主题贴合程度、摄影技术效果、蕴意深度等几个方面,对平遥摄影大展上展出的108幅作品进行了评选。评委会经过五轮严格细致的评选,共评出第二届全国农机摄影大赛一、二、三等奖、入围奖和最佳组织奖。  相似文献   

14.
针对如何测量采煤沉陷区高压架空输电线杆塔位移,设计的高精度倾斜传感装置用来检测杆塔的倾斜度,而模块的主控单元对高精度装置设备进行控制,并将杆塔倾斜数据通过高精度倾斜传感装置中的信号处理电路实现数据信息的发送与转换,然后通过485通信方式将倾斜数据信息传给前端数据采集装置,最终由数据采集装置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上传到云端后台系统。经实验室及现场试验分析该系统具有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停留在客户端模式,采用Web GL技术搭建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地理信息平台。平台基于B/S架构,集成Cesium开源三维地图引擎,整体技术框架采用三层架构,分别为数据层、应用支持层及表现层;采用缓存下载、切片技术实现高精度设计地形与正射影像的集成加载;通过模型格式转换将BIM模型及倾斜摄影模型转换为3D Tiles格式,叠加在地形上构建真实三维场景;平台不仅实现了水利水电工程三维可视化,还具有坡度高度分析、BIM属性信息管理及距离面积量算等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摄影作为摄影的一个重要类别,涵盖面广,甚至延伸到整个农业领域。概述农业摄影及其人物摄影的特点,浅析农业摄影中拍摄人物需注意的问题,旨在为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农业摄影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介绍了对内燃机燃烧过程进行可视化测试的激光高速摄影装置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针对光学内燃机的改造设计、光学系统设计、同步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激光器的选用和光学玻璃的配置、加工、使用等方面对高速摄影记录效果分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植物进行三维重建通常利用立体视觉原理,由于立体匹配无法自动完成,加大了对植物构型时空变化的研究难度。根据体素颜色赋值法,设计了记录植物空间变化的体素三维重建系统,并利用其重建出植物点云数据,提出了针对植物体素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分类及提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基于OpenAlea利用植物构型信息,建立植物构型模型并实现可视化模拟。采用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枝条作为样本对该三维重建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动重建枝条构型组织茎叶的点云,抽取植物构型信息的算法能快速正确得到枝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消费级深度相机的玉米植株三维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植物表型分析对植物三维重建的需求,针对植物特征点不易提取而影响三维重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植物三维重建方法。首先,对深度相机进行内部参数标定和深度畸变矫正,以获取准确的深度信息;然后,固定好相机和转盘的相对位置,精确地计算出在当前深度相机的坐标空间下、转盘旋转一个固定角度θ对应的矩阵T;最后,按旋转角θ等间隔转动转盘,获取一系列点云,并结合矩阵T实现点云拼接,完成三维重建。通过与使用商业软件Skanect的重建结果进行对比,本文重建方法只需要配准一次,还原度更高,效率更好,鲁棒性更强,满足植物形态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20.
郑伟 《农村电工》2020,28(2):40-41
1电网线路航测与传统航测的区别传统无人机航测已经广泛应用在城市规划院或者是测绘院。由于其测量大多是对平面的,对于建筑物的高层测量并不是十分准确,误差相对较大。其所选用的飞机也大部分是固定翼无人机,飞行速度快,镜头基本对正下方进行正射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