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实验压机上加装自行设计制造的木材侧向压缩成型设备进行了小径速生杉木材的直接整形试验。对整形后杉木材进行了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等测试分析 ,得出一种较理想的整形工艺 :整形温度为 1 6 0℃ ,整形速度为 1 0mm·min- 1 ,体积压缩率为 6 0 %。表 3参 5  相似文献   

2.
以82年生湖南铁心杉木材为对象,研究其主要解剖特征、物理力学性质,评估其木材品质。结果表明:铁心杉平均年轮宽度1.1 mm,心材率可达60.7%,管胞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 182μm和41.93μm,长宽比为75.04;细胞壁层平均微纤丝角为13.18°;基本密度为0.432 g/cm3,气干密度为0.509 g/cm3;铁心杉具有较小的全干干缩率和湿胀率,其顺纹抗压强度、木材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分别为69.13、106.34 MPa和9.69 GPa。铁心杉木材为高强度等级,木材品质系数显著高于常见珍贵建筑结构装饰用材树种。构造特征的径向变化规律说明铁心杉的幼龄材与成熟材界定树龄为15~20 a。  相似文献   

3.
杉落混交林是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的一个重要林分类型,为提高该地区林木经济效益,采用野外调查杉落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分布密度、断面积、胸径、苗高等数据,评估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木材经济价值和总价值。结果表明: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为69.375 25万元·hm~(-2),木材经济价值为14.347 6万元·hm~(-2),总经济价值为83.722 85万元·hm~(-2)。由此看出杉落混交林绿化大苗经济价值高于木材经济价值,落叶松和云杉经济价值高,可以通过近自然经营,使杉落混交林针阔比达到7∶3,提高云杉和落叶松的整体比重,最终使杉落混交林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木材高温水蒸气处理成型设备和模具,实验制作了截面为正方形的压缩整形木,对整形木材的密度分布、表面硬度、耐磨耗度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对产佳工艺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压缩整形木的密度获得合理分布;表面理度和耐磨耗度均比照素材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行设计、制造的木材高温水蒸气处理成型设备和模肯,实验制作了截面为正方形的压缩整形木,并对整形木材的构造变化和尺寸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其结果为:压缩整形木的某些部位的解剖分子可发生向内溃陷,细胞腔变小,纹孔膜破裂,但细胞壁没有破坏;压缩整形木的变形回复率很低。吸湿、吸水膨胀率均明显低于素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杉木材性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树种,广泛应用在木制品各个领域,也是我国商品材的主要树种之一.本文在总结我国近年来杉木材性变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杉木材性的变异规律,并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山杉与落羽杉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山杉302和落羽杉两种木材的部分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山杉302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顺纹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均比落羽杉高,而弦向全干干缩率、体积全干干缩率、弦向气干干缩率、体积气干干缩率均比落羽杉低;其差异都在0.05水平显著。中山杉与落羽杉树干上段(3.3~5.3m)木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均低于下段(1.3~3.3m);两种木材的气干密度与弦向气干干缩率、体积气干干缩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呈正相关,与抗弯弹性模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福建省引种的24年生峦大杉的木材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峦大杉木材的气干密度为0.344g/cm3、弦向全干干缩率6.020%、弦向湿胀性6.440%、吸水性237.810%、顺纹抗压强度6.004MPa、抗弯弹性模量7250.810MPa、抗弯强度59.840MPa、顺纹抗拉强度62.800MPa;峦大杉的材质与杉木相近,应用方面可参考杉木,在木构件加工时,其安全系数可使用杉木的量值。  相似文献   

9.
南通元代古船的木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南通如东县出土的元代古船作了木材鉴定,古船用材有杉科的杉木,杨柳科的柳树和榆科的榉树等木材.根据古船用材材种分析,为我国南方造的船.  相似文献   

