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正>苦瓜白粉病影响苦瓜的产量和品质。除危害苦瓜外,也危害葫芦科的其他瓜类。苦瓜生长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病,多发生在结瓜期及成熟期,生长中后期发病最盛。春夏秋季均可发生,田间发病率可达100%,导致减产40%以上,严重时导致全株早衰死亡,苦瓜品质降低甚至绝收。一、发病症状植株染病先从下部老叶开始,迅速向上蔓延,10天内即可达到架顶。叶片正面、背面初期产生白色粉状小霉点,直径0.5~3毫米,边  相似文献   

2.
在广东苦瓜种植面积较大,但苦瓜白粉病发生也较严重,特别是5~6月及10月,该病主要为害叶片,以生长中后期发病最盛,严重时导致全株早衰死亡,防治苦瓜白粉病可选取具有抗病性的品种种植,并实行水旱轮作,提高栽培措施,发病时及早进行喷药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柑桔疮痂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北地区苦瓜春季提早栽培要利用温室大棚,而温室大棚高温高湿易引发白粉病,一旦发生,病情迅速蔓延,严重影响产量。苦瓜白粉病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茎。发病初期叶片正反面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点,以叶片正  相似文献   

4.
<正>苦瓜在开花结瓜期间很容易感染白粉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生产效益。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蔓,成株期比幼苗期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5.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发病症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果梗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  相似文献   

6.
<正>白粉病是设施甜瓜栽培重要病害之一,防治不及时常造成甜瓜减产,一般减产20%左右,有的减产高达50%以上,严重者甚至毁棚,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危害症状甜瓜白粉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病,但多发生在植株生长中后期,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亦为害叶柄和茎蔓。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和背面(正  相似文献   

7.
萄葡霜霉病在我国各葡萄产区均有发生,也是红提(红地球)发病较重的病害之一。生长早期发病可使新梢、花穗枯死,中后期发病可引起早期落叶或大面积枯斑而严重削弱树势,影响下一年产量。病害引起新梢生长低劣,不充实,易受冻害,导致越冬芽枯死。1.症状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新梢  相似文献   

8.
正西瓜白粉病,俗称"白毛病",为西瓜常见三大病害之一,在常年种植西瓜的区域易发生,特别是大棚西瓜白粉病发生较为普遍,病叶率可达20%~30%,严重的达75%以上,损失超过15%。大棚西瓜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在幼苗期为害,可影响植株发育,严重时能致植株枯死。在生长中后期发生较重,使植株早衰,主要为害叶片,茎蔓、叶柄也可被害。1发病症状叶片发病,一般瓜蔓下部老  相似文献   

9.
正一、小麦条锈病1.为害症状。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小麦感病后,初呈退绿色的斑点,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在叶片上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严重发生时引起小麦叶片干枯,造成小麦减产,品质下降。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丰产良种。(2)消灭当地早期菌源。(3)加强栽培管理在秋苗容易发病的地区,应避免过早播种;合理施肥,避  相似文献   

10.
正一、金银花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一)蚜虫类为害金银花的蚜虫主要是中华忍冬圆尾蚜Amphicercidus sinilonicericola Zhang和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Takahashi)。1.为害症状。以成虫、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叶片汁液,造成叶片畸形卷缩,金银花花蕾被害,花蕾畸形。同时蚜虫还分泌蜜露,导致烟霉病发生,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及品质。2.发生规律。以卵在金银花枝  相似文献   

