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重庆市武隆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调查分析了武隆区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户、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品牌营销和销售渠道建设、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加强仓储、加工等第二产业发展、强化农旅融合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重庆市永川区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狠抓基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提升加工水平;培育龙头企业;扶持永川秀芽证明商标;构建流通体系;完善区、镇、村三级茶叶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政策扶持,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产业融合"等促进茶叶产业上档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2019年4月26日,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武隆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寻味武隆4·26电商日暨消费扶贫"活动在武隆区国平时代天街广场正式举行。本次活动以"地心之旅·寻味武隆—电商扶贫,消费扶贫E起行动"为主题,发挥电子商务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助推农产品上行。  相似文献   

4.
重庆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也是人工种植茶树最早的地区,具有悠久的茶叶产销历史。2015年重庆市茶园面积4.55万hm~2,干毛茶总产量3.1万t、总产值15.76亿元;重庆茶叶消费以针形名优绿茶为主,红茶、乌龙茶、黑茶消费较少;茶叶出口以红碎茶为主,其中,荣昌区的红碎茶出口量占全国的40%。简述重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重庆茶叶产业发展建议:建设茶树良种繁育与标准生态茶园基地;加强品牌与流通体系建设;挖掘茶文化,发展茶旅游;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茶园建设是引领茶叶转型升级,实现茶叶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生产,推进茶叶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通过对重庆市生态茶园发展现状、建设模式和典型案例的调研分析,总结提出茶-林复合型、茶-果复合型、茶-草(肥)复合型、茶-(林)-菌复合型4种主要建设模式,并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茶园建设质量"等促进重庆市生态茶园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重庆市武隆区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效应,为武陵山区土地合理利用,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保护中开发和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武隆区2010,2015,2020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数据源,测算武隆区生态服务价值效应,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变化贡献率模型及交叉敏感性系数,分析武隆区土地利用转型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的时空演变。[结果] ①2020年武隆区ESV空间上呈现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武隆区中部的仙女山街道和白马镇,低值区集中分布在武隆区东西两侧和中部的土坎镇;②2010—2020年武隆区ESV总量呈增加趋势;③2010—2020年武隆区各用地类型ESV变化和变化贡献率排序一致,即:林地>水域>耕地>草地>荒漠;④草地转换为林地的敏感性系数最高,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为草地时都缺乏敏感性。[结论] 林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可大幅提高ESV总量,建议农业结构调整时,增加园地和林地面积,严格控制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7.
永川区是重庆市茶叶百亿级产业综合示范区,茶叶适种面积达1.33万公顷,适种区域主要分布在云雾山、阴山、箕山、巴岳山等四大山脉。近年来,重庆市永川区积极发展茶叶产业,利用四大山脉优势辐射带动周边,采用新思路、新方法、新理念和新举措,将永川茶叶产业推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促进了永川茶业兴旺。  相似文献   

8.
介绍重庆市云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进一步发展云阳茶叶产业的思路与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分析重庆市永川区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茶叶产业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茶叶生产、加工现状,以及新科技推广应用现状,分析大进镇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进镇茶叶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重庆市云阳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做法,提出促进云阳县茶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四点建议,即"加大扶持力度、强化技术培训、整合茶叶品牌、积极承办年会"。  相似文献   

12.
"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兴农业经营形态。通过对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与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海南省茶旅产业发展的4个对策:完善茶区功能布局,提升茶园基地建设标准;提升茶叶生产加工技术,加强品牌推广与市场培育;做好茶园基础认证工作,加强海南红茶的特色宣传;整合茶旅相关产业资源,加快茶旅深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中国的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喜欢上了喝茶并因此喜欢上了中国这个茶的故乡。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中国茶品牌琳琅满目,但在世界的舞台上却少有中国品牌茶叶的身影。中国有很多品质优良的茶叶,但却不重视茶叶国际品牌的创建营销与推广,只依靠出口大量的茶叶原料来换取外汇。根据笔者几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一些茶叶产地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下的重庆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策"门槛"、项目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扩宽扶持范围,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助推良种推广;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推广示范实效;推动市场建设,打造渝茶品牌;降低贴息贷款"门槛",壮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5.
近来来,重庆市秀山县峨溶镇茶叶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秀山县三大茶叶产业基地乡镇之一。但适度规模面积少,龙头企业发展慢,技术含量低,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大,劳动力成本高,茶叶品牌意识差,知名度低,茶叶产业链条短,附加效益差。建议应用当前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创办龙头企业、提升科技含量、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峨溶镇茶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市武隆县地处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幅员面积435万亩,林地面积330万亩,森林覆盖率59.2%。我们按照市委五大功能区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财富,森林是武隆的命根子"等理念,充分依托森林优势,坚定不移地走兴林强县的绿色崛起之路,涉林产业带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市前列,被《人民日报》誉为"绿色崛起"典型县。  相似文献   

17.
灌阳县地处桂北山区,其山高林密、云缠雾绕,山里的瘴气湿气很重,早期的瑶民为了驱寒除邪发明了一种以茶叶和姜为主料的饮食。这茶既没有铁观音名贵,也没有龙井历史悠长,但这普通的茶叶形成了灌阳县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近年来,广西灌阳县提出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资源为基础、以效益为中心的茶叶产业发展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茶叶产业发展,促进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基于此,以灌阳县茶叶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现状,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目标,制定对策措施,以期解决当前灌阳县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保持茶产业稳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  相似文献   

18.
分析重庆市南川区茶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和茶叶协会的作用、做好茶农产业技术培训和打造茶叶品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贵州茶叶行业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出口或销售的茶叶只能由茶叶原料组成,茶叶市场难以开拓。为了推动贵州茶叶市场的发展,亟需打造黔茶系列品牌,建设独特的品牌形象。基于此,就黔茶品牌进行SWOT分析,提出黔茶品牌发展策略,并就黔茶品牌建设路径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发展水平,推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重庆市永川区经作站通过2014—2016年连续三年的茶园生态栽培试验示范,提炼总结出以"茶园覆膜控草保墒、病虫害生态防控、配方有机肥替代化肥、修剪枝叶还田"为主体内容的茶叶生态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