10.
陈山红心杉是我国木材中的珍稀品种,主产于安福县西南部的陈山林区。本文在介绍陈山红心杉概况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对策,以进一步促进陈山红心杉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弥补木材固有的缺陷,改变木材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构造特征,对木材功能改性的研究从未间断过,从最初的木材塑合技术、浸渍技术、乙酰化技术、热处理技术、压缩和弯曲技术、漂白和染色技术等,到现在较为先进的微波处理技术,均极大地推动了木材科学的发展。随着对木材基本物化性能研究的逐步深入,新型木基复合材料也应运而生,如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其赋予木材新的电磁屏蔽、导热和导电等功能。根据木基金属复合材料的功能特性,可将其分为3类:电磁屏蔽木材、金属化木材和浸透型磁性木材。电磁屏蔽木材主要用于有射线辐射空间的地板、棚板、壁板等,其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镀金属和胶合金属两种,化学镀金属是通过化学的方法使木材表面金属化,胶合金属是通过胶黏剂将金属材料与木材相结合,这两种方法均能提高木材的电磁屏蔽效能,可以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金属化木材是将低熔点合金以熔融状态浸透到木材细胞中并冷却固化后形成的复合材料,熔融状态的金属以木材导管为载体,使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硬度、导热性、导电性、耐磨性、冲击韧性等大幅度提高,可作导热木材用于地热采暖领域。浸透型磁性木材是在一定的压力下使磁流体浸透到木材内,从而制得带有磁性的木材,可用在磁记录、记忆、电磁转换、屏蔽、防护、医疗和生物技术、分离纯化等诸多领域。目前,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木材表面化学镀上,此种制备方法金属只能覆盖在木材表面,而不能浸透到木材内部。金属化木材可以使金属浸透到木材中,但现有研究所用的基材没有经过处理,金属的渗透性不高,如何改善基材,最大限度发挥金属化木材的优异性能,进一步推动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本文对3种不同功能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木材、金属化木材和浸透型磁性木材)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同时提出木基金属功能复合材料现有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金属化木材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田仲富  黎粤华  郭秀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900-12901,12904
木材干燥能使木材材质提高、降低材质损失率,并且可以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是保障木材材质不降等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主要对木材干燥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分别从影响木材干燥速度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晔  张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89-14391
[目的]研究名优绿茶相配套的清洁化做形技术,为促进清洁化连续加工设备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名优绿茶筑阳翠峰茶为对象,研究清洁化连续加工中理条设备6CLZ-60型多用理条机清洁化做形技术,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含水量、做形温度、投叶量、理条机转速、做形时间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感官审评和主要品质成分的检测分析表明,在含水量控制在40%左右,做形温度在130℃左右,转速为600 r/m in左右,投叶量为70 g/槽左右,做形时间为10 m in左右时的组合有利于筑阳翠峰茶品质的形成。[结论]该研究为名优绿茶清洁化做形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二维码技术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二维码技术及其在进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中的应用优势,针对进境木包装检疫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利用二维码技术加强对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监管,提出二维码技术应用检疫监管程序和网络功能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披覆转印法装饰的聚乙烯(PE)木塑复合材表面装饰效果和附着力,从分析水披覆转印膜正反面的接触角、润湿速率入手,结合等离子体处理手段,探究了处理时间、表面张力、附着力等因素对转印效果的影响,得出基于PE木塑复合材的水披覆转印法装饰最佳工艺过程及参数。结果表明:正面润湿速率较小而反面润湿速率较大的转印膜转印效果较佳;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5 min最佳,PE木塑基材表面和底漆面的表面张力分别提高至48、46 mN·m~(-1),木塑表面的漆膜附着力可达0级;经转印膜装饰后的PE木塑表面带有实木纹理,色泽饱满,明显改善了装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浸渍纸层压木地板(GB/T 18102-2000)标准,对加工强化复合地板工艺过程中常见的直线度、波浪高差、拼缝隆起等质量缺陷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双端铣刀的磨损、强化复合地板基材和表面装饰纸的品质及热压工艺等诸多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为优化生产工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木材构造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目前国内外现有木材构造分析与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计算机视觉分析方法是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精度高的木材生长轮材质分析技术,同时介绍了新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以往木材构造分析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客观、全面地分析和测量木材生长轮材质变化,可广泛应用于木材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木材热泵除湿干燥的研究进展,并对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采用CO2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处理山黄麻木材,研究干燥技术对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干燥基本可以保持木材原有的尺寸和形状,且干燥后没有变形、变色等干燥缺陷产生;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顺序为超临界温度〉超临界干燥时间〉超临界压强,超临界温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显著,木材端面积变化率随着超临界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山黄麻木材最优干燥技术为,超临界温度60℃,超临界压强12MPa,超临界干燥时间3h。  相似文献   

20.
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也是耗能最大的工序。现在能源短缺,燃料价格上涨,节省能源尤其重要。加强对木材干燥过程节能减排降耗的研究,寻求高效环保的节能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之一。在分析木材干燥能耗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探讨了木材含水率分级干燥的必要性:1)生材含水率不同导致每一块板材的干燥特性不同;2)与水分移动有关的木材性质(物理力学性质等)的差异;3)木材中各种状态水分的干燥能耗。进而对木材含水率分级干燥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木材含水率分级干燥的概念,并对分级干燥理论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含水率分级干燥对木材干燥质量、干燥效率和干燥过程节能减排的影响,采用含水率分级技术实现木材的精细干燥,可以达到缩短干燥周期,降低能耗,提高干燥质量的目的。最后,提出应根据干燥材的用途要求,在节能经济的基础上,制定合适的含水率分级标准的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