11.
苦瓜霜霉病苗期或成株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期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最后变成褐色,枯干而死。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渍状病斑,早晨尤为明显,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导致叶缘卷缩干枯。苦瓜霜霉病周年可以发生,在温度15-25℃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5%时易于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对小菜蛾生长的抑制效应。[方法]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抗虫作用。[结果]苦瓜叶片乙醇提取物中共含有81种化学成分,占总成分的90.86%,主要成分为(Z,Z)-9,12-十八碳二烯酸、百里酚和棕榈酸,分别占总出峰面积的24.48%、18.23%和13.24%;首次发现苦瓜叶片中含有百里酚和龙脑。该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抑制生长的作用,对试虫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抗虫作用。[结论]为苦瓜叶片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1发生为害(1)霜霉病。以适温高湿的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重,先从基部叶片开始发病,重时可致整株枯死。如果8月下旬至10月雨水多,也能引起重发。(2)斑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初于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斑。后期湿度大时,病斑中央出现不明显的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融合成片,致整个叶片变黑,但病叶不易脱落。(3)病毒病。叶片变黄、皱缩,重时植株矮小,生长受阻。(4)菊瘿蚊。幼虫在菊株叶腋、顶端生长点及嫩叶上为害,形成上尖下圆的桃形虫瘿,为害重的菊株上虫瘿累累,植株生长缓慢,影响坐蕾、开花。发生时期4月…  相似文献   

14.
苦瓜白粉病是苦瓜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正、背面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白粉斑,病势发展后粉斑连结,致叶片逐渐变黄,最后干枯。发病严重时叶、茎、叶柄长满白粉,明显影响生长和产量。翠贝50%DF是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杀菌剂,为了验证该药剂对苦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作物的安全性,于2005年12月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连年大面积人工种植雪上一枝蒿,易导致白粉病、霜霉病的发生,从而严重影响雪上一枝蒿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防治雪上一枝蒿白粉病、霜霉病不容忽视。1、症状(1)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和茎。发病初期,在叶片两面均有发生,正面较多,开始形成稀疏的圆形白粉状霉斑,一般  相似文献   

16.
正辽宁省宽甸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亚热带气候,耕地面积56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4万亩,是本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79%以上。玉米大斑病、小斑病是影响本地区玉米产量的重要病害。该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有时也发生在叶鞘和苞叶上。发病初期病斑多在中、下部叶片发生,逐渐自上蔓延,严重时叶片迅速干枯,影响灌浆,导致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减产一般可达15%-20%。严重时可减产40-50%。  相似文献   

17.
正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之一,不单发病迅速、危害严重,还发生普遍;在发病时期,一周左右时间就能使成片的植株发病,形成严重减产30~50%的局面。霜霉病不但严重为害黄瓜,还对甜瓜、南瓜、丝瓜、苦瓜等瓜类作物也形成为害。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很多人能够明确识别,但还有不少人不能明确进行诊断,尤其是经常与叶片上发生的细菌性角斑病混淆,因而在防治上常常失策。地简述一下。黄瓜霜霉病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18.
苦瓜疫腐病是苦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果实,流行年份发生普遍,为害重。 1.为害症状苦瓜疫腐病主要发生在果实期,多数在果实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染病,引起流行。果实发病,一般病部似水烫状,病斑表面密生粘质白霉状物,即病菌菌丝体和孢囊,病部扩展蔓延迅速,几天内可扩展到半个果实至整个果实,最后病瓜软化、腐烂。 2.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菌源产生孢子囊,借风雨、灌溉水传播蔓延,引起发病,病菌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最适温度范围为25℃~28℃,要求相对湿度在90%以上。 3.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9.
苦瓜白粉病系真菌单丝壳属侵染所致,是大棚苦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症状是,先在植株下部叶片的正面或背面长出小圆形的粉状霉斑,逐渐扩大厚密,进而连成一片,发病后期使整片叶布满白粉,后变灰白色,最后使整片叶变成黄褐色干枯。病害从中下部叶片开始发生,并迅速向上部叶片蔓延,造成植株叶片枯黄,果实停止生长,导致减产 该病对湿度适应范围广,大棚内湿度大、天气闷热时病害发展迅速,在植株长势弱或徒长的情况下,也易发生白粉病。  相似文献   

20.
黄瓜霜霉病又称跑马干.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大病害之一,不单发病迅速、危害严重,还发生普遍;在发病时期,一周左右时间就能使成片的植株发病,形成减产30-50%的惨局.霜霉病不但严重为害黄瓜,还对甜瓜、南瓜、丝瓜、苦瓜等瓜类作物也形成为害.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形成多角形病斑,很多人能够明确识别,但还有不少人不能明确进行诊断,尤其是经常与叶片上发生的细菌性角斑病混淆,因而在防治上常常失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